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起眼的古墓被發掘,卻改寫中國歷史,使不朽傳奇更熠熠生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0年6月,南京市考古人員在祖堂山發現了一座明代磚室墓,據出土墓誌記載,墓主人為明代都知監太監洪保,曾以副使身份跟隨鄭和七下西洋。

此次發現為鄭和下西洋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一手資料,在國內考古界引發了很大震動。

該墓葬出土的隨葬品有些寒酸,屍骨也無跡可尋。

顯然古墓曾遭到盜劫,一開始並不起眼。

但很快,專家在墓里發現了非常完整的墓誌,上面刻滿了銘文。

和其他墓誌不同的是,除了介紹自己的一生外,還介紹到了鄭和下西洋。

專家們認為,洪保墓最好能夠保護下來,出土文物及其墓誌更是包含豐富的歷史信息,學術價值極高,有望解開鄭和研究領域多個懸而未決的歷史謎團。

不要再重蹈以前出土的太監墓被毀壞的覆轍了。

專家介紹說,根據洪保墓中出土的文物來看,洪保似乎生前就已經參透了人生,在銘文中慷慨「人生在世,如駒過隙,與其生後之有為,孰若生前只早計也」。

而他為啥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或許和他剛回南京的這次隨鄭和船隊下西洋有關——這次遠航路途艱辛,鄭和也在途中辭世。

洪保是雲南大理人,13歲進宮成太監,29歲開始跟隨朱棣,是推翻建文帝的功臣之一。

也正如此,朱棣派他參與下西洋的領導工作。

通過反覆閱讀銘文,還有翻閱史料,考古專家發現,鄭和下西洋應該不是只有七次,很可能是九次。

銘文和史料記載都對應上了,推翻了原來流傳的鄭和是從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下西洋的說法,把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提早了兩年,也就是說朱棣上台第一年,鄭和就統領船隊下過西洋。

經過研讀,專家發現,銘文中提到了洪保等率領船隊的頭兒們,乘坐的寶船叫「大福號」,這是鄭和船隊中的大型船隻,比現在流傳的寶船載重量大5倍,能容下「五千料」。

料在是古代一種容量單位,1料相當於1石。

料越多,載重量、排水量越大。

五千料,則是排水量為2500多噸的巨無霸。

不得不說,這在古代是一個造船神話。


另外,洪保墓志銘中證實,鄭和下西洋時洪保分船隊到達了中國人以前從未到過之地,有專家開始查閱史料,嘗試證明這是美洲墨西哥瑪雅等地。

洪保墓志銘的出土,是中國考古界的一大盛事,其上記載,將改寫多項中國歷史記載,解開多個懸而未決的歷史謎團,使鄭和下西洋的不朽傳奇更加熠熠生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