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門都熱播了,盜墓的流程你還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盜墓,極大地滿足了人對未知事物的窺探慾望。

從古至今,盜墓活動一直長盛不衰,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盜墓成為一種職業,有技術上的革新,形成了派系之分,甚至還出了不少的「大家」。

現實中的盜墓是骯髒和殘酷的,從古至今,概莫如是。

盜 墓 手 法

春秋戰國時期,盜墓之行開始盛行,至漢代愈發猖獗。

古代的盜墓者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官盜和民盜。

官盜大多橫行於戰亂年月,像秦末的項羽,漢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溫韜等,都是有名的江洋大盜。

舉凡打仗就需要用錢,這些亂世的軍事家們就帶領大批士兵,明火執仗地大肆挖掘古墓葬,找到的銅器就熔作兵器,或私鑄成錢幣。

也有出於泄憤目的而故意搗毀死者墳墓的,古代人「事死如事生」,死後葬於墓穴之中無非是換個地方活罷了,而搗毀死者墓穴的行為無疑是對死者充滿了仇恨,要讓他死後都不得安生。

對於民間盜墓個體戶來說,盜墓則是可以牟取暴利,同時又擔負著極大風險的營生手段。

「以奸心出發而謀劃隱秘便捷的盜掘之術」,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保證自身的安全,歷朝歷代的盜墓者運用他們的智慧,使盜墓技術逐漸嫻熟。

根據盜墓的手段,盜墓者大致可以分為南派和北派,這主要是由於南北地理環境和氣候差異大,使得墓葬在地下的保存狀態有一定區別,因而在盜墓的時候,自然要採取因地制宜的方法,這就逐漸形成了「南派」和「北派」兩個路子,也有各自的一套「規矩」。

不過,無論南派、北派,盜墓的方法和步驟總歸是大同小異,靠的是稱手的工具、細如髮絲的心性和熟能生巧的技藝。

一般來說,盜墓需要團隊,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次成功的盜墓不僅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工作,還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領導者以及圍繞著他承擔具體分工的團隊成員。

古代盜墓團隊中的領導者和成員之間多為師承關係,《清稗類鈔·盜賊類》中記錄有清代的「廣州劇盜焦四,其徒數十人」,各有其能,每一次盜墓活動人數三五人不等,多則十餘人,以盜墓致富。

然而,不同的盜墓團隊之間是絕對的競爭關係,一次盜墓活動不僅要躲避執法者的視線,更要避開同行,「否則為他組所知,源源加入,髒潤減少」,嚴重的還可能造成財務糾紛而發生火拚。

盜 墓 工 具

鑽探工具

民國初年,由於隴海鐵路洛陽段的開工建設,古墓集聚的洛陽邙山地區發現了很多古墓,刺激了外國人、本地官僚和洛陽鄉民們猖獗的盜墓活動。

民國十四年(1925年),洛陽四郊成立了民團、紅槍會等武裝組織,鄉民們依靠槍枝從夜間盜掘變為白天公開盜掘。

猖獗的盜墓活動引起了盜墓工具的變革。

洛陽鄉民在明代盜墓工具鐵椎的基礎上,將其改良成了一種半筒形的長柄鐵鏟,被後人稱作「洛陽鏟」。

實際上,與洛陽鏟類似的弧口鑿類工具在古代木工和土建工人中早有應用,但洛陽鄉民將這樣的工具應用於盜墓勘探,則屬於首創。

洛陽鄉民在明代盜墓工具鐵椎的基礎上,改良成了一種半筒形的長柄鐵鏟,被後人稱作「洛陽鏟」

由於方便攜帶且實用性強,洛陽鏟被盜墓者廣泛使用。

1949年以後,洛陽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在洛陽這片地下文物豐富的地區,施工前首先要進行鑽探。

昔日的盜墓者獻出了自己的「一技之長」,用洛陽鏟進行探測,不僅省工省時,而且對文物的破壞較小。

1954 年,洛陽舉辦了考古鑽探訓練班,洛陽鏟經過考古學界的改良,在文物考古界推廣。

時至今日,各地的考古隊在正式發掘前都要先用洛陽鏟進行勘探,確定發掘範圍,初步了解遺址的時代和性質。

發掘工具

勘探過後,盜墓和考古就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盜墓的非法性和目的性致使盜墓者並不期望從墓葬中了解到全部的歷史文化信息,他們的目的在於攫取大量文物。

因此,盜墓者往往只需在不顯眼的地方挖掘出一個一人寬的盜洞,一人望風,一人下洞,還有一人負責在洞口轉接文物等即可。

在盜墓過程中,盜墓者需要使用不同型號的短柄鏟,用以挖掘盜洞。

這種挖掘方法比較緩慢,比如秦漢時期的墓葬往往深達十餘米,挖掘盜洞至少需要幾天時間;而明清時期的墓葬則一晚即能完成盜掘。

隨著科技日益發展,盜墓者使用德國工兵鏟代替了普通的鏟子,這種工兵鏟很輕便,可以摺疊了掛在腰上,而且鋼口極佳,是挖土破岩的利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就裝備在德國山地突擊師上,戰敗後被蘇聯繳獲了很多,中蘇友好時期,有一部分流入了中國境內,從此為盜墓者所利用。

為了加快挖掘盜洞的進度,現代的盜墓者還開始使用炸藥,採用擠壓式爆破的方法來開挖盜洞,這種方式一下子加快了打開盜洞的進程。

2008年在湖南長沙發生的「12·29」重大盜墓案,盜墓賊使用的便是這種手段。

文/ 趙小嬋 插畫 / 劉瑞

《盜墓流程面面觀》選自《藝術商業》7月刊,文章有刪減,購買雜誌請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

《藝術商業》7月刊封面

推 薦 閱 讀

盜墓小說看多了,真的古墓壁畫什麼樣

王爺後人自掘王爺墳

夜盜瑾妃墓

門派,印在盜墓人身上的簡歷

逝者無寧日

讓|藝|術|贊|美|生|活

關於我們——這是一頁掌上日報

承接權威專業雜誌《藝術商業》的優良基因

立足藝商獨特的關注視角

用耳目一新的藝術細節裝點您的生活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 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即可訂閱雜誌

展覽推薦|潮流|知識閱讀|視界|封面故事

專家課堂|藝典圖志|藝術生活|人物|藝術機構|市場趨勢

本微信平台刊登文圖所有權歸《藝術商業》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盜墓的北派盜墓神器險些成為洛陽的恥辱

說起盜墓各位應該都不陌生,前些年有幾部經典的盜墓題材小說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諸如《盜墓筆記》《鬼吹燈》系列之類。 盜墓起源於何時無從考證,但是從新石器時代的殘存墓葬發現的人為破壞痕跡可以知道,...

關於墓葬和盜墓你知道多少

隨著近期鬼吹燈電視劇的熱播,墓葬下邊未知的世界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真實的墓葬是什麼樣子呢?中華5000年文明歷史,可以說每個朝代,墓葬形式都各具特色。因為盜墓活動的猖獗,為了防止死後被「土夫子...

詳解:古代的盜墓賊是如何盜墓的?

在史書中,被記載的盜墓者多是聲名顯赫的人物。無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大凡盜墓者,都可以分為官盜和民盜。像項羽、董卓、曹操,還有那個臭名昭著的東陵大盜孫殿英,都是動用大批士兵明刀明槍地大肆挖掘古墓。...

古代盜墓賊的行規和盜掘手法

干盜墓勾當的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官盜,像漢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溫韜,到民國時的孫殿英等,都很有名,他們往往動用大批士兵,明火執杖地大幹;還有一種是民盜,分布各地,人數眾多,都是偷偷摸摸地進行,...

盜墓方法方式

我國盜掘古墓之事由來已久,歷史上有記載的被盜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湯之冢,距今約3600年;盜掘事件最早出現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從掘開的古墓中得到一顆玉印,上刻十字,當時沒有人認得。

刺破陰陽兩界:盜墓者的標配——洛陽鏟

在眾多的盜墓者中,我們已經給大致分類了,官盜、民盜、古代盜墓和現代考古,他們的區別我們一一分析之後,就要看他們的共同點。先從工具入手,當然要想盜墓,不僅僅需要分金定穴、望聞問切,找到墓穴之後還要...

盜墓生意:那些埋在黃土中的財富

本文刊載至:《商界》2013年1月刊小說之外,真實的盜墓究竟是一個怎樣神秘而詭譎的行業?盜墓者如何以一雙肉眼,看清那些深埋在黃土中的寶藏,又如何逃開法律監管,將它們送入市場,變成灰色的暴利?

盜墓界南北門派 互相看不上眼卻各有神通

舊社會三百六十行,行行又分出很多派別,比如說相聲的有馬派侯派等,就連一些見不得人的行當里都有派別之分,比如盜墓。盜墓有南北兩派,這兩派風格不同,手段不同,衣缽不同。雖然都是乾的見不得人的勾當,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