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彝族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議在成都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0月21日上午,海外彝族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在西南民族大學武侯校區隆重舉行。

來自法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學者,來自北京、雲南、貴州等地的國內學者60餘人齊聚西南民族大學,針對十九世紀以來遺撒在海外的彝族古籍文獻收藏、整理、研究等情況進行盤點,以期更好地研究、開發和利用這部分流失海外的文獻,更好地致力於傳播彝族文化、助力彝族文化研究。

校領導陳達雲、曾明、吉克躍林、王永正出席。

西南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永正教授主持開幕式,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曾明教授致歡迎辭。

曾校長說,研究彝族文獻對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繁榮中華民族文化事業具有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主題演講階段,彝學學院院長羅慶春教授闡述了未來彝學的發展理念:中國彝學、世界彝學。

首先是彝學學科界定,本體彝學與理論彝學。

其次,彝學學院正在實施「百名博士培養工程」,進行彝學高層次人才培養。

最後,未來彝學發展方向是世界彝學,即彝族研究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深。

博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朱崇先教授認為,彝文典籍是人類文化寶藏中的富礦,對其進行搶救和保護以及整理研究是當前貫徹實施我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古籍整理這一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魏明德教授長期從事彝族文獻收集的工作,他認為,巴黎外方傳教士與外國旅客的見聞,對於文獻材料的收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各國學者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來進一步完善文獻的整理。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系主任馬克•本德爾教授(Mark Bender)在發言中指出,現代彝族人的寫作體現了一種重要的全球緯度,他將持續關注詩作的表述風格、內容與接受,以及翻譯與出版過程,重點將分析這些詩作是如何運用標準彝語文字作為一種跨國文學工具。

雲南省少語委辦公室主任普學旺教授介紹了傅斯年圖書館館藏彝文《董永記》一書及其淵源,認為彝族先民對中華孝道文化的認同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對於豐富董永傳統研究、構建彝漢交流史具有重要意義。

日本獨協大學國際教養學部松岡格副教授說,通過研究,發現彝族生育經提供了一種彝族社會的再生產的核心概念的經典,而且畢摩用它進行的儀式是通過提供這種概念來聯結起治療和文化實踐。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安娜博士(Anne Buckley)分享了澳洲學者將彝族作品從彝語翻譯成英文的經驗。

探討了與澳大利亞土著成員分享深刻的彝族經典聲音的跨文化合作優勢,特別是在制定高等教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

據悉,此次會議持續兩天,共收到學術論文60餘篇,學者們對彝族燦爛文化的發展史和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彝族古籍文獻的收藏、整理和保護各抒己見。

據悉,此次會議由西南民族大學主辦,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承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雲貴川百部《彝族畢摩經典譯註》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彝文翻譯中心協辦。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張世豪

編輯 潘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百位民族古文字專家馬龍探訪彝文起源地

本報訊(記者白全盛)7月14日至15日,應曲靖市彝學學會的邀請,從全國各地到昆明參加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暨會員代表大會的近百位民族古文字研究專家來到曲靖,走進馬龍縣月望鄉沙坡籠村...

被遺忘的中國遠古部落族群古夷人

中國文明源頭在哪裡?這是一個古往今來困擾了中國無數代學者的問題,許多學貫中西、著作立身的大學者都就此問題作過許多探索,但至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時代的局限。我們常...

四川民族社捐贈《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

本報訊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1-60輯)出版座談會暨贈書儀式近日在四川西昌舉行。《彝文典籍集成》是大型彝文古籍圖書,囊括了川滇黔三省彝文古籍的精華,收錄了大量散藏於民間...

滇川黔桂學者合力編纂《中華彝學文庫》

光明網楚雄7月20日電(記者張勇)7月17日,來自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和北京5省區市的7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雲南省楚雄市,為大型彝族文化工程《中華彝學文庫》編纂出版建言獻策。 據悉,編纂《中華彝...

構建研究平台 貴州彝學古籍研究成系統上檔次

一部部彝文古籍,連接成彝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8月1日,貴州省彝文古籍文獻研究基地掛牌儀式暨彝學服務國家戰略及地方需求研討會,在貴州民族大學舉行。這是繼我省去年被納入《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