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明定陵,夏鼐不同意,郭沫若說了一句話後讓他變成總指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將相都有厚葬的習慣,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帶走數不盡的財寶。

這也導致了我國盜墓猖獗,許多人靠盜墓發家,如三國時期的曹操,還專門設立摸金校尉的官職來盜墓。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加快了考古工作,由於不成熟難免走了一些彎路。

故事從1955年10月4日講起。

這天,一份題為《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送到了國務院,報告的最後一頁的落款是時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郭沫若、北京市長吳晗、沈雁冰、鄧拓等數十位文化界赫赫有名專家學者。

這一舉動遭到了當時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的強烈反對。

《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

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因此陵墓大都位於北京。

而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神宗朱翊鈞

鄭振鐸、夏鼐認為我國目前考古工作技術水平還難以開展這樣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文物的保存也沒有條件,況且連世界上技術先進的國家也不敢輕易的發掘大墓...... 夏鼐希望等條件成熟後再進行發掘工作。

而郭沫若、吳晗為代表的則認為:我們決心已下,難以改變,況且全國解放已經多年了,沒有條件我們也要創造條件,我們有老一輩的專家,又有大學生,從人力物力都有條件勝任這項巨大的工程。

最後,發掘工作還是得到總 理的批示。

不過郭沫若申請的發掘明定陵和明長陵只批示了明定陵。

批示下來了,接下來就是組織人員了。

郭沫若、吳晗等人自然是其中一員。

而夏鼐、鄭振鐸等表示反對的人則表示不想參與此次發掘工作,而當時的夏鼐、鄭振鐸是文化考古界的泰斗,郭沫若一想沒有他們怎麼行。

打開萬曆皇帝的棺材後,專家激動不已

起初吳晗、郭沫若是想說服夏鼐加入他們的考古行動,沒想到夏鼐反倒三番五次勸說郭等人不要盲目的發掘明定陵,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沒辦法,吳郭兩人再次請示成立「長陵發掘委員會」。

在信上說:「夏鼐同志是考古學界的泰斗,我希望召集更多向他一樣的人參與工作,這樣我們的考古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結果得到批覆:你們想要誰儘管去找,有困難找我們(中央)。

文件下來了,郭沫若、吳晗、夏鼐等成為了總指揮。

郭沫若、於立群夫婦參觀出土器物(右)

雖然夏鼐很反對,但命令必須服從。

雖然發掘定陵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我們也希望文物完好的保存,但是不幸的是,正如夏鼐所言沒有技術就不要去干,損失太大了。

明定陵的發掘成為我國考古界的一次慘痛教訓,從此禁止發掘帝王陵墓成了考古界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最邪的王陵,致多人喪命

【前言】萬曆皇帝的棺材木被丟棄在山溝,附近七位村民聞訊趕來,瓜分了這塊棺材木,一對年邁的夫婦特地用此楠木請人打做棺材,可是不到半月,兩人前後歸天。一位農民更是把此木放在佛龕上,結果家中四位小孩因...

史上最大考古悲劇——明定陵發掘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明定陵位於北京昌平區,十三陵之一,北倚大峪山,面對山峰渾圓的蟒山。1955年10月,時任北京市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