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洛陽這座遺址為你揭開「最早中國」的真面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走在舊磚上,

看看老城牆

那些故去的歷史,

你是否還放在心上?

神都洛陽城

歷史悠久厚重

5000年華夏文明史

幾度沉浮

千年滄桑……

而近日,一座遺址博物館的建設再次將人們的注意力

聚焦於洛陽——這片孕育了華夏文明的千年古城

洛陽城的這座遺址

在近年

不斷改寫著中國之最

————

發現了中國最早城市主幹道網、

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轍、

中國最早「紫禁城」——宮城

(圖為二里頭遺址宮城復原效果圖)

中國最早中軸線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宮室建築群

中國最早大型圍垣官營作坊區、

中國最早青銅器和綠松石器製造作坊

並首次在宮殿區發現成組貴族墓及隨葬其中的綠松石龍形器

用於祭祀與宮廷禮儀的青銅酒器、樂器、武器、玉器的出土

昭示著早期王朝的禮制傳統……

神秘而又磅礴的它,

就是洛陽

「五大都城遺址」之一的二里頭遺址

它的發掘和研究,

會向你細細描述

「最早的中國」是何模樣

「華夏第一都」又是怎樣一幅畫卷

距今5000多年的「中華第一王都」

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範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約3平方公里。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我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二里頭遺址範圍為東西約2公里,南北1.5公里。

包含的文化遺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下至東周、東漢時期。

此遺址的興盛時期的年代為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夏文化時期,考古界將其主要階段稱為「二里頭文化」。

(圖為二里頭遺址車轍)

自1959年發現以來,歷經幾代考古學家的不懈探索,於近60年來發掘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現已發掘出宮城、「井」字形大道,以及鑄銅、燒陶、制玉、制骨等作坊遺蹟,出土青銅器、玉石器、綠松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萬餘件。

(圖為二里頭遺址3號基址)

遺址的中部發現有30多座夯土建築基址,

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宮殿建築基址群,

其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

許多形制為後世沿用,號稱「中華第一王都」

迄今可確認的,我國最早宮城遺蹟

宏偉的1號宮殿建築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高0.8米。

專家根據《考工記》,復原了一號宮殿的圖形,認為這是一座以木架骨、草泥為皮,四坡出檐的大型木構建築。

(圖為二里頭遺址1號宮殿復原效果圖)

根據出土的遺蹟現象,可以將1號宮殿建築基址的主殿復原成一個「四阿重屋」式的殿堂,殿前有數百平方米的廣庭。

基址四周有迴廊。

大門位於南牆的中部,其間有3條通道。

(圖為宮城東牆、東2城門與4號基址)

在今天看來,這種王宮大殿不論是規模還是材料,的確都太原始落後。

但是,在4000年前,這可是整個東亞地區最高大、最雄偉的建築,睥睨四方,唯我獨尊。

(圖為二里頭遺址2號宮殿復原效果圖)

二號宮殿建築遺址是包括廊廡、大門、中心殿堂、大墓的一組建築。

宮殿有北牆、東牆、東廊、西牆和西廊,南面為復廊和大門建築,而北牆和三面廊廡圍成一個廣庭,庭院裡有陶水管鋪設或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設施。

(注意,已經有排水設施出現了哦~!)

青銅鑄造技藝已經成熟

遺址中還出土數件鑲嵌綠松石的獸面銅牌飾,製作精美,表現出了極其熟練的鑲嵌技術,是我國最早的銅鑲玉石製品,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圖為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鴨形陶鼎)

二里頭遺址所發現出土的大量用於祭祀與宮廷禮儀的青銅酒器、樂器、武器、玉器的,對中國早期的禮制傳統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圖為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鉞)

其他銅器還有生產工具刀、錛、鑿等;武器戈、戚、鏃等;樂器鈴等。

二里頭遺址的玉器數量豐富,風格獨具,器形有圭、璋、琮、鉞、刀和柄形飾等,多為禮器。

近日,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工奠基,計劃於2019年10月建成,建成後將呈現「最早的中國都城」風貌。

屆時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位於二里頭遺址保護區南約300米、偃師古城快速公路北約200米、二里頭遺址宮城區中軸線南延線西側區域,建成後將滿足文物展示、館藏、科研和觀眾遊覽休閒等綜合性需求。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鳥瞰效果圖

該博物館建築總體設計以二里頭台地為意象,建築天際線中央高起並逐漸融合於大地,象徵威儀四方的華夏最早王朝氣象。

外觀設計以「華夏之源最早中國」為基本理念,包含了「鑰匙」「盤龍」「銅爵」「玉璋」等二里頭元素。

其中,從上面看,博物館的屋頂平面暗含了一把「鑰匙」形象,象徵著二里頭文明是打開中華文明的一把鑰匙。

博物館整體形象就像一條盤旋的龍,這也準確地表達了二里頭在早期中國研究中的獨特地位。

洛小夕多想穿越回5000多年前的洛陽

去探尋中國文明史源頭的破譯以及復原

多想抹開厚重的塵埃

去看看磅礴瑰麗的歷史萬象

你呢?是否也一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

殷墟坐落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部,這裡曾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朝一度在此開創了晚商盛世。武王滅商之後,遭受重創的大邑商迅速走向沒落,最終淪為廢墟。繁盛一時的殷商王朝僅在典籍中留下隻言片語,諸多歷史細...

這個小村莊,有人稱它是「最早的中國」

你知道「最早的中國」在哪裡嗎?——河南偃師二里頭。洛河南岸一個普通的村莊,看似與中原大地上的千村萬落一樣平淡無奇,卻埋藏著中華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間,這裡曾有中國最早的...

二里頭遺址——華夏第一王都

1959年,隨著徐旭生先生帶隊對「夏墟」進行調查,二里頭逐漸被發現,關於這處遺址也產生了許多的爭議,但是學術界逐漸認為這就是夏王朝中晚期都城所在。

二里頭考古發掘這些年

「聽說又挖出個大墓,裡面有啥不知道,要整個兒打包送到實驗室!」二里頭考古發掘近60年,這片土地上一旦有重大考古發現,就會成為附近村民們茶餘飯後的新話題。自1959年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

最早的「紫禁城」——二里頭(下)

建立中極 「建立中極」可以說是對宮殿區最好的概括,二里頭都邑主要發掘大型宮殿基址兩座(分別稱之為一號、二號基址),宮殿區內還發現數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築基址,在晚期宮城中確認兩組大型建築基址群。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