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中國更重視敦煌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比中國更重視敦煌學

文 | 葉匡政

海上絲綢之路又開始了申遺。

「絲綢之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海上絲綢之路又開始了申遺。

國內如今說起世界文化遺產,主題還是談保護。

這是因為國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得還遠遠不夠,很多地方政府只是把申遺當作搖錢樹,看重的是給地方帶來的名頭、是保護與修繕的經費、是旅遊開發的經濟效益。

當下欠缺的不只是保護文化遺產的相關法規,政府官員對保護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也認知模糊。

相反,倒是一些民間保護組組與個人,反而在行動中體現了對文化遺產的敬畏心。

保護,只是我們對文化遺產應盡的第一義務。

這些遺產源自歷史,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成長曆程,是人類集體記憶的保存品,無法再生,不保護就意味著消失。

這是個連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

那些能進入世界遺產保護名單的,更是證明了它具有獨一無二、不可代替的文化價值。

古絲綢之路。

對文化遺產更重要的義務,實際上是研究,要通過研究發現這些遺產背後的價值與靈魂,研究一個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與想像力,以及它對民族與世界的意義。

這種研究不是簡單的經驗判斷或事實描述,而是要對它背後的文化特性與文化價值有深入的研究。

對這些文化遺產研究處越深,傳播得越廣,民眾對自己的民族特性就會認知得越深,從中不僅能汲取新的創造力量,更會成為一個時代思想與文化的歷史根基。

就拿已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絲綢之路」來說,它背後的學術背景,實際上是敦煌學。

說起敦煌學,繞不過日本,有一句流布甚廣的話,叫「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是南開大學吳廷璆教授所說。

這句話描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整個20世紀,日本都是敦煌學的執牛耳者。

莫高窟第17窟,是舉世聞名的敦煌藏經洞。

第17窟內景。

實際上,日本對敦煌學的研究,和中國同時起步,都與法國漢學家伯希和1909年到北京有關。

他是進入藏經洞翻閱了所有文獻的唯一學者,還主動向中國學者展示了敦煌經卷,引起學術界關注。

這一舉動使清政府,開始將藏經洞的剩餘文獻運回北京。

一個日本書商因在伯希和處看到了這此經卷,把消息傳回了日本。

此後,敦煌學研究在日本以京都為中心,漸漸熱了起來。

上世紀40年代之前,中國和日本對敦煌學的研究還各有所長。

由於日本學者有資金資助,更易前往歐美收集敦煌資料,與歐美學者比起來漢學水平也要高得多,所以成績斐然。

1940年代之前,日本的敦煌學研究成果,主要在對佛教佚經和禪宗的研究,以及對唐代社會、法律和敦煌寺院經濟的研究方面。

敦煌經卷。

1950年代後,日本的敦煌學有了一個新高潮。

它的突出成就是將敦煌學的研究,從經史子集及文學研究,擴大到了對整個社會歷史的研究,在法制史、宗教史、經濟史、民族史等方面均有不俗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也影響到了對魏晉隋唐史的研究。

至今為止,在這些研究領域,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研究深度,可與日本相比。

1980年代後,因在倫敦、巴黎、北京等地公開了敦煌經卷,日本也誕生了很多集大成式的研究著作。

這一時期,日本的敦煌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敦煌的道教研究、古代籍帳研究、敦煌的僧官和寺院經濟、法制文書及社文書等方面。

最矚目的成就,是從1980年開始編纂的《講座敦煌》,幾乎動員了全日本的敦煌學家,到1992年共出版了9卷,涵蓋了敦煌的自然、歷史、社會、道教、佛教、禪宗、漢文文獻、胡語文獻、文學文獻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這套文獻顯示了日本敦煌學的全貌和最高水準,和1950年初石濱純太郎彙編的6卷本的《西域文化研究》一起,成為敦煌學研究的兩座高峰。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說過一句話:「不到敦煌,就不算有文化」。

有了這樣深入的學術研究,自然會有在民眾中,傳播和普及敦煌文化。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說過一句話:「不到敦煌,就不算有文化」,代表了很多日本民眾對敦煌的認知。

在日本,經常會舉辦關於敦煌文物和文獻的展覽。

各類文學藝術樣式,也常以敦煌為主題。

比較著名的有井上靖長篇小說《敦煌》和同名電影,日本舞蹈家花柳千代的舞劇《大敦煌》等。

日本還是研究絲綢之路音樂的第一個國家。

這些都增加了敦煌在日本人心目中的神聖感,所以,到敦煌的境外遊客中多半是日本人,他們的態度也最虔誠,是帶著文化朝聖心理前往敦煌的。

很多國人可能無法理解,日本為何如此看重敦煌和敦煌學?在我看來可能有幾個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尋源。

我們知道,日本在公元七世紀發生的大化改新,是一場中國化運動,當時的改革藍本即唐朝文化,此後一千多年間,在日本有一種普遍的中國文化崇拜心理。

敦煌月牙泉。

敦煌鳴沙山。

敦煌在唐朝和五代時期是西域重鎮,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一個中心。

宋、元以後,由於種種原因敦煌漸趨荒涼,但卻因此保存了大量唐代的文獻和文物,對日本作尋根式的歷史文化研究來說,這是一塊絕佳的歷史現場。

可看來,日本對敦煌這一文化遺產的研究,研究的不只是敦煌,而是對自己文化源頭的追溯與研究。

此外,敦煌文化不只是絲綢之路的代表文化,融合了東西方各地區、民族、宗教的文明,而且敦煌對文化的這種開放與融合的態度,與日本從大化改新到明治維新的文化態度是不謀而合的。

日本研究敦煌文化還是個目的,就是期望從這種兼收並蓄的文化和文明方式中獲得啟示。

這也是日本一直對敦煌學保持著旺盛的研究激情的一個重要原因。

日本佛教宗派西本願寺的精神領袖大谷光瑞。

當然,日本看重敦煌,與日本早年對中亞的政治和軍事夢想有關。

這從日本佛教宗派西本願寺的精神領袖大谷光瑞,從1902年開始,前後歷時12年,組織的對中亞的數度探險就能看出來。

大谷也是一位政治活動家,他的探險隊雖以追尋佛教遺蹟、收集佛教經典為主要目的,但對中亞進行地理和人文了解也帶有一些政治目的。

竹下登有一句話,講出了很多日本人的心聲:「我們日本人所以一聽到絲綢之路、敦煌、長安這些詞激動不已……」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有一句話,講出了很多日本人的心聲:「我們日本人所以一聽到絲綢之路、敦煌、長安這些詞激動不已,是因為這種文化至今仍強有力地活在日本人的心中」。

我們從日本對敦煌學這一文化遺產的研究歷史,就可看出日本人對文化的開放、包容和保護,這種對文化遺產敬畏的態度與研究的重視,是值得國人學習的。

如今很多中國學者,談起絲綢之路、談起敦煌學,仍把它視作是和徽學一樣的地方學,這也可以說是對絲綢之路和敦煌學最大的誤解。

敦煌學從一開始,就是一門國際性學術,是世界性的。

因敦煌文物保存在英、法、俄、日等多個國家,使很多國家都建立了穩定的敦煌學研究機構,有了可以傳承的研究人員。

這使敦煌學的治學方法一直保持著兼收並蓄、融匯中西的方式。

敦煌學涉及宗教、歷史、地理、民族等多學科知識,所以研究敦煌的學者也多是跨學界的。

可以說,形成這樣一種國際學術的局面,與1900年道士王圓籙對藏經洞經卷的發現、保護和流散都有關聯。

這雖是中國學術的一段「傷心史」,但對敦煌學來說,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敦煌學能形成這樣的國際局面,是一種歷史機緣。

從王圓籙這個奇怪的名字,或許可得到一種啟示,「籙」字在漢語中的意思就是「天賜的神秘文書」,「圓籙」之意,可理解為是使這些神秘文書獲得一個圓滿的結果。

然而,幾十年來我們對這位敦煌經卷的發現者王圓籙,卻一直沒有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這是讓人驚異的。

余秋雨在《道士塔》中完全不顧歷史史實,對王圓籙極盡貶損之詞。

在這方面,表現的最無知的所謂文化學屬當屬余秋雨,他在《道士塔》中完全不顧歷史史實,對王圓籙極盡貶損之詞,什麼「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等等。

我想只要對敦煌學的歷史進程有所了解的人,斷不會對王圓籙做出這樣的斷語。

這篇文章對公眾理解敦煌學,也造成了極大的誤解與障礙,只要一說起敦煌學,就是文物的流失與索回。

而對這些文獻和文物對中國文化有何價值,毫無認知。

如同瑞典的斯文赫發現樓蘭古城那樣石破天驚,如果沒有王圓籙的發現,敦煌學能否存在還是一個問題。

當清朝舉國的學者和官員在王圓籙發現敦煌經卷的7年里,都沒認識到它們的價值時,我們又能要求王圓籙做到什麼?在我看來,對王圓籙的重新評價,無論對於敦煌學,還是對於絲綢之路的申遺,都是一個重要問題。

世界文化遺產,保存的是人類對於文明的集體記憶。

它代表了我們對敦煌學成為國際學術的一種態度,是開放包容,還是狹隘短視。

絲綢之路和敦煌學在今天,其實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當年敦煌文化的開放與包容。

如果連它的發現者王圓籙。

都無法獲得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我們又怎能期待那些申遺成功的文化項目,能給民眾帶來什麼呢?

所謂世界文化遺產,保存的是人類對於文明的集體記憶,它的文化價值與意義,也正因為它不分民族和地域,為全人類所共享。

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包容、文明和共享的心態,我們也絕難在世界文化遺產的研究中走得更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回歸「語文學」以賡續絕學

【文化評析】 1928年,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之際,傅斯年先生曾雄心勃勃地呼籲要將「東方學之正統」從巴黎奪回到中國。有鑒於伯希和等西方漢學大家技高一籌,不僅懂漢學,而且還通「虜學」(古...

敦煌寫本學與中國古代寫本學

【摘要】1900年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六萬多件敦煌文獻,包含大量歷史資料,其中很多是未經後人改編的中古時期原始資料。一百多年來,海內外學者利用敦煌文獻研究歷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很多方面改變...

敦煌學翻譯:一個亟待解決的短板

一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不僅取決於該國的獨特文化魅力,還取決於發達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語言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和重要媒介,是國際文化互動、交融的直接推動力。質言之,語言交換或翻譯,很大程度上決...

原大原色影印《世界民間藏中國敦煌文獻》出版

新華網北京9月17日專電(記者 倪元錦) 《世界民間藏中國敦煌文獻》日前由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據介紹,其採取原大、原色影印,各版面之間櫛次相連,開創敦煌文書出版版式之先河,為研究真實再現原本敦煌...

百年敦煌,風雨之後迎來重生

6月22日,是敦煌與敦煌學史上永志難忘的日子。百餘年前的1900年6月22日,舉世聞名的中國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挖出了公元4世紀至11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