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賓:一個為國家增壽為民族續命的考古學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國近現代甲骨文考古研究領域,曾有「甲骨四堂」之說,所謂四堂者,則指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四人,這一說法,出自著名史學家陳子展評價近代甲骨學家之「甲骨四堂,郭董羅王」的名句,陳子展這樣一個高度概括,為中國考古學界所肯定和接受.
而對甲骨文考古和研究貢獻最大者,當屬考古學家董作賓,他於1933發表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是中國第一部甲骨文考古研究專著,董作賓首創了甲骨斷代學,他的甲骨書法也風靡世界,而被許多名家所收藏。
董作賓(1895—1963)字彥堂,河南溫縣人,1895年2月24日出生於河南南陽,其父親董士魁在南陽城區開了一個小雜貨店為生,與董家雜貨店相鄰的是「吉祥齋」刻字店,店主為南陽篆刻名家周文金。
天資聰穎的董作賓時常光顧周家刻字店玩耍,長期的耳濡目染,使董作賓對於篆刻表現出了極大興趣,經常在瓦片上模仿刻字,而為人厚道的周文金也非常喜歡這個聰慧的小孩,經常給他講一些篆刻的基本知識,還借給他一本《篆字彙》,董作賓曾一字不漏地臨摹下來,周文金還曾讓他試刻了一枚篆章,董作賓童年時代的經歷,對其一生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1901年,董作賓被父親送到私塾讀書,跟隨晚清秀才陳文斗學習古文典籍,開始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啟蒙。
1910年,董作賓考入「元宗高等小學堂」,但未及畢業就輟學了,輟學後的董作賓幫助父親打理雜貨店,在自家雜貨店一隅設置了圖書櫃檯,「必先讀之而後售之」,還擺設了一個刻字攤,有時還能賺幾個銅板。
董作賓和朋友陳耀垣設館授徒,與一些志同道合者組織了一個「文社」,定期聚會並互相切磋,經常向南陽著名教育家張嘉謀請教,張嘉謀對董作賓非常賞識,鼓勵他報考了南陽鄉賢任學春創辦的「南陽縣師範講習所」,董作賓於1916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後,留校當了教師。
1918年春,張嘉謀到河南省府開封任職、辦教育,把董作賓也帶到了開封,初時讓董作賓管理家中的藏書,又推薦他報考「河南育才館」,董作賓在開封期間始知有甲骨文,擅長篆刻的他立刻對這種未曾見過的文字產生了濃厚興趣。
1919年冬,董作賓從「河南育才館」畢業之後,與同學創辦了《豫新日報》,並在河南省府實業廳擔任兼職調查員。
1921年冬,董作賓應已移居北京的張嘉謀之邀,從開封前往京城,暫時寄住在張嘉謀家中,由此結識了南陽同鄉徐旭生,徐旭升是前清秀才出身,曾在法國巴黎大學攻讀西洋哲學,當時正在北京大學擔任哲學教授。
在徐旭升教授的推薦和介紹之下,董作賓在北京大學謀了一份抄寫講義的工作,因其工作勤奮,國學基礎深厚,被徐旭升、馮友蘭、顧頡剛等教授所器重,遂特許董作賓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當了一名旁聽生。
董作賓曾旁聽了錢玄同等著名教授的課程,對羅振玉的《殷墟書契前編》進行摹印、研究,由此開始了他對甲骨文的學習和研究。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是研究文、史、哲等學科和培養研究生的機構,雖然不如清華國學院名氣大,但卻比清華國學院早創辦了很多年。
1923年,董作賓被北京大學正式錄取為國學門研究生,師從王國維學習古文字學及甲骨文字,並在歌謠研究會會刊《歌謠周刊》兼任編校。
1925年,30歲的董作賓從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研究生畢業,獲史學碩士學位,董作賓沒有經歷過完整的高等教育,但其深厚的國學基礎基本是靠自學獲取,並且能夠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可見其國學、古史的深厚學養和古文字的研究能力,董作賓畢業後擔任了福建協和大學國文系教授。
1926年,董作賓回到開封,在河南中州大學文學院擔任講師,講授語言學、史學兩門課程,授課之餘,董作賓繼續研究甲骨文、考古學,常在《文科季刊》、《文藝》等校刊上發表研究心得和論文,受到考古學界和一些大學史學系的重視。
董作賓在教學上不拘泥於課本,時常旁徵博引,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和聯想,從而獲取更多課本之外的知識。
1927年暑假,中州大學更名為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董作賓辭去教職,再次北上京城,在北京大學國學門任幹事,後到廣州中山大學擔任副教授,董作賓在中山大學執教期間,與時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史學系主任傅斯年相識並得到傅斯年的賞識。
傅斯年是北京大學文科出身,但傅斯年與董作賓在北京大學沒有交集,因為董作賓在北大期間,傅斯年正在國外留學,董作賓對傅斯年的鼎鼎大名時有耳聞,儘管傅斯年比董作賓還小一歲。
1928年初,董作賓因母病重,辭去在中山大學的教職,回到河南南陽照顧病母,並在省立南陽中學擔任國文教師。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傅斯年、顧頡剛、楊振聲的組織和籌備之下,於1928年在廣州中山大學正式成立,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任命傅斯年出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遂聘請董作賓擔任史語所編輯員,並安排其負責調查「洛陽石經」和「安陽殷墟」甲骨的出土情況。
董作賓欣然受命併到安陽小屯進行田野調查,他發現了安陽當地村民在殷墟遺址胡亂挖掘甲骨出賣,致使殷墟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已經對甲骨文小有研究的董作賓目睹此狀,深感痛心且心急如焚,立即撰寫了調查報告向傅斯年匯報,並建議由中央研究院主持並系統地挖掘殷墟遺址,傅斯年隨即委託董作賓主持殷墟遺址的第一次發掘,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第一次對殷墟遺址的科學考古發掘,由董作賓拉開了序幕。
1928年10月13日至31日,董作賓主持了第一次殷墟遺址考古發掘,獲得了甲骨殘片784片,董作賓認真撰寫了殷墟考古挖掘報告,摹寫了出土的甲骨文字,並就許多甲骨文字的考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一報告為殷墟遺址進一步發掘提供了切實依據。
傅斯年在收到董作賓這份殷墟考古報告之後,立即在馬衡和李濟之間遴選國家考古負責人,最終確定李濟入選,傅斯年急電正在美國的李濟儘快回國,聘任李濟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考古組主任,主持安陽殷墟遺址的發掘和考古工作。
從1928年至1937年,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科學考古發掘共進行了15次,董作賓先後參加了前7次和第9次的殷墟考古發掘工作,自從董作賓主持了第一次安陽小屯殷墟遺址的發掘之後,他即把自己與甲骨文緊密聯繫在一起,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甲骨學」事業,其學術成就世所公認,成為中國甲骨學研究領域中少數的幾個大師級學者之一,當年在中山大學與傅斯年的相識,徹底改變了董作賓的學術道路和人生軌跡。
安陽殷墟考古,最初是為了尋找有文字的甲骨,即尋找甲骨文,以考證中國文字的歷史,1929年10月,在李濟、董作賓主持第三次殷墟發掘時,出土了著名的「大龜四版」,這是在殷墟考古中首次發現的大塊甲骨,因為龜版上刻滿了殷商時代的占卜文字而轟動了中國學術界。
遠在日本流亡的郭沫若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寫信給中研院史語所索要拓本,董作賓毫無保留地滿足了郭沫若的要求,將剛剛出土不久的「大龜四版」拓本寄給郭沫若進行研究,這些拓本對充實郭沫若的著作《卜辭通纂》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郭沫若在《卜辭通纂》序言中寫到:「大抵卜辭研究自羅、王而外,以董氏所獲為多,董氏之貢獻在於與李濟博士同辟出殷墟發掘的新紀元。
」
而郭沫若卻沒有遵守事前的承諾,徹底失信於董作賓,因為在國家沒有正式公布之前,郭沫若就以個人名義搶先發表了這些甲骨文的拓本,而以國家的名義還是以個人的名義發表,其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董作賓在研究和解讀甲骨文時具有自己獨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中國甲骨學領域至今還流傳著董作賓研究甲骨「卜」字形、聲、義的趣談。
甲骨文中「卜」字出現的頻率非常多,時常有倒豎各異的「卜」字,這個符號究竟代表什麼?當時還沒有確切的解釋,董作賓面對拓片而苦思冥想。
他到藥店買來甲骨,依照古人方式在甲骨上面鑽刻,然後點燃香火靠近鑽鑿之處灼烤,灼烤到一定程度之後,龜甲上發出與「卜」音相近之聲,而龜甲之背面便成「卜」形,他對照甲骨拓片反覆比對,得知這種「卜」兆之象,即是「卜」字的原始字形,早期「卜」字,中間總是一直豎,但旁邊的一點可在左在右,可向上向下,視鑽灼的部位而定,中間一直國定不變,由此對「卜」字的形、聲、義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以一字窺全豹,董作賓揭開了甲骨文研究中不少難解之謎。
中國歷史上假古董假文物就十分盛行,自從甲骨文面世之後,仿冒的甲骨刻字就開始出現在文物市場上,仿品真假難辨,董作賓對此做過深入的研究。
他在安陽結識了一位以刻假甲骨文為業的雕刻家,學到了許多辨別真偽甲骨文的知識,他用放大鏡仔細審視刻字交叉的地方,又對照20倍放大照片仔細觀察,發現了刻契甲骨文有固定的習慣特點,有的先刻直畫,再刻橫畫,有的則先刻橫畫,再刻直畫,刻直時完全刻直,刻橫時完全刻橫,從不像寫字那樣交叉進行。
董作賓在精心研究甲骨文時,又發現刻辭的習慣因時代不同而異,這一發現對考證刻辭的年代大有補益,進而對考察不同年代的社會形態和社會文化也大有幫助。
1931年,已是史語所專任研究員的董作賓撰寫了《大龜四版的考釋》,提出了「貞人說」,因為在大龜版上發現了占卜者,稱之為「貞人」,大龜四版上共有六個不同的貞人名字,「貞人」和不同時代貞人不同名字的確定,為甲骨斷代和殷朝諸王分期奠定了基礎。
1933年,董作賓又完成了《甲骨文研究斷代例》,他將《大龜四版的考釋》中的斷代標準,進一步明確為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等十項標準,又將殷墟遺址考古出土的甲骨文劃分為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五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等五個時期。
七十餘萬字的巨作《殷歷譜》,是董作賓研究甲骨文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他從1930年就開始著手研究,直到1935年才理出頭緒,歷經抗戰時期的顛沛流離,從1943年9月至1945年4月,歷時一年零八個月撰寫完成了這篇扛鼎之作。
《殷歷譜》以年曆譜為主架,另有祀譜、交食譜、日至譜、閏譜、朔譜、月譜、旬譜、日譜、夕譜等,把甲骨卜辭材料梳理成章,一個總譜與九個別譜交互映襯,集歷史、天文、曆法、禮制為一體,填補了從盤庚十五年(公元前1384年)到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111年)滅紂這二百七十三年殷朝歷史的空白,將中華民族的信史向前推進了近三百年。
董作賓可謂是一個為國家增壽、為民族續命的人,重慶國民政府專門為其頒發了嘉獎令,而董作賓的歷史貢獻也將被永載中華民族的史冊上。
《殷墟文字》甲、乙編是殷墟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甲骨文字拓本之總匯,是研究甲骨學原始資料之大全。
《殷墟文字甲編》收入了1928年至1934年第一次至第九次殷墟考古發掘所得甲骨3866片,其中有一部分甲骨是正反兩面都有文字,因而編號就一分為二,所以拓本編號共有3938個。
在董作賓組織編輯成書並撰寫了序言之後,於1936年交付上海商務印書館簽約出版,但由於抗戰爆發後,上海很快淪陷而未能及時出版。
1939年,董作賓又把原拓本寄給遷往香港的商務印書館,1941年底香港也淪陷了,第二次出版又一次受阻,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殷墟文字甲編》才第三次付印出版問世,前後歷經近10年時間,可謂是歷盡艱辛,董作賓的心血之作終結碩果。
《殷墟文字乙編》是殷墟考古發掘第十次至第十五次出土的甲骨文字彙編,第十次至第十二次殷墟考古重點是侯家莊殷代陵墓,只得到了許多金石和陶器,沒有發掘到甲骨文字,因此《殷墟文字乙編》所匯集的是第十三次至第十五次殷墟發掘的甲骨文字,但《殷墟文字乙編》所收集的材料超過《殷墟文字甲編》的四倍以上,內容十分豐富且新穎,其研究價值也遠在《殷墟文字甲編》之上,共匯集了殷墟出土甲骨18307片,整理編號為18405個。
董作賓原打算繼續編輯《殷墟文字丙編》,並且做了一些資料的整理工作,但《殷墟文字丙編》終究沒有能夠問世。
「七七事變」之後,董作賓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南京遷址長沙,再遷至桂林,後又由桂林取道越南遷至昆明。
1942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又遷至四川宜賓古鎮李莊,並在李莊度過了艱辛的六年抗戰時光,董作賓與史語所的同仁輾轉南北,顛沛流離,保護著從殷墟考古發掘出來的珍貴甲骨,歷盡劫難,縱貫半個中國,確保了國寶的平安,並沒有因戰亂而散失,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謂是功莫大焉。
1946年初,董作賓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李莊復員遷回南京不久,就收到了美國芝加哥大學中國古代史教授顧立雅(Dr.H.G.Creel)博士的邀請涵,聘任董作賓擔任芝加哥大學東方語文系中國考古學客座教授,顧立雅曾參與安陽殷墟遺址的考古發掘,與董作賓是老相識、老朋友。
1947年1月15日,董作賓攜三子在上海乘郵輪抵達舊金山,又乘火車抵達芝加哥,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海外講學生活,董作賓在芝加哥大學以中文講授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國考古學研究、周代金文和中國古文字學等課程,顧立雅博士協助期翻譯。
董作賓在芝加哥大學執教期間,相繼撰寫了《殷墟甲骨文字甲編自序》、《殷墟文字乙編序》兩篇長文,還用朱墨兩色手寫了《武丁龜甲辭十例》,贈送「哈佛燕京學社」一份,後由楊聯升摘要英譯並發表在《哈佛亞洲學報》上,董作賓的原文手跡付印其後。
1948年4月,尚在芝加哥大學講學的董作賓被評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這是當時中國科學文化界最高榮譽,在人文組28名當選院士中,考古學界就占了4人,其順序為董作賓、李濟、梁思永和郭沫若,可見入選比例之高。
董作賓與李濟也一致認為,郭沫若是一個橫貫多學科、才華橫溢的學者,在考古學領域的研究造詣頗高,雖然不曾參與田野考古發掘工作,但考古院士應有其一席之位。
董作賓甚至在美國為此致信胡適:「春間中研院邀院士,您必出席,關於考古學方面,希望您選思永或沫若,我願放棄,因為思永兄病中,應給他一點安慰,沫若是外人,以昭大公。
」
這封信彰顯了董作賓的高風亮節,他甚至願意把自己的院士位置讓給郭沫若,但郭沫若卻對此並不領情,認為其排名在後是對他的一種侮辱,郭沫若甚至還拒絕接受院士這一崇高的國家榮譽,這在81為當選院士中,郭沫若是唯一一個不接受中華民國院士榮譽之人。
1948年12月中旬,董作賓從美國講學歸來,適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遷往台灣,董作賓又與李濟等人忙於搬遷事宜,將史語所成立20餘年的珍貴資料和所藏甲骨悉數運往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是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搬遷台灣最完整的一個所,與10年前撤離南京時如出一轍,其中艱辛難以訴說。
1949年,初到台灣的董作賓致力於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選址和恢復工作,史語所暫在桃園縣楊梅鎮安家落戶,傅斯年出任台灣大學校長,董作賓也到台灣大學出任兼職教授,為中文系講授古文字學,為歷史系講授殷商史。
1950年,董作賓與友人一起創辦了《大陸雜誌》,當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腦溢血突然離世,56歲的董作賓接替傅斯年出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發表了《武王伐紂年月日考》,先後編輯出版了《西周年曆譜》和《殷墟文字乙編》。
1954年,在董作賓主持之下,歷史語言研究所歲隨中央研究院遷址台北南港,翌年8月,年滿60歲的董作賓辭去了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一職,應香港大學之聘請,出任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從事中國年曆編寫工作。
無論是研究中國歷史或是中國文化,總是要檢索以往年代與中國曆法年月日相關資料,但卻缺少相應的工具書來進行檢索。
從1956年至1957年,董作賓編寫完成了中英對照的《中國年曆總譜》,這部煌煌巨著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自黃帝元年,下至漢哀帝元壽二年,即自公元前2674年至公元前1年;下編自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下至公元2000年。
上編以「四分」為基礎,借用漢傳殷歷定出夏商二代年曆譜,下編把每年分為「年世」、「中歷」與「西曆」三欄,把這兩千年的朝代、帝王、年號、年數、年干支、月干支、朔干支、閏月、西曆元旦以及儒略周年等全部列出,相互參照,查檢極為方便。
《中國年曆總譜》上下兩編共有860頁,記了4674年的歷譜,文字大部是干支和阿拉伯數字,井然有序地排比出來。
董作賓自己曾說:「茲事甚細,智者不為,然不為終不得其用,余之不憚煩,亦其為考史之助也。
」
董作賓之弟子、著名學者石璋如教授曾這樣評價《中國年曆總譜》的編寫:「茲事甚細,非智者莫能為矣。
」
1958年,董作賓在完成《中國年曆總譜》之後,又回到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任專任研究員併兼主持甲骨文研究室工作。
1963年11月23日,董作賓在台北市病逝,享年68歲,一代甲骨文考古大師終於走完了其生命旅程,其墓地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側門對面的上坡上,在這裡與董作賓相伴長眠還有胡適、吳大猷等人的墓地。
15萬斤大內檔案:險當「爛紙」賣掉,多虧一個聊城人
關注聊城晚報,讀到大美聊城13歲時讀完「十三經」,1908年求學天津,1913年考入北大預科,1916年升入本科,傅斯年是一個典型的學霸。求學北大時,蔡元培任校長。科學民主自由的思潮正滾滾而來,...
《甲骨時光》:想像接續了歷史的血脈
9月17日,長篇小說《甲骨時光》新書分享會在廣州舉行,作者陳河和文學評論家謝有順在聯合書店向讀者分享作品的創作經歷,探討文學創作如何將歷史與想像結合。《甲骨時光》是著名華裔作家陳河的長篇新作。在...
河南殷墟:穿越三千年歷史的傳奇
它的第一次發掘,被視為「中國考古學誕生的標誌」;它是中國連續發掘時間最長、清理遺蹟最多、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古遺址;它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它,叫殷墟。
學林舊事:李濟與傅斯年、胡適、郭沫若等人的交往
李濟一生中的朋友和熟人,各界人物所在多有,但以學界為主。本書已分別涉及了好多人,這裡想集中談一談他和幾位名學人的來往,其中有摯交,有老友,還有的只是謀過一面、但彼此都有深刻印象的人。從這些「人際...
陳河:殷墟歸來者 揭秘關於小說《甲骨時光》
2016年4月14日訊,商朝,一個曾存在於三千多年前的朝代。安陽,一座疊合了不同時空的都城。這兩個詞語緊密勾連,皆因為後者是前者後期的都城,而正是在其廣袤的地底所做的考古與發掘,成為這個朝代曾經...
大新聞!快看看你家有沒有這個東西,一字千金
假龍骨——小屯村人的意外發現 1899午,那時還是滿清未年,當時的北京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因為患病而吃藥。他隨便翻看一包剛買來的中藥,以檢驗藥的成色,發現一塊「龍骨」上有些奇異的刻劃符號。他沒有輕...
「甲骨四堂」從4個方面對甲骨文進行研究,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對於甲骨文的研究,最初十年間,先後搜購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劉鶚、羅振玉及美國人方法斂、英國人庫壽齡、金璋,日本人林泰輔、加拿大人明義士等,共得甲骨數萬片。研究工作也大致同時開展,在以後幾十年的...
殷墟:中國考古史上的里程碑
編者按: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祖國的悠久歷史與壯麗山河,為今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這既是今天我們建構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也是我們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題材。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