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自由 人魚圖騰自古有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唐人首魚身俑

關於人魚的傳說,古來有之。

在西方,傳說美人魚是海神的化身,海神波塞冬早期常被描述為半人半魚的「美男魚」,海洋女神忒提斯有時以衣飾華麗,魚尾鑲嵌寶石、牡蠣等物的美人魚形象出現。

而東方關於美人魚的傳說,更是頗具魔幻色彩。

死後復活的「魚婦」

中國《山海經·海內南經》最早記載了人和魚的故事:「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郁水南……畫體為鱗采,即鮫人也。

」其中的鮫人外表是人頭魚身,長著四隻腳的魚,後來傳到了日本,成為人魚最原始的形象。

《山海經》中還有人魚、赤鱬、氐人、互人等人面魚身的怪魚,其中的人魚,指的應該是鯢魚,即俗稱為娃娃魚的大型兩棲動物,《山海經·北山經》記載了人魚的特徵:「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其中多人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

《山海經·大荒西經》還提到一種「魚婦」具有死後復活的神力:「有魚偏枯,名曰魚婦。

顓頊死即復甦。

」魚婦的狀態似在半枯半榮之間,而且「死即復甦」,這可以看做是娃娃魚的冬眠習性在神話中的反映,「死」即冬眠,「復甦」即醒來。

西漢司馬遷所著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中,有關於「人魚」的記載,其中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說有些看起來像是形容山椒魚、鰻魚、鲶魚之類的水中生物,長得像人形,全身披覆著鱗片,感覺上比較接近人和動物的混合體。

《太平廣記》中也有記載:海人魚,東海有之,大者長五六尺,狀如人,眉目、口鼻、手爪、頭皆為美麗女子,無不具足。

啼聲如小兒。

有的古書把它稱作鮫人,有的說就是人魚。

安徒生筆下那種妙媚清麗的小公主,中國這邊是叫鮫人,而且用途也頗血腥,除了說人家會哭眼淚變珍珠,就儘是在寫要怎麼拿他們去做墓里的長明燈。

「鮫綃」原型是絲綢

中國古代真的有「鮫綃」嗎?著名服飾文化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張志春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絞紗的原型指的是中國傳統的絲綢,很多古詩詞里有很多對『鮫綃』的描寫,其實是在歌頌絲綢的一種服飾之美,中國古代絲綢服裝輕柔、飄逸、華爽,既表達了儀態萬方的服飾動態之美,同時又能隱隱約約的暗示、炫耀人體之美。

張志春還以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時期的素紗禪衣舉例,「當時出土的兩件素紗禪衣,每件整體重量不到今天的一兩(50克),後來今人用最好的絲、最好的工藝、製作同樣大小的素紗禪衣,最後稱重51克,可見古代人紡織技術水平之高。

」張志春還介紹,絲綢面料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也相當有名,皇室、貴族均以擁有絲綢服飾而自豪。

「凱撒大帝(中國西漢時期)曾穿著中國絲綢長袍去看戲,引起全場的欽羨。

經一些學者考證,當時凱撒穿的絲袍材料來自西漢的首都長安。

」張志春說,「公元一世紀中葉羅馬史學家魯卡努斯記載,埃及豔后克莉奧佩特拉擁有的絲綢衣服,就曾引起許多人的羨慕。

一幅拿破崙油畫像中,拿破崙腳上穿的皇室的鞋子,就是由海藍色的絲綢製成的。

人魚圖騰,象徵「自由」

圖像中的人魚出現,甚至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來自仰韶文化的人面魚身紋陶壺,陶文人魚符號,都說明了在距今8000年-6000年時期,先民就有了人魚的圖騰。

《淮南子·墮形篇》記載:「后稷壠在建木西,其人死復甦,其半魚在其間」。

在先民眼中,死後復甦是值得羨慕的神通,似乎跳脫了生死界限,輕捷游弋於生死之間。

因此後世墓葬中常用人魚形象的紋飾,以寄託墓主人永生的願望,南唐二陵中就曾出土多件人面魚身陶俑。

遼寧巴林左旗出土的遼代白釉人首摩羯水盂,人首為一少女頭像,雙手捧一龍頭短注,魚身,有雙翼,可見,這是一件人、龍、魚、鳥等四類不同生物的變合體,而且多了盛水的實用功能。

「從古陶文到近現代,很多工藝品都離不開魚,很多器物都有魚的形象。

古人覺得人魚是美好的一種形象,是一種祥瑞。

魚人合一,形成一種圖騰。

這種擬人化的造型,也表達了人和魚共生的一種關係。

」成都雕塑家朱成說,「比如電影《美人魚》,雖然是觀賞電影,但除了視覺,也可以說我們是在尋找一種原始的、記憶基因,找到一種文化的記憶,不牽強的記憶,就覺得很自然很美。

張志春還說,「人魚是個自由的生命,既是人又是魚,這種能力,是超越了常規生命的能力,不受陸地、水、空氣的限制,是遠古圖騰的一個遺痕,是一種神化意向。

表達了先民對無限自由的嚮往,同時也是人對自身形體無限美的追求。

」華西都市報記者荀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方美人魚:中國的呆萌,日本的猥瑣(多圖)

陸遊《釵頭鳳》一詞早已為國人所熟知,說的是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

國產玄幻劇到底有多少梗來自《山海經》

2016-06-15 夏秋 時拾史事玄幻劇的靈感源泉一直以來,無論是大銀幕還是小螢屏,神魔玄幻在國產影視行業中都是個不容忽視的題材。不管是去年大熱的《花千骨》、《捉妖記》、《華胥引》,還是今年接...

歷史上有「美人魚」嗎?

在《山海經》的記載中,人魚的形象更加豐富,品類也增多,比如赤鱬是「其狀如魚而人面」,陵魚是「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其中甚至有顓頊死而化為魚婦的記載,這與《淮南子》里所記載的「后稷死而復甦,...

人魚到底有多少種(二)

專欄作者陳 列不只是西方,人魚的傳說是世界範圍的,特別是海洋國家,他們對人魚的想像更加豐富一些。雖然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並不是以海洋為主的國家,但是因為也有漫長的海岸線和領土內錯綜複雜的河流網,也因...

中國古代傳說里的人魚是美人魚還是醜人魚?

在安徒生童話中,美人魚是美麗的化身。「她的皮膚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過,跟其他的公主一樣,她沒有腿:她身體的下部是一條魚尾。」在中國古代有人魚的傳說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