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沒在小浪底水庫下的垣曲商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座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城

幾代考古人近30年的時光

一部百餘萬字的考古報告

這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

垣曲商城遺址北城牆遺蹟鳥瞰影像圖

【垣曲商城在哪兒?】

這座古城不大,坐落在晉南黃河北岸,位於垣曲縣南端的垣曲盆地內,偏遠山區,現屬山西省運城地區,是一座城堡形態的商代大型聚落。

如今這座古城大部分時間睡在小浪底水庫下,只有在夏天,北城牆會露出水面。

在這裡工作過的考古工作者們會在夏天來到這裡,看到城牆塌落,夯土剝離,古城慢慢失去昔日的輝煌,考古工作者們也會唏噓感嘆。

2008年春季黃河小浪底水庫垣曲古城庫區(北→南)

然而,三千多年前商人為何會在這裡建設城邑?

原來,這座城址是商王朝為了鞏固政權,建於黃河北岸垣曲盆地的軍事據點,建城的目的有政治與經濟兩方面,一是為了以這一軍事城堡為據點控制北部的垣曲盆地及周邊地區;二是為了攫取這裡豐富的木材、銅礦等資源,向商王朝提供所需的木材、銅礦等原料。

垣曲商城二里岡上層的銅煉渣和爐壁燒結層殘塊

垣曲商城是怎麼發現的?

垣曲商城被發現於1984年的秋天,距離現在已經有31年了。

最早被發現的是現存於地面之上長300餘米的北城牆夯土。

在此之前,在中國內地曾先後發現鄭州商城、盤龍城、東下馮商城、偃師商城等商代前期的城址,垣曲商城的發現又為商代前期城址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實物資料。

垣曲商城北部地貌(南→北)

垣曲商城的發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1984年秋,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隊以探索夏文化為目的,在對晉南垣曲縣的古代遺址進行系統調查後,選定了垣曲古城東關遺址進行發掘。

發掘期間,參與工作的垣曲縣博物館館長呂輯書先生出於職業習慣,常常到周邊地區跑調查。

一天,他從考古隊駐紮的古城鎮出發,跨過亳清河上的獨木橋,爬上南關台地的高坡,來到台地上踏查,在距離東西向公路以北約110米的地方出人意料地發現了一條保存於地面之上的長長的夯土城牆。

考古隊獲知這一發現後十分興奮,從夯層的厚度及夯土質地、顏色等初步判斷,大家一致認為,夯土的時代不會太晚。

次年春季,在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後,考古隊經過一個多月的鑽探和探溝試掘之後,明確地向學術界宣布,這裡發現了一座屬於商代二里岡期的夯土城址。

垣曲商城東部地貌(西→東)

實際上,這一城址是不太容易被發現的,因為城址位於河邊高台地上,地表是成片的農田,它的埋藏狀況是,上部堆積有1~2米厚的近代及宋代地層,其下部疊壓著二里岡期、二里頭期、仰韶期等早期遺存,由於被疊壓得很深,又少有大規模動土事件發生,故早期遺存暴露機會很少,從現代地表看,幾乎不見早期遺物散落。

能夠發現這一遺址的關鍵是公路以北地表上夯土城垣的存在,以及公路以南居民窯院院牆上夯土層和早期灰坑等遺蹟的暴露,但是若不進行細緻調查,這些遺蹟是很難被發現的。

1984年以前,曾有不少中央及省、地級考古機構的專業人員到垣曲進行過考古調查,然而工作人員多在台地的公路上穿行,因在地表找不到早期陶片,也就匆匆走過,而沒有再細查公路以北或以南,所以未能發現夯土城垣等早期遺蹟。

1984年由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隊發掘古城東關遺址駐守在古城鎮,呂輯書等當地博物館業務人員抓住這一契機,憑著對地形、地貌、地物極為熟悉的優勢,不畏辛勞,多次在古城地區的山水田野間踏查,才使這一城址的發現成為必然。

垣曲商城南部地貌(北→南)

垣曲商城西部地貌(東→西)

一座古城,三十年考古路

垣曲商城的發掘自1985年開始,至2003年結束,歷時19個年度。

長達近20年的發掘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5~1986年)為城址的勘察與試掘階段,通過地面鑽探調查、城垣解剖和城內試掘,揭示了城址的形狀、布局和區劃,初步判明了城址的年代和性質等問題,其發掘成果已匯集成第一本發掘報告《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報告》於1996年出版。

1991年發掘的解剖城址地層的十字探溝(北→南)

後兩個階段(1987~2003年)為城址的正式發掘階段,共發掘了16個工作季度,開探方235個,發掘面積12600平方米,形成了《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發掘報告》於2014年出版。

從1984年垣曲商城在晉南黃河北岸被發現至商城報告第二部的出版,近30年的光陰逝去了。

想一想,如果一個年輕人,從一開始參與到該城址中的考古發掘中,那麼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都跟一座古城聯繫在一起了。

事實上,垣曲商城遺址的發掘是由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獨立主持的第一個考古發掘項目,這一考古工地曾被稱為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培訓發掘隊伍的「黃埔軍校」。

2003年春季宮殿區發掘現場(東北→西南)

非典 · 航拍 · 熱氣球

田野考古當然是辛苦,風餐露宿,何況這期間還經歷了2003年的非典。

在考古發掘報告中有這樣一段:

2003年春季,全國遭遇了大範圍的非典疫情,由於這一季工作要抓緊時機最後完成對垣曲商城宮殿區的全面揭露,故我們的發掘不能推延。

沒想到山西省和北京一樣都是重災區,在非典疫情肆虐的情況下,發掘工作陷入重重困難,我們被圍困在隔離區中,後勤供應等遇到很大障礙。

我們克服了情緒恐慌、物資缺乏、藥品不足、交通不便等困難,一直堅持到發掘結束。

據1999年起參與到垣曲商城考古發掘中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王月前回憶,原計劃是2003年對城址進行航拍,因為非典的緣故,已經做好準備從北京到山西的專業人員被勸阻。

直到2004年7月,才運用輕型航空攝影系統的遙控飛機進行了商城的垂直空中拍攝,獲得了城址大比例尺高清晰度彩色影像圖,但此時城址已經部分被水淹沒,2003年考古隊費盡心力發掘所揭露出的宮殿區大型建築台基的夯土遭水庫長時間浸泡而蕩然無存,宮殿區布局面目全非,城牆多為斷壁殘垣,成為難以彌補的缺憾。

2004年夏季用於城址俯拍的輕型遙控直升機

2004年夏季輕型遙控直升機俯拍商城遺址

垣曲商城遺址垂直影像圖

在用遙控直升機拍攝之前,垣曲商城的考古發掘中,還曾於1991年、1995年分別運用載人熱氣球對城址進行了低空拍攝。

1991年秋季熱氣球升空拍攝商城西部地區

1991年秋季發掘人員沈勇等拍攝十字交叉長探溝等待熱氣球升空

航拍,熱氣球,雖然是考古發掘中的重要的環節,但是大部分時間可能是這樣的:

2003年春季發掘人員佟偉華、張素琳在宮殿區發掘現場

2003年春季發掘人員在發掘現場布方

2003年春季發掘人員王月前拍攝發掘遺蹟

最後,援引垣曲商城遺址發現與發掘全部過程的親歷者、發掘領隊、考古發掘報告主編、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佟偉華在《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發掘報告》的編後語中的感謝作為本文的尾聲,你就會知道在近30年里,垣曲商城的考古發掘牽動著多少考古人的心:

城址的發掘是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俞偉超及杜耀西館長的長期領導及具體指導下進行的,無論是長期發掘規劃的構想還是某些新的考古學方法和理念的運用,無論是具體發掘計劃的制訂還是某些新技術手段的實施,都滲透著他們的學術思想和智慧以及他們的領導能力與氣魄,更有他們對項目經費、後勤物資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對我們在工作中遭遇到的大小困難的幫助。

另外谷長江、孔祥星、朱鳳瀚、李季等多位原館領導及原考古部主任信立祥也曾先後親臨發掘現場指導工作,在經費、物資等方面予以支持,特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在本報告即將出版之,我們還要感謝呂章申、董琦、張威館長及考古部楊林、戴向明主任對本報告出版的支持和幫助。

本報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考古分社社長閆向東先生以及宋小軍、雷英等責任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殫精竭慮,他們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使我們深受感動。

考古發掘報告】

《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發掘報告》,中國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研究中心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垣曲縣博物館 編著,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垣曲商城》書名為蘇秉琦題字

【簡介】

《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發掘報告》分為上下兩冊,是垣曲商城遺址 1988~2003年度的考古發掘報告,遺址內涵仰韶晚期、二里頭晚期、商代二里岡下層、商代二里岡上層以及漢、金、宋代等各時期遺存,以商代城址的發現最為重要。

《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發掘報告》詳盡地報告了各期遺存的文化內涵、面貌、特徵,並研究了各期遺存的年代、分期、文化性質等問題。

在報告基本發掘資料的基礎上,進而探討了垣曲商城的年代、性質以及城址形狀、布局、聚落形態、演變進程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討論了城址資源、建城目的、築城技術等有關課題,推進了商代社會歷史的研究。

【目錄】

第一章城址概說

第一節城址發掘經過及工作方法

第二節城址地貌及生態環境

第二章城址地層堆積

第一節城內解剖探溝地層

一、探溝位置與發掘方法

二、地層堆積

(一)東段

(二)南段

(三)西段

(四)北段

第二節東南區地層

一、探方分區與分組

二、地層堆積

第三節西南區地層

一、探方分區

二、地層堆積

第四節西北區地層

一、探方分區

二、地層堆積

第五節東北區地層

一、探方分區

二、地層堆積

第三章城址興建前的文化遺存

第一節仰韶晚期文化遺存

一、文化遺蹟

(一)灰坑

(二)壕溝

(三)墓葬

(四)陶窯

二、文化遺物

(一)石器

(二)骨角器

(三)陶器

三、仰韶文化晚期遺存的分期及年代

(一)仰韶文化晚期遺存的分期

(二)文化性質與年代分析

第二節龍山文化遺存

一、文化遺蹟

二、文化遺物

第三節二里頭晚期文化遺存

一、文化遺蹟

(一)聚落壕溝

(二)房址

(三)灰坑

(四)祭祀坑

(五)灰坑作墓葬

二、文化遺物

(一)玉、石器

(二)陶器

(三)骨角器

(四)蚌器

(五)卜骨

三、自然遺物

第四章 城址使用時期的文化遺存

第一節 二里岡下層文化遺存

一、城址遺蹟

(一)西城門

(二)城址西南出口

(三)路溝

二、一般遺蹟

(一)灰坑

(二)祭祀坑

(三)墓葬

(四)房址

(五)陶窯

(六)壕溝

三、文化遺物

(一)銅器

(二)玉、石器

(三)陶器

(四)骨角器

(五)蚌器

(六)卜骨

四、自然遺物

第二節 二里岡上層文化遺存

一、城址遺蹟

(一)西城門道路L2

(二)宮殿區

二、一般遺蹟

(一)居民區

(二)手工業區

三、文化遺物

(一)金屬器

(二)玉、石器

(三)陶器

(四)原始瓷

(五)骨、角、貝、蚌器等

(六)卜骨

四、自然遺物

第五章 城址廢棄後的文化遺存

第一節 西周文化遺存

一、文化遺蹟

(一)灰坑

(二)墓葬

二、文化遺物

第二節 唐代文化遺存

一、文化遺蹟

二、文化遺物

第三節 宋代文化遺存

一、文化遺蹟

(一)灰坑

(二)墓葬

(三)房址

(四)灶

(五)陶窯

(六)壕溝

二、文化遺物

(一)瓷器

(二)陶器

(三)石器

(四)骨器

(五)鐵器

(六)銅器

第四節 金代文化遺存

第六章 古城南關各時期的聚落形態

第一節 仰韶晚期的古城南關聚落

一、聚落格局

二、聚落人口與社會組織結構

三、聚落生產與經濟生活

第二節 二里頭晚期的古城南關聚落

一、聚落格局

二、聚落人口與社會組織結構

三、聚落所反映的社會生產與經濟生活

第三節 二里岡下層時期的古城南關聚落

一、聚落格局

二、聚落人口與社會組織結構

三、聚落所反映的社會生產與經濟生活

第四節 二里岡上層時期的古城南關聚落

一、聚落格局

二、聚落人口與社會組織結構

三、聚落所反映的社會生產與經濟生活

第五節 史前至商代前期古城南關聚落的演進

第七章 結語

第一節 垣曲商城始建、使用與廢棄的經過與年代

一、城址的初建與使用期(二里岡下層晚段)

(一)利用與改造既有的二里頭聚落大型環壕設施

(二)夯築四面城垣

(三)城址初建後的格局

二、城址的持續在建與繁榮期(二里岡上層早段至晚段)

(一)興建宮殿區

(二)東西向幹道L2的形成

(三)城址繁榮期的格局

三、城址的衰落與廢棄期(二里岡上層最晚段)

第二節 垣曲商城年代與性質再討論

一、關於垣曲商城年代的研究

二、關於垣曲商城性質的研究

第三節 垣曲商城的城市化進程及與中原的關係

一、國家的產生催化了城市化進程

二、垣曲商城與中原王朝的關係

第四節 垣曲商城青銅器的冶煉與鑄造

一、坐落於中條山銅礦資源分布區內的垣曲商城

(一)控制與索取中條山銅礦資源是城址擇選位置的重要指向

(二)城址的地理與生態環境具有青銅冶鑄的優越條件

二、垣曲商城發現的青銅冶鑄遺蹟遺物

(一)二里岡下層時期

(二)二里岡上層時期

三、垣曲商城是中條山地區青銅冶煉的重地

四、鉛同位素比值研究表明,垣曲商城青銅冶煉的礦料來源於中條山銅礦

第五節 垣曲商城築城技術的探討

一、地基處理方法

二、地上城牆和夯土台基的築法

三、夯土形態

四、城門的處理方法

五、護坡的應用

六、排水與防禦設施

七、與同時期商代城址的比較研究

(一)鄭州商城

(二)偃師商城

(三)盤龍城商城

(四)城址的共性特徵與個性差異

附錄一 垣曲商城遺址出土動物骨骼研究報告

附錄二 垣曲商城遺址出土人骨鑑定報告

附錄三 垣曲商城出土爐渣爐壁內金屬顆粒及礦物組成的初步研究

附錄四 山西垣曲商城出土部分銅器的科學研究

附錄五 垣曲商城出土含砷渣塊研究

附錄六 垣曲商城出土部分銅煉渣及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分析研究

附錄七 垣曲商城原始瓷的微量元素特徵和產地分析

內容提要

編後記

(本文圖文根據《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發掘報告》整理而成,學術指導: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王月前)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疆達勒特古城 出土豐富遺物

記者從新疆達勒特古城遺址考古項目上了解到,考古人員在內城、外城遺址發掘中取得諸多新發現,出土遺物中既有來自中原地區的瓷器,也有來自海邊的貝殼,還有來自中亞或西亞的青金石、琥珀等,證實了在遼-元時...

夏代的政治疆域有多大

老牛坡遺址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辦燎原行政村範圍內,地勢東高西低,依灞河流向呈西北-東南分布。遺址西起袁家崖村,東至沙河溝,南及灞河二級階地,北達安家莊村南,是一處以商文化堆積為主的大型古代遺...

成都平原史前聚落考古的新收穫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從上個世紀90 年代以來,在成都平原先後發現了新津寶墩、大邑高山、鹽店、溫江魚鳧城和郫縣古城等8 處距今4500 年~3700 年左右的寶墩文化階段帶有夯土圍牆的大型聚落址...

開國立都之肇造⑩:商代殷都考

商代殷都考作者:閻鐵成殷是商代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望,不僅曾為商都,而且商王朝亦因為以此為都而被人們稱為殷商王朝。但是,商代之殷究竟在何處,歷史文獻未曾交待清楚,近代的一些說法也未曾展開認真的

2014考古十大初評:陝西清澗辛莊商代建築遺址

內容摘要:該遺址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面貌以商代晚期遺存為主,與清澗李家崖、綏德薛家渠、山西柳林高紅等遺址相同。因在遺址發現盜掘現象,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

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發布

2017年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舉行。這項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的「中國考古新發現」已連續舉辦15年,通常公布本年度最...

陝西周原遺址考古獲重大收穫

2014年9月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組成周原考古隊,對周原遺址啟動了新一輪考古工作。基於對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在以往考古調查勘探的基...

周原考古新思路和新發現

一、新思路 從2014年9月起,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三家單位聯合組成周原考古隊,對周原遺址啟動了新一輪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基於對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

長春五台山遺址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遺蹟

新華社長春10月14日電(記者劉碩)經過歷時半年的調查和發掘,考古人員在長春五台山遺址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遺蹟,包括灰坑、房址、墓葬等,對於研究長春地區以及松花江流域人類文明起源和活動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