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

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歷史時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
新石器--良渚玉梟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前奏。

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發展分為石器時期、玉器時期、陶器時期。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

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占鰲頭。

而其深涵的
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文字是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單個或成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劃符號,學者們稱之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時期,稻作生產已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耕作的犁耕階段,從而為當時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稱,胎質細膩、造型規整,器種變化多樣,用途分明,尤其是
鼎、豆、壺的組合,構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化背景

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被謄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

良渚文
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

對「良渚遺址」出土的人物,經基因鑑定確認,良
諸人是駱越後裔。

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

良渚
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

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

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
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體可分為早、晚兩期。

早期以錢山漾、
張陵山等遺址為代表。

陶器以灰陶為
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器形有魚鰭形足的鼎、袋足、鏤孔豆、貫耳壺、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

晚期以良渚、雀幕橋等遺址為代表。

陶器以泥質黑皮陶較為常見,並
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貫耳罐、侈口圓腹罐、簋、大圈足盤、寬把帶流杯等。

文化特徵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

輪制較普遍。

一般器壁較薄,器表以素麵磨光的為多,少數有精細的刻劃花紋和鏤孔。

圈足器、三足器較為盛行。

表性的器形有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大圈足淺腹盤、寬把帶流杯等。

琮、璧一類玉器數量之多和工藝之精,為同時代其他文化所未見。

石器磨製精緻,新出現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鐮和階形有段錛等器形。


遺址位置

良渚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

發現於1936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良渚居的地方。

出土的石器有鐮、鏃、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製精緻,特別是石犁和耘
田器的使用,說明當時已進入犁耕階段。

距今
5300~4000年的良渚遺址區內有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

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

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新發現的這座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出土文物

良渚出土的陶器,以泥質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採用輪制,器形規則,圈足器居多,用鏤孔、竹節紋、弦紋裝飾,也有彩繪。

玉器發現很多,有璧、琮、璜、環、珠等,大部分
出土於墓葬中。

與良渚遺址同類型的遺址,在長江下游的蘇南,直至錢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區,分布較廣,考古學界統稱為「良渚文化」

據對有關遺址出土文物的碳14測定,其年代距今47005300年,先後延續達千年之久。

19861987年,從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隨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徵財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權的玉琮和象徵軍權的玉鉞,為研究階級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使世界上許多大博物館對舊藏玉器重新鑑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誤認為是「漢玉」實際上是良渚玉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

出土的絲織品殘片,是先摷後織的,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
絲織實物,這塊距今47005200年的絲絹堪稱「世界第一片絲綢」

王遂今先生(
《吳越文化史話》,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等論證,「絲綢之源」起源於長三角,上古黃河與西北是從河姆渡、良渚等江南絲綢文化北傳過去的。

1994年又發現了超巨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確認是人工堆積的大土台,土層最厚處達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見。

考古學界認為「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源頭」

良渚玉器

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相當精美。



小編私人微信:15024378322歡迎參與交流洽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文物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5日電(記者許正)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的小南山遺址於今年7月正式考古發掘以來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期文物。考古專家說,出土的大量珍貴玉器表明鄰近我國東端國境線的小南山早在8...

上海崧澤遺址出土珍品——陶器

上海不僅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而且具有6000年的悠久歷史。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上海博物館研究部考古組開展一系列的考古調查與發掘,終於有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