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 2015年的閱讀記錄:那些作為心路的書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閱讀其實是樁私人志業,讀什麼,怎麼讀和讀到什麼,在很大程度上和讀者的需求、訓練、際遇乃至心境有關。

以下不過是我個人在2015年的部分閱讀記錄,總結「書路」,其實呈現的是作為讀者的我的「心路」。

當然,它們無一不是經得起時間的折磨,經得起讀者的拷問的好書。

1.李伯謙:《感悟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本書輯錄了先生近年寫作的一系列文章,分成十個專題,從考古學理論基礎到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從聚落形態到精神世界,從學科後顧到前瞻,以「寫給青年學者的考古讀本」為副題無疑是再恰當不過了——青年學子可以由此管窺考古學的門徑。

書中諸多篇目的內容曾經在先生的課堂上討論過,令我不時捧卷,思緒飄到數十年前。

先生的課堂有種「簡而文,溫而理」的風格,寫作也是如此,無緣親炙的廣大青年學子閱讀此書時應該對此感受頗深。

2.《土司文化研究叢書》,民族出版社,2014-2015年。

2015年夏天,土司終於伴隨著中國西南土司遺址捆綁申遺成功而成為社會熱詞。

在此之前,學者們已經默默耕耘了數十年之久。

吉首大學應該算是土司研究的重鎮。

這不僅僅是因為吉首大學有地利之便,更為關鍵的是這裡匯聚了一批既有理論素養,又有實踐經驗的學者,他們在湘西土司制度和歷史的研究上尤有心得。

《土司文化研究叢書》就是他們的成果之一。

因為教學和寫作原因,我在上半年集中時間閱讀了其中多種,無論是游俊教授的綜合性和文化性研究,成臻銘教授的建築和空間研究,羅維慶教授的文獻梳理,還是瞿州蓮教授的碑銘釋讀,都令人受益良多。

3. 李飛:《復活的土司城堡》,貴州教育出版社,2014年。

作為2012年以來貴州遵義海龍囤遺址考古發掘領隊,作者在田野發掘之餘,為貴州乃至全國報端撰寫專欄文章,結集即成本書。

考古,尤其是田野考古的價值在哪裡?如果只見精品,只見古人,那考古學家就只是面目模糊,可有可無的「上帝之手」了。

考古應該具有點石成金的魔法:挖出來的是古物,說出來的是歷史;低頭見古人,抬頭看自己。

真知、灼見、溫情,缺一不可,而本書都具備了。

這是近年來罕見優秀的公共考古學佳作。

4. 岱峻:《風過華西壩》,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

在老成都的口碑里,「華西」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華西」不是泛指中國西部,而是特指成都市內一塊稱作華西壩的地方,和1910-1952年弦歌於茲,遺址猶存的華西協和大學。

華西協和大學的歷史記憶正在褪色,歷史作家岱峻老師為之焦慮不已,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勤勉地發掘出一幕幕華西盛景,一如他十餘年前發掘戰時學術城李莊一樣。

無論對李莊還是華西壩的發掘,其意義都不在於匍匐在那個「黃金時代」腳下,——那個時代一點兒都不美好,美好的是從探索華西到服務華西的兩代人。

5. 尼爾•麥格雷戈:《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新星出版社,2014年。

其實這是本博物館導覽手冊,其實這是本嚴肅的「物質文化研究」。

但是,與眾不同的是,西方藝術史中最會講故事的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率領一眾學者用100件館藏品講述世界歷史上的100個片段。

物質的歷史先天性地具有反精英主義傾向,因此,用物質講故事就是要講出沒有帝王將相,但同樣精彩的無名無姓的普通人的歷史。

與之類似的中國藝術史的寫作範本就是朱家溍先生主編的《國寶一百件》(三聯書店,2006年)。

「公共考古學」或者「公共歷史學」應該長成什麼樣,就是這樣!

6.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檔案中的虛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戴維斯以享有盛譽的《馬丁•蓋爾歸來》(中譯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奠定了她在新文化史中的地位。

《檔案中的虛構》同樣體現了作者對歷史敘事的敏銳觀察和高超的敘事技巧。

本書以赦罪書為中心,由於這是16世紀赦免制度下,罪犯企圖通過陳情求得赦免,逃脫死亡厄運的文獻,因此,看似真實的檔案文獻實際上是特定製度下,講述者、書寫者和閱讀者之間角力和妥協的產物。

戴維斯由此將檔案當成「道具」,而不是「劇本」,重演一幕16世紀法國社會史。

檔案不必全然為真,虛構不必全然為假,這對於當下的中國歷史研究多麼具有借鑑意義啊!

7. 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Routledge, 1992.

這是一本1992年出版的老書,我因為寫作中國博物館史而多次閱讀。

當年嶄露頭角的作者如今已經榮退,正如她在本書中給博物館學界帶來的衝擊一樣,她也曾經激進地改造過萊斯特大學的博物館學系——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學研究機構之一。

本書是以福柯的知識理論重釋博物館史的最初嘗試之一,對於中國的博物館史研究,乃至學術史研究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8. James Deetz, In Small Things Forgotten, Anchor Book, 1976

美國考古學有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一個常見的回答是,一個建國才200多年的國家有什麼古可考?沒有歷史的國家怎麼教文明古國傳人做考古?可惜這種回答錯了。

「地下埋藏了什麼」不是考古學,「如何發現地下埋藏和如何從地下埋藏推知歷史和人類」才是考古學。

美國考古學大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創立美國的歷史考古學的迪茲(James Deetz)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的歷史考古學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答案正是本書的標題《被人遺忘的零碎小物》。

迪茲在書中展示了一系列如何從稀鬆平常,甚至容易被忽視的歷史時代小物件,從毫無特色的陶片到晚近墓地和墓碑,復原不同於文獻講述的歷史。

要擺脫作為歷史學的婢女的地位,中國的歷史考古學還需要向迪茲取經。

這就是這本半個世紀前的老書仍然值得不時翻看,常讀常新的價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澎湃新聞 私家歷史】

長按圖中二維碼可進行識別關注

點擊本文最下方「閱讀原文」,

可直接在北大社官方微店下單購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學泰斗宿白病逝|紀念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2018年2月1日,中國考古學泰斗、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宿白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6歲。宿白,1922年出生於遼寧瀋陽,1944年畢業於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