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考古專家 「馬家浜文化」命名者吳汝祚病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月7日晚,上游新聞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門戶網站「中國考古網」獲悉,著名史前考古專家、率先提出「馬家浜文化」命名、首先發現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的吳汝祚先生病逝。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發布的訃告顯示,該研究所史前研究室研究員、離休幹部吳汝祚,於2016年4月7日早晨6點在療養院病逝,享年95歲。

「遵照吳先生遺願和家屬意見,喪事一切從簡。

資料顯示,吳汝祚,浙江嘉興人,1921年生。

194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1952年於浙江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畢業。

現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吳汝祚的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前史。

其獨著有《炎黃匯典·考古卷》,合著有《長江文化史》、《黃河文化史》、《膠縣三里河》等,並在《考古學報》、《考古》和《文物》等雜誌上發表有《中國史前時期稻作農業的起源、發展及其問題的探討》、《中華古代文明與巫》等論文數十篇。

延展閱讀

他率先提出「馬家浜文化」的命名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浙江省嘉興市乍浦鎮馬家浜遺址而得名。

公開報導顯示,馬家浜文化及其遺址於1957年開始發掘,最初發掘的是浙江湖州市邱城遺址;1959年3月,開始發掘位於浙江嘉興南湖鄉天帶橋的馬家浜遺址。

不過,因馬家浜文化的遺址發現不多,資料相對較少,其中以首個發掘的邱城和草鞋山等地的資料比較豐富,所以考古界曾有「按照當時確定考古學文化的標準及其命名習慣,應該將這類遺存命名為『邱城文化』」的說法,也有人提議命名為「草鞋山文化」,甚至有人將其歸入「江南青蓮崗文化」。

爭論整整持續了16年——作為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的吳汝祚,在1975年第5期的《考古》上發文,率先提出了「馬家浜文化」的命名。

兩年後,在1977年11月南京召開的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學術討論會上,由於夏鼐(吳汝祚的浙江大學導師)等考古學家的堅持,開創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文明起源的劃時代見解,並確認嘉興馬家浜遺址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是長江中下游、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至此,馬家浜文化才得以正式定名。

他首先發現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因首次發現於山東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

吳汝祚於1973年首先在山東聊城景陽岡村以西發現了景陽岡遺址。

資料顯示,景陽岡龍山文化古城址,是迄今黃河流域發現的最大一座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址。

城內大、小台基布局清楚,遺物豐富,為研究這一地區龍山文化的面貌與中原龍山文化的關係乃至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等問題,提供了嶄新線索。

景陽岡龍山文化古城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游新聞記者 盧雨 實習生 陳均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酒起源的考古資料

接上一篇文章。。。釀酒原料和釀酒容器是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在公元前10000至前5000年左右,人類逐漸完成了從舊石器文化時期過渡到種植農作物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轉變,公元前5000至前300...

從史前文物看,浙江的文明史有多久?

導語:自1936年杭州古盪和良渚遺址發掘以來,浙江的史前考古已走過近80年的歷程,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史前文化發展序列,成果豐厚。撰文:劉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明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