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陶寺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關鍵證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社山西臨汾9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14日表示,陶寺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為重要的幾處都邑遺址之一,已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特別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中華文明從多元走向一體歷史進程的關鍵證據。

2018年是位於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發現60周年和大規模考古發掘40周年,為紀念這一在中華文明形成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考古遺址,為期一周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早期都邑文明的發現研究與保護傳承國際學術論壇暨紀念陶寺考古40年研討會」當天在臨汾開幕,王巍致辭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陶寺遺址考古發掘40年,取得了極為豐富的成果,其每一項重要發現都對中原地區的文明起源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40年來,幾代考古人薪火相傳在陶寺遺址開展的考古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不僅在考古學上確定了陶寺文化,解決了它的年代和文化性質問題,對於了解晉西南乃至中原地區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間的社會狀況,認識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從多元走向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的歷史進程,研究中華文明發展道路、特點及其原因,也提供了無可比擬的第一手資料。

「縱觀延綿五千年不斷的中華文明,可以看出,無論是朝代如何更迭,文化如何變化,文化的主基因始終存在,並發揮著核心作用。

」王巍表示,中華文化主基因有很多產生於陶寺遺址為代表的早期文明之中,包括「長方形的都城形制」「周圍用圍牆將宮殿圍繞以便將統治者與一般民眾相隔離而形成的宮城」「每組宮殿的主要宮殿建築位於北部正中的建築布局」「以銅、陶、玉、漆木器等多種材質構成的禮器和樂器彰顯王者尊貴身份的禮儀制度」「以龍為尊崇的神性動物的觀念」「極有可能是漢字鼻祖的文字的創造」「長方形土坑豎穴墓葬和以木板構成長方形棺槨以及仰身直肢的埋葬習俗」等,所有這些大都為後來的夏、商、西周王朝文明所承襲,並繼續發展、完善,成為有別於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中華文明的特質。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黃河中游地區形成的、以陶寺遺址一系列考古發現為代表的早期文明,是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主根脈、主基因,陶寺早期國家形態是中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最初內核。

王巍還特別指出,陶寺遺址大墓中出土了在長江下游地區良渚文明中產生的與表明持有者身份的特殊器具——玉琮、玉璧,表明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的早期文明不是相互隔絕、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相互學習借鑑吸收,形成一個聯繫比較緊密的文化圈,「這個圈就是後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基礎」。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下5千年!揭中華文明源頭神秘面紗

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解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

中華文明起源圖譜初現

作者:鄒雅婷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幾大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延續不斷的文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過程,不僅是國人想要探尋的文明密碼,也是海外許多人士關注的問題。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

聚落考古揭示中華文明起源脈絡

20世紀中葉興起的聚落考古考察人類棲居形態的特點和變化,在了解社會結構的特點與演變軌跡等問題上顯示出其潛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

中華5000年文明獲考古證實

據新華社電在2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有關情況。他表示,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

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

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 王思北 馮 源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的問題,曾讓一代代學...

考古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楊陽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項目成果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發布會上表示,中華文明在起源與早期階段形成了...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王巍:堯都平陽正在走出傳說時代成為信史

4月15日—16日,山西在省委宣傳部、臨汾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