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遺址中尋找歷史:宮本一夫《從神話到歷史》導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該從何時開始寫起?或者說歷史可追溯至何時?此問題其實隱藏了所有格——「人類的」歷史。
關於歷史學的性質,過往曾有「科學」抑或「藝術」之爭。
但當代歷史學被視為人文學科,基本已無爭議。
或因如此,現代史家原則上只研究人類自身的歷史,至多關注及於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歷史。
「宇宙的」歷史、「地球的」歷史、「生物的」歷史,大抵被劃歸至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範疇。
在一定程度上,兩千年前司馬遷所謂的「究天人之際」,已是現代史家不能想像的境界。
即便劃地自限於人類的歷史,現代史家亦未全面掌握人類歷史的書寫權力。
理論上,前一剎那,即是歷史,但當代人類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卻是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乃至人類學家等社會科學研究者的禁臠,現代史家似乎只能鑽故紙堆,喪失了鑑往知來、指點江山的話語權,無怪乎上社會「歷史無用論」甚囂塵土,歷史系的學生也對未來感到茫然。
至於人類歷史的根源,現代史家也用「史前」時代等術語與之劃清界線。
「商代是中國信史的開端」,竟然仍是中學教科書常見的觀念。
所謂「信史」,相對於口傳故事、相對於神話傳說,大抵是指甲骨文等文獻紀錄的歷史。
其實文獻、口傳、神話傳說等概念的關係極度複雜,部分文獻的內容來自口傳,神話傳說的內容亦常見於文獻,更不要說文獻也會虛構、口傳故事是人類另一種記述歷史的方式、神話傳說也保留了早期人類的集體記憶等觀點,我們根本無法簡單判定文獻、口傳、神話傳說的可信度高低。
再看考古學於這百餘年在世界各地的蓬勃發展,難道根據考古材料書寫的「史前史」會比根據文獻的「信史」更不可信?如果文獻與考古材料是同等效力的史料,那「史前史」、「史前時代」等概念是否有必要調整、甚至揚棄?
不管未來如何,要想根據考古材料書寫遠古人類的歷史,當代歷史學者力有未逮,大抵是不爭的事實。
正因如此,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洋洋十二卷的開頭第一卷,敦請考古學者宮本一夫負責撰寫,也就不令人意外。
然而能掌握好考古材料,是否就能書寫上古史了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宮本一夫近照
《從神話到歷史》共分十章,來自文獻的內容只有第一章〈神話與考古學〉的部分內容,其他九章半的內容全部依據考古材料,作者可謂盡了考古學的「本分」。
雖然有些歷史學者可能希望古史傳說在「中國的歷史」系列開頭占據更多的篇幅,但因這些保存古史傳說的文獻,成書時間多半晚至戰國秦漢之際,即便是新出土文獻,大抵也不外如是。
加上神話傳說里的歷史訊息不易抽絲剖繭、西方神話學理論不一定適用於中國等原因,作者的謹慎處理也合乎現代學術規範。
不過根據考古材料書寫的中國上古史,反映的是今人對人類社會起源與演化的認知:從舊石器到新石器、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從農業起源到國家形成等等。
儘管這些學說在當代蔚為主流,但百年千年之後,未必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古人對世界誕生、人類起源、國家形成等問題的理解與想像,看似已經過時,卻未必全無是處。
我們今日回顧百年千年之前,古人對人類社會起源與演化的認知,應帶有更多同情的理解。
誠如顧頡剛所言,這些古史傳說更適合用來探討戰國秦漢以降的思想史。
正因如此,這些反映古人思維的古史傳說在上古史仍應占有一席之地,就連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論〉也值得一提。
回到《從神話到歷史》的考古學視野,與歷史學家撰寫的通史、斷代史相比,本書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以「區域」為主體,絕不預設「中國」、「中國人」為全書的「主詞」。
現代史家撰寫的中國通史,即便再怎麼具有反思力,或多或少也隱含「中國」、「中國人」的預設,自不必多論。
秦漢史、明史等統一帝國的歷史,「秦朝」、「漢廷」、「明政府」等概念往往以整個帝國的代言人的角色躍然紙上,事實上地方政府、基層社會可否被中央政府「代表」,殊為可疑。
而魏晉南北朝史、宋遼金元史等分裂時代的歷史,現代史家即便擺脫了傳統史學「正統論」的束縛,看似將各地政權等量齊觀,但日後乃至當代未被納入中國版圖的朝鮮、越南等地,或不被納入筆下、或以周邊民族與政權書之。
分裂時代尚且如此,唐史、清史等帶有「異樣血統」的統一帝國史,就更難避免「中國」、「中國人」概念的制約了。
受惠於考古學的視野,兼以此時期「最早的中國」尚未建立,《從神話到歷史》超越了政治與民族等後世概念的束縛,以經濟生業為綱,先將新石器早期的定居社會分成華北的粟黍農業區、華中的稻作農業區,更北方(遠東)與更南方(華南)則是採集與狩獵的非農業區,在此區域體系的基礎上展開全書的討論。
隨著定居社會的發展、農耕技術的擴張,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區域體系自然在原先的格局上有所變動,《從神話到歷史》進而將之析分,概略但細膩地描繪了各區域的社會面貌。
農業出現地與細石葉文化、礫石器文化。
兩者分布相接的地區為從華北南部到華北北部的地帶(斜線部分為農業出險地。
分為粟、黍農業和稻作農業地帶)。
在此基礎上,《從神話到歷史》得以省思商周「中國」的面貌何以形成。
作者不僅引用日本學術大家林巳奈夫「商周青銅器饕餮紋的原形,是良渚文化的獸面紋」之說,還進而主張良渚的玉琮等玉器文化從長江下游傳播到黃河流域,可謂中國玉文化的源頭。
作者更探討黑陶酒器等隨葬器物,指出商周「禮樂」的成分頗多來源於新石器時代黃河下游地區的「儀禮」;就連殷墟的甲骨文,也來自於北方長城地區的卜骨文化。
雖然某某事物的起源探索非常困難,很容易被新出土材料所修正。
但《從神話到歷史》這些說法確實讓人深切感受到中國並非鐵板一塊,而是許多區域共同組成的複合體。
區域的有無,不只影響中國疆域的伸縮,甚至影響了中國特質的形塑。
良渚反山12號墓隨葬玉琮
《從神話到歷史》以區域為主體的作法,固然值得推崇,但也並非全無流弊。
一部小說不一定只能有一位主角,但主角若多達七、八位乃至十餘位,自然難逃劇情分散、鋪陳過多、缺乏主旋律之譏。
「中國」只有一個,區域卻可以無限分化。
讀《從神話到歷史》,或多或少會被不同區域的「考古學文化」牽著鼻子走,不知細節描述的意義何在。
尤其《從神話到歷史》是「中國的歷史」里的一冊,缺乏考古學知識的讀者,「見區域而不見中國」的感受只會更加強烈。
儘管《從神話到歷史》簡體字版的導讀人許宏先生嘗試為作者緩頰:
這些敘述對讀者而言可能略顯枯燥,似乎學術味兒重了些,但卻是解讀遠古中國必不可少的輪廓性勾畫。
但對一般讀者而言,作者對這些考古學文化的敘述,就像歷史學家喜歡引用的史料一樣,只要有讀不懂的地方,就不能不說是雞肋之作。
作者並非沒有意識到此問題。
如果我們不願意把「國家」、「民族」等既有概念當作歷史的主體,又不滿足於將各區域的具體歷史簡單拼湊在一起的作法,那麼使用新概念作為歷史的主體,藉此整合各區域的歷史,應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中國史、東亞史、全球史均可如此重寫。
事實上《從神話到歷史》就是這麼寫的,諸章已嘗試運用「農業的起源與擴散」、「社會的複雜化與統合」、「宗教信仰」、「早期國家」等概念,去統攝不同區域的考古學文化,描繪出豐富且清晰的上古史圖景。
行文至此,我們當然可以追問下去:如果用「國家」、「民族」的概念去統攝不同區域的考古學文化,是不可取的作法。
那運用其他概念去統攝區域,難道就毫無弊端嗎?但這個問題已觸及「個案」與「概念」的本質矛盾:任何個案都不可能完全被概念化,所有個案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們不能用概念去堆砌歷史。
但個案若完全不加以概念化、不抽繹其意義,那歷史就只能是斷爛朝報,根本無從寫起。
重視概念與重視個案,各有優劣,我們只能執中道而行。
《從神話到歷史》既以區域為主體,又重視概念化的寫法,我認為在現階段十分恰當。
問題未能完全解決,主要是受制於學界現有的研究水平,作者還沒辦法徹底將不同區域的考古學文化充分概念化。
而宮本先生不勉強概念化的作法,恰可凸顯其學風嚴謹的一面。
讀《從神話到歷史》,不難注意到其區域史敘述里,東北地區的比例較一般中國考古學著作為多。
這是因為宮本先生乃日本人,嘗試從東亞的角度解析這段時期的歷史,探討「為何東亞最早出現的古代國家在中國大陸」這一宏大課題。
故作者須透過東北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介紹來銜接中國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進而將日本列島與中國大陸對照,指出日本出土研磨堅果的石盤、半地穴房屋、玉玦、土偶(女性像)、卜骨、「埴輪」、木棺墓、成人瓮棺墓等遺存,均可在東北、華北、東西伯利亞等地找到類似者,反映日本不只經濟生業與東北地區相似,在宗教信仰上更是遠東文化圈的一部分。
作者認為這一視野,有助於反思西嶋定生設定了中心與邊陲的東亞史觀。
無論是洞見抑或偏見,宮本先生從東亞考古學的角度切入中國上古史,無疑充分發揮了身為日本人的特長。
朝鮮半島的農耕化第一階段至第三階段的傳播路徑。
第一階段為粟、黍農業的擴散,第二階段為稻穀的擴散,第三階段為水稻農業的擴散。
中國考古學與民族主義的關係向來處於「剪不斷,理還亂」的微妙境地,不管是現代人的「非洲起源說」與「多元起源說」之爭,抑或夏朝究竟是否存在等熱門課題,中國學者與漢學家的立場往往涇渭分明,清晰反映出國籍、種族與學術態度的高度關聯性,說明學者所處的學術環境往往影響其學術判斷甚巨。
宮本先生身為日本人,卻研究中國考古學,其學術態度無疑值得我們注意。
但令人驚訝的是,作者對上述爭議極大的兩個問題,其判斷卻溢出我們的「常識」之外:
只要人類多元說沒有被遺忘,蒙古人種的起源地在中國大陸的可能,就值得我們多加注意。
二里頭文化就是夏王朝,因此夏王朝是確實存在的朝代。
如果只看上述言論,恐怕很難猜出這是漢學家的意見。
或許有人會堅信學術政治角度的解釋力,進而揣測這是作者為了迎合「中國崛起」而改弦易張。
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二十一世紀學界全球化的結果,任何一個地方的學者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身所處的學術環境,從而提出更具意義的學說,包括中國學者。
事實上當代中國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恰恰不願意主張「二里頭文化就是夏王朝」。
宮本先生與許宏先生看似矛盾的學術判斷,卻存在著共通性——他們都挑戰了我們根據國籍與種族來下判斷的「常識」。
這非常值得我們咀嚼再三。
雖然反思民族主義已經帶給我們夠多的刺激,但作者對夏王朝的討論並非僅止於此。
他指出即使二里頭文化可以稱之為「夏」,也不代表二里頭考古學文化自動升級為王朝的社會型態。
二里頭文化的實質內涵、當時的統治形式、與各區域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才是更重要的問題,拘泥於「名」,只會讓我們忽略掉「實」。
二里頭文化的文化樣式
上文已對《從神話到歷史》的考古學視野略加介紹,最後我想稍微介紹一些本書涉及的考古學研究方法,以供一般讀者參考。
考古學對區域的重視,來自具體的考古遺址發掘。
與史書不同,一個個考古遺址的時間坐標往往難以精確到年月日,只能約略判斷;但空間坐標卻可以精確到經緯度小數點後幾位,因為遺址就在那裡。
同理,史書往往只能透過文字去描繪歷史場景,但位於該處的考古遺址彷佛時間膠囊,竭力保留了遺址廢棄、墓葬掩埋時的那一瞬間,帶給人的臨場感特彆強烈。
因此從考古學的角度書寫歷史,不僅具有區域主體的眼光,還會特別重視歷史場景的重建、日常生活細節的復原,因為那就是考古現場所見。
但不像史書能以生花妙筆直接描寫人物,考古遺址雖然曾為人所居,但生人終究已逝,屍骨未必留存,今人所見的往往只是器物與建築,而且還是不易腐爛者。
因此考古學要想書寫歷史,只能經由「透物見人」的途徑。
但要想解讀百千萬年前的出土遺物,豈有那麼容易,否則人人都是考古學家。
下文以器物、飲食、聚落為例,說明《從神話到歷史》如何「透物見人」,還原遠古歷史。
圖三:湖北荊州陰湘城遺址
史書里的器物,多半是一鱗半爪,依附於某個人物、場景或事件才被提到,很少成為主角。
考古遺址則不然,遺址出土最多的是器物,最令人興奮者往往也是器物。
同一遺址里同類器物的風格差異,往往反映了時代差異;不同遺址的器物差異則可能反映使用者的差異,器物的傳播與擴散可能反映人群的遷徙與擴張,這些是考古學裡器物類型學的基本理念。
但作者謹慎地指出鼎、鬲等單一器物的傳播與擴散,嚴格來說只能反映地域之間有所交流往來,不宜簡單將單一器物對應於某批人群。
如果找出遺址里的若干基本器物,建立起器物群,便可比較有效地建立器物與人群的對應關係。
除了基本器物,海貝、綠松石、玉琮等舶來品同樣值得重視。
由於舶來品取得不易,舶來品的擁有者理應是人群里的有力人士。
而擁有舶來品,又會強化有力人士的權力與地位,使之成為領袖。
陶器的系統性。
從遠東到中國東北部的平底罐與華中、華南的圓底釜在華北一帶呈交錯分布。
要想「見人」,其中的重要課題無疑是人如何生存。
但史書里的人物,生存下來彷佛自然而然,只有很偶然的時候才會提及這些人也會吃飯、也會喝水,是個活生生的人。
事實上,人的必備生存條件之一是食物,食物則不外乎動物與植物。
憑藉現代科技的發達,動物考古與植物考古遂為顯學。
考古遺存中若有動物的骨頭或牙齒,專家透過其形態分析,可能辨識出是何種動物,甚至可能辨識出野豬與家豬的差異,進而確定人類的經濟生業是狩獵抑或畜牧。
同樣的,植物遺存也可能辨識出栽培稻與野生稻的差別,進而探討人類是否已進入農業社會。
吊桶環遺址的層與野生稻、栽培稻比率。
上為層位斷面,下為各層位中野生種與栽培種的植矽體比率。
人群生於斯、長於斯,聚落考古與環境考古亦為「見人」的重要課題。
史書里的人物往往只有籍貫、身份,沒有對其居所作更具體的描寫。
考古發掘的遺址則是古人居址的鮮明寫照,看似極有助於聚落的理解,實則需要更縝密的研究。
陝西臨潼姜寨環壕聚落赫赫有名,許多人可能對其五組「大房子」圍繞大廣場的平面圖印象深刻。
《從神話到歷史》卻根據各組建築之間的迭壓關係,將原來一張平面圖析分成三張按時代先後排列的平面圖,復原出姜寨環壕聚落的變遷歷程。
這讓我們切實體會要搞清楚出土遺存的時代,然後排列出先後順序,看似簡單,實際上到底有多麼不容易!
姜寨遺址的聚落的變遷。
1,姜寨聚落前期;2,姜寨聚落中期;3,姜寨聚落後期。
一個聚落是一群人,再大的聚落還是一群人。
要進一步探討人群組成的複雜社會,不能不討論聚落與聚落之間的關係。
史書里的聚落,往往有郡縣鄉里等明確等級,聚落關係非常清晰。
考古發掘的聚落遺址則不然,聚落不論大小,之間的關係均有待進一步論證。
如長江中游位於漢水流域的石家河遺址、位於沮漳河流域的陰湘城、位於澧水流域的城頭山遺址,它們均屬於屈家嶺文化時期,均有一定規模的城址,是各自流域的中心,但彼此之間有交流往來。
由於石家河遺址面積最大,我們是否可推測居住在石家河遺址的人群地位較高,甚至控制了其他流域的人群呢?作者認為石家河遺址並未發現宮殿或大墓等反映王權的遺存,看不出控制力外擴的跡象。
三個流域中心遺址的關係可能是既合作又競爭,其城址規模大小可能只反映人口多寡或經濟強弱,並不反映政治等級的高低。
長江中游地區的城址遺址分布。
圓圈中三個取悅的城址遺址自北向南規模相對縮小。
以上希望可以具體呈現考古學如何「透物見人」。
相較於在文獻中發現歷史,在考古遺址中尋找歷史,無疑是值得關注的另一扇窗。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的歷史」第一卷由考古學家撰寫,似乎反映本世紀考古學與歷史學將更緊密地結合。
事實上文獻在商周秦漢以降的歷史,數量固然越來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但商周秦漢以降的考古材料自有其價值,不應被歷史學家忽略,考古學應成為所有古代史家共同的學術素養。
而宋代以後的考古發掘,也應得到考古學家更多重視。
如果宮本先生的《從神話到歷史》是考古學反饋給歷史學的成功典範,那麼歷史學應該怎麼對考古學「投桃報李」呢?再者,歷史學家對商周以前的歷史「失語」的窘境是否合理?我們真的甘心讓考古學者搶走飯碗嗎?一部由嫻熟考古學視野與材料的歷史學家撰寫的上古史,會否各擅勝場、別有一番風貌?二十一世紀,還很長。
許宏:無「疑」則無當代之學問
「中國從來就沒有自外於世界,一定要把最早『中國』這個概念的產生和發展,放到全球文明史的框架里去審視。在傳統的古史框架和話語系統之外,探尋考古學對於歷史發展進程的獨特表達,既不等於歷史虛無,更無損...
至簡中國史:中國文明到底是怎麼起源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思想內參。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至簡中國史》連載之二:中國文明到底是怎麼起源的?弘億人類告別猿猴進化成人,已有約數百萬年之...
加強學術規劃全局謀劃 構建夏商考古學新格局
加強學術規劃 謀劃全局性問題 構建夏商考古學新格局10月下旬,國內考古界在安陽、北京、濮陽等地先後舉辦了夏商考古的學術活動,同期,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也在安陽正式成立。 夏商考古特...
曹兵武:關於當前中國考古學的幾個熱點問題
近些年中國考古學熱點迭出,這裡所涉及的熱點,可能更多屬於個人興趣所在。而對於這幾個事關重大的相關問題,在此也不可能進行全面討論,僅就個人感受的關鍵之處發表一點淺見,供大家參考。新考古學在中國新考...
數據中國史:中國的遠古歷史起源哪裡?(圖)
節選自《至簡中國史:大數據講述中國大歷史》 英國倫敦大學的拉古別里曾在1885年的一篇文章里主張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是從古巴比倫遷來的。日本濱田氏進一步相信殷墟時代在中國發達極盛的青銅文化,也是由...
「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推進會召開
2月10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七家機構負責人及各省區課題承擔者在西安...
內蒙古叫來河中華人類史前聚落形態考古取得進展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5日專電(記者任會斌)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文物局等部門獲悉,「中華人類史前聚落形態」考古研究在赤峰市敖漢旗叫來河流域啟動以來,目前已獲得較大進展。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