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刷館:中山國王陵下埋藏兩千多的青銅酒壺,解密中山國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山國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由鮮虞人建立起的一個小國,並曾經幾度為他國所滅,被迫躲入太行的深山裡,直到公元前381年恆公帶著子民殺出深山,才復興了中山國,並遷都靈壽。
之後,中山國日益強盛,一度還和戰國七雄比肩。
中山國創造了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文化,但是,悠悠的歲月逐漸地模糊了它,後代的史學家對它也爭論不休,難以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屢見關於中山國的文字,但並未有單獨把他作為世家列成一章,在《史記-世家第十三趙》里除了屢有伐中山國的字外,還記載:「趙惠文王三年,滅中山國,遷其王於膚施。
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
」其它的歷史文獻中也僅僅是寥寥數字,沒有完整地記錄有關中山國的歷史。
那麼,中山國的歷史究竟是什麼樣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終於發現並找到中山國的都城及王陵里陪葬的見證物。
1974年,河北平山縣三汲鄉開始大規模平整農田,可是,在這片田地上,屹立著許多高大的土丘,而且這些土丘並不是自然形成的,村民們稱其為陵台。
考古人員分析認為它們可能是古代大型墓葬形成的封土堆。
於是,考古隊在附近的田野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並陸續地發現了許多古代的居住遺址,經過發掘,一個東西寬約4千米,南北長為4.5千米的戰國古城現身。
並且在城中,還有一座小山,聯繫到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提及的中山國的奇怪風俗「中山俗以山在邑中」,證明這裡很有可能是戰國時期中山國的地盤,並且附近那龐大的王陵群說明這裡也許就是中山國的國都靈壽。
經過陸續的發掘,在1號大墓發掘了許多的青銅器,其中,有一些青銅酒壺,當考古人員整理這些文物時,那些在地下已經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密封古酒,竟然揮發出了濃郁的酒香。
當技術人員費力地打開生鏽的銅壺後,封閉千年的濃香一下子沖了出來。
在這些酒壺中主要儲存了兩種香味的酒,一種帶有蘋果香味,另一種則有一股奶酸味。
經過發酵工業研究所鑑定,這些含有乙醇的酒,應該是糧食或者奶經過加工釀造的,但究竟用了什麼原料,還沒有定論。
然而,對考古人員來說,最為珍貴的卻是這些酒壺以及其它青銅器上的銘文。
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所用的大多都是漢字,器物上的文字都是刻成的,其中有一件高達63厘米,重28千克的大方壺,其上刻有469個字,其刀工嫻熟,筆畫流暢洒脫,字體十分端莊秀麗,整篇銘文就像一幅精湛的書法傑作,這是僅次於目前出土面世銘文最長的《毛公鼎》的又一件青銅器。
經過研究,這件方壺上面刻著1號墓的主人、中山國歷史是最偉大的君王「錯」的名字,並且還提到了在錯之前,中山國的4位先王:文公、武公、恆公、成公。
銘文中記述了中山王錯在位時發生的一件大事情:燕王噲讓位於子之,自己反倒甘稱臣子,結果引起燕國的內亂,齊國藉口燕國君位繼承不合理,乘機出兵干涉,而中山國也從中得到了許多好處的故事。
這也印證了我國古代文獻中關於燕王噲「禪讓」的記載。
在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還為我們解密了中山國的歷史,即大致補齊了中山國君王的世系。
在1號墓中,還發現了九隻更為精美的「鼎」,在最大的銅鼎及一件青銅圓壺上,中山王錯的功業又一次得到記載。
然而,就在攻燕勝利後的第二年,中山王錯因病逝世,這些青銅器就作為陪葬物而埋入了他的陵墓中。
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後的趙國鐵騎殺來,曾經輝煌過的中山國最終滅亡。
本文參考文獻:《中華考古事典》、《中國古代史常識》
石家莊人的祖先不是燕趙人,而是來自一個神秘國度的遊牧民族
河北人習慣稱自己的家鄉為「燕趙」,事實上,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戰國時代,曾有一片土地,既不屬於燕,也不屬於趙,而是屬於一個名為中山的神秘國度。為了與漢代的中山國相區別,考古學家稱之為「古中山國」。史...
中山如何美?簡牘中山|最後的戎狄(第三集)
編者按隨著中山王墓的洞開,神秘王國重新世人眼前。豐富的考古成果令人振奮,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舉世震驚。中山國的藝術融合了遊牧民族與華夏族各自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今天跟隨作者一起了解,中山如...
民工一腳踩空,考古專家順著挖,挖出了驚世大發現,解開千年之謎
中山國王墓的考古發現本文作者 倪方六在中國博物館中,好多文物的出土都有「偶然性」。這篇文章要說的包括國家一級文物「錯金銀虎噬鹿屏風插座」在內的一批先秦中山國文物的發現,就很有戲劇性。
河北一小山村,吸引考古隊前來,挖出兩件國寶,國家永久禁止出境
導讀:如今的河北人習慣稱自己的家鄉為「燕趙之地」,其實早在兩千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河北的大地上,有一塊特殊的土地,既不屬於燕國,也不屬於趙國,而是屬於一個神秘的古老國家——中山國。中山國地處燕...
青銅器瑰寶之中山王三器超清拓片銘文——讓你見識中山王的美!
戰國時期的中山,即春秋時期的鮮虞,本是戎狄部落的一支,1974年以來,在河北省平山縣發掘出中山國重要遺址,遺址座落在平山縣三汲公社東靈山和西靈山的南麓。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時候最令...
老農偶然發現一座古墓,出土幾千件文物,其中一件禁止出國展覽
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北省平山縣的一位農民,為了修平自己的農田,就到附近的一個土丘上拉土。突然間,他在土中發現了幾件金屬製品,看起來好像是以前的青銅器,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將此事上報給當地的文物部門。...
民工一腳踏空掉進地洞,踩出失落2300年神秘古國
1974年,平山縣三汲鄉農民平整土地,從一些被懷疑為古墓的大土丘采土。當地文管部門非常擔心,考古隊迅速進駐現場。此時,土丘的斷面上滿是戰國時期的瓦礫,證明此處曾經有宮殿。
一個活在文字里的王國
在中山國王陵文物陳列館,2458個特殊的文字整齊地排列在青銅器上,如長空列陣。戰國中山國曾經消失的歷史畫面,通過鮮活的文字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轟鳴著歷史的迴響。那個神秘王國興衰的慷慨悲歌,正通過...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中山王厝鼎壺
戰國時代中山國王厝所作銅鼎與方壺。一般將其與同出的厝的嗣王(妾子)(次蟲)所作圓壺合稱「中山三器」。1977年出土於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三器均有很長的銘文,記載中山國的歷史,補充了文獻中的缺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