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的特色藝術文化青銅器的發展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之大事,在祀及戎」。

對於中國先秦中原各國而言,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祭祀和對外戰爭。

作為代表當時最先進的金屬治煉、鑄造技術的青銅,也主要用在祭祀禮儀和戰爭上。

夏、商、周三代所發現的青銅器,其功能(用)均為禮儀用具和武器以及圍繞二者的附屬用具,這一點與世界各國青銅器有區別,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青銅器文化體系。

一般把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

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龍山時代,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

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

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形成期的銅器有以下特點:

1、紅銅與青銅器並存,並出現黃銅。

甘肅省東鄉林家遺址,出土一件范鑄的青銅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遺址發現兩件帶孔紅銅牌飾;河南省登封王城崗龍山城內出土一件含錫7%的青銅容器殘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內出土一件完整銅鈴,系紅銅;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兩件黃銅錐;山東省棲霞楊家圈出土黃銅殘片。

發現銅質製品數量最多的是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齊家文化,有好幾處墓地出土刀、錐、鑽、環和銅境,有些是青銅,有些是紅銅。

製作技術方面,有的是鍛打的,有的是用范鑄造的,比較先進。

2、青銅器品種較少,多屬於日常工具和生活類,如刀、錐、鑽、環、銅鏡、裝飾品等。

但是應當承認當時人們已能夠製造容器。

此外,在龍山文化中常見紅色或黃色陶鬹,且流口,腹襠部常有模仿的金屬柳釘,如果認為這時的銅鬹容器與夏商銅鬹,爵、斝容器功能一樣的話,當時的青銅器已經在或開始轉向禮器了。

3、一般小遺址也出土銅製品,一般居民也擁青銅製品。

此外,這個時期的青銅製品多樸實無飾,就是有紋飾的銅鏡也僅為星條紋、三角紋等等的幾何文飾,絕無三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感。

二、鼎盛期:

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

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

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

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

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

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

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

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

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

《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

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

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

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

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

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

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

用陶質的複合范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

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

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

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用在首飾上。

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

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鑑定,鐵刃均為碩鐵。

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

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

書中對

製作鐘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

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

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干將,歐治子等人。

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

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鏽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

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

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鍾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樑,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

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

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

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

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

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制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

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三、轉變時期;

轉變時期一般指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

經過幾百年的兼并戰爭及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以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權性質的封建社會最終建立,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

社會各領域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體到某些青銅器,精美的作品還是不少的。

如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掘獲的兩乘銅車馬。

第一乘駕四馬,車上有棚,御者為坐狀。

這兩乘車馬均為青銅器鑄件構成,大小與實際合乎比例,極其精巧。

車馬上還有不少金銀飾件,通體施以彩繪。

第二乘馬,長3.17、高1.06米,可以說是迄今發掘到的形制巨大、結構又最複雜的青銅器。

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從而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

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占了主導地位。

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

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

本文源自360讀書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商周時期青銅文物鑑賞:工藝真是太贊了!

把尊舉爵念商周商晚至東周戰國是我國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東漢以後逐漸勢微。到宋代仿古之風陡起,但鼎彝之器其型其紋都早已脫型於三代吉金,眾人收藏之心銳減,其市價不及一二,無甚聊意。三代青銅傳世甚少,多...

淺談古代青銅鏡演化史

歷史無聲,物件證明。博古論今,妙趣橫生。 收藏不只是文物,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智慧。銅鏡在我們古代漫長的古代社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考古界目前發現,到占漢時期的銅鏡質量就很高了,銅鏡不僅...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特徵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工藝的最大特徵時候出現了新的製作工藝,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失蠟法的出現,使青銅藝術邁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出現了一批新奇清秀的器形,做工精雕細鏤、玲瓏剔透 、瑰麗典重,異常的典雅輝煌。...

青銅器的傳奇歷史

一般中國青銅器發展劃分三大階段,早期、鼎盛時期和晚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到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

震驚!中國燦爛輝煌的青銅器時代

近日《羋月傳》熱播,小編因為持續關注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發掘情況,發現《羋月傳》里秦國王后的椒房殿里有兩盞雁魚燈,而且宮中日常用品均為做工精美的青銅器。今天就來扒一扒我國燦爛的青銅器時代。

夏商西周的青銅器藝術鑑賞(三)

時代簡介夏商西周是我國的奴隸制社會,伴隨社會分工的擴大、青銅冶鑄、制陶、玉石骨牙雕刻、漆器及紡織等手工業的技巧日益精湛。這一時期以青銅器的藝術品成就最為突出故有青銅器時代的稱號。前兩期聊了青銅器...

青銅收藏必讀:青銅器詳解

匜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沃的意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有的帶蓋。青銅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現,多有四足。春秋時有三足和無足的匜,無足...

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饕餮盛宴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的饕餮盛宴!」8月6日下午,「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總策展人黃曉楓如此介紹。據她透露,此次展覽匯集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

安陽殷墟出土的鎮國之寶 | 青銅時代與青銅鼎

安陽殷墟出土的鎮國之寶青銅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時候極為普遍的烹飪器,其後實用意義逐漸減弱,成為權勢的象徵物。夏鑄九鼎的傳說,表明了青銅器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發生於春秋時代的「問鼎中原」事件,是...

中國4000多年青銅器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

一般把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