這處湖北遺址終於補齊5000年歷史,卻暗示華夏文明起源不在河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中國人,經常自豪的說我們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然而很多國外學者不予承認,只承認商朝至今的3700年歷史,即使很多國內學者如易中天等也認同這一觀點。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商朝之前的夏朝而沒有出土的文物和遺址來支撐,更不用談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了。
而中國當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夏王朝紀年範圍是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並且認為位於河南洛陽的二里頭遺址基本符合夏朝的年代,就是傳說中的夏朝。
二里頭都城遺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包括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青銅爵。
由此也認定華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
但是即使算上夏朝,中華文明歷史也只有4100年,距離5000年歷史還有900年的差距。
湖北天門石家河聚落考古新發現給中國5000年文明歷史提出了新的佐證。
石家河遺址位於湖北天門市石河鎮,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知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史前聚落群,面積約8平方公里。
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遺址,主要包括油子嶺文化(距今約 5900—5100年)-屈家嶺文化( 距今約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約 4500—4200年) -後石家河文化( 距今約4200—4000年) 四個階段的遺存。
2014-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天門市博物館對石家河遺址核心區進行系統勘探,並重點發掘譚家嶺、印信台、三房灣等遺址,共計勘探面積約3平方公里,發掘面積約3375平方米,這一次取得了新的突破。
新發掘的譚家嶺城址位於石家河遺址的中心,城壕內總面積則達26萬平方米。
據鑑定,其始建年代屬於油子嶺文化晚期,是同時期中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
三房灣遺址發現一處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後石家河文化時期以燒制紅陶杯為主的專業窯場。
印信台遺址是一處石家河文化晚期多次進行祭祀活動的特殊場所,也是長江中游地區目前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場所。
最為關鍵的是屈家嶺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石家河遺址的聚落結構出現明顯變化,面積達120萬平方米的石家河城址橫空出世,並且以石家河城址為形成面積達8平方公里的聚落群。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最重要的條件是城市的出現,所以石家河遺址完全展示她作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存在。
而且,據出土文物和遺址鑑定,石家河文化是青銅時代文化,距今約4500─4000年。
據此,以郭靜云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中華文明起源新論:以石家河為代表的長江流域才是中原文明發祥地。
甚至認為:天門石家河城或為夏王朝都城。
而現在二里頭遺址是該文化位於北邊的一個城邦。
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石家河
「中央」的勢力衰落。
在其東邊同屬江漢平原的武漢盤龍城,成為新的中央集權。
該學者大膽斷定:盤龍城文化或為早期商湯文化,武漢盤龍城遺址就是商朝的早期都城。
石家河沒落而盤龍城崛起,正是商湯克夏故事中所隱藏的「現實」。
從時間上來講,兩者也有傳承性,盤龍城遺址時代區間上限為屈家嶺文化(距今5000年),下限相當於殷墟早期(距今3700年)。
果真如此,那麼華夏5000年文明歷史沒有任何爭議,但華夏文明的起源就應該是湖北而不是現在的中原河南了。
諸位觀點如何?
湖北六年五獲殊榮 石家河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昨日,「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入選。該評選活動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考古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承辦,堪稱考古界的「奧斯卡」。「經激烈角逐,石...
2016年,中國6大考古新發現,又有新旅遊地點了
考古,不管是人文、歷史還是物質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代的先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物質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讓我們已經很為之驚嘆又引以為豪。殊不知,中國現有的發現也不過是漫漫...
探尋紅山文化與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頭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社會發展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東北亞地區同期或稍晚階段的史前文化曾經產生過...
屈家嶺遺址,金字招牌如何擦亮?
近段時間,天門石家河遺址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掘取得的一系列成...
湖北屈家嶺遺址點首次發現石家河文化遺存和周代遺存
中新社湖北荊門10月15日電 (記者 梁婷)記者15日從湖北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上獲悉,歷時三年時間,中國考古文物專家通過對屈家嶺遺址點進行針對性發掘,首次發現了該遺址的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遺址,解密長江中游史前文明
驅車自湖北天門市出發,向西北行駛15公里,便到了位於石河鎮的石家河遺址。1954年,一項水利工程的施工,讓一批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在這裡重見天日。半個多世紀裡,陸續的考古發掘不斷向世界揭示這個...
石家河遺址考古發現新城址 處中華文明形成的關鍵期
原題:石家河遺址考古發現新城址湖北石家河遺址考古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遺址中心的譚家嶺遺址發現了面積20餘萬平方米的城址,該城始築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至少提前500年,即距今5000...
淅川地域文化之數十萬年的文化積澱歷史悠久
淅川境域人類文化遺蹟豐富。考古發現有屬於藍田人時期的先人牙齒化石,有距今20萬年到6萬年,2萬年不等的舊石器遺址,有晚期智人時期的生活用具——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炊具等。特別是陶炊具上面繪有藝術圖案...
4000多年前的四大古城考古發現強力揭示中華文明的誕生!
城址的出現、文字、金屬的使用等元素通常被定義為是衡量一個區域是否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而文明的產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自然地理條件看,全新世中期(距今7000-4000年),全球氣候溫暖...
湖北考古發現四五千年前長江中游就有「城市群」
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記者吳植、王賢)記者日前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石家河遺址中心的譚家嶺遺址發現了面積為20多萬平方米的城址,該城始築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提前約50...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