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提議開挖秦始皇陵,惹領導大怒,定下一個五字鐵規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6年,明史研究學者郭沫若提議開挖明朝萬曆皇帝陵寢定陵,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最後在他和吳晗的堅持下,開挖定陵計劃終於獲得了批准,也由此揭開了中國考古界一場具有毀壞性質考古的序幕。

一般來說,工作人員對古代陵墓進行的發掘,絕大部分是帶有保護性質的,那為何定陵的發掘卻被稱為是帶有毀壞性呢?

當年5月,定陵發掘工作正式進行,進展得相當順利,工作人員很快就找到了入口,進入到地宮裡面,看到了萬曆跟兩位皇后的棺槨,還有陪葬的各種古玩字畫、綾羅綢緞以及奇珍異寶,可以說收穫非常大。

但是由於當時考古技術不成熟,加上有些工作人員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不強烈,所以地宮被打開後,空氣進入這個封閉了幾百年的密閉空間,除了一些金銀玉文物之外,其他的有機質文物比如字畫綢緞類都遭到了嚴重損壞,而且事後萬曆跟兩位皇后不僅屍骨無存,就連三具金絲楠木棺材被當作垃圾扔進山谷之中,不見蹤影。

如此大的毀壞損失讓考古界跟上層領導痛心不已。

但沒過多久,郭沫若又提議開挖秦始皇陵以及唐高宗李治跟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並說開挖定陵雖然有損失,但也獲得了不少挖掘經驗,知道如何做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郭沫若的提議讓領導十分生氣,不僅堅定的否決了他的計劃,而且定下一個五字鐵規矩:禁挖帝王陵!一直到現在,這條鐵規矩都是考古界工作的基本準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沫若考古 是保護文物還是破壞文物

眾所周知,郭沫若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郭沫若才華橫溢,被稱為出色的大文豪一點不為過,尤其是他在現代新詩上的發展也是有很深的造詣。但除此之外,他還非常喜歡歷史,尤其喜歡考古,至今他還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