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電影,火爆背後是隱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孫樂琪

近日,又一部盜墓題材電影《盜墓筆記》引起了不少影迷的熱捧。

近年來,盜墓小說、盜墓電影廣受歡迎,曲折離奇的情節、帥氣逼人的明星、天花亂墜的珍寶,成為年輕人追逐喜愛的對象。

然而,作為違法犯罪行為,盜墓題材是否應該搬上銀幕?文藝作品應該如何呈現盜墓行為?此類討論也隨之成了熱門話題。

為此,記者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學部委員劉慶柱,聽聽考古專家對於盜墓題材影視作品火爆現象的剖析。

盜掘屢屢迫使古墓「搶救性發掘」

劉慶柱指出,如今國家對大部分墓葬的主要發掘都是由於面臨盜墓的危險「不得已而為之」。

令劉慶柱印象極深的是在曹操墓發掘過程中親眼所見的景況。

2006年,安陽縣一個農民在澆灌自家田地的時候,發現地里的水怎麼澆也澆不滿,都會朝著一個方向流去。

順著水的流向,一個一米大的盜洞呈現在人們眼前。

當考古工作者到達發掘現場時,眼前的景象讓人極為震驚:「可以用『掘地三尺』來形容,盜墓者為了不遺漏『寶貝』,將墓室的地板都給揭了。

如果再不發掘,連墓室本體都保護不住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今年名噪一時的海昏侯墓的發掘過程。

因技術水平不主動發掘帝王陵

劉慶柱表示,古代墓葬尤其是帝王陵墓承載著重要的歷史信息,「古人視死如視生,陰間是陽間的縮影,對墓葬的認識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

」原則上,國家不把帝王陵墓作為主動發掘對象,這是由於目前的技術手段、設施設備、認知水平距離全面復原陵墓歷史場景還有一定差距。

「墓葬在千百年的『沉睡』中已形成了穩定的地下微環境,發掘時間的遲早對其影響不大。

然而,等幾十年再發掘卻可能孕育現代考古發掘和保護技術的極大發展,條件成熟再發掘是我們的願景。

古人一般不會為「發家致富」盜墓

劉慶柱介紹,盜墓的行為古已有之,但在歷代都是為社會所不齒的行為,歷代法律都對此有著嚴格的制裁規範,「比如,按《大清律》最嚴重者將處以極刑。

」劉慶柱告訴記者,古時候,人們對生死保有敬重之心,一般不會出現為了「發家致富」而盜墳掘墓的情況。

在古代,重要的陵墓被盜一般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出於政治報復的目的,另一種是由於政府財政危機或軍閥混戰,有組織地挖掘帝王陵墓及其陪葬墓充作軍餉。

如今的「盜墓」卻成了一種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手段。

如駭人聽聞的遼寧朝陽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系列案件。

公安部追回涉案文物2063件,其中一級文物就有248件。

遏制盜墓從嚴管文物市場開始

劉慶柱認為,造成目前盜墓現象猖獗的一大原因在於犯罪成本低下。

2011年《刑法修正案》廢除了「13個經濟類犯罪」的死刑,而對於走私文物罪、盜掘古墓葬罪等文物犯罪是否應該歸類為「經濟性非暴力犯罪」,劉慶柱認為值得商榷,「文物犯罪對社會、國家、人民帶來的危害和損失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另外,針對目前民間文物魚龍混雜、來源曖昧的問題,劉慶柱指出,雨後春筍般的「民間國寶」除了假文物以外,多為盜掘所出。

因此,除了從國家層面加大法制上的打擊力度外,劉慶柱還主張將文物犯罪當做社會問題由多部門聯動解決,不論是國營還是民營文物商店都不能買賣盜掘文物。

影視作品不應對盜墓推波助瀾

近年來,影視、文藝作品對盜墓風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多盜墓小說、影視作品通過憑空想像的情節和懸念,講述獵奇故事、編造奇珍異寶,在吸引年輕觀眾的同時,也造成了負面的社會效應。

」劉慶柱認為,作為社會的知識階層,文藝作品的作者在創作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立場和動機,「雜技表演遇到一些危險動作時都知道標出字幕:『請勿模仿』,而現在有些創作者卻並沒有把盜墓當作罪惡去揭露,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欣賞。

」劉慶柱還認為,許多「鑒寶」類電視節目的宣傳令社會的「拜金」情緒高漲。

劉慶柱表示,作者、學者作為知識分子應引導健康的社會價值取向,不能用自己胡編亂造的情節為犯罪分子提供聞所未聞的盜墓手段和作案經驗,以免造成慘痛的民族教訓。

(孫樂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盜墓筆記」火爆的背後是文物堪憂

近來,又一部盜墓體裁的影片《盜墓筆記》引起了不少影迷的熱捧。這些年,盜墓小說、盜墓影片廣受歡迎,曲折離奇的情節、英俊逼人的明星、不著邊際 的瑰寶,無不使之成了年青人追逐喜歡的目標。但是,作為違法...

劉慶柱:考古不是挖寶貝

三星堆社會上有些人對考古的認識進入了一些誤區——在考古發現中,重視古代墓葬,輕視古代遺址;在古代墓葬中,重視大型墓葬、達官顯貴墓葬乃至帝王陵墓,輕視一般墓葬;在墓葬考古發掘中,重視隨葬品,輕視墓...

原標題:謹防盜墓文化助推文物犯罪

原標題:謹防盜墓文化助推文物犯罪 一幫迷戀盜墓類小說、電影和鑒寶節目的人,通過網際網路結識後組團流竄各地盜挖古墓,分工明確:有人負責出資,有人負責看風水、勘探地形,有人負責打挖盜洞……但卻因組織...

「盜墓系」影視為何這樣火

□ 顧鄉近來,將熱門IP改編為網劇、電影成為影視圈中的潮流。由《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小說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更成為了各大網站的流量擔當。在電影熒幕上,盜墓題材電影也展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一...

法制網評:別以「考古」之名教唆盜墓犯罪

來源:法制網近段時間,一些網絡直播平台出現冠以「考古」之名的短視頻或直播內容,其中,有人在荒郊野地打洞刨坑挖出「古物件」,有人現場演示洛陽鏟探土並詳細介紹使用方法(12月20日《法制日報》)。近...

新盜墓筆記 | 逝者無寧日

差不多八九年前,盜墓題材的文學作品盛行,小說中玄之又玄的描寫使人們對盜墓這一古老的行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由於墓葬本身就是人死後的安身之所,與活人的現實世界相隔絕,長期處在幽暗的地下,因此更給盜墓...

是什麼樣的信仰,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盜墓

盜墓是指個人或團體以非法的方式進入不屬於自己財產的陵墓,取出其中的物品以為己用的行為。它的發生通常伴隨著對古墓不可恢復的破壞。和盜墓在行為上比較類似的考古,一般是官方組織的大規模進入古墓取出其...

別讓「摸金校尉」粉飾盜墓犯罪

劉 勛近日,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1·26」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審判決。5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其餘25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至3年不等,並處罰金。無...

秦始皇先祖陵被盜 「黃腸題湊」暴露

位於陝西省鳳翔縣雍城遺址上的秦公六號大墓,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今年6月初遭人爆破盜掘,當時懷疑墓葬內可能有大量文物丟失,隨即,該案被列入公安部督辦案件。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突擊行動,截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