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兩千多年的歷史,會因一群盜墓賊而水落石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山西是春秋時期晉國故地,這個強大的北方雄邦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時間,長達六個世紀,並且一度創造了「晉國天下莫強焉」的盛世奇觀,兩千多年風雨剝蝕,曾經的繁華古城,已經化成殘垣斷壁,矗立於曠野之上,晉國悠久而輝煌的歷史,被黃土層層掩蓋。
春秋時地圖
據史記記載:周成王將弟弟叔虞封到了唐地,史稱「唐叔虞」,後改國名為「晉」,經過幾百年的經營,這個諸侯政權不斷強大,在春秋時期更是成為了雄踞中原的霸主,這個強大的諸侯國,在中華民族早起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但西周時期晉國的早期都城在哪裡,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史學界爭論多年的問題,會因為一樁盜墓案而水落石出。
周成王封弟弟叔虞
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1992年夏季,在天馬曲村遺址上,發現有人盜墓,等考古學家趕到的時候,這伙盜墓賊早就跑的無影無蹤了,於是對大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長時間的發掘,在此處墓葬中,發掘出多件青銅器,有青銅壺、青銅鼎、青銅簋、青銅編鐘等以及玉器等等,在青銅器上均發現了「晉候穌」字樣的銘文,到此可以肯定了這是給晉國國君陪葬的青銅器,同時這個墓葬可以肯定就是晉候墓葬,從種種跡象表明這裡就是晉國在西周時期的都城所在地,這次也是在晉文化考古中最大的一次發現。
出土的兩個晉候酥編鐘
在墓葬的角落裡發現的兩個編鐘,引起了專家的關注,編鐘興起與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是中國古代上層社會的專用樂器,一般為王侯所用,保存完好的編鐘更是難得一見的國寶級文物,但是編鐘一般成組出現,墓中出土的這兩件件編鐘,很明顯是因為盜墓賊時間倉促而遺漏在墓中的,其他的明顯已經被盜走了。
這兩件上面的銘文是:「永寶茲鍾」那其他的幾個都被盜墓賊拿到哪裡去了呢?就在考古專家沉浸在猜測和惋惜中的時候,被盜走的編鐘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了。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館長
上海博物館的館長馬承源也正在為編鐘而煩惱,1992年年底,馬承源接到香港中文大學張光裕教授的電話,張光裕向他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在香港的古玩市場上出現了一套14件的西周編鐘,上面有長篇銘文,但因為在上面出現了與眾不同的細節,沒有人敢購買。
聽到這套編鐘的消息後,馬承源館長馬上請張光裕教授幫忙聯繫賣家,希望看到這套編鐘的詳細資料,最起馬先寄一套編鐘的拓片來看看。
看到拓片後,上面很模糊但是「晉候」兩個字能看出來,就是「晉候」這兩個字讓馬承源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可是擔心這套編鐘是贗品, 因為它上面的銘文時刻上去的,這在青銅收藏界是個明顯的破綻,因為刻上去的銘文在西周時期是極其罕見的,幾乎沒有這種情況,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套編鐘是贗品。
晉候酥編鐘
在商周時期,青銅器不僅是貴族敬神的禮器,也是重要的文字載體,古人會用銘文在上面記載一些重要的事件,銘文分為鑄銘和刻銘兩種,而刻銘的出現和當時的技術發展水平有很大關係,因為刻上去的銘文,應該使用比青銅器更堅硬的刀具才能刻上,但是在現代人的普遍認知中,比青銅器更堅硬的鐵器是出現在春秋以後的
,在西周時期是不可能有鐵器的,所以自然也不可能在青銅器上刻字,只能是在製作青銅器的模具上事先刻好也叫鑄銘。
但是在有著多年文物工作經驗的馬承源心中有些疑惑,會有造假者在這套造型古樸的青銅編鐘上,費心的製造一個人為的破綻嗎,會有人有這麼大的膽量,在青銅器上造一篇三百字的銘文用刀來刻嗎,這完全違反西周青銅器的鑄造習慣,所以在他心裡認定這套編鐘是真的,當即聯繫賣主,談妥價格後讓賣主寄到上海來,等看到這套編鐘的實物後,邀請了其他的專家以及鑑定,從編鐘的造型、銅銹、銘文字體、銘文內容等等方面鑑定,最後專家一致認定這是一套國寶級真品。
晉候酥編鐘陳列在博物館中
同時在破譯編鐘上的文字後,一段塵封兩千多年的歷史,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銘文記載了在西周時期,晉候酥奉周王命令,討伐山東的夙夷並且大獲全勝,周王勞師兩次嘉獎賞賜晉候的史實,這補充了西周時期晉國記載的不足,對於研究晉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研究晉候酥也意義非凡,因為在歷史記載中,只是記載了晉國歷史上有晉候酥這樣一位國君,其他均無記載,通過這套編鐘的記載,從側面表明晉候酥是一位能征慣戰很有作為的一代晉國國君。
最後通過馬承源館長的多方努力終於使這套編鐘得以重聚,展現在我們眼前,供人觀賞。
區區100萬港幣就買到了14件西周編鐘,只因為文物販子太專業
今天講的這組國寶文物,叫做晉侯穌鍾。晉侯,是晉國國君的稱謂。穌是這套編鐘的擁有者。鍾,是指編鐘,編鐘是打擊樂器。晉侯穌鍾是一組文物,一共多少件呢,16件。其中,這個穌字,是左邊一個魚右邊一個禾,...
上海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什麼是山西的文物
熟悉歷史文物的朋友都知道,上海市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來自山西的晉侯蘇鍾,出自晉候墓。但是這樣一件本該屬於山西的文物,怎麼會跑到上海去呢?晉侯蘇鍾,西周時期金屬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國寶放在古玩店無人問津,專家大膽買下,現成博物館鎮館之寶
每一段文物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個故事可能來自於古代,也可能來自於現代,而文物本身則是承載著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文化,是我國研究歷史的根基。
12年前僅賣出30萬,如今以2億元的天價賣出,絕世孤品還曾被人用來烙燒餅
這兩日最受矚目的當屬「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以下簡稱兮甲盤)。在7月15日晚的西冷春拍中,以1.2億人民幣起拍,1.85億元落槌,加佣金成交價為2.1275億元。
絳縣橫水倗國墓地出土的驚世發現
2004年,在山西運城絳縣橫水鎮北約一公里之地,發現一處西周時期的墓地。經過考古人員數年的艱苦發掘,一個不見史載、塵封近三千年的西周封國躍然重現。這就是倗(péng)國。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
西周時期的4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最後一件被譽為「鎮國之寶」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建立了西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因為歷史太過久遠,中間發生過無數次的戰亂,幾乎很難找到曾經的遺蹟。甚至有外國專家曾懷疑,西周是否真的存在過。但是,隨...
埋葬著19位諸侯國君與夫人大墓,發現時已被盜,出土國寶不計其數
在山西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趙村,現在已建成山西第一座在遺址(曲村天馬遺址)上建立的博物館——晉國博物館。這座周代墓葬遺址,全國的專家考古隊光發掘就已經30餘年,墓葬目前發現清理出9組19座晉國諸侯...
愛上博物館之一套西周編鐘分居於兩家博物館,都被寶貝著不肯出讓
上博青銅館的一塊區域可以聽到悠揚的鐘聲,這鐘聲是由展區中的一組西周厲王時期的晉侯酥編鐘(14件/組)演奏的。那是穿越了三千年的聲音。這套編鐘屬於第七代晉侯穌,全套分為兩組,每組8件,共十六件。但...
你不知道的國寶故事(二)
在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頂級國寶文物之中,有一件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套編鐘,共有16件,其中14件於1992年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一個古玩肆購回,另外2件後來出土。所有編鐘都是甬...
14件罕見國寶竟然以為是假貨,被博物館以極低價格搶救回國
晉侯酥鍾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晉侯穌編鐘共16隻,出土于山西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晉獻侯酥的墓中,是一套完整的打擊樂器,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鍾。全套鍾可分為兩組,每組8...
村子下埋著一處千年墓葬,考古專家提議花1000萬讓整村人搬走
我們知道,考古對於歷史的研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歷史離不開兩樣東西,一樣是被記載在書籍上的史籍事件,另外一件,就是在那個時代的物品。在很多時候,一件物證遠遠比史料上記載的東西更有說服力,因為...
山西盜挖的青銅被當假貨沒人要 撿漏成上海鎮館之寶!
3000年前的一組青銅器打擊樂器,是西周厲王的時期的,一共16個,1992年,14個在山西曲沃縣被盜,國寶就這樣流落到香港,一直被當贗品,沒人要。被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撿漏購回!現在己是上海博物...
專家花30元買了一件青銅器,上面竟有「中國」二字,已成一級文物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之中,「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西周的相關史料之中,儘管如此,除了史書記載之外,在很久的時間裡,中國的考古專家卻沒有找到任何刻有「中國」二字的青銅器皿,直到1965年,陝...
找到3000年前周王室居住地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周原考古隊2016年在曾經出土甲骨的四合院建築東側,新發現了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專家認為,新建築貫穿西周的使用時間表明,其與此前發現社石的院落和出土甲骨...
曾國國君墓為何建在隨國?是一國兩名還是遷移?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大批青銅器和其他文物,其中尤以巨大青銅編鐘聞名於世。此墓是戰國時代曾國國君名「乙」的墓葬。隨著大量珍貴陪葬品的出土面世,不但提高了古曾國的知名度,而且也帶給人們...
晉國故都曲沃成立編鐘樂團再現近3000年前「天籟之音」
新華社太原4月29日電(記者陳昊佺、王學濤)21歲的解天園今年剛從陝西藝術職業學院畢業,但他對自己的架子鼓專業並不十分中意,最後選擇編鐘演奏作為自己的職業。他從陝西老家渡過黃河來到山西,加入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