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歷史:金庸小說的拜火教的真實存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中國人聽說拜火教,還是源於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神奇的聖火令、波斯美女小昭,多少宅男為之唏噓。

其實明教並非拜火教,而是來自波斯的另一宗教摩尼教,金大俠混淆了拜火教和摩尼教的一些特徵。

摩尼教已經消失,但依然有數十萬拜火教徒在伊朗、印度、伊拉克等國存在。

伊朗拜火教總壇,兩千年不絕之火種在此,教眾靠這一汪清泉在這荒山里守了上千年。

祆教在天山南北的初傳

祆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由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波斯人瑣羅亞斯德(Zarathustra,前628-前551年)在波斯帝國東部創立。

火祆教奉《阿維斯塔》為經典,基本教義是善惡二元論,或稱「馬茲達教(Mazdaism)」、「瑣羅亞斯特教(Zoroastrianism)」。

「瑣羅亞斯特」一詞在漢文著述中首見於北宋姚寬的《西溪叢語》,譯作「蘇魯支」。

因為瑣羅亞斯特教崇拜火神,東羅馬人稱其為「拜火教」;中國史籍稱之為「火祆教」。

瑣羅亞斯德

瑣羅亞斯特為傳播祆教浪跡天涯,最後在大夏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在大夏王維斯塔的倡導下,大夏全國上下率先皈依祆教,使這一宗教得以推廣。

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39-前331年)及後來的薩珊王朝(224-651年)隨後也把祆教奉為國教。

關於祆教在中亞粟特的傳播,《隋書·康國傳》載:「康國者,康居之後也………米國、史國、曹國、何國、安國、小安國、那色波國、烏那曷國、穆國皆歸附之。

有胡律,置於祆祠,將決罰,則取而斷之………國立祖廟,以六月祭之,諸國皆助祭。

」至於祆教何時傳入粟特,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而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一部粟特語祆教殘經證明,早在公元前5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中亞時,粟特人已經信奉祆教。

據英國伊朗學家基舍維茨考證,這部祆經殘卷用阿赫美尼德王朝時期的粟特語寫成。

其年代甚至早於敦煌漢長城遺址發現的粟特文古書信(約3-4世紀),是現存最早的粟特語文獻。

火祆教傳入粟特的同時又向北傳入中亞七河流域的塞人部落。

七河地區塞人古墓所出表現祆教祭壇的青銅器披露了這一史跡。

有證據表明,火祆教最初很可能是由塞人傳入中國西部地區的。

1976-1978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天山東部阿拉溝發現一批戰國至西漢時期的木槨墓。

墓中出土了來自中原的漆器和絲織品。

從漆器圖案看,這批古墓的年代約在戰國至秦漢之際。

可惜絲織品已經腐朽,但在一塊15厘米見方的泥版上還留有清晰的棱格紋絲織物的印跡。

發掘者推測阿拉溝這批墓葬的墓主人和塞人關係密切,因為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銅高足承獸方盤,同類文物在中亞地區曾出土多件,細部特徵有差異,但基本風格是一致的,被認為是拜火教的宗教祭祀台,是塞克文化中典型文物。

不知為什麼,火祆教初傳中國的這個考古學證據被一些歷史學家視為孤證,以為尚不能和火祆教傳入中國相聯繫。

新疆所出表現火祆教祭壇的青銅器並非僅此一例。

1983年,伊犁河支流鞏乃斯河畔曾出土一批窖藏青銅器,其中一件青銅器和阿拉溝塞人古墓所出青銅拜火教祭壇完全相同,塞人將火祆教傳入中國的史實再次為考古材料證明。

青銅高足承獸盤

所謂「塞人」即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筆下的Saka(塞卡)或Scythian(斯基泰)。

據德國語言學家呂德斯研究,塞人是雅利安人的一支,他們使用的語言屬於中古伊朗語東部方言。

這支講塞語的雅利安遊牧民後來分化,入居塔里木盆地的塞人逐漸走向定居並產生出若干支系。

中國史籍只把天山北麓保持遊牧傳統的雅利安人稱為「塞人」,而把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定居、講塞語的雅利安人按其分布地域分別稱為于闐人、莎車人、扜彌人、疏勒人以及朅盤陀人等。

斯基泰武士

80年代新疆洛普縣山普拉塞人墓地的發現證實了呂德斯提出的于闐人即塞人的假說。

山普拉墓地出土了大量動物和植物紋毛織品殘片,如「駝紋」、「鹿紋」、「植物變形紋」和「山形紋」圖案的毛織物,它們表現了濃郁的北方草原文化氣息。

戰國至西漢初,塔里木盆地先後在月氏和匈奴人統治之下,以至很難確定這批具有北方草原風格的毛織物的文化屬性。

山普拉墓地所出鹿紋毛織物既見於蒙古人民共和國諾顏烏拉匈奴墓葬,又見於新疆且末扎袞魯克古墓。

這三個地方出土的動物紋織物顯然有一共同的文化淵源,即北方草原古老的斯基泰藝術,尤其是「鹿紋」使人聯想到斯基泰人創作的鹿石上的鹿紋圖案,山普拉1號和16號墓旁還發現了殉馬坑。

凡此表明,遊牧仍在當時于闐塞人當中占有一席之地。

諾顏烏拉匈奴墓葬出土毛毯全貌

山普拉墓地出土「馬人」武士毛織物

巴澤雷克冰封大墓掛毯全景

毛毯細節:猛禽撕咬馴鹿

毛毯細節:猛獸與氂牛搏鬥

扎滾魯克出土毛織物

扎滾魯克出土尖帽

扎滾魯克男屍

既然于闐人是信仰火祆教的塞人的後裔,那麼,《後漢書·班超傳》有關於闐古代宗教的記錄值得注意。

據該傳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頃,于闐國「其俗信巫。

巫言:神怒故欲向漢?漢使有騧馬,急求以祠我」。

佛門戒律之一乃「不殺伐」,可知當時于闐人信仰的這種殺馬祭巫的宗教必不是佛教。

東漢年間于闐塞人崇祀的巫教究竟是什麼宗教呢?英國伊朗學家貝利教授和哈佛大學丹麥語言學家施海夫教授的一系列研究終於揭開了這個謎。

原來於闐人信仰佛教之前崇祀的巫教即火祆教,所以于闐人用祆教詞彙來翻譯印度梵語佛典。

于闐塞語文書中表示「太陽」的詞urmaysde即祆教主神ahura mazdā(阿胡拉·馬茲達);于闐佛經中用來翻譯印度女神s'rī(吉祥天女)及梵語佛經的mahādevī(大天女)的詞s's'andrāmatā源於《阿維斯塔》神祇spanta ārmaitis。

于闐人還用《阿維斯塔》中的世界最高峰harâ或haraiti等翻譯梵語佛典中的sumeru(須彌山)。

所以,于闐人在信仰佛教之前所崇祀的巫教必為火祆教。

火祆教主神阿胡拉·馬茲達

于闐出土案牘封泥

鳥頭上有三撮羽毛,爪子露出三個腳趾,皆說明刻的是伊朗的神鳥。

這隻鳥身形巨大,負責將萬籽之樹上的種子攜帶到大地,主司萬物生長與雨水。

這是典型的祆教神靈的圖案。

該神鳥圖案廣泛出現在浮雕、紡織物以及銀器、銅盤之上。

此外,目前已發現的各種文獻均顯示:至少在7世紀時,玄奘曾見過的于闐王伏闍信及其子伏闍雄,仍然好事祆神。

喀什噶爾河流域的塞人王國——疏勒國亦奉火祆。

《新唐書:西域傳》載:「疏勒國…………俗事祠祆神,有胡書文字。

」有證據表明,疏勒人奉火祆並不始於唐代。

挪威語言學家柯諾早就注意到,塞語表示「神」的詞gyasta(于闐語)和jezda(疏勒語)詞源相同,來自波斯襖教古經《阿維斯塔》的yazata(天神)。

那麼,公元4世紀疏勒塞語文書中疏勒王不悆(Wāsudewā)的頭銜之一Jezdapurā的實際含義應是「胡天之子」。

嚈噠和突厥與火祆教在天山北麓的傳播

公元5世紀中葉,原居蒙古草原的突厥系統遊牧部族嚈噠人先後入主粟特和大夏。

嚈噠不久即為中亞先進文化所同化。

《梁書·諸夷傳》曰:「滑國(即嚈噠)………事天神、火神。

每日則出戶祀而後食。

」中亞出土的嚈噠王頭羅曼銀幣正面圖案是一騎士,背面則是拜火祭壇。

他在旁遮普和薩特雷季與耶母那河之間發行的小銅幣的款式均為太陽圖案。

這位嚈噠王還給其子取了一個頗具祆教色彩的名字Mihirakula(太陽之花)。

可見嚈噠在5-6世紀已經入鄉隨俗,篤信火祆教。

嚈噠王頭羅曼銀幣

嚈噠入主中亞後也開始採用火葬。

據俄羅斯突厥學家巴托爾德研究,中亞和波斯兩地火祆教的一個顯著不同點表現在葬式上:波斯盛行天葬(陳屍野外供猛獸或鷹啄食);中亞則流行火葬(用盛骨瓮收理骨灰)。

這種盛骨瓮多數陶質,少數為石膏製成。

內裝死者骨灰,外飾圖案或浮雕。

盛骨瓮大概出現於公元前2世紀,貴霜時代尤為盛行,其種類樣式繁多。

巴托爾德認為這種禮俗的形成是伊朗東部兩種葬式天葬與火葬合流的結果。

中亞出土盛骨瓮的型制表明,突厥人入主中亞後火祆教盛骨瓮發生一引人注目的變化,出現了帳篷式的盛骨盒。

瓮壁裝飾牧人氈帳上的花紋,上方鏤空,象徵帳幕的木架。

原來反映中亞火祆教的特色的盛骨瓮又增添了草原遊牧人色彩。

中亞楚河流域曾出土一個7-8世紀盛骨瓮,現藏伏龍芝吉爾吉斯歷史博物館,堪稱突厥統治中亞時期盛骨瓮的代表作。

伊朗亞茲德天葬「寂靜塔」

1959年我國境內伊犁河流域出土了一個外壁裝飾忍冬花紋的陶瓮,可惜發現時瓮蓋已經佚失,年代被斷為唐代,發現者稱之為「雕花陶盆」。

北京大學宿白教授說,伊犁出土的這個盛骨瓮的外壁紋飾表明,其年代大概在5世紀左右,不是唐代。

比較七河流域發現的火祆教徒盛骨瓮,不難看出伊犁出土的這個佚失其蓋的陶瓮實際上就是中亞火襖教徒使用的那種盛骨瓮,新疆博物館展廳內還陳列了一個類似的盛骨瓮,瓮身及瓮蓋均保存完好,這個盛骨瓮是庫車出土的。

吐魯番地區也發現過這種盛骨瓮。

無論如何,新疆發現的這些盛骨瓮為研究公元5世紀火祆教在中國西部地區的流行提供了翔實的證據。

伊犁河流域出土陶瓮

▹公元3世紀火祆教徒在絲綢之路南道

儘管天山南北的塞人早在先秦時期就信奉火祆教,但是將火祆教傳入中原的卻是粟特人。

據《晉書·石季龍載記下》,火祆教是十六國後趙(319-350年)的國教。

為鎮壓冉閔的反叛,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集結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區域,也想殺掉冉閔等人。

後趙三千胡羯士卒所拜胡天就是祆教主神阿胡拉·馬茲達。

後趙統治者石勒、石季龍均為中亞粟特石國人後裔。

羯即柘羯,或譯柘枝,也就是粟特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石干)的不同漢譯。

所以石勒、石虎及後趙的三千胡羯族士兵都是中亞石國來華的粟特人後裔。

火祆教是粟特國教,東晉永和年間(349-350年)冉閔與後趙駐守襄國的石袛爭戰不休。

其間,冉閔濫殺胡羯20餘萬人,「於時高鼻多須有濫死者半」。

以此推測,後趙信仰火祆教的羯胡族人至少20餘萬。

北大歷史系教授榮新江老師引證敦煌出土粟特文古書信中關於粟特火祆教徒的記載,推測火祆教傳入中國約在西晉永嘉五年及其後幾年間(311-313年)。

這個材料並非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祆教史料。

前面說到,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一部粟特語祆教殘經用阿赫美尼德王朝時期的粟特語寫成。

其年代早於敦煌漢長城遺址發現的粟特文古書信。

當然這部古老的粟特文祆教經卷可能是較晚時期才帶到敦煌的。

然而,新疆出土佉盧文書卻實實在在地記錄了曹魏年間一批中亞火祆教徒在絲綢之路南道的活動。

這件文書採用于闐王山習紀年。

據考證,其年代不晚於公元230年。

該文書記錄了三位火祆教徒:一位來自大夏南部的那揭羅曷(Nagaraga),今阿富汗南部賈拉拉巴德,名曰Khvarnarse(納爾色的太陽)。

據英國語言學家巴羅考證,其名來自《阿維斯塔》的x'aronah(x'aronarsä);另一位來自粟特,名曰Nani Vandhagä,正如英國語言學家布臘夫指出的,其名即敦煌出土粟特文古書信提到的粟特人名Nani Vandak,意為「娜尼婭女神之仆」。

所謂Nani即火祆教崇祀的女神Naria(娜尼婭)。

此外,該文書還記錄了一位國籍不明的祆教徒,名曰Spaniyakä,其名來自《阿維斯塔》的spanyah,意為「神聖的」。

這個名字相當於中古波斯語Spënäk,故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和巴羅疑此人或為伊朗人。

這三位據祆教經典《阿維斯塔》取名的西域胡商無疑都是火祆教徒,因而披露了公元3世紀絲綢之路南道火祆教徒的行蹤。

日本伊朗學家吉田豐曾從敦煌出土第五封粟特古書信中檢出火祆教教長。

s'rtp'w一詞。

這個祆教詞彙舊譯「薩寶」,本意為「商隊首領」。

在漢文史籍中「薩寶」都是用來表示祆教首領。

值得注意的是,斯坦因在安迪爾遺址發現的佉盧文書(665號)提到sokhalig'a sartha(粟特商隊)。

其中sartha即粟特語「薩寶」中的s'rt(商隊)。

雖然這件文書沒有直接提到這支粟特商隊的首領薩寶,但這支商隊無疑是由薩寶統領的。

如果粟特文古書信的年代真是公元4世紀初,那麼這條記錄公元3世紀絲綢之路火祆教流行情況的佉盧文材料也比粟特文古書信早。

儘管前文列舉了許多早於粟特文古書信的火祆教入華史料,但我們認為這批出自敦煌漢長城遺址的古書信實際上寫於公元3世紀初,而非公元4紀初。

那麼佉盧文書記錄的火祆教史料的年代和粟特古書信的年代基本相仿,我們甚至懷疑尼雅佉盧文書記錄的火祆教徒NanVandhaga和粟特古書信記錄的NaniVandak極可能是同一人。

據《漢書·西域傳》,早在西漢成帝年間(前32一前7年粟特商隊已在中亞撒馬爾罕至長安的絲綢之路上頻繁從事商業活動。

文中說:「(康居)其欲賈市為好,辭之詐也………敦煌、酒泉小郡及南道八國,給使者往來人馬驢豪駝,皆苦之。

」康居即漢代對粟特人的稱謂。

既然火祆教為粟特國教,這些來華的粟特商隊中自然不乏火祆教徒,那麼中原人最早接觸火祆教或在西漢年間,從西域商胡那裡首先得知。

只是火祆教在這個時期傳入中原的直接證據還有待於今後的發現與研究。

▹火祆教在新疆的考古新發現

2013年5月在帕米爾高原發現的一處拜火教墓地或給拜火教的起源給出答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自2013年5月起,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一處台地上,對名為吉爾贊喀勒的黑白石條古墓群開展發掘工作。

因所在地村落名為曲曼,故又稱曲曼黑白石條古墓地。

紅色標記處即為塔什庫爾干縣

塔縣曲曼黑白石條古墓地

考古工作者在這塊距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10公里、塔什庫爾干河畔的台地上獲得重大發現:墓葬群地表呈黑白石條相間擺布,象徵光明與黑暗對立,屬拜火教文化遺存;出土的大量珍貴器物中,一圓形空穴木製火壇被確認為世界範圍內迄今發現最早最原始的入葬拜火教火壇。

吉爾贊喀勒墓地A區

吉爾贊喀勒墓地B區

墓地地名稱因地表保留有大面積錯落有致黑白石條遺蹟得名。

黑白石條的視覺感受直觀為「明暗光線」,這種一側鋪設大面積黑白石條直接與圓形墓圈關聯的遺蹟,在新疆是首次發現。

2013年-2014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發掘墓葬39座。

墓葬中出土大量動物骨骼,初步鑑定有綿羊、山羊、狐狸、狗、兔、盤羊、鷹等。

同時,墓地還出土了陶器、石器、銅器、木器件100多件,其中木製火壇的出土最為重要,是亞歐大陸範圍內迄今發現最早最原始的明火入葬火壇。

出土帶共鳴箱木質弦樂器是帕米爾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木質樂器文物標本。

出土有木質火壇的墓葬

琉璃珠

出土的天珠

B區M14出土的瑪瑙項鍊

此次考古發掘是亞歐大陸範圍內首次發現距今2500年左右的拜火教遺蹟,地表規模巨大的象徵明暗光線的黑白石條遺蹟,分布地域特殊,且有多處,為亞歐大陸僅見古代文化現象,支持了拜火教起源於中亞的說法,並有可能把中亞起源地定於塔里木盆地周緣或直接定在帕米爾高原。

維吾爾族傳統文化中的火祆教遺俗

1、民間信仰中的遺俗。

據文獻記載和我們的調查,拜火習俗在近代和現代新疆維吾爾族農村仍有遺俗。

《西域圖志》是清代前期新疆地區的一部很重要的歷史地理文獻。

其記載:「每年兩次,眾人赴瑪扎爾(麻扎)禮拜誦經,張燈於樹,通宵不寐。

」朝拜者還在土塊上刻個窩,單面放上火籽,點燃後置於麻扎周圍。

這種習俗現在新疆維吾爾族偏遠農村地區,如吐魯番市蘇公塔村等地民間信仰中仍然存在。

2、民間禁忌中的遺俗。

拜火教的許多教規中,有「不得污染水源、土壤與火,禁止宰殺懷胎的牲畜,禁止砍伐開花期的樹木」(見埃莫馬利·拉赫蒙著《歷史倒影中的塔吉克民族》,李英男、劉錚等譯)等等,這種原本在拜火教教規中規範化的禁忌行為,至今仍然在維吾爾族民間禁忌中有遺留……維吾爾族《占卜》中有一條:「夢見火,能實現願望」。

這些遺風顯然是與伊斯蘭教無關,可能是拜火教的殘留表現。

3、婚姻禮儀中的遺俗。

從維吾爾族的婚禮中,可以看到傳統文化或傳統宗教習俗的遺存。

如「維吾爾族婚禮中,迎接新娘的時候,新娘身著禮服,頭披輕紗,在一群姑娘的簇擁下出家門,與新郎坐車回到男家。

屆時,男家門口要點堆驅鬼避邪的『神火』,新娘繞火一圈,才入新房」。

隨著時代的變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維吾爾族的婚禮,雖然受到了很大影響,發生了變化,但是天山南北農村維吾爾族婚禮舞中仍有在火堆前舞蹈的習俗,只有這樣,婚禮隊伍才能前進。

4、節日民俗中的遺俗。

「諾魯孜節」是維吾爾族歷史發展進程中產生出來的迎新年節日,是為進入春耕生產,綠化、美化、凈化環境做準備的節日,是藝術的節日、體育的節日。

5、歌舞文化中的遺俗更多,在此不贅述。

6、尚白習俗。

「白色」在維吾爾族心中占有至高無上的位置,這與維吾爾族的「太陽崇拜」和「火崇拜」關係密切。

拜火教崇拜火和崇拜太陽,在白天太陽發出「白色」的光,給人類帶來光明,人世間一片光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上交易的絲綢都來自中國?——不見得

絲綢是中國了不起的發明。中國一直是生產絲綢的大國,因此一說起思路來,有些人就以為思路上交易的絲綢都是來自中國,事實上這是個誤解。漢代以後,思路上交易的絲綢,就不僅僅來自中國內地的絲綢向西輸送了,...

粟特「國際商隊」書寫絲路貿易史話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劉肅勇早在漢武帝當政時,絲綢這一華夏精美特產就從京都長安,經河西走廊至西域,向中亞和歐洲售賣,拉開了絲綢之路的商貿販易。起初,漢人帶領西域遊牧民族的商人...

文物所見西域粟特人的社會生活風尚

粟特人是活躍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業民族,他們隨著商業活動的頻繁而進入西域,成為促進古代西域社會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應用考古發掘資料、出土文獻史料以及典型文物圖案等,探討了粟特人在西域的商...

從藉詞看粟特語對回鶻語的影響

作者簡介:牛汝極,新疆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內容提要:文本從三方面探討了粟特語對回鶻語的影響。一是介紹了粟特與突厥-回鶻的接觸,大約從公元6世紀中葉突厥人創...

甘大明:粟特文古籍解讀重證歷史

今天,雖然粟特語幾乎已成了死語言,粟特人也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但這個民族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宗寶貴的歷史遺產——粟特文古籍。粟特文文獻在20世紀初被發現以來,引起國際學術界的極大興趣,粟特文文獻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