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推進會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月10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七家機構負責人及各省區課題承擔者在西安召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推進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課題的組織架構、學術目標和工作計劃。

課題組由學術指導委員會和五省區課題小組構成,在學術指導委員會的統一規划下,制定統一的總課題規劃書和年度工作計劃書,各省區制定相互關聯的田野考古工作及子課題規劃,並逐步達到總課題研究目標。

會議選舉趙輝、王煒林為學術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並選舉產生了副主任委員,指定課題秘書處設置在陝西。

「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是以中國北方文化區形成、社會複雜化歷程及文明起源模式為三大學術目標,以龍山時代(含廟底溝二期文化階段)考古學遺存為主要研究對象,兼顧仰韶時代至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框架的構建。

以河套為中心的中國北方地區,東起太行山西麓,西至六盤山兩翼,南至晉中、延安一線。

1980年代之前,由於考古工作較少,學界對這一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了解甚少。

1979-1989年,國家文物局支持吉林大學等機構在張家口、保定、晉中等地區開展了一系列開拓性的考古工作,構建了這些地區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文化序列編年標尺和譜系框架。

2000年,張忠培先生在《中國文物報》上發表了《河套地區先秦兩漢時期人類的文化、生業與環境》一文,對河套地區先秦考古的工作任務、方向、方法進行了指導性論述。

2001年,國家文物局支持陝、晉、蒙三省區繼續沿著冀西北及晉中考古的工作思路,啟動了「河套地區先秦兩漢時期的文化、生業與環境研究」課題。

陝、晉、蒙分別成立課題組,開始了本地區的考古工作。

在本課題的推動下,初步建立了河套地區新石器時代至兩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框架,並對了解該地區龍山時代以石城聚落為代表的區域聚落內涵和文化聚合背景奠定了基礎。

在國家文物局近期開展的「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中,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長江中上游文明進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等重大課題,共同作為「十三五」期間推進區域文明化進程研究的重要載體。

其中,「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是「河套地區先秦兩漢時期的文化、生業與環境研究」課題的新階段和既有工作的自然延伸。

在國家文物局的領導下,課題組將充分借鑑前期工作的經驗,科學規劃,多省區聯動,多學科合作,繼續深化既定的「一處大型遺址發掘、一片區域考古調查、一組序列遺址試掘」的工作思路,突出中國北方文化區形成、社會複雜化歷程及區域文明起源模式的探索,開創北方地區考古研究的新局面。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本書揭開四千多年前「兩城」的古樸風雅

11月20日,《兩城鎮1998-2001年發掘報告》舉行首發式,這本傾注了中美兩國幾十位學者近二十年努力的著作,是反映龍山時期人們生產、生活、社會的學術佳作,也是中國考古學的範例和樣本。這本書的...

專家研討石家河遺址新發現與石家河文化

12月19—20日,來自全國各地考古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130餘人齊聚湖北天門,參加由中國考古學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紀念石家河遺址考古6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

「早期夏文化探索」課題籌備會會議紀要

為了探索早期夏文化研究,「早期夏文化探索」課題籌備會於2016年12月18日上午在鄭州市召開,會議探討了課題的申報立項等相關問題。會議由鄭州市嵩山文明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張建華主持,出席會議的嘉賓...

曹兵武:關於當前中國考古學的幾個熱點問題

近些年中國考古學熱點迭出,這裡所涉及的熱點,可能更多屬於個人興趣所在。而對於這幾個事關重大的相關問題,在此也不可能進行全面討論,僅就個人感受的關鍵之處發表一點淺見,供大家參考。新考古學在中國新考...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進展順利

內容摘要:「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考古學文化譜系的年代研究」、「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人地關係研究」、「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資源、技術和生業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三大都邑性聚落綜合...

田野考古高級研修班理念、實踐與收穫

2016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高級研修班」於9 月6 日開班,9月26 日結束,如期完成全部教學計劃。這是高級研修的第三次。而這一形式的研修,是國家文物局長期以來開展的田野考古培訓計劃中最新的...

訪談︱許宏:並非有城牆的聚落才是城邑

【編者按】關於考古,許宏研究員有句頗富詩意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雖然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的隊長,但他並不輕易給自己主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