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四大文化體系、七大宗教在這裡融合|向西,重走絲路輝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類歷史上,因為文化衝突和宗教衝突發生的戰爭數不勝數。

但是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偏偏融合了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四大文化體系和薩滿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七大宗教。

德國學者克林凱特驚嘆道:「多種文化、多種宗教、多民族充分交匯和融合,在整個絲綢之路上,我們找不到哪一個地方,在文化面貌上象吐魯番這樣豐富多彩。

世界知名的外交家、漢學家貢納爾·雅林曾經向西方 世界認真地推薦吐魯番,說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館之一」。

吐魯番是維吾爾文化的兩大中心之一,其音樂、舞蹈、服飾、禮儀、宗教、餐飲、生活習俗和建築風格各個方面,都獨具魅力,是了解維吾爾文化的重要窗口。

吐魯番還是西域獨特自然生態環境與綠洲文明的典型代表。

沙漠、綠洲、草場、森林、雪山等新疆標誌性的自然景觀,在吐魯番表現得最為突出。

艾丁湖、葡萄溝、火焰山、坎兒井、庫姆塔格沙漠等獨有的自然景觀,為吐魯番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吐魯番盛產葡萄、甜瓜,是著名的瓜果之鄉。

吐魯番古稱姑師,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吐魯番歷史悠久、美麗神奇,自兩漢以來一直是我國西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多元宗教文化匯集之地

吐魯番自古以來即為東西文化的交匯之地,民族種類、語言文字、宗教文化等異彩紛呈。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的考古發現證明,依仗絲綢之路要道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吐魯番地區曾有17種文字24種語言流行,薩滿教、佛教、道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傳播發展。

宗教是在人們信仰中占據重要位置,同時其教義也影響著信眾的日常生活。

不同宗教之間因主張不同,或因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多發衝突,因宗教戰爭帶來的人間悲劇貫穿古今。

然而縱觀吐魯番地區的宗教發展歷程,所見儘是多元宗教和睦相處,交融共生與和諧發展之畫面,是為世界宗教史上稀有之例。

絲綢之路東起長安、洛陽,西至羅馬,不僅是東西方政治、經濟聯繫的大動脈,同時也是一條宗教、文化的傳播之路。

印度的佛教、印度教、耆那教,波斯的祆教、景教、摩尼教,西亞的伊斯蘭教,以色列的猶太教,還有歐洲的基督教、天主教,中國的道教等,都是沿此路來往於中國,因此可以說絲綢之路的意義不僅僅是貫通亞歐的經濟之路,同時還是連接沿途的「宗教之路」。

2003鄯善縣洋海墓地的考古發現,為我們揭開了薩滿巫師的神秘面紗,身穿法衣、佩戴法器,震驚中外。

薩滿教以萬物有靈為思想基礎。

至今吐魯番仍有薩滿教的遺風。

祆教是最早傳入新疆的外來宗教,時間約在公元前4世紀初。

其傳入吐魯番與塞人入居息息相關。

關於塞人的宗教信仰,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中記載,塞人「在諸神中只崇拜太陽,他們獻給太陽的犧牲是馬。

他們把馬作為犧牲來奉獻的理由是:只有人間最快的馬才能配得上諸神中最快的太陽」塞人還特別崇尚虎、豹等猛獸紋圖案的藝術形象,這與其遊牧狩獵生活密切相關。

塞人除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外,還信仰祆教,交河溝北台地,規模宏大,結構負載,龐大的圓形石堆和大量的殉馬坑,既是塞人崇拜太陽的體現,1976-1978年,在託克遜縣阿拉溝的古墓葬群中發現了一件青銅雙獸銅盤,中間立二獸,似獅形,應為塞人的祭祀用品。

公元前6世紀,佛教在印度興起,其僧侶便開始積極的對外傳播宗教。

吐魯番在佛教的傳播發展史上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儘管對於佛教傳入西域的時間尚無定論,但佛教自印度北部創立之後無論是從新疆南部傳入中原,亦或是從新疆西部傳入,吐魯番都是必經之地。

正史中記載關於佛教傳入中原的時間為東漢時期,《魏書》有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

中土聞之,未之信了也。

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項有日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傅毅始以佛對。

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

自此時起,佛教便在中原深深的紮下了根直至成為世界佛教的中心。

據載佛教傳入中原的時間,加之吐魯番乃必經之路這一事實,可得知,佛教傳入吐魯番的時間應不晚於公元前1世紀。

20世紀初,日本大谷探險隊在吐峪溝石窟獲得一件《諸佛要集經殘卷》,這部佛經是敦煌高僧竺法護在長安(今西安)翻譯而成。

西晉元康六年(296年)三月,酒泉僧人竺法首次抄寫了此經,後來輾轉流入吐魯番。

這是吐魯番地區發現的有關佛教的最早記載。

吐魯番地區的佛教,由車師佛教和高昌佛教兩部分組成,車師佛教於高昌佛教之間並不存在傳承關係,車師佛教明顯受到龜茲佛教的影響,屬於佛教東漸的產物,而高昌佛教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河西佛教的影響,即所謂漢傳佛教。

吐魯番的佛教一直興盛至10世紀,受到了來自中亞伊斯蘭教勢力的衝擊,直至16世紀初,吐魯番地區徹底伊斯蘭化。

道教何時傳入吐魯番尚無定論,但從吐魯番出土文物中發現最早的隨葬衣物疏是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來看,至遲在5世紀初在高昌地區已經開始流行。

前涼張氏政權曾於該地置高昌郡。

特別是在十六國時期,中原戰亂不斷,中原和河西居民大舉西遷高昌避難,也帶來了包括道教思想在內的中原文化。

繼印度僧侶及河隴移民之後,在絲綢之路上充當文化使者的還有波斯和粟特商人,他們善於經商,為密切與商業夥伴之間的關係,不僅學習當地的語言,還接受他們的風俗和宗教。

伴隨著商業的發展,宗教活動也隨之開展起來。

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216~277)在波斯創立之後,屢遭打壓,教徒紛紛逃往國外。

逃亡路線大多選擇東進,傳到中亞時形成了中亞摩尼教教團,嗣後陸陸續續通過商業來往而傳入中國,但具體時間史無明載。

有一點似乎不存在爭議,即摩尼教傳入中原的時間當不晚於唐延載元年(694)。

初入中國時摩尼教的傳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因為這時的佛教在內地發展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其影響已根深蒂固。

虔誠的傳教士將摩尼教傳入回鶻,便是摩尼教在中國命運發展史上的轉折點。

將摩尼教立為國教,使其在回鶻汗國的地位扶搖直上。

西遷回鶻則繼續以摩尼教為國教,在河西與西域地區,摩尼教繼續存在,直至12世紀末期。

雖然在回鶻西遷之前的西域乃至高昌已有摩尼教傳播,然而其地位與回鶻入主之後,不可同日而語,摩尼教在高昌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在柏孜克里克石窟這樣的佛教場所看見摩尼教壁畫②的原因。

回鶻的上層並沒有毀掉佛教石窟,相反還在佛祖旁邊繪上回鶻供養人,足見其對於佛陀的敬意。

這是為宗教之間相互接納融合最為顯著之案例。

景教於6世紀後期至7世紀初傳入新疆。

將景教教義及其文化習俗引入高昌貢獻最為巨大的便是波斯人,在吐魯番發現有回鶻文《聖喬治殉難記》《巫師的崇拜》的敘利亞文、粟特文的景教祈禱書斷片等。

此時的吐魯番應是景教的一個中心,在高昌故城城北附近遺址中原存一副《聖枝節》圖,由勒柯克將其攜歸,現藏於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

景教在吐魯番的傳播並未得到統治者的支持,僅是在民間傳播。

但其對溝通中西經濟貿易往來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騫出使西域前,貫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即已開通。

自張騫西行始,絲綢之路更趨活躍,吐魯番的地位日益凸顯,大批移民湧入,民族成分日益複雜。

吐魯番文明獨特之處即在於其多元性。

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各種宗教紛至沓來,首先是祆教,繼之是佛教,後依次為道教、摩尼教、景教及伊斯蘭教等。

然而,一種新的宗教傳入並未使已有宗教漸趨消亡,而是尋求共生髮展之出路,才造就出了世界宗教史上鮮見宗教大融合的吐魯番文明。

兩座故城構建吐魯番風采

在吐魯番,有兩座故城,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這兩座古城被人們稱為吐魯番盆地中一對風格不同的「姐妹城」。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且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中國保存2000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蹟。

這是一座沒有城牆、沒有樹木的城池,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是一座與古樓蘭齊名的西域古城,素有「東方龐貝城」之稱,它就是——交河。

如今的它是一座古城的遺蹟,一片城市的廢墟。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是中國唯一一處最為完整的漢代城市的遺址,更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僅有標本。

你或許永遠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的一片廢墟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年之久才被發現,如今已經滿目瘡痍。

交河故城像是一片葉子,更像是一艘歷史的方舟,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氣息。

故城的周圍被深約30米的河谷所環繞,長約1700米,最寬處約300米,建築遺址面積約38萬平方米,四周崖岸壁立,形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交河故城具有一座城市應具有的一切東西:大街小巷、精緻的城市設計布局、寺院、民居、市場、官署、佛塔、墓地、城門、便道……

由於洪水的沖刷,許多建築都崩下崖體。

據統計,交河故城現保存較好的房屋遺址有1339間,窯洞106孔,燒制陶器的窯址5處。

全城街道現存3869米,有4座城門,9條便道。

城中有52座寺廟遺址,316口古井,兩座商市,13個民坊。

交河城中一些建築當屬絕代精品。

進入東城密集的居民區,就仿佛進入一片斷牆的森林,那寬僅2米、深達7米的幽深街巷裡,抬頭只見一線天。

小巷兩邊是又高又厚的牆,牆內幾十戶人家組成一個單元——坊,包括公共水井、共有佛寺、私家水井。

坊內屋舍鱗次櫛比,庭院交錯。

殘存的牆體依然能分清主室、偏室、地下室、廚房、家庭佛壇。

所有的民居都是向下掏挖,並將挖出的土用板築法加高牆體,築成二至三層樓房。

交河城中央總面積5192平方米的大佛寺,是我國最大、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珍品。

交河故城當絲綢之路要衝,接受了1600年西來東往文明之風的薰染,打上了古老的東方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的烙印,變成了諸種因素的混血之城、充滿勃勃生機。

城中的佛寺多採用中心塔柱形,這種形制是中原佛教遺址中所沒有的,這和古印度佛教文化一脈相承。

車師人墓葬中的銅鏡,是古希臘帶柄式的,交河城講究居中、對稱,以及坊的建制,又分明是盛唐長安城的模樣。

而交河的屋頂,則是諸種文明交融的集中反映。

1994年,學者對東城區2號民居進行發掘,發現這所民居集中體現了三種屋頂形制。

這座民居的上限年代為兩漢無疑,下限年代為高昌回鶻時期,使用年限大約有1500年左右。

民居有四個使用過程。

早期的建築是在3米多高的土丘西北兩側開挖豎直平面,然後在下部挖掘圓形洞穴,屋頂是圓的,是車師先民留下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批中原、河西走廊的漢人為避戰亂而遷入吐魯番,交河、高昌一度成為漢民族雲集之地。

漢民族的舊城池建築方式深深地影響了交河。

交河故城和高昌相比,其功用更多地偏重於軍事,交河故城所經歷的戰火,多得已經無法統計。

可以說,交河建於戰爭的需要,終亦毀於戰爭。

交河位於吐魯番盆地火焰山與鹽山之間的一個豁口上,絲綢之路通往焉耆盆地的「銀山道」、前往烏魯木齊的「白水澗道」、北抵北庭都護府的「金嶺道」等,都要經過交河故城。

交河的位置太重要了,因此成了「地上多骷髏」的戰場。

交河城是一個大城堡,城中又以坊為單位形成一個個小城堡。

攻破交河城不易,進入交河城、攻破小城堡也難。

走進交河城,一股森然之氣逼面而來,大街小巷都是又厚又高的牆,沒有臨街的窗、門。

行至街巷狹窄處時,那些牆似乎陡然長高許多。

一旦入侵者入城,小城堡便各自為陣打響巷戰。

滾木石箭鏃從高達7米或10米的牆頭傾瀉下來,敵人無處躲避。

交河的戰禍多來自於它的地理位置。

公元前漢與匈奴在交河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史稱「五爭車師」。

公元前62年漢遣2500吏卒屯田交河,並置戊己校尉專管屯田積穀,漢朝才終於控制了交河。

中華史籍中許多文臣武將的赫赫戰功,都是在交河故城建立的:李廣利、李陵、趙破奴、鄭吉、班超……在漫長的1600年歲月里,交河幾乎每兩三年就要有一戰,每十來年就要有一場大戰。

公元450年,匈奴人沮渠安周乘車師王車伊洛協助北魏出兵焉耆之時,圍攻交河。

歷時8年,車伊洛之子車歇苦苦死守,終因城中糧草耗光不得不投奔焉耆。

車師國就這樣亡了。

他們在交河溝北台地留下了規模恢宏的20座貴族墓。

提起高昌故城,大家就更不會陌生了。

家喻戶曉的《西遊記》中所提及的高昌王國,便是今日的高昌故城,這裡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門戶。

高昌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初稱「高昌壁」,為「絲路」重鎮。

後歷經高昌郡、高昌王國、西州、回鶻高昌、火洲等長達1300餘年之變遷,於公元14世紀毀棄於戰火。

漢唐以來,高昌是連接中原中亞、歐洲的樞紐。

經貿活動十分活躍,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後經由高昌傳入內地,毫不誇張的說,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躍最發達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

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於公元629年,29歲時,為了提高佛教學水平,不畏殺身之禍,偷偷離開長安,出玉門,經高昌,沿絲綢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諸國,歷時17年。

在高昌,玄奘誦經講佛,與高昌王拜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站在古城的遺址上尋找遺留下來的繁盛印記,那些絡繹不絕的商隊,琳琅滿目的貨物以及來自不同國家操著不同口音的人組成的繁榮局面仿佛就在眼前。

但細細品味這種繁華,想把它抓住時,卻忽然發現它已經是那麼的遙遠,只有滿目的斷壁頹垣。

從高昌古城的布局,可以看出這裡曾經是一個規模宏大的貿易中心。

整個古城遺址呈不規則的正方形,分為外城、內城、宮城3部分,與我國中原地區歷代王朝都城的布局十分相似。

古城的城牆雖然經歷了千年的風雨,顯出了破敗的跡象,也早已被雨水、風刷腐蝕得失去了當年的雄壯、威武,但是仍能看出曾經的輝煌。

它的外城牆有12米厚,將近12米高,長達5.4千米。

這些城牆都有結實的夯土築造而成,每層夯土厚十厘米左右。

為了增強城牆的牢固性,每層夯土層之間摻雜少量的土坯。

據歷史記載,在高昌國的繁盛時期,這些城牆上曾經有過12重(chóng)巨大的鋼鐵大門,比如「玄德門」、「金福門」、「建陽門」、「武城門」等等。

外城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寺院的遺址,據說就是玄奘西遊時講經的地方。

這座寺院規模十分宏大,內部設有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組成。

大殿內的牆壁上還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殘存的壁畫。

發掘出的綠色琉璃瓦、紋飾華麗的石柱礎和巨幅的奏樂圖精美壁畫,記錄了都城昔日的繁華。

內城位於外城的正中間,西南兩面城牆保存基本完好,約有3公里長。

宮城的形狀呈長方形,位於整個城的北部。

宮城內遺存的一些三四米高的土台就是當年回鶻高昌的宮廷,還有一處高達15米左右的土坯方塔,也較為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就是通常傳說中的「可汗堡,」也就是王宮室的意思。

在「可汗堡」的西面有一座地上地下的雙層建築,是宮殿的遺址。

城中有著保存較為完好的房屋,這些房屋鱗次櫛比的排在街道的兩邊,顯示著當年貿易的繁盛。

這些屋子有作坊、有市場、有廟宇等等,其中光僧侶就有3千人之多。

這裡是古代高昌國的都城,維吾爾語稱亦都護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有著悠久的歷史。

這裡是著名的的絲路名城,最早的開發於西漢時期。

漢武帝為了加強對西域諸國的統治,就派遣大將李廣利帶領部隊在公元前1世紀到此屯田,設立了地方的管理單位,高昌壁。

公元450年,北涼的殘餘勢力滅掉了車師國後,高昌城迅速發展為吐魯番盆地甚至西域地區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公元460年,高昌建國,由於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貿易,便將這裡定位都城。

古城在高昌國的興盛中達到了最高潮,隨後也隨著高昌國的衰落滅亡而消失。

公元640年,唐朝的軍隊統一了戰亂頻繁的高昌地區,並設立的地方管轄官府。

高昌城就這樣過去了幾百年,到它的再次輝煌是公元9世紀,它又一次成為了回鶻高昌國的首府,並把這種繁榮延續到了公元1275年。

這一年,蒙古穆斯林貴族都哇帶著12萬騎兵發動了「聖戰」,向高昌城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

這場戰爭長達半年之久,最後因回鶻高昌王巴爾術阿而忒戰死而告終,回鶻高昌國也就滅亡了。

從此,高昌古城就這樣荒廢了下來,漸漸的被歷史所封存,直到我們現在看到了古城的遺址。

高昌王國還孕育了豐富的文化,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麴氏高昌王國十任國王都是漢人,因此漢文化對高昌的影響顯而易見。

高昌人的服飾也十分講究,並擅長製作美食。

馳名中外的高昌古樂,更是高昌人的驕傲。

它那帶有濃烈的異域風情和豐富的藝術語彙的歌舞,與龜茲樂一樣在中原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樂之中,成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寶。

約兩千年前,西漢時期張騫兩次通西域,正是有了以往玉石之路的指引,才能到達西域各國。

他勾通的絲綢之路,實際上為「玉石之路」。

商賈們在這條路上,東去帶上和闐美玉,西往帶著中國絲綢。

漢代以後,隨著社會發展,處於絲綢之路關鍵地段的新疆對外聯繫增多,和闐玉更成為寶物東往西出。

在這玉帛之路上運輸的和闐玉,一種是向朝廷進貢的貢玉,一種是民間交易之玉古代朝廷對和闐玉控制很嚴格,在一些時期規定只准官用,不准私賣,對於貪污枉法者更是嚴懲不貸。

在這玉帛之路上,最困難的是運輸大玉,大玉多來自原生礦床,產於高山之顛,重者上萬斤,輕者幾百斤,古代交通工具很簡易,把大玉從山上運到山下城鎮主要的辦法有|:一是人力扛抬,即用二或四人把玉抬下:二是畜力抬馱:三是冰道拖運,可運千斤到萬斤的大玉塊;四是短身鐵車拉運,可運千斤玉。

通過這些辦法把大玉運到城鎮後,再運往京城。

和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各種文化曾在這裡衝撞、交融,從而創造出了包括崑崙神話在內的璀璨奪目的古代文明。

數千年來,各種政治勢力在這裡角逐爭雄,各種民族在這裡生存、融合,各種宗教在這裡傳播,各種文化在這裡交流發展。

1000多年前,「于闐樂」就曾風靡中原,令人們如痴如醉,如今,和田的歌舞仍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漫漫歷史長河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人文遺事和古文化景觀。

神奇的坎兒井,智慧的吐魯番人

兒井,意為'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史書稱'井渠'。

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水平集水工程,是乾旱荒漠地區一種特殊的灌溉系統。

坎兒井在國內集中分布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產生的歷史可謂悠久,可以追溯到漢代。

坎兒井這項灌溉工程,可以說是新疆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智慧的結晶。

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的。

在吐魯番荒涼的沙漠上,布滿了無數凹坑,一眼望去那一個又一個圓形土包,形如火錐,凸出地表,每兩土包間相距數十米,呈線狀排布延伸,那就是坎兒井豎井口,下面便是有著兩千年歷史的暗渠。

據說林則徐遇坎兒井,視為奇異,說: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坎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因坎兒井為地下暗渠輸水,流量穩定水質好,自流引用,不需動力,地下引水蒸發量小,又不受季節、風沙危害,因此可以保證常年自流灌溉,為吐魯番的綠洲農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

為了解決水源問題,兩千多年前,吐魯番當地的老百姓就開始在如何利用天山的冰雪融水上想辦法,為了躲避烈日的烘烤,防止雪融水從地面蒸發,他們利用沙漠質地滲漏性強的特性,利用山的坡度,開挖暗渠,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將天山的雪水從地下引入綠洲。

坎兒金的出現是因為吐魯番的高溫和乾旱。

吐魯番到底有多熱?大家都知道的火焰山正是在吐魯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火焰山就是這樣一座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北緣。

古書稱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

火焰山脈呈東西走向。

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止吐魯番桃兒溝,長100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

火焰山重山禿嶺,寸草不生。

每當盛夏,紅日當空,地氣蒸騰,焰雲燎繞,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中部,當地人稱「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

由吐魯番向東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紅色山峰。

這是一條東西長約100千米,南北寬7 ~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輕褶皺低山。

最高峰位於勝金口附近,海拔851米。

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的赤紅色砂、礫岩和泥岩組成。

山體雄渾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沖刷,山坡上布滿道道沖溝。

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風化沙層覆蓋。

盛夏,在灼熱陽光照射下,紅色山岩熱浪滾滾,絳紅色煙雲蒸騰繚繞,熱氣流不斷上升,紅色砂岩熠熠發光,恰似團團烈焰在燃燒,故名火焰山。

這裡是我國最炎熱的區域,夏季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七度,據說山頂氣溫可達攝氏八十度。

唐朝邊塞大詩人岑參有詩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

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又詩云:「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明代大詩人陳誠有詩曰:「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

春光未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

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7.8度,地表最高溫度高達攝氏70度以上,沙窩裡可烤熟雞蛋。

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谷,主要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

而這些溝谷中卻綠蔭蔽日,風景秀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

吐魯番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濕潤氣團無力進入,西來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

加之地勢過低,山地與盆地在短距離內高差超過5600米,氣流下沉增溫產生的焚風效應,使得此地乾燥炎熱,故素有「火洲」之稱。

由於山地裸露,草木無覆,戈壁沙漠面積大,日照時間長,白天增溫迅速,盆地過低,熱空氣不易散失,便形成了北緯42°線以上世界唯一的熱火爐。

吐魯番名人故居中,最出名的一座便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的故居吐魯番郡王府了。

額敏和卓是乾隆年間維吾爾族的領袖,同時也對滿清政府十分友好,曾協助清政府擊敗準噶爾的軍隊,並且後來也幫助解決了大小和卓的叛亂,對於維護祖國統一有著巨大的貢獻,乾隆便賜他封號為吐魯番郡王。

吐魯番郡王的兒子由於受到父親的影響,也十分的熱愛祖國,經常跟隨著父親南征北戰,並多次受到朝廷的表彰。

在吐魯番郡王死後由吐魯番郡王的二兒子蘇來滿來繼續擔任吐魯番郡王的稱號。

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一生戰功顯赫,為了紀念他,還特地為他建造了一座伊斯蘭式磚塔蘇公塔。

另一個讓人耳熟能詳的人物就是和玄奘和尚拜把子的高昌國國王麴文泰,當吐魯番最高統治者高昌國國王麴文泰聽說玄奘即將到達伊吾時,立即派人前往迎接,玄奘到達高昌城後,受到高昌國國王麴文泰的熱情款待。

信仰佛教的國王麴文泰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挽留玄奘,但玄奘明確表達了自己不會改變西行求法意志的態度。

最終玄奘與麴文泰一起到佛祖面前去禮佛,結拜成為兄弟。

離開高昌之時,麴文泰為玄奘準備了24封書信給玄奘西行路途中要經過的24個國家的國王,使玄奘順利地通過了西域各國。

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到達于闐時,聽聞高昌國已滅、麴文泰去世後,帶著憂傷向東返回長安,書寫了他的取經歷程,即《大唐西域記》。

吐魯番地區生活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錫伯族、俄羅斯族、滿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布依族、侗族、僳僳族、高山族、納西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朝鮮族、瑤族、白族、土家族、東鄉族、土族、羌族、裕固族等27個民族。

這麼多民族生活在這同一片土地上,卻依然和諧共處。

維吾爾族遠祖是中國西北地區古老的遊牧民族之一。

漢文史籍中,不同時期稱謂各不相同,兩漢時稱「丁零」,以後又稱為「鐵勒」、「高車」、「袁紇」、「回鶻」、「畏兀兒」。

清朝時稱「回部」,直到民國24年(1935),始稱「維吾爾」。

維吾爾族使用維吾爾語,現代維吾爾文,信奉伊斯蘭教。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

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

維吾爾飲食的種類有數十種。

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麵條等。

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

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產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俗。

講究的羊肉串肉質鮮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濃郁。

維吾爾族傳統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扎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城市婦女現在已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膠質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維吾爾族花帽有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繡成的民族風格圖案,有些還綴有彩色珠片;婦女常以耳環、手鐲、項鍊為裝飾品,有時還染指甲,以兩眉相連形式畫眉;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髮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辮梢散開,頭上別新月形梳子為飾品。

也有人將髮辮盤系成髮結。

地毯、花帽、艾德來斯綢、民間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維吾爾族最盛名的傳統工藝製品。

漢族作吐魯番盆地居住的歷史源遠流長。

自公元前2世紀漢族官兵商民隨著歷代中央政權為邊疆地區統治地位的鞏固而不斷來到吐魯番。

漢元封三年(前108),漢將趙破奴率軍破車師。

漢征和四年(前89),漢車大敗書師,車師王降服。

漢地節二年(前68)漢將鄭吉再次攻占車師國都交河城,車師王烏貴降。

第二年鄭吉分兵300人屯田車師交河。

公元前62年漢政府再次派兵屯田並置戊己校尉管理屯田事務。

漢朝政府先後派到吐魯番屯田的官兵近萬人。

戊己校尉在吐魯番管理屯田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東晉。

漢永平十七年(74)漢以關寵為己校尉,屯田車師柳中城(今鄯善魯克沁)。

漢延光二年(123)漢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將兵500人屯柳中。

隨絲綢之路的逐漸暢通,大批漢族商人湧入吐魯番。

魏晉時期內地戰亂,大批漢人遷來吐魯番。

晉咸和二年(327),前涼在漢人較為集中的高昌設置高昌郡。

於公元497年建立的存在了一個半世紀之久的麴氏高昌王朝就是一個漢族政權,其第一代王麴嘉就是甘肅金城(蘭州)榆中人。

唐代吐魯番曾是領轄西域的安西大都護所在地,又置天山軍於吐魯番,大批漢人來此屯墾戍邊,後因社會變動,許多漢人融人其他民族之中。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襯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了支援邊疆建設,國家從內地各省調進了大批國家幹部、工人、學生及其家屬到吐魯番安家落戶。

60年代初又分幾批接收了數千名來自江蘇等省的支邊青年,隨後又有一部分探親訪友的人來此定居。

吐魯番地區的漢族來自全國各地,各處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原籍合式的民俗。

漢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也「過年」。

節前要打掃房子、拆洗被褥,準備新衣,置備雞鴨魚肉、蔬菜、糖果、點心。

年三十要上墳。

帖春聯,男女老少理髮洗澡換新衣。

三十晚上全家吃團圓飯,守歲,長輩給晚輩(兒童、少年)壓歲錢。

零點鐘聲敲響後要放鞭炮,吃餃子。

初一天亮後晚輩給長輩拜年,初二以後給親威鄰居、同事互相拜年。

機關、團體一般在年前舉行團拜,舉辦茶話會、座談會或舉行舞會。

在飲食方面,吐魯番地區的漢族南方人以人大米為主食,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食,吐魯番地區漢族一般仍保持原籍的風俗習慣、方言土語,有的雖已不講家鄉方言,但是語言仍帶沉重的鄉音,而在吐魯番長大的一代,己沒有上輩的鄉音了,不論原籍是哪個省,統一都講陝、甘、青口味的普通話。

因長時期的與維吾爾族、回族共同生活,也不斷帶入了維吾爾族的借語和回族方言,成為漢族的獨有方言。

根據2013年統計顯示,目前全地區總人口64.3萬人,少數民族50.1萬人,回族人口3.8萬人,占比6.0%。

回族和其他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主要節日是「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節日,除此之外,還有「法圖麥節」,「阿舒拉節」、「登霄節」等,然而長期與當地民族共同生存、相互交流和融合,有的也過「諾肉孜節」,有的也過春節和中秋節等。

諾肉孜節吃五穀粥,同祝來年五穀豐登;大年初一一早上吃餃子;端午節也吃清真粽子;中秋節也購買清真月餅自己或送親朋好友吃,共祝全家團圓。

在飲食結構上,回族食俗具有悠久的歷史,主要以麵食為主。

吐魯番市的回族素食揪片子,粉湯、羊肉泡饃、雜燴湯、蒸饃花捲、油香、牛肉麵、哨子面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種類,隨著與當地民族飲食文化的融合,其飲食結構呈現出多元性特點。

維吾爾族的抓飯、手抓肉、饢、漢族的餃子、米飯以及哈薩克族的奶茶都成為回族常吃的飲食內容。

甚至在節日、婚宴、招待客人的時候,餐桌上也少不了抓飯、手抓肉、餃子、米飯等飲食種類,然而回族的「九碗三行子」、粉湯、大盤雞也成為當地民族最喜愛飲食的種類。

「新疆花兒」是新疆回族中廣為流傳的「花兒」的一種形式。

它保持著原河湟花兒的基本特色,具有獨特的歌詞格律和音樂旋律,也是吐魯番回族在節日、婚宴、親友聚會的主要娛樂內容。

隨著移民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花兒」已不再成為吐魯番回族民間娛樂的唯一內容,當地民族的歌曲音樂也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通過對吐魯番市亞爾鄉、老城區百戶回族人家的社會問卷調查,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不僅會唱「新疆花兒」,而且還有11%的人會唱維吾爾族歌曲、15%的人會彈奏維吾爾族樂器、32%的人會跳當地維吾爾族舞蹈。

吐魯番是新疆重要的旅遊城市。

它融合了古代的文明與現代的風采,以其嫵媚而粗獷,質樸而熱情的獨特個性與魅力,令游者流連忘返,終生懷念。

吐魯番沒有太多的

高樓大廈、車水馬龍

也沒有太多的工礦企業

當然更沒有

污濁的空氣和堵心的車流

這裡有的是

樸實的民風、多樣的民俗

更多的是和大自然的親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火洲,從遠古傳來啟示

在吐魯番博物館的入口處,以燈帶標識的絲綢之路,像三條迷人的曲線穿過新疆廣袤的土地。在古時,這裡被稱作「西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西域是古代中國的主要出行之路,因為那裡可以通向...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全文)(1)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發表了《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全文如下: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6月目錄前言一、新疆的宗教歷史二、保障公民...

文物所見西域粟特人的社會生活風尚

粟特人是活躍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業民族,他們隨著商業活動的頻繁而進入西域,成為促進古代西域社會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應用考古發掘資料、出土文獻史料以及典型文物圖案等,探討了粟特人在西域的商...

吐魯番55件漢唐文物在西安開展

9月15日,由西安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與新疆吐魯番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漢唐火洲、絲路風采——新疆吐魯番文物特展」在西安開展,新疆吐魯番展出的55件文物,再現了漢唐時期車師、高昌等古代先民的生存狀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