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武:關於當前中國考古學的幾個熱點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些年中國考古學熱點迭出,這裡所涉及的熱點,可能更多屬於個人興趣所在。
而對於這幾個事關重大的相關問題,在此也不可能進行全面討論,僅就個人感受的關鍵之處發表一點淺見,供大家參考。
新考古學在中國
新考古學1960 年代首先興起於北美,1980年代中國學者開始通過張光直先生的《考古學專題六講》等以及不斷增加的走出去機會,而有所接觸和了解,1990 年代曾經掀起過譯介、討論和探索的一個熱潮。
那麼,20 多年過去了,現在新考古學在中國是個什麼樣的狀況?如何評價這種狀況?在此,有幾個前提性問題需要予以明確。
首先,新考古學不是一個學派,而是考古學具有整體性的一個發展階段,是誠如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所指出的包括研究目標、方法、理論的整體性研究範式的疊代;其次,新考古學不是否定傳統考古學,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俗話說不破不立,當年新考古學為了確立自身的地位,曾經對傳統考古學進行了比較猛烈的批判並受到激烈的反彈,現在回頭看來,新舊雙方都有過激之處,新考古學的學術目標也並未完全實現。
因此,新與舊是相對的,新考古學的出現是兼容性整合性的學科發展。
新考古學的一切研究都是建立在傳統考古學追求的更加精確的考古遺存分類和時空框架基礎上的。
如果試圖對新考古學做一比較全面的表述,我認為它是力圖像自然科學那樣,以考古遺存來研究人類的物質性遺存、行為模式、社會組織和文化的適應、演變等問題,試圖尋找人類文化發展的動力學法則的新的科學範式。
因此,新考古學非常強調調查、發掘等資料獲取、信息提取和論證過程的邏輯嚴密性與實證性。
當前中國考古仍處於新舊考古學的結合部,時空框架和文化史重建仍然是主導多數考古工作的主流範式。
當然,一些有條件的工地和機構也上了不少科技手段,相應地設置了一些屬於新考古學範式下的學術課題,但總起來說是重視技術手段勝於方法,重視方法勝於理論,新與舊仍有對立感,仍缺乏問題意識、理論自覺與研究深度,缺乏國際視野及學科發展的整體觀念,尚未完成階段性的整體跨越。
其實,新考古學除了研究的問題與目標的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圍繞探索的問題的方法探索和理論自覺。
新考古學最精彩的部分是其提出的「中程理論」,這是聯接其所提出的新的問題、學術目標和更加精確的考古材料的中間橋樑,除了賓福德等探索的埋藏學、民族考古學、實驗考古學等,包括張光直先生等介紹的聚落考古學、環境考古學等,以及大量科技手段所代表的科技考古學等,都是類似傳統考古學中的地層學與類型學那樣的中程理論武庫中的構成部分。
所以,新考古學又被稱為過程主義考古學。
我理解,這「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新考古學所努力探求的已逝的文化過程;而是其研究過程的科學性。
這些是中國考古發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和自覺的。
關於公共考古學
近些年公共考古熱,考古界甚至言必稱公共考古,不少機構設立專門部門和人員編制,舉辦會議,開展活動——公共考古已然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公共考古≠公眾考古。
公眾考古有兩個方面:一是考古學家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二是讓公眾參與某些考古活動。
公眾考古只是公共考古的組成部分,甚至是基礎部分之一,但不是全部。
考古資源屬於典型的公共性資源,考古學家的發掘和研究只是發揮資源價值的其中一環,公眾考古也是一環,當然還有其他利益相關者(包括未來的人)
與其他發揮作用的方式,因此,還應該形成包括考古學家和公眾在內,對考古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科學的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循環。
這是公共考古的核心。
其次,公共考古≠公共考古學。
公共考古學是考古學的分支學科,公共考古則是包括考古人在內的相關方面圍繞考古資源開展的相關活動和社會實踐。
公共考古需要公共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支撐、指導。
目前我國的公共考古主要停留在知識普及與社會活動以及考古資源管理等層面。
就考古學家來說,應著力發展公共考古學並著重於以下著力點:完善公共考古學理論方法以加強對公共考古實踐和遺產保護利用的學術支撐;完善考古學的職業倫理道德建設;加強考古知識普及;加強考古信息公開與資源共享。
公共考古學應該關注以下議題:考古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政府、社會、專家、公眾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考古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法律、制度安排與學術、社會活動等等。
正如新考古學對傳統考古學的批判、批評,既達到構建自身、學術自立的目的,也促使了傳統考古學的反思和轉型,對年代學與時空框架、文化及其要素的譜系研究更加深化。
今天,公共考古學實際上對考古學和考古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乃至批評,這種批評既對考古學的變革構成促進,也使得公共考古學成為當下最具潛力的考古學新興分支學科之一。
與新博物館學相比,新考古學相對缺乏社會關懷而主要專注於學術進步,公共考古學正好可救其弊。
公共考古學的批評和後過程主義考古學對新考古學等的批評不完全相同,而和當年新考古學對傳統考古學的批評則頗有幾分相似,主要是關乎考古及其資料應用與鏈條的拓展及理論與方法的完善,而和中國國情及文化傳統相結合的公共考古學尤其值得重視。
關於中國文明探源
文明形成一直是中外考古學關注的重大課題,在不同發展階段研究也會各有側重。
鑒於中國文明確實是中原為主兼容中外相關要素形成的,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據重要位置;認識中國早期文明的來龍去脈及其特點,對我們把握當下中國文化與中華民族的特點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當前集中開展中國文明探源是非常必要的。
當前中國文明探源需要更精確的時空框架、要素標準、發展譜系、過程機制、跨文明比較,需要注意民族主義和意識形態的影響等問題。
這些問題涉及到傳統考古學、新考古學(過程主義考古學)、後新考古學(後過程主義考古學)、公共考古學等各種理論方法,因此,中國文明探源課題是各種理論方法的交匯地帶和試驗田。
中國文明探源是形成考古學的中國學派和中國話語的重大機遇。
中國文明本體和形成與演進的具體過程具有相對獨立性,並且保留著與歷史中國和現代中國的內在連續性。
因此,中國文明探源在被新材料、新發現牽著鼻子走的同時,更要加強理論分析和理論創新,有可能提出包括要素標準以及特點等在內的更具整合性的解釋框架,乃至文明形成的中國模式和理論方法的中國特色。
現有具指導性與文明形成的標準和相關的概念基本上是從西方翻譯引進,中國學者也提出了一些概念比如大一統、多元一體、古國方國王國帝國等,但兩套概念和體系均缺乏中國語境下的精確界定,結合中國材料的系統論述,更缺乏跨文化跨文明的比較研究。
因此,中國文明探源應加強理論自覺和方法探討。
再一個是應重視歷史文獻與傳統觀念中與國家社會等有關的概念的現實所指與現代學術意義。
比如文獻中都邑聚乃至國家本身等概念,遠在現代考古進入中國之前早就存在,既有中國特色也有與現代考古學相似的社會文化內涵。
都邑聚等概念不僅有聚落大小上的區別,
也有發展階段乃至標準的意義,「聚」可以說是農業社會誕生之後才有的自然村落,「邑」是有了宗廟等公共建築和複雜文化之後的更高級的聚落,「都」則是超越農業和血緣要素並具有工商和社會管理功能的大型聚落,也可以視為文明或者國家階段的中心聚落。
這種傳統中國對聚落的分層分類,和現代考古關於國家文明形成過程中的聚落劃分等有契合之處,也和文化、文明的西方概念所指具有內在相通性。
文化(Cul?ture)
包含人工與耕作等底層意義,主要指農業聚落的發明創造,文明(civilization) 有公民、公共的本意,是超越純粹血緣關係的複合性社群集中到一個聚落或者地區才可以達到的,中文古代文獻中的「都」完全符合考古與西方文化觀中的文明定義。
包括「
國家」二字本身,儘管現在我們通常以之指代現代民族國家或者文明起源研究中早期複雜社會的人類共同體,這兩個漢字不僅形成很早,而且各有其義並常常連用。
家是定居並飼養牲畜的血緣性生產生活組織,國則強調被城牆保衛起來的特定地域,兩者並用時,不僅指血緣基礎上整合了地緣的組織管理方式和發展階段,也暗示著中國國家文明建立於家族基礎之上並有家國同構的特點。
家與國的結合,正是傳統社會發展到文明階段的標誌。
因此,中國文明探源應緊緊抓住大型聚落自身的功能性質及其與所在區域及外部世界關係這一關鍵。
(本文是作者在今年8月19日為紀念《考古學報》創刊80 周年的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而作)
巴·昂哈巴雅爾:攜手研究草原遊牧文明 加強推進中蒙文化交流
編者按: 2016年5月21-23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河南鄭州成功召開。除了近700位國內學者外,大會還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埃及、印度、宏都拉斯、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蒙古、...
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
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 王思北 馮 源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的問題,曾讓一代代學...
追尋早期中國·系列之三 考古的中國
從清末到民國,儘管在政治上我們試圖接續中國,回歸中國,確立新的中國,以躋身於世界民族國家之林,但在學術上則懷疑中國,文化上漸漸喪失對中國的自信心,疑古論、歷史包袱論大行其道。前者尚有學術上的合理...
內蒙古叫來河中華人類史前聚落形態考古取得進展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5日專電(記者任會斌)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文物局等部門獲悉,「中華人類史前聚落形態」考古研究在赤峰市敖漢旗叫來河流域啟動以來,目前已獲得較大進展。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在考古遺址中尋找歷史:宮本一夫《從神話到歷史》導讀
歷史該從何時開始寫起?或者說歷史可追溯至何時?此問題其實隱藏了所有格——「人類的」歷史。關於歷史學的性質,過往曾有「科學」抑或「藝術」之爭。但當代歷史學被視為人文學科,基本已無爭議。或因如此,...
「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推進會召開
2月10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七家機構負責人及各省區課題承擔者在西安...
欒豐實教授訪談錄:考古學——一門有著無窮魅力的學科
學者簡介 欒豐實,男,山東煙臺人,1951年生。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兼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山東省考古學會...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進展順利
內容摘要:「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考古學文化譜系的年代研究」、「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人地關係研究」、「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資源、技術和生業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三大都邑性聚落綜合...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陶寺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關鍵證據
中新社山西臨汾9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14日表示,陶寺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為重要的幾處都邑遺址之一,已成為實證中...
甘肅省參與「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會
中國甘肅網2月23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 華靜)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
良渚古國遺失後,中原漸成史前東方文明中心
從啟動於1996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到啟動於2002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隨著探索過程不斷深入,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認識也不斷豐滿起來了。我們今天可以對這段歷史做一個大致的描述。」2月26...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中國考古學中「古國」「方國」「王國」的理論與方法問題
中國五位頂尖考古學家蘇秉琦、嚴文明、張忠培、李伯謙、王巍在運用考古學材料進行國家起源研究方面有著重要的理論建樹。由於新材料層出不窮,故而應不斷仔細觀察和檢測材料,反覆比較不同的個案,對深思熟慮...
聚落考古揭示中華文明起源脈絡
20世紀中葉興起的聚落考古考察人類棲居形態的特點和變化,在了解社會結構的特點與演變軌跡等問題上顯示出其潛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
從神話學角度探源中華文明
光明網08-30 00:45顯示圖片●歷史:《中華文明探源的神話學研究》作者:葉舒憲定價:138元評分:8.5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自20世紀末國家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以來,21世紀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