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累贅」為寶藏 讓文物活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1月8日,作為國家文物局考古工地項目調研會的一部分,記者來到了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陽市郊和市內的幾個考古工地。

這幾處考古工地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屬於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項目。

遍布城市內外的地下文化寶藏

洛陽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古都之一,城市內外的地下遍布遺址和墓葬,這裡的基本建設基本都會遇到隨之而來的配合基建的考古發掘。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洛陽市東郊的寇店鎮西朱村曹魏大墓。

這裡將要建設成為一座野生動物園,在村民遷墳的時候發現了這座大墓。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迅速進駐工地,經過數月的搶救性發掘,目前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

根據墓葬規格、形制和出土隨葬品,以及周邊調查勘探判斷,該墓等級甚高,有可能是曹魏皇室的墓葬。

「我們計劃把這座大墓原地保護下來,成為將來野生動物園裡的一個亮點,這可以極大地提升該地的文化品位。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說。

隨後,記者又來到繁華的洛陽市內,在位於洛陽老城區的洛陽市第六中學的校園內,記者看到了緊挨著新建教學樓的一處考古工地,只見探方內清晰可見一段兩側包磚的夯土城牆。

原來在這裡發現了隋唐洛陽城宮城東牆的一段。

據史家珍介紹,這是在六中修建新教學樓的配合基建考古中發掘出來的,原計劃的大樓也只蓋了旁邊的一部分。

這裡計劃原地保護,再起校舍,使之成為學校內的歷史展示廳。

位於洛陽市定鼎北路的考古工地又是另一番景象。

只見考古工地外一座座二十多層的在建住宅樓已經拔地而起,而在這些高樓旁邊,則發現了四組唐代的磚瓦窯。

這些磚瓦窯每組包含17至20座燒窯,規模宏大、布局有序、保存較好。

有的窯壁上還發現了當時工匠留下的題記。

這裡出土的磚瓦規格高,與唐洛陽宮城遺址出土同類器物相同,應是唐洛陽宮城建材來源之地。

據悉,洛陽市政府已經批覆,同意依託擬建的「都市雅居」建材市場,對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組磚瓦窯址進行原址保護性展示。

此外,在洛陽市龍盛小學發掘的一座五代壁畫墓,也計劃原地保護展示,同樣得到了校方的支持。

困惑與理解

我國幅員遼闊,古蹟眾多。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大量的基本建設工程,很多都會威脅到地下的文物。

《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進行大型基本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在工程範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調查、勘探」。

《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建設單位對配合建設工程進行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應當予以協助,不得妨礙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這些法律法規為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發掘得以施行,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據。

但是,在實際執行中,考古單位往往面臨著種種困惑。

「以前,我們進駐施工現場,人家施工方並不高興,把這些地下遺蹟看成耽誤施工的累贅,甚至把考古隊看成是來占地盤的,很難得到他們的理解。

而我們往往人微言輕,一些遺址的原地保護也頗有難度。

現在情況有了變化,尤其是這幾年,社會逐漸認識到了文化遺產的內在價值,我們也積極地開展公眾考古活動,大家對保護這些古代遺蹟遺物開始多了幾分理解。

」史家珍如是說。

充分發掘文化資源,讓文物「活」起來

「洛陽市六中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老校,2015年危樓改造的時候發現下面有隋唐城牆。

我們覺得文物在這裡得到原地展示,與我們對學生的文化教育理念不謀而合,相輔相成。

這些古老的遺址在校園中將發揮著積極的教育作用。

」洛陽市第六中學史校長這樣說到。

「以往,我們考古單位的任務就是發掘、科研,現在我們覺得保護和利用越來越重要。

不能老是挖到重要遺址,就想著把人家趕走,要看能否和基建項目有機結合,讓人家看到他們地下其實是有『寶藏』的,能夠提升你這裡的文化品位,帶來意想不到的文化效益。

當然,這離不開考古單位的參與,我們要提供技術支持,例如展陳設計和補充相應的文物等。

」史家珍說。

在這裡,記者看到了傳統的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在國家加強引領、民眾高度關注、基建單位逐漸理解、考古人不斷推動下的一些新變化。

考古單位越來越融入社會,一方面擴大宣傳,加大公眾考古的力度;一方面出謀劃策,讓基建單位在了解文物價值、理解保護必要性的基礎上,設法讓他們感到地下文物對其建設項目所帶來的「軟實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配合,達到發掘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文物得以妥善保護、基建項目形象和品位得以提高的共贏局面。

一座有博物館的學校,檔次自然提高;一座有「遺址博物館」的學校,更令人刮目相看。

就連充滿商業氣息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也是如此,如定鼎北路的唐代磚瓦窯遺址,和將要在此地建設的建材城,一個是古代的建材製造場,一個是現代化的建材市場,這為大唐王朝宮城提供建材的磚瓦窯址,也仿佛讓將坐落其上的建材城沾了些皇家氣象,提高了形象。

如果運作得當,這文化「軟實力」所帶來的潛在商業利益,將是十分可觀的。

當然,提高公眾認識和欣賞品位,最終提高公眾對文物的保護意識,還需要考古文博單位的不懈努力。

近年,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積極和當地主流媒體合作,將本地的重要發現,尤其是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多個重大考古項目及時向公眾宣傳普及。

相應的,越來越多因配合基建而發現的古代遺蹟得以保存下來,並和現代化都市有機地融為一體。

「讓文物活起來」,城市的文化底蘊才會慢慢顯露,並不斷放射光輝。

(賈昌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輔展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

陝西考古頻傳「驚艷」發現

2017年,陝西省文物考古部門深入開展血池遺址、石峁遺址等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88項,全年累計完成考古調查438.68平方公里,考古勘探792.07萬平方米,發掘墓葬1450座、遺址285.8萬...

二里頭考古發掘這些年

「聽說又挖出個大墓,裡面有啥不知道,要整個兒打包送到實驗室!」二里頭考古發掘近60年,這片土地上一旦有重大考古發現,就會成為附近村民們茶餘飯後的新話題。自1959年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

河南孟津新莊發現漢代燒窯遺址

孟津新莊漢代燒窯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新莊村東北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12年末在對編號802號的夷平墓冢進行調查勘探時發現。勘探面積9.82萬平方米,發現燒窯127座。經國家文...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鮮出爐

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於5月15日—16日在北京舉行。25個入圍項目領隊和匯報人,終評會的評委、來自全國的考古人、媒體記者及參加旁聽的學者、學...

城市基本建設與文物考古的「洛陽模式」

中國經濟網洛陽11月10日訊(記者成琪)「洛陽是座古城,她的文物就像珍珠一樣散落一地,我們用『原址保護展示』的方式把這些珍珠串在一起,大家想看啥就能看到啥,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11月8日,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