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時期,為何死人能復生,這要歸功於董卓和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漢書孝獻帝紀》里有這樣兩處記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長沙有人死經月復活」,「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復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記載,也許作者只是為了表達當時社會亂象叢生、陰陽顛倒、天下不太平,但這兩個記載又折射出當時一個現象,那就是--盜墓。

從古至今,人類都有假死現象,在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把假死之人入殮埋葬也時有發生。

當盜墓賊挖開墓穴後,由於新鮮空氣進入墓穴,加上戰亂時期盜墓賊一般不會重新把盜墓洞口封上,假死之人就有可能重新獲得生機,從而出現死人復活的情況。

人死復生也許就是當時盜墓之風的側面寫照。

初平元年到初平二年,是董卓入住京城後權利頂峰時期,建安四年是曹操征戰最艱苦的時期,恰恰是這兩個時段是盜墓最為猖獗的時期。

那個時候,盜墓最厲害的是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1年)二月,董卓「乃徙天子都長安。

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就是說董卓帶著天子去長安時,把洛陽的墓陵都挖了一遍,與其說是盜墓,倒不如說是搶劫。

另一個盜墓者據說是曹操,為什麼是「據說」,因為正史中並沒有曹操盜墓的記載,只是在袁紹攻伐曹操時發布的檄文中說:「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檄文還說曹操曾經親自指揮盜掘梁孝王陵墓:「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

」這篇檄文把曹操罵的狗血噴頭,起草者是大名鼎鼎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既然是罵人,當然怎麼噁心怎麼罵,其中說到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也許曹操真的盜過墓,把發掘的寶物以充軍餉,即使盜過墓,以曹操的智慧,不可能設置這麼一個違反傳統且遭人唾罵的官職,只不過是文人的曲筆而已。

既然官家還要盜墓,就會直接影響民眾的注意力,那麼在當時亂世之中,民間盜墓之風泛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假死之人從被掘後的墓穴中走出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盜墓賊的原始老大哥:非曹操莫屬!

在此先感謝一下這只是一個業餘寶爸個人想法!謝謝理解支持!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

一篇討賊檄文,暴漏了曹操盜墓的黑歷史

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具實力的霸主,其地位的取得可謂千難萬險,飽經風霜。他早期在漢朝為官,孤身刺殺董卓之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騎都尉。後來行刺失敗,他逃往開封陳留,「散家財,合義兵」,聚眾起兵討伐董...

曹操與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否真的存在過! )

據傳,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之後,有盜墓者以摸金校尉之風水方...

曹操為什麼提倡薄葬,死後又有七十二疑冢之說

自從盜墓小說《鬼吹燈》火了以後,「摸金校尉」也成了盜墓者的代稱。其實,盜墓歷史悠久,並非所有盜墓者都能稱為「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是東漢末年曹操為籌集軍餉特設的軍職。漢末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