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 漢墓中的精美壁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打虎亭漢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距今已有1800多年。
東西兩墓並列,西墓龐大,用磚石築成,分七室,總長25.16米,寬17.8米,中室高4.88米。
墓底鋪煤,厚0.5米。
墓內畫像、石刻豐富,雕刻風格獨特。
該墓於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月公布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打虎亭漢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鄭州市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全國最大的漢墓之一,東西兩墓並列,距今已有1800多年。
這是兩座東西並列的大型東漢墓。
西為畫像石墓,東為壁畫墓。
兩座墓都有長而寬的斜坡墓道。
兩墓相距約30米,墓室建築形式和結構基本相同都是用巨大的石塊和大青磚砌券而成,規模宏偉。
墓壁保存有內容豐富、色彩絢麗的石刻畫像和壁畫。
西墓龐大,用磚石築成,分七室,總長25.16米,寬17.8米,中室高4.88米。
墓底鋪煤,厚0.5米。
墓內畫像、石刻豐富,雕刻風格獨特。
東墓規模略小,壁畫多是模擬墓主生前的莊園生活,有收租、坐廚、迎賓、宴飲、舞樂和百戲、相撲、車馬出行、侍女圖等。
該墓於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月公布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漢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鄭州市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全國最大的漢墓之一,東西兩墓並列,距今已有1800多年。
這是兩座東西並列的大型東漢墓。
西為畫像石墓,東為壁畫墓。
兩座墓都有長而寬的斜墓道。
兩墓相距約30米,墓室建築形式和結構基本相同都是用巨大的石塊和大青磚砌券而成,規模宏偉。
墓壁保存有內容豐富、色彩絢麗的石刻畫像和壁畫。
打虎亭漢墓墓東為畫像石墓,墓主人是漢弘農郡太守張德,字伯雅,河南密縣人。
墓西為壁畫墓,墓主可能是和張伯雅有親屬關係的人。
這兩座漢墓的內部建築形式和結構基本相同,墓壁均繪有色彩絢麗,內容豐富的石刻畫像和壁畫,它們給研究東漢時期中原地區民生風俗的專家們留下了重要的線索。
包括了東漢時期人們生活、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猶如一副活生生的東漢風情畫卷。
壁畫墓通長19.8米、寬18.4米、高15.2米。
墓內大量的以硃砂,朱膘,石綠,石黃,黑墨等礦物質顏料繪製的彩色壁畫,距今已有1800多年,但仍色彩艷麗,鮮亮如初。
其中的《宴飲百戲圖》是壁畫中的精品,長7.3米、高0.7米,熟練的運用了平塗著色的技法,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地位,現已成為中原旅遊區的重要參觀點之一。
西墓龐大,用磚石築成,分七室,總長25.16米,寬17.8米,中室高4.88米。
墓底鋪煤,厚0.5米。
墓內畫像、石刻豐富,雕刻風格獨特。
東墓規模略小,壁畫多是模擬墓主生前的莊園生活,有收租、坐廚、迎賓、宴飲、舞樂和百戲、相撲、車馬出行、侍女圖等。
該墓於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月公布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畫像石墓長近27米,寬近21米。
中室頂高6米多,墓壁雕刻畫像近200平方米;分六室,由前室、中室、後室及東、南、北三個耳室組成。
後室是放置主人棺槨的地方,中室西部為祭台,放置著石几、石案。
其餘各室內壁與甬道、石門,都有豐富瑰麗的畫像石刻。
甬道及前室刻有《迎賓圖》,南耳室、甬道兩壁刻有《車馬圖》,南壁刻有《收租圖》,在耳室刻有《庖廚圖》。
壁畫墓長近20米,寬18米多,中室頂高6.7米。
墓內彩色壁畫190多平方米。
除後室外,其餘各室都畫有色彩鮮明、內容豐富的壁畫。
在中室的南壁繪有大型的《車馬出行圖》,中室北壁繪《宴飲百戲圖》,尤其是《相撲圖》,使日本現代相撲找到源流。
畫像石墓由前室、中室、後室、東南北三個耳室組成。
各室內壁與甬道、石門均有內容豐富、瑰麗多彩的畫像石刻。
各室以墓門雕刻最為精緻。
石門中央浮雕鋪首銜環,四周陰刻雲氣繚繞,在雲紋中間刻有各種珍禽異獸和人物等。
墓門四周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神組成的花邊圖案,雕刻生動活潑,栩栩如生。
畫面構圖精細,布局合理,富於層次,整個石門顯得壯重美觀。
東耳室刻《庖廚圖》,其中有殺雞宰鴨,殺牛宰豬,負薪燒火,汲水釀酒,煮肉烹魚等畫像。
打虎亭漢墓其實是兩座東西並列的大墓,是1959年發掘出來的,年代是距今1800多年的東漢時期。
西邊的墓內因為有大量的石刻畫像,所以又被稱為畫像石墓;東邊的墓內因為有豐富的彩、墨色壁畫,所以又被稱為壁畫墓。
其實在打虎亭村及其周圍一帶,還有10多個大土堆,那些也都是東漢大墓,只是在這個漢墓群中,打虎亭漢墓頂部的土堆最大。
目前其他10多座漢墓還沒有發掘。
打虎亭漢墓修建的精細不僅僅表現在墓室中,站在墓室頂部的大土堆前,就可看到墓頂所用的土也非常講究,夯層十分清晰,在每層夯土面上還可看到密集的夯窩。
已經去世的著名考古學家安金槐曾是打虎亭漢墓發掘工作的主持者,他在他的著作中寫道,打虎亭漢墓頂部夯土所使用的紅黏土都進行了仔細的篩選,非常純凈,再加上夯層較薄,夯窩又非常密集,所以墓頂的大土堆雖然經歷了近兩千年的風風雨雨,仍巍然聳立於地面之上。
地下畫廊:漢魏丹青留麗影
□李大葆《遼陽市情》載:自1954年以來,遼陽市東北郊陸續出土了一批漢魏時期墓室壁畫,由此,當時的社會風貌可見一斑。車馬出行圖夫婦對坐飲宴圖誰知一個提供新聞線索的電話,竟把我引向一個夢一般的境地...
風華齊魯|東漢古墓修在這兒,謎團可是真不少
2017年,濟南濼安路西延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了一處漢代墓葬,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日,由山東省考古學會評選的「2017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中,濟南市天橋區藥山漢墓地有幸名列其中。
威風與奢華:北魏平城墓葬壁畫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張慶捷北魏墓葬逐漸擺脫魏晉以來的薄葬之制,回歸併重續了漢代厚葬之風。北魏墓葬壁畫的露天宴飲畫面較多,反映的都是鮮卑生活的重要內容。通過壁畫可見,絲綢之路與平城有著非常密切...
《三生三世》里的九尾白狐原來藏在安丘的漢墓中
隨著古裝玄幻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天族「妻控」太子夜華與青丘東荒女帝白淺這對痴戀三世、虐狗萬千的熒幕CP,在短短一月之間便收割了無數不能自拔的動情粉絲。但是,你知道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鄭州:新密有個打虎亭村,村裡有個東漢第一墓,中華第一世界一絕
這座墓實則是東漢晚期的兩座大型壁畫、畫像石墓。位於河南省密縣打虎亭村西。是1959年發掘出來的,年代是距今1800多年的東漢時期。西邊的墓內因為有大量的石刻畫像,所以又被稱為畫像石墓;東邊的墓...
宿州旅遊,領略兵家必爭之地的魅力
作者:宿州汽車票九女墳九女墳位於宿州市墉橋區褚蘭鎮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東漢晚期的畫像石墓。是安徽省迄今發現規模較大,保存比較完好的東漢晚期畫像石墓,是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歷史的重...
漢代墓葬中飲食圖像的民俗信仰與宗教意義研究
摘要:飲食是漢墓壁畫中最為常見的題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朝人的生活狀態. 我國目前出土了大量的漢墓壁畫,如河南密縣打虎亭漢畫像石墓、山東諸城前涼台村漢畫像石墓、四川新都漢畫像磚等,都有大量的"...
一座色彩絢爛的漢代藝術宮和歷史博物館(家在鄭州連載50)
家在鄭州 點讚家鄉 張老師帶您游鄭州(五十)作者:張宏傑中國最大的漢墓——「中華東漢第一墓」一座色彩絢爛的漢代藝術宮和歷史博物館一卷行走在地下的漢代
新密這座1800年的鴛鴦墓,竟是全國最大的漢墓之一,懂的人都為它讚嘆!
與其說打虎亭漢墓是一座墓葬,不如說是一座行走在地下的漢代歷史文明畫卷。然而,在旅遊業極其發達的今天,它卻只是安安靜靜地駐守在塵土飛揚的鄉村公路旁,每天只等待那麼一兩個遊客到來。
「鄉村記憶」濰坊市>安丘市 董家莊村
凌河鎮董家莊村位於城區西南9公里。 安丘董家莊漢墓位於凌河鎮董家莊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庫時發現的。董家莊漢墓是一座大型漢畫像石墓。1959年12月至1960年3月,山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