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從哪裡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學家最怕什麼學科?

是的。

考古學。

歷史學研究的尺度是幾百年,而考古學研究的是幾千年。

民國時候,一堆大師對於老子、孔子誰先誰後的問題吵得火熱,馮友蘭和錢穆兩位大師都認為「孔子前老子後」和「莊子前老子後」。

這也基本上成了學術界一個主流觀點。

但1993年郭店楚簡《老子》的出土後,尷尬了。

根據其它出土文物,考古學家將墓葬時代定在戰國中期,而《老子》的寫作時間一定早於此墓下葬時間,另外郭店老子主要闡述的是無為自化的主題,既沒有所謂的愚民和小國寡民的思想,也沒有對儒家和法家的批判,所以馮友蘭和錢穆等人的立論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歷史學家常常會對歷史的細節提出修正,而考古學家一出手就能顛覆歷史。

從氣質上講,考古學家們也頗為另類。

不同於久坐書齋的學者,考古學家常常下地幹活兒,很接地氣。

二里頭遺址是研究夏商時期的要害地,二里頭考古隊的隊長經常去洛陽的二里頭,久而久之村民都跟許隊長混熟了。

「你們到底是幹嘛的,神秘兮兮的。

」二里頭的村民經常這麼詢問許宏的考古隊隊員,時間一長,考古隊隊員們乾脆編了順口溜自我調侃,說「遠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問是社科院的,原來是文物調查勘探的」。

事實上,考古學真是一件神奇之事:通過掘地三尺,即可穿越古今;實踐身體力行,探問靈魂記憶。

可以說,考古學真正兼具了直觀與抽象、現實與理想:二里頭助我們遙想古國君威,兵馬俑帶我們親歷金戈鐵馬,南海一號送我們領略航船斬波……如果想尋找一條路徑,可以最快滿足我們對中國歷史的好奇,那考古學絕對堪稱最激動人心的選擇。

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彩俑

「話說盤古開天地……」其實無法質疑,「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基因;中華文明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些問題老祖宗早已為我們備好了答案。

但近百年來考古學從西方登陸中國後,另外一幅「上下五千年」的畫卷竟漸次展開,其景象之壯闊與奇絕,令人瞠目結舌、眼花繚亂:商朝並非虛言,夏朝疑雲未散,更悠遠的新石器時代文明便已萌芽興盛,舊石器時代人類便已遷徙繁衍;而周秦漢唐帝國崛起,宋元明清百姓生息,科技與藝術傳承疊代,外交與宗教融匯碰撞;良渚的神人獸面,殷墟的司母戊大鼎,三星堆的青銅面具,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風,小河墓地的乾屍公主……

物質文明的背後,矗立著另外一個與古籍文獻所載的中國相似又不同的華夏,我們也許難說二者誰才是「真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華文明的這場大戲得益於考古學的襄助,已經殊為精彩,蔚為大觀。

三星堆出土的代表文物

而在最近十幾年裡,無論你是否到訪過考古工地,結識過考古學家,相信「考古學」這三個字,一定曾縈繞過你的耳畔,觸動過你的心弦。

風靡網絡的博物館中的「國家寶藏」,不少出自考古學家的手鏟之下;打開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的推薦列表,三星堆、敦煌、金字塔等考古遺址早已萬人空巷;更巧的是,曹操墓、隋煬帝墓、海昏侯墓等一批驚世考古大發現接連橫空出世,奪盡世人好奇的眼球。

歷史,因為考古學,已經讓你得以觸手可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人從哪裡來?

一則在考古圈流傳的趣事是:某高校考古專業赴鄉下考古實習,於村民處買紅薯時索要收據。村民問,收據咋寫?考古學家答:XX考古隊。收據接過手來,考古學家啞然一驚,見其上書大字:XX烤骨隊。對考古學的浮...

堅守之路——中國公眾考古走向何方?

格林.丹尼爾(英國考古學史專家)認為含義有二:①、人類歷史時期物質遺存的研究;②、人類史前時期物質遺存的研究。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認為考古學的定義為:①、考古學研究所獲得的知識或繼續使用這種知識的...

中國人從哪裡來?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對考古學的浮想五花八門,「考古如《盜墓筆記》一般」說、「考古如王剛砸贗品花瓶一般」說、「考古如印第安納瓊斯一般」說云云。即便在學術圈中...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之公共研討

10月30日,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進行第二個環節——公共研討。此次公共研討的主題是:新思路,新力量,新展望。在形式上一改往年公共考古活動演示的方法,重在研討。論壇精心挑選了8項有代表性...

海昏侯墓未解之謎 墓主身份遭質疑

西漢海昏侯經考古學家的證實墓主是劉賀,但這個回應引起了很多考古愛好者的強烈質疑,因考古學家在墓主身份確定之後並沒有立即公布,所以他們認為墓主的身份有問題,那如果真是這樣海昏侯墓的墓主不是劉賀那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