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執意要挖開這個帝王陵,卻無意中替皇帝洗刷了冤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眾所周知,秦始皇陵墓因為氣勢恢宏、財富眾多而為人所熟知。
建國之後,作為考古愛好者,郭沫若很想了解秦始皇陵中隱藏的秘密,便多次提議要挖掘秦始皇陵。
然而,國家從安全角度出發,多次拒絕了他的請求,最後,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同意挖掘明定陵作為試驗。
就這樣,1958年,吳晗,郭沫若等人經過國家的批准,開始對定陵進行挖掘。
明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墓,在當時明朝還是東方最大的最強的國家,加之清朝和民國都對明定陵等皇陵進行了保護。
因此,明定陵的珍寶確實很多,這點沒有出乎意料。
但是,當吳晗等人打開明定陵中萬曆皇帝的棺槨時,卻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
吳晗在檢查萬曆的屍骨時,竟然發現他的右腿骨蜷縮,給人非常痛苦的樣子。
後來經過檢查,萬曆的腿骨確實有很嚴重的疾病,恐怕當時還影響了他的行動。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算什麼線索。
然而,歷史學家們馬上敏銳感受到,這很可能是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
當時,萬曆之前的嘉靖皇帝,就是躲在宮中幾十年不上朝,不過他是在宮中煉丹製藥,這個非常明確。
後來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孫子萬曆又為什麼長期不朝。
考古的發現顯然提供了一個很有力的證明,九因為萬曆有殘疾,上朝不方便,而且一瘸一拐讓大臣笑話,有失皇帝威儀,所以他乾脆不上朝了。
唯一被考古開掘的帝王陵墓,為何結局詭異而悲哀
考古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大型墓葬,比如秦始皇陵,雖然發掘的都是陪葬坑,但是引起世界轟動,無數人期待對秦陵的挖掘。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秦陵始終沒有挖掘,其中離不開一個考古國策「萬不得已不准挖帝王陵」,...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郭沫若提出要挖掘秦始皇陵,惹怒一個大主管,從此立下一個規矩
歷史上,考古界有一個悲劇的案例,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考古。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當時做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提出挖掘明定陵的建議。建議提出來的時候,就遭到了眾多歷史學...
郭沫若提議繼續挖掘秦始皇陵,上級及時遏制,別再動帝王陵!
明定陵建於1584~1590年,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陪葬的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如今,它最出名的一個身份就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唯一被考古開掘的帝王陵墓 挖墓人的結局都很詭異
1955年10月中國文化界人士:郭沫若、張蘇、吳晗、沈雁冰等人向上級請求發掘明定陵。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也想在各方面證明自己的能力,就同意了發掘明定陵的請求。
郭沫若再次提議挖掘秦皇陵,惹得領導憤怒,定下了這一重要的規矩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犯罪行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挖掘明定陵的時候發生一件怪事,嚇的郭沫若再也不敢碰其他的
明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墳墓,是整個明十三陵中第三大的陵墓,由於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的破壞,定陵的外部結構早就已經被破壞掉了,只有內部因為建造的足夠牢固而保存完好。
定陵的挖掘是考古悲劇?郭沫若:至少我們知道了萬曆是個瘸子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死者為大」。在中國,由於五年多年的文化傳承,中國人對祖先更是充滿了崇敬之情。不管是誰,只要是動了別人的祖墳,在古代就會遭到滿門抄斬的刑罰。因此中國人也成為了對「身後事...
郭沫若再次提議挖掘秦皇陵,惹得領導憤怒,定下這一考古國策
考古是人們對歷史探索的一種手段,雖然不雅,但是也沒有辦法。現在的考古在古代叫做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犯罪行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
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到底什麼原因使國家從此定下了不可能輕易發掘帝王陵的規定
眾所周知,1965年4月在郭沫若和吳晗等人的建議下,考古人員開始了對明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墓開始了挖掘,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明朝提供了實在的器物,但是卻...
萬曆皇帝為何25年不上朝?當郭沫若打開他的棺材,找到驚人答案
開國初期,盜墓分子猖獗,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加快了許多考古工作。1955年10月4日,一份題為《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送到了國務院,落款是文化界赫赫有名的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了
在60年前,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重大的消息轟動世界:中國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明定陵發掘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帝王陵...
史上最離奇的一次考古,參與人員全部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此皇陵是唯一被打開的帝王陵墓,但為啥挖墓人的結局都很詭異?
看到標題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猜到是誰的皇陵吧!那就是明十三陵中的明定陵了。它是明朝萬曆皇帝的墓,這是一個頗受爭議的皇帝,有人說他是史上最懶的皇帝,因為他在在位的幾十年裡面,幾乎都沒有過朝,但是在他的...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對象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
明明知道帝王陵中有大量文物,但是國家三令五申不讓挖
國務院曾在1987年和1997年兩次正式發文,強調暫不發掘帝王陵。由此,不挖帝陵成了文博界的「鐵律」。眾所周知,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是中國主動發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雖然這座帝王陵的發掘給我...
為什麼國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樣的教學!
在中國的考古,有一種難以忘懷的痛叫做 「明定陵考古發掘」為什麼這麼說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明定陵考古發掘」事件由此開始。
明定陵事件——萬千珍寶毀於一旦,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
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等幾位在中國文學界頗有地位的人發起了對於明朝十三陵的考古活動,但另專家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的這次考古卻被後人稱之為「最失敗的考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