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與考古有什麼不一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社會文化現象。
我國盜掘古墓之事由來已久。
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被破壞的遺存。
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被盜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湯之冢,距今約3600年。
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日益盛行。
唐詩中所謂「群盜多蚊虻」、「荒冢入鋤聲」、「髓髏半出地」、「白骨下縱橫」等詩句,也反映了唐代盜墓風習的普遍。
唐代宗時,郭子儀父親的墓葬被盜掘,有人疑心是魚朝恩指使。
而郭子儀在御前說到此事時,承認自己所統領的軍隊也多有破壞陵墓的行為。
據史書記載,自唐末至五代初,關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則天合葬乾陵之外,被逐一盜掘,無一倖免。
宋元明清時代的冢墓發掘和冢墓破壞事件史不絕於書。
作為政府行為的掘墓事件,最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偽齊政權在中原地區對兩京冢墓的大規模破壞。
劉豫曾經專設主管盜掘陵墓的官員「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
元代蒙古貴族信用的僧侶,也有發掘南宋陵墓的行為。
明萬曆年間,宦官陳奉處理民間盜發李林甫妻楊氏墓一案,為「得黃金巨萬」所誘使,竟然「悉發境內諸墓」,武昌市民反對其惡行,掀起激烈的抗議風潮,幾乎形成暴動。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次盜墓高峰。
第一次是在西漢,當時官方允許民間私人鑄錢,而春秋戰國和秦代的墓葬中陪葬品最多的也是銅器和兵器,這成為鑄幣者盜墓的直接動力。
第二次是在清代,是歷史和文物研究者為了考據歷史的研究性盜墓,這一次盜墓高峰對古墓的破壞性不大,也的確給後來的史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資料。
後來第三次時間持續最長的盜墓高峰出現在現代,文物走私的暴利成為更純粹的誘因。
文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食糧不是商品。
目前,我國只允許一部分文物進入流通領域,主要是傳世文物。
我國法律規定,地下出土文物均歸國有。
盜墓者的行為,極大地破壞了文物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也破壞了人類對古文明研究的進程。
盜墓這種極不光彩的行為,除了對文物的破壞之外,有時卻可以導致古代秘器重見天日,促進文化藝術的傳遞和發展。
漢明帝時,符節令宋元推測秦昭王與呂不韋陵墓隨葬有秦始皇未焚經書,曾經請求發掘這兩座陵墓。
西晉時,汲郡人盜掘戰國時魏王墓,從中得到有文字的簡牘數十車。
後來經過學者整理,計有簡牘圖書75篇,包括《竹書紀年》、《穆天子傳》等重要文獻。
此類有典型意義的史例還有一些,比如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曾經通過盜墓而得到傳播;宋代以來的古董收藏之風刺激了盜墓風習,而盜墓發現又為當時金石研究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等等。
然而,墓葬對於考古工作的意義,並不僅僅表現為隨葬品的數量和質量,墓葬形制、葬式等看來並不直接具有商業價值的遺蹟現象,其實都包涵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信息,而野蠻的盜掘,往往使這些現象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壞。
盜墓行為對考古工作的嚴重損害,在近期仍然有明顯的表現。
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物因盜掘而出土,其發現地點以及其它有關遺蹟現象至今仍不能明朗,其考古學的價值於是無法實現,以至於通過科學考古工作本來可能為認識古代社會歷史表現出重要意義的資料不能夠發揮作用。
這些都使關心和愛護中國歷史文化的人們深為痛心。
在考古中,當決定打開一座古墓時,考古工作者會使用專業工具,比如小竹籤、細毛刷等細細地探尋,對每一件物品的擺放、位置、大小、色澤等等都會畫圖、拍照、作詳細的記錄。
而盜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鑑識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習慣的粗暴,導致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文物直接在盜墓現場或轉賣途中即被破壞。
這對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遺存的嚴重損害,無疑是不可寬恕的。
通常情況下,盜墓者一般只看重輕便易攜而又價值昂貴的金屬器,對於陶器有時會因無法從狹窄的盜洞中搬出而惡意毀壞。
另外,他們對墓葬的風俗、宗教文明等毫不在意,往往將現場破壞得無法複製,令珍貴遺蹟失去價值。
不過英國學者克利·馬頓和凱瑞·劉易斯·托馬斯所說的話又給我們以希望:
「我們還有機會,現在還不太晚,我們必須立即改變。
我們每個人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我們要用這種力量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不把物質置於精神之上的世界,一個人類與宇宙自然和諧共處的世界。
」
但願我們能為了這樣一個「世界」,人人都負起反盜護寶的歷史責任。
盜亦有道:群盜多蚊的時代,武則天之墓憑啥幸免於難?
前言:你盜掘了祖先的墓,同時也盜走了他們的魂。其實世上本沒有盜墓賊,貪婪的人多了,也便有人去盜。在我國盜墓之事由來已久。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就有了破壞古墓的意識。而中國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
中國最專業的盜墓或考古者
縱觀古今,有名有姓的盜墓者多如牛毛,但以等人最有影響力,他的事跡在國內的盜墓史記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借用今天流行的「名人概念」來說,這些人個個都是盜墓名人,當然更是狂人!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學家難道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官盜嗎?
最近在頭條里看了很多關於盜墓的視頻和文章,發現有人多人對於考古和盜墓有許多的誤解。有很多人看到考古學家這些字眼,都會說就是合法的盜墓者,甚至有人還謾罵他們所說的「官盜」覺得他們不讓古人好好的安...
為何考古工作者發現的古墓總是被盜掘過?專家說出真相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埋藏於地下的古代遺蹟和古代遺物數不勝數,而這些東西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能夠真實地向我們展現古代文化以及古人的生活場景,讓我們了解過去,而這也是考古的意義所在。為此,國家成...
別以考古之名教唆盜墓犯罪
近段時間,一些網絡直播平台出現冠以「考古」之名的短視頻或直播內容,其中,有人在荒郊野地打洞刨坑挖出「古物件」,有人現場演示洛陽鏟探土並詳細介紹使用方法(12月20日《法制日報》)。近些年,人們對...
新盜墓筆記 | 逝者無寧日
差不多八九年前,盜墓題材的文學作品盛行,小說中玄之又玄的描寫使人們對盜墓這一古老的行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由於墓葬本身就是人死後的安身之所,與活人的現實世界相隔絕,長期處在幽暗的地下,因此更給盜墓...
郭子儀也盜墓?了解一下中國盜墓簡史!
在古人有了來生意識之後,便出現了陪葬豐厚的現象,或許之前也有陪葬,但是大都是一些無用的生前之物,但是當人類開始意識到死並不意味著結束時,人類的貪婪就顯露無遺,將生前的貴重之物都陪葬,好在另一個...
揭秘中國古代盜墓的「北派」和「南派」,小小洛陽鏟暗含大秘密
中國古代盛行的厚葬之風使得歷朝歷代的盜墓現象屢禁不止,當然也不乏出於復仇等心理而掘墓。盜墓活動一直以來都充滿了神秘色彩,盜墓者們穿走於亡者的領地,發人冢,掘金寶……所行之事雖被人唾棄,但縱觀從古...
歷史上最變態的盜墓者:盜墓無數卻不是為錢,只為做一件噁心的事
近些年來,有關於盜墓小說、電視劇等都特別受歡迎,如《盜墓筆記》等。大家都知道盜墓無非就是偷盜他人之墓,而墓內的金銀珠寶才是盜墓者最為看重的。盜墓歷史由來已久,在春秋時期,厚葬這風興起,於是盜墓的...
「十墓九空」讓人反思,中國式考古:永遠跟著盜墓走!
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更多古玩圈真實精彩文章等你發現!2009年12月27日,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陽得到考古確認,專家稱,初步鑑定該墓中男性遺骸為曹操本人。令人費解的是,作為支持該墓為曹操墓的六大證據...
考古發掘如何判斷墓葬是否被盜?
現在的考古,主動發掘的很少,大多是因為工程建設需要或者在盜墓者先把墓葬盜掘破壞之後,為了避免完全毀壞,才進行搶救性的發掘。考古發掘中,墓葬被盜的情況是很嚴重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王侯一級的墓葬9...
考古學家眼中的盜墓:毫無技術含量,本質上是體力活
作者:鄭嘉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的考古工作者,有個大困惑,就是漢墓數量特別多,西漢土坑墓、東漢磚室墓,一挖一大群,然而唐墓特別少,在許多地區只有個位數。漢墓多,唐墓少,安徽、江蘇、山東等地...
是什麼樣的信仰,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盜墓
盜墓是指個人或團體以非法的方式進入不屬於自己財產的陵墓,取出其中的物品以為己用的行為。它的發生通常伴隨著對古墓不可恢復的破壞。和盜墓在行為上比較類似的考古,一般是官方組織的大規模進入古墓取出其...
中國出了一個盜墓賊,被行家奉為祖師爺,如果不被抓秦始皇陵不保
盜墓是一件為人所不齒的職業,但是,幾千年來這個行業卻屢禁不止,盜墓者層出不窮,甚至直到今天還有大量的盜墓專業戶。這些人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所貪圖的不過是盜墓背後的巨大利益。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