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最早國都陶寺:是否印證是堯的都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坐落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東北約7公里處的陶寺遺址,總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是黃河中游地區龍山時代晚期一處超大型都邑遺址。

1978年至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隊對陶寺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主要發掘了居住址和一大片重要墓地,發掘總面積約7000平 方米,墓葬1100餘座。

發掘獲得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玉器、工具、禮樂器、裝飾品等珍貴文物。

早期王級大墓隨葬象徵王權龍盤、陶鼓、鼉鼓、石磬、彩 繪木器、彩繪陶器、玉石鉞等等奢華的隨葬品。

考古發現最早國都陶寺(資料圖)

這一階段的考古工作,確定了陶寺遺址的範圍,明確了陶寺文化的早、中、晚三期的分期及文化性質,判定了陶寺文化主體來源於廟底溝二期文化,提出了陶 寺文化大致年代為公元前2450~前1900年。

早期王級大墓隨葬數以百計的高等級奢侈隨葬品,與80%空無一物的平民墓葬,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現出社會 複雜的等級制度、極度的貧富分化甚至階級對立。

第二階段發掘:基本確定早中晚三期宮城遺址

1999年開始,又對陶寺遺址開始新一輪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

2002年起,陶寺遺址考古工作被納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從「預研究階段」至今,已進入第IV階段,研究的目的在於判定陶寺遺址是否是都城,陶寺文化的社會組織是否進入到國家。

考古發現最早國都陶寺(資料圖)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何駑介紹,從2002年起,經過十餘年考古工作,陶寺文化遺址發掘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基本確定了 陶寺早中晚三期的宮城、早期外城(下層貴族居住區)、至少280萬平方米以上的中期外郭城、中期小城、中期宮殿夯土基址、集郊天祭日與觀象授時於一身觀象 祭祀台、祭地禮制建築、中期王族墓地、王權控制的獨立倉儲區、工官管理手工業作坊區以及調查判定了普通居民區,使學界認識到陶寺遺址是目前考古探明功能區 劃最為齊全的、具有典型雙城制模式的都城遺址;陶寺文化社會已進入到邦國形態。

銅齒輪形器、盆口沿、環、蟾蜍等紅銅鑄造器外加上個世紀發掘的銅鈴,構成了 中國最早的銅禮器群。

此外,他還特別指出,陶寺觀象台是迄今考古發掘與天文考古判定的世界最早的觀象台;觀象台觀測日出地平歷以20個節令,成為世界最早的最為縝密太陽 歷。

陶寺遺址精神文化中展現出的列鉞王權象徵、和合政治理念、文德思想、中正天下觀、禮制思想、天文曆法作為王權軟實力的思想以及漢字載體等,對後世中國 王朝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陶寺遺址: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里程碑

12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局和臨汾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舉辦《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出版暨陶寺遺址與陶寺文化學術研討會。來自考古、歷史、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學者...

愛上新沂系列四:殷商文化的淵源長眠在這裡

新沂市馬陵山西麓有個小村莊叫「花廳」。村莊很小,但是很有名氣。以「花廳文化」命名的小村是全國歷史學家所熟知的。1952年春天,村裡的一位名14歲叫陸亢的學生將在村頭荒地里拾到東西交給他的老師徐君...

陶寺考古40年:層層打開的秘密

光明日報記者 楊珏 李建斌 光明日報通訊員 米雅璐1978年,在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考古工作者用手中的探鏟和手鏟,翻開了厚重的黃土地,也開啟了一段事關中華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發現。說起陶寺考古...

李伯謙:陶寺就是堯都 值得我們驕傲

4月15日—16日,在山西省委宣傳部、臨汾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中...

陶寺是最初的「中國」 陶寺是堯都平陽

中國網山西 綜合編輯 觀點提示:陶寺中期王墓出土圭尺,其地中刻度,從物證的角度說明最初「中國」的含義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國。陶寺是最初的「中國」。陶寺是「堯都平陽」。中國最早的國家社會不是夏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