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通錦橋附近現千年前遺址 疑似萬佛寺園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現場航拍圖。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近日,通錦橋附近一處1000多年前的園林遺址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一段曲曲折折的溝渠,古時九里堤的水沿著它通往百米外的一汪池塘,不遠處置有一口水井……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結合現場出土器物等元素,考古人員認為該處園林遺址極有可能是成都歷史上盛極一時的萬佛寺寺院園林。

據悉,今年3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通錦路古遺址開展正式的考古發掘,目前發掘面積約2500平方米,期間發現了豐富的漢代至明代文化遺存。

共清理出1口水井、3條溝渠及1座池塘等遺蹟,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生活用陶瓷器和少量與佛教有關的石刻造像及建築構件。

四川新聞網記者注意到,遺址現場磚砌的溝渠曲曲折折,蜿蜒成一個「山」字形後,綿延90米左右「遇見」堤壩,堤壩上的暗溝將溝渠與一塊池塘連通。

據介紹,溝渠最寬處有近6米,最窄處不足1米。

溝渠間的高地上,殘留著同時期的建築遺址。

「溝渠大約修建於盛唐,五代末至北宋初廢棄回填。

」現場考古隊領隊易立推測,池塘的修建及廢棄時間與之大致相同。

他認為,溝渠中的水源應該引自九里堤。

「遺址主體應屬於一處唐、五代時期園林式的人造景觀建築群。

」易立介紹,隋唐五代時期,很多官僚貴族都在自家或別墅區穿池堆山、樹花置石。

不過,他更傾向認為,遺址與唐代凈眾寺(萬佛寺前身)或有一定關聯,極有可能就是該寺院園林。

易立介紹,通錦路古遺址所在地毗鄰歷史上著名的萬佛寺遺址,自清代光緒以來,萬佛寺遺址陸續出土大量南朝至唐宋時期的石刻佛教造像,現藏於四川省博物館的一批珍貴南朝造像多來自萬佛寺遺址。

此次發掘中,考古隊從現場發現了大量生活用陶瓷器,不過製作均較粗糙;同時,還有少量與佛教有關的石刻造像及建築構件出土。

據悉,萬佛寺在南北朝時期稱「安浦寺」,唐代稱「凈眾寺」,至明代又有「萬佛寺」等名稱。

值得一提的是,萬佛寺在南宋孝宗隆興年間曾一度為交子務所在地,即掌管紙幣流通事務的機關。

不過,從清理出的18座座墓葬來看,宋以後該園林所在地方已經成為了墓葬區。

(記者 彭亮 攝影報導)

考古現場發現的磚砌溝渠。

考古現場發現的磚砌溝渠。

考古現場出土的生活用陶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成功發掘古代園林遺址

對研究隋唐五代園林建築具有重要價值今年3月,成都市文物考古隊對成都市金牛區通錦路一建築工地開始了系統的考古勘測發掘。經過近4個月的發掘,日前考古隊公布了初步的考古成果。在該工地2500平方米的考...

成都市中心發現千年古寺遺址

本報訊 (記者 吳曉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6月4日公布,在成都市中心實業街發現福感寺遺址,此前僅見於文獻資料的這座益州(成都)名寺終於重現於世。據史料記載,福感寺從東晉延續到兩宋時期,一直是益州...

成都出土80餘件南北朝佛像 部分貼金尚存

新華網四川頻道12月16日電(本網記者李倩薇)記者16日從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距離成都著名的寬窄巷子約200米處,發掘出土了80餘件南北朝至唐時期的石刻佛像,個別造像還有貼金。此次發掘...

蕭縣滕莊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中安在線-拂曉新聞網 「這些出土的文物清晰地展現了當時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4月24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縣滕莊遺址考古現場負責人任一龍說。為配合S404道路...

通錦橋旁「萬佛寺」古代成都後花園

—唐·鄭谷《西蜀凈眾寺松溪八韻兼寄小筆崔處士》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聲。繚繞能穿寺,幽奇不在城。寒煙齋後散,春雨夜中平。染岸蒼苔古,翹沙白鳥明。澄分僧影瘦,光徹客心清。帶梵侵雲響,和鍾擊石鳴。淡烹...

邯鄲臨漳首期修復佛教造像通過驗收

近日,鄴城遺址出土石質文物第一期修復保護驗收結項論證會在臨漳縣舉行。經過論證,與會專家認為,本次文物修復保護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批准的保護修複方案開展,資料齊全、檔案規範、技術合理、方法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