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考古 是保護文物還是破壞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郭沫若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

郭沫若才華橫溢,被稱為出色的大文豪一點不為過,尤其是他在現代新詩上的發展也是有很深的造詣。

但除此之外,他還非常喜歡歷史,尤其喜歡考古,至今他還被稱為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郭沫若花費了畢生精力研究考古學,除了看書,他還喜歡實踐,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把中國各個朝代的帝王陵都挖出來看看。

郭沫若圖

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

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

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終於獲得了批准。

畢竟那時候新中國才剛剛成立,人民溫飽還沒解決不了,哪有其它的精力搞技術。

更何況對於考古來說,如果沒有成熟的技術保存文物,只會對文物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挖掘定陵圖

挖掘工作非常順利,考古人員很快找到了陵墓的入口,墓中有各種古玩這字畫、奇珍異寶、綾羅綢緞。

由於當時考古技術落後,當空氣進入這個封閉近300年的空間後,字畫綢緞內的文物迅速腐化,其他文化也有相當大的損失。

考古人員也打開了皇帝皇后的棺槨,看到了他們的屍骨。

後來聽說皇帝皇后的屍骨已另外保存,複製的棺槨已經做好,為了保持地宮的乾淨整潔,迎接上級領導檢查,考古隊員就下令把原來的棺槨給扔到山溝里。

郭沫若雖然不是真的盜墓賊,但他的做法讓很多文物損失,跟被盜走也沒什麼區別。

乾陵圖

大量文物的損失讓領導及考古界非常痛心。

但是這事過沒多久,郭沫若又想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並說雖然定陵挖掘損失了不少文物,但積累了經驗,以後再做挖掘工作就知道怎麼做了。

他的要求讓國家非常生氣,堅定的回絕了郭沫若,並回了他七個字:以後禁挖帝王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