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鄉下人」,一部服飾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在進行交流的沈從文先生和王㐨(xù)先生

Sayings:

1949年,沈從文先生進入歷史博物館工作,經常自願為觀展者充當講解員,「他那樣子不但是自得其樂,簡直是得其所哉」。

1953年,從朝鮮戰場回來的志願軍戰士王㐨(xù),在一次展覽中與沈從文先生偶遇,從而打開了生命中的另一扇門。

沈從文先生走後,王㐨先生憶及自己後半生的工作,曾說:「我把自己送給沈先生了。

今年7月21日,值《中國服飾史》新版推出之際,作者王㐨的女兒、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女士,應邀做客北京僑福芳草地中信書店,與大家分享這本書背後的故人故事。

王丹| 中國服飾史的故人故事 2018.07.21

一 、王㐨與沈從文的初遇

1953年,朝鮮停戰,我的父親王㐨從朝鮮到北京來,進行短暫的休息。

當時的歷史博物館在故宮午門一帶,正好有一個中國通史展,他去的時候觀眾不多,館裡的一名講解員就專門為他講解。

父親聽了一天,直到閉館;第二天,又去,這位講解員就繼續給他講。

到了中午,兩個人就坐著在長椅上,一起吃個麵包或吃個香蕉,休息好了回展廳繼續講。

父親連續一個星期去看這個展,北京其他地方都沒去,講解員就給他講了一個星期。

我在博物館工作了28年——從文博交流館,到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再到北京藝術博物館,幾乎沒有碰到過連續一個星期造訪同一個展覽的參觀者,也沒有見過一直給同一位觀眾講解的講解員,講完了還要一起吃飯。

有一天,那位講解員又和父親一起吃飯,不同的是,這次直接領到了家裡。

直到這個時候,父親才特別靦腆地問:「您是誰呀?」對方回答:「我叫沈從文。

在歷史博物館擔任講解員的沈從文先生(圖片來自網絡)

父親嚇了一跳,完全沒想到眼前這位就是沈先生。

但就像冥冥中已經安排好的,兩個人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53年開始,直到1988年沈先生去世。

二 、深入「萬人坑」

很快,父親回到了朝鮮。

他和沈先生的書信往來經常被戰友當成笑談:「哎喲,王先生,你的老朋友給你寫信來了。

」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父親以前在上海念過業餘美術學校,也會拉小提琴。

在朝鮮期間,他在志願軍文工團負責做服裝道具,畫舞台布景之類。

出於工作需要,他畫了不少寫生,比如朝鮮某地的環境、場景,比如人們穿什麼衣服。

這也鍛鍊了他的觀察力,能夠快速地記錄、分析事物。

王㐨先生在朝鮮期間的寫生作品1

王㐨先生在朝鮮期間的寫生作品2

王㐨先生在朝鮮期間的寫生作品3

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父親也在其中。

這一年,他考取了魯迅美術學院。

報考的人很多,他考了第八名。

但是在報到的當天晚上,他就從學校跑掉了,跑到了北京,因為中科院考古所也錄取了他。

父親到了考古所之後,開始是在行政崗位。

60年代,山西大同發現了一個「萬人坑」,考古所受命前往勘察,由我父親帶隊。

實地勘察的時候,父親第一個下到「萬人坑」里。

他腰上系一根繩子,順了三十多米下去,坐在井底拿手電一照,周圍全是白花花的人骨。

考古所的專家先後去了五次,用考古的方法證實了「萬人坑」是侵華日軍的罪行,裡面全是遇害礦工的遺骨。

有些人的衣服尚未腐爛,上面還能看到姓名牌,口袋裡還有飯票。

考古所一行人將發現的礦工遺物整理得清清楚楚。

後來,相關單位通過這些信息聯繫到礦工家屬,不少外地家屬也紛紛趕到山西,參加聲討「萬人坑」的大會,哭成一片,場面非常震撼。

這樣的經歷,促使父親更加熱愛人、熱愛生活,或者說悲天憫人。

三 、染纈之緣

在這之後,父親從技術崗轉到了業務崗,在考古所技術室從事文物保護工作。

20世紀60年代的王㐨先生

此前,沈從文先生已經發表了不少關於文物研究的文章,主要是關於書畫和絲織品的。

現在不少人喜歡「植物染」,也叫「草木染」,但新中國最早研究染纈的人是誰呢?是沈從文先生。

改革開放之後,父親給沈先生整理的第一版《龍鳳藝術》里,就收錄了沈先生1958年發表在《文物考古資料》上的《談染纈》。

在這篇文章中,沈先生將中國染纈分為三類:絞纈、夾纈和灰纈。

現在紡織學院、相關領域的學者談到染纈的時候,還在沿用沈先生創立的分類方法。

父親家裡曾經與人合辦過染坊,也有幾台織機,他從小就在織機底下鑽來鑽去,對紡織、印染非常熟悉。

在朝鮮的時候,文工團要做一些需要印特殊花紋的衣服,他都能用油漆印出來。

60年代,新疆阿斯塔納出土了一批毛織品和絲織品,父親做了大量實驗,要弄清楚上面的花紋是怎麼來的。

當時物資比較匱乏,紫藥水、紅藥水都是染料。

後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他都零零散散地在家裡做實驗。

實驗記錄保存得很好,整整齊齊的,收錄在2014年出版的《染纈集》里。

我認為,父親幾十年里都投入精力在染纈實驗上,受沈先生染纈研究的影響是很大的。

父親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你了解了中國,才能以此作為一把鑰匙,去了解世界的文化。

」你足夠了解中國文化的話,那你在看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的時候,一下子就能知道它與中國的有什麼不同。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自己也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在染纈上。

現在我看到染纈圖案,一下子就能分辨出哪個是中國的,哪個是日本的。

四 、住在小羊宜賓胡同的老人

沈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夫人張兆和先生的四妹,在沈先生去世的時候,總結了八個字:「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字字動人,對一個人的一生是很高的評價。

我見到沈從文先生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老人了。

當時我家在東大橋路33號樓,我們現在所在的僑福芳草地大廈是東大橋路9號,沈先生家從這兒一直往西,在小羊宜賓胡同,雅寶路附近。

沈從文先生的「文巢」(於連成先生繪)

他住在一間小偏房裡,西房,門朝南開,基本照不到陽光。

朝西的那面牆是我父親幫沈先生用板子搭的「書櫃」,都是書。

靠北是一張大床,大床的一半是當書架用的:兩邊床頭上架一塊板子,板子上面是書,下面還是書。

另一半床上則攤滿了打開的書,晚上要睡覺,可能就往裡推一推,騰出一塊地方。

床前有一個大寫字檯,寫字檯上面還是架子,架子上還是書。

另外有個小架子上放點生活用品,刷牙的杯子呀,再者還是書。

書上貼滿了紙條,紙條上是蠅頭小楷。

屋子中間有一個爐子,也取暖,也熱飯。

張先生和孩子們並不住在小羊宜賓胡同,他們住在附近另一個胡同里。

每天晚上,沈先生拎著一個籃子去找張先生吃飯,然後把第二天的早飯和中飯帶回來,在爐子上熱了吃。

父親從考古所下班之後,有時候會先去沈先生家,再回我們自己家;或者騎自行車帶我先去張奶奶那兒吃晚飯,再和沈先生一起到他的住處去。

沈先生的湖南口音特別重,我一直想不通,父親一個山東人是怎麼聽懂的。

有一次,沈先生說「這個胡同里小鋪子挺多的」,我把「小鋪子」聽成了「小兔子」,就低頭四處找——哪兒有小兔子啊?

還有一件好笑的事。

有一天,他看到書架上有半個「土豆」,就打算和飯一起熱了吃。

其實那是一個肥皂頭,他平時捏捏捏,捏成一個疙瘩放在那兒,給忘了……一熱飯,當土豆切切,下鍋里了。

煮了不大一會兒,鍋里就冒泡了。

那時候我還小,也不懂什麼學術上的事情,只記得沈先生特別慈祥,牙都沒有了,嘴癟癟的,始終微笑著。

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和沈先生一起去承德避暑山莊住了差不多兩個月,那時候他身體還很好,能夠走很遠,能上山。

還根據孩子們的特性給我們起外號,每個孩子都起一個,很活潑。

五 、王㐨的「機遇」

1953年歷史博物館的中國通史展上,展出了一枚玉片,上面有四個孔,沒人認識,沈先生說這可能是玉衣上的。

五年之後,1958年,滿城漢墓被發現,金縷玉衣實物出土,證明了古籍中所記載的「玉匣」是真實存在過的。

玉衣的玉片上四角各有一個孔,用金線逐個串連起來。

而沈先生一早就猜測出了那枚孤立玉片的用途,由此可見他的中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

金縷玉衣上的玉片(圖片來自網絡)

1972年,馬王堆一號漢墓開始發掘。

中科院考古發掘隊抵達長沙,父親也在其中。

這是中國考古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文物出土量非常大,精品也多。

大家熟悉的辛追夫人,當時叫馬王堆老太太,出土的時候皮膚還有彈性。

我小時候看的電影,電影院總要在前面先播放「加片兒」(新聞紀錄片),而尤以馬王堆漢墓發掘簡報紀錄片最多。

父親的身影不時出現在馬王堆發掘的「加片兒」中。

他工作時有個特點,總是抿緊嘴巴咬著舌尖。

後來我才理解,因為清理絲織品時,動作甚至呼吸都要拿捏得很輕,免得損壞文物,看似不用力其實全力以赴;同時,保護過程中的動作都是連續的,一旦幹起來就不能停。

他不自覺的咬舌尖就是全神貫注,同時也抿著嘴控制呼氣量。

我們每次看到這個場景就叫起來:「你看,又咬舌頭了,又咬舌頭了。

馬王堆一號墓帛畫被發現時,是緊緊貼在棺材上的。

怎麼提取它,當時有各種意見,有主張從左往右揭起來的,有主張從前往後揭起來的。

還沒討論明白呢,有個急性子上手捏了一下右上角,兩千年的文物,這一角當時就灰飛煙滅,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圖片來自網絡)

後來我父親想了一個辦法,把宣紙捻成一個細細的卷,墊到帛畫底下,朝下卷,宣紙一點一點地展開,把帛畫托起來。

帛畫就這麼提取下來了。

當然我描述得非常粗糙,當時做得很慢很細緻,很多動作你都不覺得在動。

馬王堆出土的大量絲織品中,包括著名的素紗襌衣,用蠶絲織成,只有四十九克重,清理的時候也是困難重重。

而說到這些絲織品的保護和修復,就不得不說馬王堆一號墓發掘前一年,父親做的另一項工作。

1971年,阿爾巴尼亞請中國幫忙修復羊皮《聖經》。

送來的時候,這本羊皮書的每一頁都粘在一起,父親找了百十來家單位想辦法。

在修復過程中,他發明了「字書文物的桑蠶單絲網·PVB加固技術」。

這項技術是用一根蠶絲編成一個非常薄的透明平網,通過低溫熨燙使其附著在被修復物背面。

被修復物經過絲網加固之後,牢固性會提升很多。

「字書文物的桑蠶單絲網·PVB加固技術」所使用的機器(翻拍圖)

修復後的阿爾巴尼亞羊皮《聖經》

而這項技術,最初是為了修復阿爾巴尼亞羊皮《聖經》發明的。

當時,各單位都在政治學習,聽說有業務工作可做,非常歡快,化學所的專家說「啊,能進實驗室了」,都來支援,毫無隔閡。

經過十個月的努力,不僅完美修復了羊皮《聖經》,考古所還複製了一份交給阿爾巴尼亞做日常展出用。

當時不少地方派人來考古所學習這項技術,不久之後也用在了馬王堆出土的絲織品上,因此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這麼豐富的刺繡紋樣。

直到現在,紡織品保護,甚至書畫修復,仍然在用這項技術。

發掘馬王堆時,沈先生已經七十歲了,雖然不能親自到現場,但也非常興奮。

沈先生從「五七幹校」回京的時候,父親總是去找他匯報、交流,向他學習。

沈先生源源不斷地跟他講,應該看什麼書,什麼資料在哪本書的第幾頁。

正在進行交流的沈從文先生和王㐨先生

我曾經問父親為什麼能在考古方面有這麼高的成就,他很謙虛,總是說幾個大墓都被他趕上了,「機遇好」。

父親還有一個特別的機遇,是主持江陵馬山楚墓的發掘。

馬山楚墓也出土了大量絲織品,其中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紋樣,叫作狩獵紋。

當時,父親說這個紋樣是刺繡而成的,南京那邊有人說是織出來的,兩方一合計,復原看看吧。

大部分復原工作就是在我家進行的。

馬山楚墓出土絲織品上的狩獵紋(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把紋樣放大到五十厘米寬的米格紙上,每一針都用彩筆標出來,再送到山東的刺繡廠,找十幾歲的小姑娘,數著經緯,一針一針,清楚準確地刺繡出來。

六 、開啟法門寺佛指骨寶函

1977,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基礎上,正式組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

1978年,社科院歷史所成立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室。

1984年,父親從考古所調到了歷史所。

此時,沈先生已經82歲了。

父親從考古所調走的時候,主持考古所工作的夏鼐先生很捨不得,還去找沈先生「興師問罪」。

但是,父親對絲織品保護和服飾研究已經非常著迷,願意去歷史所。

鑒於這種情況,考古所和歷史所達成協議,一旦發掘工作中有「疑難雜症」,王㐨得回考古所幫忙。

所以,父親到了歷史所之後,還是參加了不少考古工作。

後來夏鼐先生去世,父親非常難過,「外面的事不知道該問誰了」。

1984年,北大考古系在遼寧營口金牛山遺址發現了一個人頭蓋骨,和岩石長在了一起,取不下來,把我父親請去了。

父親經過仔細觀察,舔了一下那個頭蓋骨,發現它的鈣化程度還沒有和真正的岩石一樣。

於是,他讓人給頭蓋骨填充好石膏,凝固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敲了一下,頭蓋骨就完整地從岩石上脫離下來了。

現在北大賽克勒博物館裡這個頭蓋骨的旁邊,就是我父親的大照片。

法門寺地宮被發現之後,父親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

佛指骨舍利被收藏在八重寶函里,每層都上了鎖,我父親就用唐代的鑰匙,打開了唐代的鎖。

最裡面那層寶函是用絹包裹起來的,當時就討論怎麼打開這個小包袱皮。

有人建議把包袱皮的底部打開,讓寶函「漏」出來,但這樣的話,這塊唐代的絲織品就毀了。

這個時候,父親已經有豐富的處理古代絲織品的經驗了,他用一根彎折的鐵絲,通過包袱皮的縫隙,輕輕提起,把唐代包袱皮的扣解開了,沒有一點損傷。

開寶函

寶函上的鎖

開小包袱皮

佛指骨舍利重見天日

當天恰逢佛誕日,佛指骨舍利也露出真容,真是難得的機緣巧合。

七 、勞作不輟的「鄉下人」

沈先生1902年出生,1988年去世。

我父親去世於1997年,當時他只有67歲。

晚年的沈從文先生與王㐨先生促膝交談

(圖片來自網絡)

父親在世的時候,每天的睡眠時間大概只有4個小時,工作占據了他人生的很大一部分。

他去世的時候,我安慰我的母親,說父親相當於活了120歲。

他陶醉在文物修復領域裡,基本沒有休息日,尤其是在考古發掘現場的時候。

因為考古發掘就像在手術室做手術,醫生不可能說先放下手術刀睡會兒覺,文物保護也是這樣。

父親發掘過赤峰的一處古墓,裡面小得人都站不起來,他在墓里蹲了三天三夜,因為長時間不活動,腳背上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血管瘤,要動手術切除。

沈先生來自湘西,自稱是個「鄉下人」;我父親老家在山東萊州,他也說自己是個「鄉下人」。

他們兩個人的共同點是,生活經歷都很豐富,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和生活;都當過兵,在戰場上見過生死。

我父親還在造船廠當過三年鉗工學徒。

不像我們很多人從學校出來,在單位里工作,一輩子就過去了。

八 、王㐨修復的最後一件文物

父親一生中修復的最後一件文物,是黑龍江阿城金墓出土的綠蘿萱草繡鞋。

當時他患尿毒症已經三四年,在做透析了。

這雙繡鞋的鞋底損傷特別厲害,父親和當地博物館的文物領導商量,把兩個殘碎的麻質鞋底合併成一個,鞝在一隻鞋上,再復原一個鞋底,鞝在另一隻鞋上。

修復後

修復前

王㐨先生的部分修復繡鞋筆記以及修復前後對比圖片

繡鞋是織金的,送來的時候皺皺巴巴。

絲蛋白是生物蛋白,修復之前,要先創造適宜、穩定的濕度條件。

父親把鞋放在玻璃乾燥皿里,乾燥器里再放了幾團潮濕的棉花,這樣營造了一個相對封閉的潮濕環境,等鞋回潮,把褶皺一點一點撐起來,再進行保護處理。

父親事先做了六套繡鞋修複方案。

他頭上戴著一個放大鏡,伏在桌前,做了四五個鞋底,最後選了一個最合適的和鞋面鞝在一起。

鞋修好後,就送還給了黑龍江省博物館。

前幾年在國內一個大展上,我還看到了這雙繡鞋。

正在進行繡鞋修復工作的王㐨先生(翻拍圖)

九 、「我把自己送給沈先生了」

父親是一個非常仔細的人,在世時就把自己的墓志銘寫好了:「生是勞作,死是休息。

」這八個字也對他的一生勞作的總結和對後人的安慰與勉勵。

王㐨先生的部分工作筆記

父親成功保護了馬王堆、法門寺等幾處大型遺產的絲織品之後,很多朋友,包括家人也會問他,為什麼一直在做中國古代文物,特別是絲織品的保護。

或者說,沈先生做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基本不下到考古現場,而王㐨你長期在考古所技術室,進行文物的發掘、保護,做的真正是考古保護研究,和沈先生好像不是一回事兒,你們兩個人怎麼能融合得這麼好呢?

王㐨先生的部分工作筆記

父親就說:「我把自己送給沈先生了。

我每次參與考古發掘積累的資料、我的修復經驗、包括我自己,都送給沈先生了。

」他對沈先生的人格、學術,都是非常崇拜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麼多寶貝都毀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下葬之所,這裡埋葬了十三位明朝皇帝,還有皇后,皇子,妃子等百餘人。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墓群,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清朝東陵幾乎已被毀於一旦,現存的中國各代皇帝陵墓中,...

古墓出土「長生蛋」,封存三千年

三千多年前的蛋依然清晰可見這一發掘先後被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評為「2005年最具學術權威的六大考古發現」和「2005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2005年4月至9月,一次震動中國考古界的文物發掘在鎮江句...

邯鄲臨漳首期修復佛教造像通過驗收

近日,鄴城遺址出土石質文物第一期修復保護驗收結項論證會在臨漳縣舉行。經過論證,與會專家認為,本次文物修復保護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批准的保護修複方案開展,資料齊全、檔案規範、技術合理、方法科學、...

藍山五里坪古墓群發掘

本報8月11日訊 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考古專家正在湖南永州市藍山縣五里坪古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是2100多年前馬王堆漢墓帛畫地圖上標註的漢南平城故址的墓葬區。湖南省文物...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未開?

和大家說的一樣,現代文物保護技術不夠發達,墓室內氣候和自然環境差距極大,氧化變形算輕的,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鮮藕片,接觸空氣不久就變成灰了.....沒錯,灰飛煙滅的灰,於是研究農作物發展歷史的...

馬王堆漢墓: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上)

馬王堆位於芙蓉區五里牌,這裡地面殘存兩個東西相連的土堆,平地兀立,中間連接,形狀似馬鞍,故又名「馬鞍堆」。據北宋《太平寰宇記》一書記載,馬王堆為西漢時分封至長沙的長沙王劉發安葬其父親漢景帝的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