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權威專家匯聚金城話彩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

陳星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中國史前考古學史、中國史前社會學史,是中國史前史的研究權威。

現掛職任中共張掖市委副書記。

李水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石器時代考古、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鹽業考古、環境考古,代表作品為《半山與馬廠彩陶研究》。

◀林梅村,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絲綢之路考古和西域出土文獻;主要著述有《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樓蘭尼雅出土文書》《西域文明——考古、語言、民族和宗教新論》《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松漠之間—考古新發現所見中外文化交流》。

◀韓建業,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考古研究;2016年5月,以《早期中國:中國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獲得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研究成果獎——金鼎獎。

【蘭州日報訊】近日,一場有關黃河彩陶文化的高端峰會吸引了國內5位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權威專家匯聚金城,他們用精彩的演講向人們傳遞著不同領域最先進的研究成果。

與會聽眾驚訝之餘無不為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為甘肅彩陶文化的歷史悠久、豐富多彩而深感驕傲與自豪。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建軍表示:「作為即將開幕的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這場活動不僅凝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心血和期盼,同時對踐行文博會宗旨,傳播絲綢之路精神,促進文物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作用,將極大地促進甘肅省彩陶文化研究和學術繁榮。

「第一次看到這麼具有現代氣息的展館,挺不錯的。

」經過精心籌備的黃河彩陶文物精華展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告訴記者:「不愧是精品展,這些展品基本可以代表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最高水平,無論是繪畫的風格還是彩繪的內容,甚至有些造型方面都很不錯。

有些意外的是,有七八件都是考古發掘中沒有出土過的,這比較可貴,也充分說明很多珍品還是在民間收藏,很引人注目,對於豐富我們對馬家窯彩陶的了解和認識有積極的意義。

「此次峰會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很有意義,通過講座可以極大地加深市民對家鄉文化特色的認識和自信,以此提高人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主動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星燦說:「作為一名從事考古專業的人,其實不是特別想看到真東西的身價倍增,因為買賣的繁榮會進而促使更多未被發現的文物遭受破壞,文物和很多資源一樣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離開自己初始環境便是對考古研究的重大損失。

」□首席記者李超文/圖

王巍主題演講《文化交流與中華文明的形成》

絲綢之路是文化交流的經典路線

根據研究,小米在中國北方食譜中的地位,可以說在距今8000年前後的興隆窪文化時代,這時期小米已經成為了當地人日常食用的主食。

植物考古和基因考古雙重證據顯示,小米起源於中國北方。

栽培小米被發明之後,從中國北方向外傳播。

大約在距今一萬年前,生活在中國北方地區的史前先民開始了粟、黍的栽培。

距今8000年前,粟作農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大約距今4500年,黍向西傳播到中亞地區,並繼續向西,至遲在距今3500年前,已經傳播到了東歐地區。

大約與此同時,粟向南傳播到了東南亞山地。

距今5000至4500年前,原產於西亞地區的大麥和小麥傳入中國。

與此同時,原產於西亞地區的黃牛和綿羊也通過河西走廊傳入中國。

同樣是在距今5000至4500年前後,發明於西亞地區的冶金術通過傳入中國河西走廊地區,此後繼續向東至黃河中游地區。

這幾項傳播的年代都是在距今5000至4500年左右,這一點當非偶然。

這首先反映出這一時期該地區史前文化的交流十分活躍。

這一路線也正是漢代正式開通的絲綢之路的路線。

說明經過這一路線的文化交流早在數千年前已經開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條路線不僅是絲綢之路,還是粟黍西傳之路、小麥東傳之路、冶金術東傳之路。

是文化交流的經典路線。

距今8000年前,作為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以玉為美的習俗開始出現。

興隆窪文化玉玦和玉墜的組合及其製作技術向南、向東傳播,至遲7000年前,到達長江下游地區。

向東北傳播到俄羅斯沿海州和日本列島中部,成為古代東方史前至夏商周時期文明的代表性裝飾。

距今大約5500年前後,中原地區的勢力集團強勢崛起。

以廟底溝文化彩陶為代表的文化因素向周圍地區施以強烈的影響,第一次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歷史文化格局的雛形。

距今5300年前後,西遼河流域、長江下游和中原地區,都大約同時出現了龍的形象。

其中,尤以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和安徽南部的凌家灘為代表的文化遺存之間的相似性最為突出。

如都流行以玉為貴的風俗。

玉器中都流行玉龍、玉鳥、玉龜、玉人,且造型特點存在著相似之處。

反映出,這些相距千里之遙的兩地之間的上層社會之間確實存在著聯繫。

中華文明特點之一的多元一體的歷史格局正在逐步醞釀、形成。

陳星燦主題演講《安特生甘肅考古再認識》

安特生髮現了多種甘肅史前文化

安特生,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1874-1960),是《中華遠古之文化》、《沙鍋屯》、《甘肅考古記》等中國最早幾部考古田野報告的作者。

為了尋找仰韶文化的來源,1923至1924來到甘肅,調查和發掘遺址數十處,採集大量文物和人骨。

1925年回到瑞典,終其一生,研究中國出土文物。

1926年瑞典為收藏安特生在中國發掘和採集的文物,國會批准建立東方博物館,任命安為首任館長兼斯德哥爾摩大學中國考古學教授。

1939年退休,並發表其集大成著作《中國史前史研究》。

安特生髮現了中國人的第一個史前文化——仰韶文化,把中國歷史向前推進了二、三千年,開啟了中國考古學

為了追溯仰韶文化的起源。

他來到甘肅發現了除仰韶文化之外的多種甘肅史前文化,為甘肅史前文化建立了初步編年。

他相信以彩陶為代表的文化因素是從中亞來的,提出仰韶文化西來說,雖然這個結論後來證明是錯誤的,但卻開啟了從考古學上研究史前東西文化交流的先河。

安特生在《黃土的兒女》中稱:「這各種的情形都使人相信,彩陶乃是以一種成熟的美術品的地位來到河南和甘肅,而這種美術在它的老家——我們尚不知為何處——一定經歷了很長期的歷史才能達到它今日的境界。

專家學者們通常的理論,自然是說這些彩陶從近東和東歐經過中亞而傳入中國。

甘肅和河南當地的情況

也的確表示,彩陶是以一種成熟、高度發達的美術形式而突然在中國現身的。

安特生根據陶器形態與銅器有無確定了文化及其年代,他認為:「齊家、仰韶及馬廠三文化期,就經驗之所及有一共同之特點,即絕無金屬器物之存在也。

其次,吾人當述附有銅器的辛店、寺窪及沙井三文化期。

就其銅器之多寡,而定其年代之先後。

」安特生正確地劃分了甘肅各文化期,但彩陶西來的假說破產了。

黃河上游地區,通過裴文中、夏鼐等的工作,把齊家期從仰韶文化第一期的位置上移了下來,證明齊家晚於仰韶;齊家屬於另外一個文化系統;仰韶之後的所謂辛店、寺窪、沙井諸期也都是仰韶文化系統之外的東西,年代很晚,這樣仰韶文化西來說差不多破產了。

目前的認識,中國史前文化是本土起源的,又是多中心的,但從來也沒有同外部停止過交流。

李水城主題演講《世界體系下的史前藝術浪潮:甘肅彩陶及相關問題》

彩陶的出現是多元的

考古發現證實,陶器在世界各地出現的時間並不一致。

以亞洲為例,西亞和東亞的陶器出現時間就存在很大差距。

即便在中國,華南一帶的陶器就比北方黃河流域出現的要早很多。

對於陶器產生的時間和發明的機制,學術界還缺乏實質性的了解,認識也不一致。

世界上最早的陶器首先出現在東亞的中國(距今16000-18000年)和日本(距今13000-15000年)。

距今10000年前後,即地球進入到全新世,陶器在舊大陸逐漸發展起來。

距今8000年左右,隨著制陶術的進步,質量逐漸提高,也開始在陶器表面施加一些裝飾性紋飾。

除少量紋飾有裝飾功能外,更多的是為強化陶器胚胎的緻密度。

彩陶的出現是多元的。

距今8000年前後,在亞洲大陸的東西兩端,率先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特點是在淺色的大口陶器口緣內外繪紅彩花紋,紋樣非常簡單,主要是橫條帶紋、寬頻紋。

也有的將器皿全身塗滿。

中國最早的彩陶出現在渭河流域,除了橫條帶紋、水波紋外,還發現有簡單的彩繪符號。

到了距今6500年左右,彩陶在世界各地的農耕文化中有了飛速的發展,不僅質量大幅度提高,花紋也更加豐富多彩,並在各地形成了明顯不同的區域風格和藝術格調的階段性變化。

中國現代考古學家蘇秉琦曾根據自己的研究發現:「以秦嶺為界,中國可以分成面向海洋和面向內陸的兩大部分,面向內陸這一部分的彩陶是比較發達的。

彩陶的製作、使用和流行大大推動了手工業部門的專業化,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社會複雜化的進程。

隨著彩陶產業的衰落,開始流行素麵陶、暗色陶或拍印紋的陶器。

這似乎是個世界性的階段文化現象,在世界其他幾個古代文明中均有體現。

林梅村主題演講《歐亞草原青銅文化與史前絲綢之路》

中國青銅文化源於歐亞草原文化

近代歷史科學的興起,尤其是考古學傳入中國,徹底顛覆了中國傳統史學「三皇五帝」創造歷史的神話傳說。

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文明有獨立的起源,但是中國文明的發展卻是一個不斷吸收外來優秀文化的歷史過程。

其中一個重要實例,就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來源。

2013年,在北京大學古代文明中心的資助下,我們開啟了歐亞草原考古課題研究,重點考察史前絲綢之路。

這項研究得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局的大力支持,我們考察了昌吉兩市五縣古代遺址和博物館藏文物,尤其是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遺存。

爾後,我們又赴山西太原調查當地發現的一件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倒鉤銅矛,不料,卻在山西省博物院新發現一件以前不知的倒鉤銅矛。

據我們研究,太原這件倒鉤銅矛是中國境內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銅器之一。

從器型和金屬成分看,年代甚至早於夏文化(二里頭文化)。

為此,我們撰寫了《歐亞草原文化與史前絲綢之路》一文,公布了這項研究的初步成果,首次提出中國青銅文化源於歐亞草原文化,尤其與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密切相關。

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是廣布歐亞草原的一種青銅時代考古文化,最初為盜墓者在俄羅斯烏拉爾地區發現,材料相當零亂,學界或稱「塞伊瑪-圖爾賓諾現象」。

考古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公元前2200年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在阿爾泰山異軍突起,隨即在歐亞草原廣泛傳播。

公元前2200-前1700年,塞伊瑪-圖賓諾文化大舉南遷天山北麓。

新疆昌吉地區不斷發現塞伊瑪-圖賓諾直銎銅斧或石范,此類銅斧和石范亦見於四壩文化、朱開溝文化和山西夏縣東下馮二里頭文化遺址,再次說明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與二里頭文化大致同時,相當於公元前2200-前1700年。

隨著塞伊瑪-圖賓諾文化大舉南遷天山北麓,切木爾切克人被迫南下塔里木盆地,形成許多新考古文化。

如孔雀河流域小河墓地出土的木雕人像、木俑、木祖、尖底草簍,分別源於切木爾切克石人、石俑、石祖和尖底陶器,今稱「小河-古墓溝文化」。

近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還在樓蘭LE古城附近發現一批塞伊瑪-圖賓諾風格的陶器和青銅錐,說明切木爾切克人是在塞伊瑪-圖賓諾人的驅趕下,南下小河流域的。

韓建業主題演講《彩陶之路與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

彩陶之路是中西農業文化的交流通道

彩陶之路,就是距今5000多年以來形成的以彩陶為代表的中西農業文化之間的交流通道。

早於距今4000年左右開始的、以青銅器為代表的中西牧人之間的草原交流之路,更早於距今2000年左右開始的以商貿為主的「絲綢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基礎,對中西文明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不應被忽視。

彩陶之路其實並無十分確定的「道路」,主要只是中國西北地區和中亞之間的文化聯繫通道。

彩陶之路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當為人群的移動和交融,貿易在其中所占比重可能很小,與絲綢之路有別。

約距今5500年以後中亞的鋸齒紋彩陶等對中國西北地區的仰韶文化晚期—馬家窯文化存在看得見的影響,中國西北地區的家羊、家黃牛、小麥、尖頂冠形符號、舞蹈紋、陶偶等也可能大體同時或稍後西傳而來,反過來,中國的彩陶文化也差不多同時漸次分南道、北道西行,最西影響到費爾干納盆地和克什米爾地區。

中國和西方的彩陶文化,都主要是在當地農業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在多數時候都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外來人群及其文化在多數情況下都存在與當地人群及其文化碰撞與融合的問題。

極端的彩陶文化西來說,或者極端的中國文化西來說,都缺乏考古依據,不能成立。

早期中西文化交流雖然對早期歐亞大陸歷史進程大體同步的發展、對早期中西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中西方文化的基礎。

加強新疆南部等地區的考古工作,是進步一解決中西彩陶文化交流問題的關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葫蘆島沙鍋屯洞穴遺址開中國近代考古先河

在葫蘆島市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一件色彩鮮艷明亮的彩陶盆靜靜地躺在展櫃之中,它對中國的考古史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件彩陶盆發現於葫蘆島市南票區的沙鍋屯洞穴遺址。值得一提的是,沙鍋屯洞穴遺址的發現者...

文化自信的守望者陳光華

甘肅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地區之一,也是彩陶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的地方。甘肅彩陶從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灣一期文化起,經師趙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直至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的下限,...

安特生:被誤解的開路者

中國史前考古學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學是從安特生開始的。安特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在中國北方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活動,揭開了中國近代考古學序幕。他也由此被人們譽為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然而,在過去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