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在倉庫蒙塵三十年,專家承認錯誤,國寶重見天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謂國寶,指的是國之重寶!

現在我們說的國寶,除了指大熊貓之外,通常都是一些珍貴的出土文物,例如鼎器,傳國玉璽等等!

這些文物之所以稱之為國寶,不管是從器物本身,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都是極具價值的!

有些國寶從外表就能夠看出它的價值,但有的頗具內涵,表里不一,很容易看走眼!

故事發生在1982年6月,原天水地區上水工程指揮部在今秦州區石馬坪修上水工程時,發現一座古墓。

經原天水市博物館清理,出土了釉陶燭台、雞首瓶、銅鏡、等隨葬品和文物。

而且在墓室的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石棺床,但是棺材和墓主人的屍骨早已腐爛,只留下一套17塊石質圍屏。

​石棺床以及石屏風材質都是砂頁岩,質地比較鬆軟,歷經千年還沒有腐蝕就非常難得。

棺床和石屏風一共由26塊石板組成,其中帶有壁畫的屏風17塊。

雖然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歲月洗禮,但這並沒有磨滅了石質屏風上的壁畫,還是依舊的色彩鮮明。

這種帶有壁畫的石屏風是首次在甘肅天水地區發現,由於沒有參照的的資料,考古人員只是根據畫像內容、風格、建築藝術、人物造型、樂器組合和唐代禮樂規制,初步定為隋至初唐墓葬。

但這座古墓曾經被盜,出土的文物有限,有價值的東西很少,所以並沒有引起文物部門的重視。

而出土的石棺床和石屏風,被博物館當成了價值不高的文物,一直放置在博物館的倉庫。

直到20年之後,山西太原出土隋代虞弘墓、北齊徐顯秀墓,陝西西安出土北周安伽墓、康業墓、史君墓等外來民族墓葬的發掘,裡面出土的石棺床和壁畫都與天水古墓非常相似,人們才開始注意天水石屏風的重要性。

​2010年,天水市博物館對石屏風進行了修復,後來經過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專家仔細的鑑定後評定,這17塊石質屏風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後來經過專家們的仔細考察、翻閱史料後,最終確定這是北周后期至隋唐時期粟特人貴族墓葬!

粟特人曾在我國新疆甘肅地區活動,隋唐時期,他們更是大量湧入我國其他地區,並逐漸跟我國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互融起來。

如此重要的國寶級文物,卻蒙塵在倉庫中30年,是考古界的一大損失!

當年參與古墓發掘的專家在得知消息之後,非常痛心,流下了傷心的淚水,說:國寶被忽視,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不過好在國寶已經重見天日,我們對於古代民族文化的研究又近了一步,很多曾經不能被證明的東西,現在都有了線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