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坡眼裡的西樵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佛山市檔案館收藏的西樵山石器。
/佛山市檔案館提供
賈蘭坡(1908~2001),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
1936年11月,賈蘭坡在北京周口店連續發現三具「北京人」頭蓋骨,震驚了國際學術界,登上了最高學術殿堂。
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近日,南海西樵鎮政府贈送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編輯部一套《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
記者研讀發現,《西樵山遺址考古研究》一書中登載了中國古人類學奠基人賈蘭坡當年到西樵山考察後撰寫的數篇學術文章。
他在文章中寫道:「在我國,目前我所知道的最大的石器製造場共有三處:一處是廣東省南海縣的嶺南名勝之一——西樵山。
」賈蘭坡認為,西樵山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採石場和新石器時代的製造基地,並率先提出考古學意義上的「西樵山文化」一詞,引起了國家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的重視。
西樵山發現人類早期活動遺址
對西樵山的考古發現是一個逐漸的認知過程。
據《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之《西樵山遺址考古研究》 記載,1958年春天,南海西樵山水利工程破土動工,山前洪積扇內翻出大量人工打造的石器材料,經過專家多次採集和調查,逐步掀開西樵山「石器時代」的考古序幕。
隨後,中山大學、廣東省博物館和南海文科教等單位又對西樵山進行了多次發掘,發現14處石器散布點,並先後在《考古學報》上發布了調查報告。
1959年冬,中山大學歷史系梁釗韜教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3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西樵山石器大部分為具有舊石器時代晚期特徵的打制石器,同時也包含新時期時代初期的文化,西樵山的遺物很可能屬於中石器時代。
」這一新發現使考古學界的目光聚焦在西樵山上。
省博物館隨後到西樵山進行挖掘考察,發現西樵山東南坡、中部有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
賈蘭坡到西樵山考察
南海西樵山發現的早期人類活動遺址引起了我國著名考古學專家賈蘭坡的注意。
1960年年初,賈蘭坡專程來西樵山考察。
考察結束後賈蘭坡撰寫了學術論文,他在文章中肯定了西樵山重要的考古發現,率先提議將西樵山遺址和山西的鵝毛口遺址並列為我國新石器時代南北兩大石器製造場。
賈蘭坡認為,西樵山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採石場和新石器時代的製造基地,並率先提出考古學意義上的「西樵山文化」一詞,引起了國家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的重視。
對於賈蘭坡提出的「西樵山文化」,很多專家都認為其包括了以西樵山石器製作場為紐帶和以西樵山類型石器等遺物共存為標誌的一群古文化遺存,是分布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
以霏細岩雙肩石器為代表的西樵山石器製造品在珠三角的廣泛分布,意味著該地區「出現了社會分工與產品交換」,這些凝聚著人類早期智慧的工具,標誌嶺南農業文明時代的到來。
後來的學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認為,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燈塔」。
珠江文明的燈塔
珠江三角洲是一個發育于海灣內的複合三角洲,其發育包括圍田平原和沙田平原的先後形成過程。
西樵山見證了這一過程,並且在這一片廣闊區域的文明起源與演變的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西樵山遺址考古研究》記載,西樵山出土的石器極其豐富,石器包括斧形器、刮削器、尖狀器、刀鋸器、石球、敲擊器等,可用於打獵、農耕、切割肉片等方方面面。
賈蘭坡在報告中寫道,「那裡(西樵山)經過人工打擊的材料就是用火車拉,一時也拉不完。
」
去年年底,佛山召開建設「博物館之城」重點工作推進會,會議提出佛山「圍繞建設高品質的文化導向型城市的目標,努力把佛山建設成為門類新穎齊全、布局科學合理、內容豐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館之城』。
」
生產工具是社會生產力的標誌物,推動著文明的進程。
西樵山古文化的發現喚醒人們對文明進程的記憶和認識的深化。
賈蘭坡等古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對佛山打造「博物館之城」具有特別的價值,佛山不僅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而且在人類早期文明活動中也有一席之地。
過去普遍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的文化先從這裡發展起來,然後向四面擴展。
西樵山考古發現證實,在同一時期內珠江流域的古人類也在生機勃勃以自己特點和途徑發展著,創造了燦爛的「西樵山文化」。
這一結論對佛山打造「文化導向型城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文/佛山日報記者譚吉慧
葫蘆島沙鍋屯洞穴遺址開中國近代考古先河
在葫蘆島市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一件色彩鮮艷明亮的彩陶盆靜靜地躺在展櫃之中,它對中國的考古史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件彩陶盆發現於葫蘆島市南票區的沙鍋屯洞穴遺址。值得一提的是,沙鍋屯洞穴遺址的發現者...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磁山文化遺址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是中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磁山遺址出土的家雞骨骸是已知中...
首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上聽考古大咖聊中華文明起源
1928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商代晚期遺存,晚商的歷史得到證實。後來,鄭州商代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等的發現,又不斷把中華文明的歷史向前推進。那麼,中國早期文明是一種怎樣的樣貌?「最初的...
為什麼說良渚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鏡率頗高。這一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學文化,曾經在今天的蘇南、上海、浙北地區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不斷刷新著我們對中國文明起源的認識。在5月15、16日評選出的「2015年...
3萬年前貴安新區就有人住!牛坡洞遺址已被列入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十分罕見
10日上午,中國社科院公布2016年中國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貴州省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入選。據介紹,這是繼遵義海龍屯、楊價墓考古發掘之後,貴州考古項目再度入選中國年度考古新發現。
誰說深圳沒有歷史?大鵬這個地方讓你認識7000年前的深圳
7000年前,深圳就是南粵文化中心。日前,深圳考古鑑定研究所所長任志錄、著名考古學者張一兵,以及《深圳古代史》一書作者陳海濱分別接受採訪時,介紹並解析了咸頭嶺文化。陳海濱認為,從新石
穿越四萬年:早期東亞現代人尋蹤
一直以來,中國文明史早期的某些具有獨立起源的文明成就總是會被西方懷疑,認為是從亞歐大陸的其他地區傳入的。在新石器考古領域內,安特生髮現仰韶文化之後不久,仰韶文化西來說便甚囂塵上。早先的中國文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