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之最|畢節彝學研究院——中國唯一的彝學研究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裡的奢香夫人雕像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彝學研究院,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一家「彝學研究院」。

它的前身,是2003年畢節師範專科學校成立的「彝文古籍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畢節師專內設的一個學術機構,沒有正式編制。

2005年畢節師專升為本科的畢節學院後,2006年將原畢節師專的「彝文古籍研究所」更名為「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仍然是一個內設學術機構。

2011年,經過報批,彝學研究院經貴州省編委辦行文成為畢節學院所屬正式的正縣(處)級機構。

2012年畢節學院決定建彝族文化博物館,由彝學研究院抓內涵建設。

2014年畢節學院更名轉型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保留了彝學研究院。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彝學研究院

畢節是全國四大彝族聚居區之一,水西彝族政權曾經以家族世襲的方式統治貴州西部長達1474年,成為世界政權史上的奇蹟。

世居於此的彝族積累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創造了彝族文字並留下了豐富的彝文古籍寶藏。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彝學研究院是依託畢節市擁有全國最多的優質彝文古籍等的優勢建立起來的,主要從事彝族歷史文化特別是彝文古籍的搜集、整理與研究,重點服務畢節市彝族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同時承擔部分彝語文及彝族歷史文化的教學工作。

彝學研究院古籍收藏室里的古籍

彝學研究院古籍收藏室里的古籍

彝學研究院古籍收藏室里的古籍

彝學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8人,其中研究員1人,教授1人,副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講師、編輯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博士2人,碩士1人。

貴州省省管專家1人,畢節市市管專家1人,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1人。

貴州省彝學研究會副會長1人,貴州省人類學學會副會長1人,貴州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會副會長1人,畢節市彝學研究會副會長1人、副秘書長1人。

聘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國內兼職研究員55人。

彝學研究院博物館收藏的古籍

彝學研究院博物館收藏的古籍

彝學研究院博物館收藏的古籍

截止2016年,彝學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即《彝族傳統經籍文學研究》《珍本彝文史籍<西南彝志>全26卷整理今譯與研究》《彝語詩歌格律研究》;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項,即《彝族》(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通用彝文字典》;參加國家級項目6項;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即《黔西北瀕危彝族鈔本文獻整理和研究》,這是到目前為止貴州省僅有的2項中的1項;教育部(含國家語委)項目3項,民政部項目1項,國家民委項目2項;中共貴州省委重大問題調查研究課題2項,貴州省優秀科教人才省長基金重大項目1項即《貴州彝族文學史》、專項項目1項即《貴州彝族制度文化研究》,貴州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貴州省普通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創新人才團隊項目1項,貴州省教育廳年度項目5項,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市院聯合基金項目1項,貴州省民族古籍研究項目13項,貴州省民漢雙語服務項目4項,畢節市和學校校本項目等各類項目多項。

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貴州社會科學》《民族語文》《民族藝術》《民族文學研究》《雲南民族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和其它期刊發表論文《明代的韙書及其歷史地位》《清代韙書的繁榮及其歷史貢獻》《彝族黑貴白賤說謬誤辨析》《彝語標準格律詩——三段詩》《彝族<指路經>的科學內涵與文學特色》《<西南彝志>關於馬的科技與文明記述研究》等300多篇,在科學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等出版《水西簡史》《奧吉戈卡彝學研究》《貴州彝族制度文化研究》《彝語諾蘇話詞法研究》《貴州彝族文學史》等著作33部,完成待出版著作7部,開發傳統彝文計算機輸入法軟體1個,提供研究報告、規劃、方案、諮詢報告、策劃書等10多個,完成社會服務項目30多個;獲得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7項,貴州省文藝獎2項,其他省部級獎項5項,市(地)廳級獎勵10多項。

由於成果多,質量高,影響大,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彝學研究院被譽為「中國彝學研究的重鎮」。

彝學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部分著作成果

《通用彝文字典》

《通用彝文字典》內容頁

彝學研究院現在擁有貴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貴州省民漢雙語服務基地、貴州省優秀校園文化育人基地、貴州省普通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創新人才團隊、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彝學)校級重點學科、《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彝學專欄》、彝族文化博物館等平台,與西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民族大學、四川西昌學院、雲南楚雄師範學院、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彝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彝學研究院是畢節市、貴州省有關彝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諮詢機構和智庫,在文化傳承、學科建設和服務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王明貴 圖/郭力艷)

畢節發布

監 制:張培立

編 審:金明忠

責 編:黎 榮

編 輯:郭力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遺忘的中國遠古部落族群古夷人

中國文明源頭在哪裡?這是一個古往今來困擾了中國無數代學者的問題,許多學貫中西、著作立身的大學者都就此問題作過許多探索,但至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時代的局限。我們常...

給過去現在未來一個真實的交代

朗月的夜晚,她會邀上好姐妹們來到廣場上,跳一曲熱烈的《烏蒙歡歌》。家宴的餐桌旁,她會唱一首動人的彝家情歌,為勞累了一天的家人提神。但在她那不大的辦公室里,厚厚的書堆中,電腦桌前,她常常閉著眼,在...

滇川黔桂學者合力編纂《中華彝學文庫》

光明網楚雄7月20日電(記者張勇)7月17日,來自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和北京5省區市的7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雲南省楚雄市,為大型彝族文化工程《中華彝學文庫》編纂出版建言獻策。 據悉,編纂《中華彝...

四川民族社捐贈《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

本報訊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1-60輯)出版座談會暨贈書儀式近日在四川西昌舉行。《彝文典籍集成》是大型彝文古籍圖書,囊括了川滇黔三省彝文古籍的精華,收錄了大量散藏於民間...

百位民族古文字專家馬龍探訪彝文起源地

本報訊(記者白全盛)7月14日至15日,應曲靖市彝學學會的邀請,從全國各地到昆明參加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暨會員代表大會的近百位民族古文字研究專家來到曲靖,走進馬龍縣月望鄉沙坡籠村...

構建研究平台 貴州彝學古籍研究成系統上檔次

一部部彝文古籍,連接成彝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8月1日,貴州省彝文古籍文獻研究基地掛牌儀式暨彝學服務國家戰略及地方需求研討會,在貴州民族大學舉行。這是繼我省去年被納入《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