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墓10個字,揭開鄭和下西洋謎團,學者:外國專家該慚愧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海上遠航活動,那七次航行彰顯了大明的繁榮昌盛。
有人曾打趣的認為,當年的「鄭和」好比散財童子,航行雖了不起但對大明的幫助卻很微小。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學者一度認為,這是15世紀末歐洲地理大發現前世界最大規模海上探險...
讀過世界史的大家都熟知,地理大發現中的達伽馬、麥哲倫等人,對於世界開始走向整體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不少外國專家,對於鄭和下西洋的貢獻是十分不認可的,甚至對於七次航行的相關記載產生質疑,認為明朝達不到那個技術和水平。
尤其是圍繞巨船,對於造船業發達的歐洲,一度對亞洲的造船水平嗤之以鼻。
非常遺憾的是,鄭和當年所乘坐的寶船,既沒有殘骸,也沒有圖像資料,僅有的文字記載有些「無力」。
僅就這一個問題,中西方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專家們,吵嚷了近百年,而沒有結果。
單文獻的記載中,鄭和的寶船有多大呢?長約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相當於現在的長一百三十五米、寬五十六米。
而同時期,西方的船舶有多大呢?就拿1416年英國製造的卡拉克船,它被稱作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巨船,且排水量達1400噸...
直到有一天,宦官洪保之墓被勘探發掘,這個近百年的謎團終於被揭開。
那這洪保又是誰呢?原來,他是當年跟隨鄭和的宦官,因擔任過下西洋的副使,所以是重要的見證者。
考古專家在日夜兼程的考察中,在其墓內居然發現了一行重要的字,那它記載了什麼呢?
原來,這十個字是「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這意味著什麼呢?一料,相當於今天的半噸,它一直是古代船舶排水量的計數單位。
而五千料,則證明了當時的寶船有著兩千五百噸排水量之甚。
雖然比起近代四萬多噸的泰坦尼克相對較小,但在十五世紀可謂是巨舶...
這麼看來,鄭和當年所用的大船是英國卡拉克船的一倍多。
學者認為,這不僅證實了大明當年是有多麼的繁榮富庶,也讓那些曾經小瞧鄭和下西洋的外國專家慚愧不已。
你是否也這樣認為呢?歡迎踴躍留言,於文章下方積極互動。
南京挖出一座太監墓 徹底揭開爭論數百年的謎團
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鄭和率2.7萬餘人、200多艘海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從江蘇劉家港出發,遠赴太平洋、印度洋航行。這是中國古代船隻最多、路程最遠的一次航行,也是明朝軍事實力的最好體現,明朝海...
明朝太監墓里的一行字,讓專家開心得要去打老外的臉
近年來盜墓題材電影大火於世,票房持續飆紅,大家驚嘆於地下世界的神奇詭譎,對盜墓行為產生嚮往。但,實際上國內盜墓行為往往簡單粗暴,一切向錢看,沒有專業人員,不懂歷史,對埋藏了幾千年的古墓根本不了...
專家在一座太監墓葬中意外發現一行字,解開了明朝最大的疑團
在很多人的觀點中,常常把盜墓和考古進行對比,認為兩者都是挖墳掘墓,影響長眠地下的古人。盜墓自然不必多說,但考古可就要辯證的看了,畢竟很多歷史謎團都是需要考古來證實和發現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明朝...
鄭和所乘寶船重達兩千噸,外國人不信,但在明朝太監墓中得到證明
導語:考古工作可是我們現在了解歷史的一大途徑。雖然說,有一部分人認為考古和盜墓都是要挖開古人的墳墓,是對古人的不敬。但是,我們應當採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考古工作。盜墓是盜墓者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而做...
跟隨鄭和下西洋的明代大太監洪保墓:有三大看點 三大謎團
明代大太監洪保是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與鄭和、楊慶是同鄉,他比鄭和大一歲。洪保作為鄭和下西洋使團的副使,當年跟隨鄭和七下西洋。2010年6月,南京市江寧祖堂山南麓的一個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
跟隨鄭和下西洋的明代大太監洪保墓,意外證實了鄭和下西洋
明代大太監洪保是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與鄭和、楊慶是同鄉,他比鄭和大一歲。洪保作為鄭和下西洋使團的副使,當年跟隨鄭和七下西洋。2010年6月,南京市江寧祖堂山南麓的一個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
明朝太監墓中意外發現一行字,專家激動的說:這下老外該閉嘴了
在很多人的觀點中,常常把盜墓和考古進行對比,認為兩者都是挖墳掘墓,影響長眠地下的古人。盜墓自然不必多說,但考古可就要辯證的看了,畢竟很多歷史謎團都是需要考古來證實和發現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明朝...
明朝一座太監墓被挖開,揭開鄭和下西洋謎團,考古專家激動不已
鄭和是明朝有名的太監,曾經七下西洋,將中國文化遠傳各國。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那都是一次了不得的壯舉,但他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為何,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各位專家學者,因為其中的謎團實在太多了。
明朝一座太監墓發現一個文物,揭開一個世界性謎團!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在古代,各方面、多項技術均領先全世界,造出了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物件。 不過,由於年代久遠,歷史資料的不完整,許多偉大發明會遭到質疑,但往往隨後而來的發現則會讓質疑者無地...
明代太監墓中發現一行字,專家竟然激動地說:這下老外該閉嘴了!
常常把盜墓和考古進行對比,認為兩者都是挖墳掘墓,影響長眠地下的古人。但考古可要辯證地看了,畢竟很多歷史謎團都是需要考古來證實的。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和人為因素的遮掩,明朝的很多事其實都成為疑案。
跟隨鄭和下西洋的明代大太監洪保墓,墓室完整卻不見棺木與屍骨
明代大太監洪保是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與鄭和、楊慶是同鄉,他比鄭和大一歲。洪保作為鄭和下西洋使團的副使,當年跟隨鄭和七下西洋。2010年6月,南京市江寧祖堂山南麓的一個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
明朝擁有2500噸排量的超級戰艦群,卻沒有征服世界的心
明朝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和遠洋航行能力在世界範圍內遙遙領先。永樂年間,鄭和至少「八」次下西洋,率先完成寰球航行,已是世界公認的史實。鄭和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比葡萄牙、西班牙興起的航海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