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要發掘遺產的文化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認識和發現物質文化遺產中文化價值,突破以往僅從「合理利用」技術層面思考文化遺產的認知局限,創新考古學學科定位,形成長時段對文化、文明的研究理念,構建發現和闡釋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的研究範式,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的因素,對凝練未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文化軟實力意義重大。
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面臨諸多矛盾與困惑,全社會對遺產的價值、性質、功能和傳承等缺乏認知,呈現出實踐探索多於理論闡釋,合理利用中經濟訴求高於文化需求等態勢。
考古學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相對成熟的理論、方法體系與認知理念影響了文物保護技術、管理傳承等領域的進展。
然而必須看到,中國考古學雖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由於學科目標與定位的局限性,以及我們對物質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的偏頗,致使文化遺產事業尚未得到全社會的充分認知。
此外,行業內外無力發掘和凝練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致使文化遺產事業對當代社會發展還沒有產生應有的啟迪和指引作用,也是文化遺產事業時常陷入保護與開發兩難困境的重要原因。
傳統價值認知體系的局限
長期以來,以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為核心的技術價值認知體系代表了文化遺產事業的基本價值觀,於是乎,生動的歷史過程變成只與物質遺存本身相關的生硬數據。
價值觀是特定時期特定區域內的人們之間形成的共同認可並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準則和理念。
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固然是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開展的基礎,但如果文化遺產的價值發掘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上,而不能上升到文化價值的層面,顯然就無法有效化解當下我國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出現的管理體制制約、經濟槓桿導向和利益階層分割等困境,也無法帶給參與者、體驗者在文化意義上的思考和啟迪,更遑論為民族和國家發展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不是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簡單之和,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組成、分布以及彼此間的關係等都是核心文化價值觀約束下的產物,凝結和反映的是文化價值,發現、凝練並弘揚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是文化遺產事業的終極目標。
創新考古學學科目標
文化遺產活不起來的原因與我們缺乏對文化價值的探討有關,而這又受制於考古學的學科定位和目標。
考古學是通過對古代遺存的了解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學科,這樣的學科定位必然將主要精力放在關注物質文化的變遷方面,這使得我們無力去發現和闡釋隱藏在物質文化背後、制約社會成員行為方式的文化價值,也就發現不了那些不僅具有古代價值也仍然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元素。
顯然,僅滿足於研究古代社會的考古學學科目標已經無法滿足大眾和社會的需求,創新考古學學科目標成為改變中國文化遺產事業面貌的主要抓手。
伴隨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不斷進步,考古學更應當關注對人類行為表現和文化發展之間互動關係的研究,進而探索不同地區古代社會長時段發展演進的一般規律,尤其是通過對古代文化演進規律的探究,嘗試為當代以及未來國家、社會、區域、社區乃至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等方面,提供富有建設性的啟發、思考以及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理論支撐。
考古學應當成為通過對古代物質遺存的了解,研究不同時期天、地、人之間相互關係及人類社會發展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
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在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體系上,需要作出與考古學學科目標定位相適應的調整和革新,培養不僅具備發現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而且具備發現遺產文化價值能力的文博人才。
需要摒棄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所形成的斷代式考古的理念與方法,培養受教育者長時段觀察、理解、研究物質文化遺產的思維,形成將具體的研究對象置於中國文化發展過程的框架內進行思考的理念。
另一方面,文化遺產事業是全民族的事業,文博從業人員不是、也不可能是文化遺產價值的唯一闡釋者。
發現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公眾考古的目標是和大眾一起去探尋物質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質,也才能使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得到更加廣泛的理解、關注和支持。
構建發現文化價值的研究體系
僅通過對物質文化遺存的研究難以達到探究其文化價值的目標。
以政治體制為核心,探討不同時期的宇宙觀、核心文化價值觀與政治體制之間的互動,或許可以為我們發現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提供幫助。
任何時期為維持社會的有序運轉,管理階層需要創造出一套能反映主要社會成員意志、具有相當約束力且行之有效的社會治理體系(政治體制);為使這套體系具有合法性與合理性,需要形成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較為完備的認識有關天、地、人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論體系來為之提供法理依據(宇宙觀);為使這套社會治理體系獲得全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可,還需要構建出一套能夠達到約束全社會成員行為處事方式的文化價值體系(核心文化價值觀)。
歷史證明,若三者之間能相輔相成形成高效有序運轉的態勢,則表明此體系之下的社會是相對和諧的,反之就會出現動盪。
自文明產生後,中國古代宇宙觀經歷了夏至春秋時期的中心四方宇宙觀和從戰國至「五四運動」期間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宇宙觀兩個主要發展階段。
兩種宇宙觀為相對應的分封制和郡縣制提供了法理依據,為保障這兩種社會治理體系的有序運行,分別構建出「禮」和「規矩」兩種核心文化價值觀。
物質文化遺存蘊含和體現著特定時代的思想、觀念和精神,是在特定時代核心文化價值觀約束下的產物,它反映了全社會共同的思想文化、傳統和技術水平。
承載文化發生和發展過程中核心基因的物質文化遺存,則是由不同時期宇宙觀、政治體制及核心文化價值觀三者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探究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社會中核心文化價值觀與宇宙觀、政治體制之間的相互關係,能夠幫助我們發現隱藏在物質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從而形成對中國文化形成過程中演化規律的認識。
(作者段清波為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
解讀紋飾:培育考古學科增長點
許倬雲、李學勤等學者曾經從全局角度出發,對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進展進行過總結,他們都傾向於認為考古學是其中進步最顯著的學科。這個判斷和認識是符合實際的。總體來說,目前考古發掘的規模和基本情...
為考古學學科特色而詠嘆
在春夏之交的日子裡,窗外是江南的秋風細雨,讀著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先生向媒體宣布的信息: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於5月21日至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面向未來的中國考古學、面向世界...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春節期間,賀歲片《功夫瑜伽》里的主角形象令觀眾耳目一新。而該電影選材考古工作者不是偶然的。隨著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提高,「考古學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功夫瑜伽》的主角是一...
文化遺產時代的考古學
作 者:曹兵武作者簡介:曹兵武,中國文物報社原文出處:《南方文物》(南昌)2014年第20142期 第10-14頁 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學幾門學科分別從發現與研究、保護、展示、利用等不同角...
論考古學學科目標和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
【摘要】承載文化與文明發生髮展過程中核心基因的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同時期宇宙觀、社會治理體系及核心價值觀三者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不同時期統領社會進程的核心價值觀影響下的產物,它體現的是全社會成員在...
論考古學學科目標和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
摘 要:承載文化與文明發生髮展過程中核心基因的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同時期宇宙觀、社會治理體系及核心價值觀三者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不同時期統領社會進程的核心價值觀影響下的產物,它體現的是全社會成員在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