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重光 絕學復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民族號為禮儀之邦,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最後奠定輝煌之宗周禮樂文明,有所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從一人之冠禮、喪禮,到一邦之吉凶軍賓嘉五禮,幾至於無事不關涉禮。

有威儀可觀,有等級可別,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仁義內蘊,忠誠外化,當廷為謙謙君子,萬民之望;臨陣為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仁覆四海,義襄天下,鐘鳴鼎食,金聲玉振。

庶人模仿,戎狄觀化,蠻夷嚮慕。

惜乎後世積靡,天王狩於河陽,八佾舞於魯庭,士子數典忘祖,諸侯習儀亡禮,終至禮崩樂壞,仁義陵遲。

然而後世之賢士大夫,無不孜孜以求重興禮運,再開太平。

孔子、七十子之後,漢廷定儒學獨尊。

至宋明之時,士人鄉紳聚族復禮,以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民風淳樸,彬彬有禮。

清乾嘉之時,三禮之學大盛,有以禮代理之論,清學殿軍孫詒讓以《周禮正義》為經學時代畫上句號。

可嘆後世發奮圖強之際,卻自怨自艾,曰禮殺人,以祖有罪,欲移風易俗,全盤西化。

然當此之時,禮失而求諸野,仍可體會主人待賓客之誠,賓客報主人之深。

惜乎自此之後,逐漸禮棄而不講,儀變而莫究,世道疊運,中西交會,終至今日莫知所守,莫知所往,莫知所信,莫知所尊。

積澱千年之禮義,浸淫百代之斯文,必將貞下起元,一陽來復。

方今之世,誠信待立,大雅需興,舍禮,何由何從?

然而書生論世,多以為迂闊;六藝經世,終難見速效。

故士君子或隱於鬧市,或居於鄉里,獨抱遺經,箋註疏贊,思系千載,神遊九州,補前修之未備,繼往聖之絕學。

就中創穫猶多者,實為禮學。

歷代禮學著作汗牛充棟,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皓首窮經,白頭立說,學者皆視為畏途。

然夫子後裔孔德成於台灣執教禮學五十餘載,桃李成蹊,更將士婚禮等攝為電影,學界稱為美談。

大陸陳公柔就考古發現論士喪禮、既夕禮之喪葬制度,張長壽據出土遺蹟論牆柳與荒幃,士林為之擊節。

武威漢簡《儀禮》出,千載難逢,陳夢家、沈文倬及三地學者研究紛紛,至今不絕。

近來戰國楚墓中遣策、祭禱、占卜類竹簡疊出,與三禮名物相關,馬王堆帛書中有喪服圖,郭店楚墓竹簡、上博博物館藏簡中直接關涉禮者如《天子建州》《昔者君老》《內禮》《君子為禮》諸篇,去聖不遠,可供研究者多。

昔日楊寬《古史新探》以出土文獻證傳世文獻,新探籍禮、冠禮、大蒐禮、鄉飲酒禮、饗禮、射禮、贄見禮,名滿天下。

如今耆學碩儒多已老成凋謝,三禮之學,其有師法之傳、以學名家者寥若晨星。

然此中以絕學矯世者有之,知儀不知禮者有之,征傳世文獻而不究出土文獻者有之。

故相關著作雖時有所見,而探本窮源者罕有所聞。

雖可喜禮學不絕若線,亦可嘆禮運時命不興。

今喜見楊華教授之《古禮新研》(商務印書館,2012年),考察古代禮儀制度,學有師法,成一家之言,令人耳目一新。

其先論禮樂制度與中國傳統文明,考察先秦制禮作樂至禮崩樂壞之歷程,追尋禮義,而不止於瑣屑儀節;繼以出土文獻、異族之說、外來觀念以考殷高宗「諒闇不言」與君權交替之事,示人其研究方法,實乃陳寅恪所總結王靜安之「二重證據法」;其下分論禮學諸問題。

篇末《上博簡〈天子建州〉禮疏》《上博簡〈武王踐阼〉集釋》《〈序寧禱券〉集釋》三篇,展示作者之研究路數,正是乾嘉學者先為資料長編之法,且「以小學入經學,則經學可信」。

故其所論諸文,根本深厚,皆有可觀及可資啟發之處,如《新蔡楚簡所見祭禱禮儀》《新蔡楚簡祭禱禮儀雜疏》之類,便引發學界之種種討論。

雖或容有不同意見,後來者卻不得略過其說不表。

楊華諸文,尚有一特色,乃窮舉相關資料,兼以大量圖表以清眉目,有量化研究之風。

其所猶擅長者,乃係統之研究。

自集釋入手,而又能貫通而升華,積壘土而為九層之台,兼諸善而至神明自得,打通甲骨、青銅器、簡帛、封泥、地券,穿插於思想類、數術類、遣策類簡帛,流轉於戰國簡與漢簡,古書與文書等學科區塊,縱橫捭闔,為鴻篇巨製。

此等功夫,在同輩人中罕有其匹。

如其考究先秦用血制度兩篇,一為《先秦血祭禮儀研究》,一為《先秦釁禮研究》,本源三禮,上通殷商,浸及原始巫術,下涉漢宋,遠涉子集二部,復又論及儒者起源之公案,故有新見解;其《楚簡中的諸「司」及其經學意義》,剔羅扒梳楚簡與經書,又據齊侯壺而論《周禮》成書時間之舊訟,因得新觀點,繼而又考《堯典》「六宗」之舊難,遂提新證據。

再如《說「謫」——兼論漢代政治譴告理論的民間基礎》一文,勾連簡牘、買地券、經典、道教文獻,清理出民間信仰中長期流傳而不為學界所知之專題。

凡此諸文,不僅皆極具開創性,且其積累之深厚,問題意識之敏銳,實為罕見。

而其以楚簡中之「上下」、「內外」為楚人祭禮中之神靈分類,則展示統合之能事;以墓葬中出土之器具、簡牘、標籤、封泥以考楚地助喪禮儀,論襚、賵、遣,則凸顯如炬之目光,皆金針度人,授人以漁,啟發良多。

至若其論楚禮廟制,則本楚簡材料,闡明楚人祖祭禮制總體仍近周禮而別於殷制,是故中原文化斥其為「淫祀」,實因其不如周禮之嚴格細密而已,此說足以糾正過去之偏見。

其《「五祀」祭禱與楚漢文化的繼承》一文,又據出土竹簡文獻,釐清經學史上聚訟千載之問題,表明《禮記·祭法》基於五祀,復吸收楚地司命、厲二神,終成「七祀」,則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之關係,又有需改觀者。

然《楚地水神研究》一文,卻揭示楚人違禮越望之祭。

但此三文恰表明楚人與中原文化之辯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不可一葉障目。

與上述開創性之研究不同,《戰國秦漢時期的里社與私社》一文,乃在諸多前賢論述之基礎上為更上一層樓之研究,利用最新出土文獻,自戰國述及秦漢三國時期,定讞不少懸疑爭辯之難題。

然簡牘之學,於今已枝繁葉茂,日進千里,網上文獻之湧現,需以分秒計,今是昨非者所在皆是,連環待解者觸目可及。

《古禮新研》中許多文章雖在出版前不斷更新補充,亦難免有今或可商之處。

如「舉禱」之釋,「槁木三年,不必為邦旗」之解等等,或還可再討論。

然此類問題,為任何一部與簡牘相關之著作所難免,更何況楊華此書面試於2012年3月。

其所依憑時賢前哲之說,如莊周之年世,「顓頊」、「太一」之讀,齊侯壺之年,「十大經」之名,「世俘解」、「詮言訓」之稱等等,或還可以再商量,但此則為責備賢者之說了。

書中隸定古簡文字,造字雖多,然校對精細,錯訛罕見。

其或為手民之誤者,僅有幾見,如所引孟蓬生文《上博楚竹書(四)閒詁》之「閒」恐當為「間」之訛,所引王博文《釋「三年槁木,不必為邦旗」》,當為「槁木三年」,此純為苛責之贅言。

要之,楊華《古禮新研》一書,上及原始巫術、殷周之禮,下至唐宋民俗,本於傳世文獻,依託出土簡牘,兼及金文、地券、封泥等出土文獻,證經補史,稽考群疑,並為創造性之研究,為禮學返本開新,洵為經典之作。

數十年來,地不愛寶,湖湘皖豫賴其天賜之地下條件,出土大量楚國遺物,簡帛名物得以保全,時有轟動學界之消息。

諸地域文化研究中,楚文化獨領風騷。

荊楚大地,珞珈山上,時有高朋滿座,百家爭鳴之會,於湖光山色之中,頌屈子之騷,讀楚人之簡,正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楊華畢業於復旦,執教於武大,綜兩校之長,兼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其將來之更大成績,可以期待。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學研究前瞻

關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張載始創,並在與不同時期思想流派的交流、融通中動態地發展的與張載學脈相承之關中理學。從宋代開創直至清末民初終結,在綿延八百餘年的時間跨度中,關學源流初終...

吳簡發現研究保護20年

今年是吳簡發現20周年,8月26日至29日,「紀念走馬樓三國吳簡發現二十周年長沙簡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長沙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外近百位知名學者出席了此次盛會,對20年來吳簡的學術研究與保護整理...

出土文獻與當下的《楚辭》研究

《楚辭》研究必須在文獻材料上有所突破,而出土文獻是解決《楚辭》疑難問題最好的佐證材料,對《楚辭》文獻的文字校勘、詞義考證、屈原作品真偽的甄別、楚國典章制度及禮儀等稽鉤、楚史研究的發明,均極有參考...

「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召開

8月17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臥莊賓館開幕。會議由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

簡帛文獻充實古代文學史研究

19世紀下半葉以來,大量簡牘帛書陸續出土,簡帛文獻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其中不少具有文學性的簡帛文獻成為古代文學研究者的「新寵」。正如王國維先生所道,「古來大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大批佚失的文學作...

《里耶秦簡》(壹)所見作徒管理問題探討*

【摘要】秦代編製作徒簿的機構有授予方的司空和倉,但二者分工不同;接收方包括庫、田官、畜官、少內、屬鄉等。作徒簿分為臨時付受與月度統計兩種。秦代各級地方機構對刑徒管理的分工為:郡提出指導原則,縣掌...

進入大眾視野的簡帛,喚醒千年歷史

作者:許暘人類最早的「十進位計算器」是一堆薄薄的竹簡;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學堂就有「九九乘法口訣表」啟蒙教材;馬王堆出土帛書上有圖文並茂的彗星圖和經脈書……穿過數千年歷史隧道,在紙張發明之...

回歸「語文學」以賡續絕學

【文化評析】 1928年,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之際,傅斯年先生曾雄心勃勃地呼籲要將「東方學之正統」從巴黎奪回到中國。有鑒於伯希和等西方漢學大家技高一籌,不僅懂漢學,而且還通「虜學」(古...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出版

本報訊 (記者章紅雨)11月8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由中華書局在上海首發。至此,歷經40年幾代學人的共同努力,埋藏於地下2000多年的馬王堆所有簡帛圖版終於完整示人。 1...

2015-2017儒學研究十大熱點出爐!

大眾網濟南9月20日訊 今天上午,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在曲阜開幕。大會上發布了近二年(2015-2017)儒學研究十大熱點。(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孫杰)以下為十大熱點評選結果:儒學研究...

湖北武漢丁家咀M1、M2出土戰國竹簡

內容摘要:2009年 5~6月,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夏區博物館對武漢市江夏區山坡鄉光星村15組丁家咀M1、M2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一批竹簡[1]。2011年 2~3月,武漢大學簡帛研究...

110餘位專家蘭州研討簡牘學

《肩水金關漢簡》(伍)成功整理出版,《甘肅秦漢簡牘集釋》出版發行每日甘肅網8月18日訊(西部商報首席記者張子藝) 「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