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家講述「夜郎古國」 展現貴州開放與包容的那些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

』戰國秦漢時期,包括今雲貴高原和川西橫斷山區的廣大地區,分布著眾多被稱為『西南夷』的地方土著族群,夜郎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在孔學堂「考古系列」文化講座現場上,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合榮說,貴州先民以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努力融入外界,使自身經濟和文化得到較大發展,不僅創造出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徵的青銅文明,還建立起稱雄「西南夷」的夜郎國。

另外,夜郎國還是聯結「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貴州放眼世界、最早融入「一帶一路」的歷史預演。

如今,「夜郎」留下了豐富的歷史和民族文化遺產,早已成為貴州民族記憶和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號。

出土的車馬

▼在中原帶柄釜基礎上,創造的龍首柄釜

在巴蜀式柳葉形銅劍基礎上,創造的鏤空牌形莖首銅劍

清鎮、平壩一帶漢墓中出土的玻璃、琥珀、瑪瑙等飾品,系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而來

貴州出土的陶器基本組合(罐、瓶、豆)

考古成果

解讀和復原夜郎文明

在滇東黔西地區,目前發現有赫章可樂、威寧中水、普安銅鼓山和曲靖八塔台等數處重要的夜郎時期文化遺存,成為解讀和復原夜郎文明的基礎材料。

赫章可樂套頭葬、飾立虎銅釜、鎏金銅鍪、簧首形髮釵、威寧中水銅戈、普安銅鼓山銅鉞……講座現場,張合榮展示了大量遺址出土文物以及考古現場圖片。

作為貴州考古的重要參與者、領隊,張合榮說,這些罕見的出土文物,有著秦漢時期漢文化與夜郎文化相融合的特點。

赫章可樂夜郎文化遺存位於赫章縣可樂鄉,考古人員先後進行了10次發掘,其中2000年發掘的111座墓葬榮獲「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現出土戰國至秦漢時期各類文物2400多件,占全省同類文物的三分之二以上,被考古界稱為「夜郎青銅文化的殷墟」。

威寧中水類遺存位於威寧縣中水鎮。

經數次發掘,清理出祭坑、墓葬、灰坑、房址等200餘處,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石器、青銅器等文化遺物近800件。

普安銅鼓山則為戰國至西漢時期鑄造銅器的手工作坊遺址,出土有較完整的陶器、石器、青銅器、鐵器、玉器和冶鑄青銅器的陶石范模500餘件。

「這幾個夜郎時期區域文化遺存之間,呈現出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文化面貌。

」張合榮解釋說,各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都以兵器、裝飾品為主,流行和中斷時間都大體相似。

但各文化遺存也顯示出異於別處的區域性特點,如赫章可樂獨有的「套頭葬」及鏤空牌形莖首劍;威寧中水的「多人二次合葬」、有刻畫符號的陶瓶及牛頭形帶鉤;普安銅鼓山的「風字形」符號的銅鉞、一字格曲刃劍;曲靖盆地的「層層疊壓形成大土堆的墓葬形式」及滇式的青銅器等,都有著顯著的夜郎文化特色。

夜郎族群,魋結造像

兼收並蓄

造就了獨特夜郎青銅文明

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納威赫,去不得。

」可見地處烏蒙山脈的威寧、赫章等地區,地理環境相當惡劣。

可夜郎先民們硬是在高山峽谷中,創造出西南夷中最大的古國,在張合榮看來,其基礎是對周邊文明「兼收並蓄」的廣泛吸收。

夜郎先民廣泛吸收來自氐羌、巴蜀、滇、百越、楚甚至中原等不同族群文明的文化因素,推陳出新,創造具有一定地域特徵的青銅兵器、容器、生產工具和裝飾器,在戰國中晚期至西漢前期,形成了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徵的夜郎青銅文化區。

在青銅兵器方面,夜郎地區主要有戈、劍、矛、鏃和鉞等,分別接收來自巴蜀、滇和百越等的兵器特徵並加以改造而成。

出土的青銅容器還有釜、洗、鍪、碗等,其形制有些來自四川盆地、雲南高原,有些基本同漢墓所出類似,是漢文化傳入的反映。

包括頭飾、項飾、首飾和腰飾等青銅裝飾器,同樣集中了漢、滇、巴蜀等文化,創造出獨具夜郎地方特色的精美文物。

漢風烈烈,漢武帝曾對夜郎等「西南夷」進行了大規模開發,民族融合大潮席捲夜郎大地。

「出土的青銅器還顯示,夜郎族群被慢慢華夏化。

」張合榮說,西漢中期出土的青銅器,雖出現了漢式器物,但地方特徵器類仍占有相當比重。

西漢晚期,隨葬青銅器已經以漢式青銅容器、車馬器、銅鏡和錢幣等為主,地方特徵青銅器基本消失。

而到了東漢,考古發現漢代磚室、石室和崖墓等已在貴州高原流行,出土的青銅器器類和器形均與華夏其他地區相同。

出土的玉石文物

「南夷道」

促進貴州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在講座現場,張合榮介紹,秦漢時期,有都城經濟政治文化圈(以長安為中心)、益州政治經濟文化圈(以成都為中心)和交州政治經濟文化圈(以今越南河內為中心)處於中國西部且呈南北向分布,夜郎文化區正好處在中間位置,因而具有聯通幾大區的節點作用。

西漢開發西南夷時,曾派使團尋找聯結南亞、西南的「蜀身毒道」,即古代一條從四川成都,經雲南的大理、保山、德宏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被稱之為西南陸地的「絲綢之路」。

其中從巴蜀直達夜郎的「南夷道」,成為聯繫巴蜀與這條「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西漢官吏唐蒙被後人稱為「西南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他修通的「南夷道」也稱夜郎道,是第一條直達貴州高原的「國道」,讓夜郎不再是遙不可及之地,隨後,先進的車馬工具傳入夜郎地區,將成都生產的絲綢、織錦、邛杖、枸醬等商品,經貴州到達廣州、北海、河內後,銷往東南亞、南亞、西亞甚至東非一帶。

同時海外商品也進入了雲貴高原,可見在當時,「南夷道」對經濟文化的發展發揮了相當重要的通道作用。

記者:劉輝 文/圖

編輯:庭 靜

審校:楊豐源

簽發:況順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倪大箐營盤被定為秦漢古夜郎遺址

多彩貴州網訊 據青山夜郎博物館獲悉,以距縣城四十五公里的青山古鎮為中心,有銅鼓山、大營山、小營山、獅子山、大坡、銅罐山等夜郎遺址12處。全省古夜郎遺址21處,其中:普安的青山就有12處,青山銅鼓...

夜郎探秘-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

在莽莽蒼蒼的貴州高原上,二十四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活繁衍,這裡是古人類的搖籃之一。春秋至秦漢,這裡出現了一個夜郎國,它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史記》說:「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2017-08...

訪談︱張合榮:夜郎文明有何特異之處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最近十餘年,貴州、湖南多個縣市爭奪「夜郎」之名。這裡的「夜郎」就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夜郎自大」那個「夜郎」,但提起夜郎古國、夜郎文明,恐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