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登·華爾納重返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口探秘盜寶
回到美國,華爾納忙於為弗利爾的收藏編寫圖錄,他在底特律的藏品迅速增長。
華爾納注意到,他能把最近所購一尊頭像,與龍門石窟一尊雕像的身子相銜接,這要歸功於弗利爾的照片,它展示了雕像被盜賊砍頭前的狀況。
戰爭已使歐洲對中國藝術的需求有所降低。
但是,華爾納預言:手持大把現金的美國人,「將樂享一個不同尋常、能用相對低價買入藝術珍品的良機」。
1923年,華爾納與賀拉斯·傑恩和兼任秘書的王翻譯重返龍門石窟。
軍閥吳佩孚為他們提供了一輛轎車。
華爾納在報告中寫道:「龍門石窟的正門處,有高度超過18米的巨大力士雕像佛龕。
除了出現了一些缺口裂縫外,那裡與我記憶中10年前的樣子無異。
古董販子為了我們的博物館,正是從那些佛龕岩石上敲掉了人物雕像或頭像。
」華爾納聲稱,在吳元帥領導下,所有故意破壞公物的行為已被阻止,雖然和平只是暫時的。
政府官員仍有把龍門石窟珍寶當禮物送給外國顯貴和遊客的習慣。
華爾納對此感到悲哀。
中國政府實施了更加強硬的法律,包括1930年7月7日頒布的《古物保護法》,設立了諸如「中央古物保護委員會」之類的政府機構。
儘管如此,20世紀30年代,收藏家及其「朋友們」在龍門石窟的經營,仍在良好運轉。
據法國人斯坦利·亞伯記載,龍門石窟有96個主要洞窟遭到洗劫。
龍門石窟的雕像買賣並非全部經過盧芹齋之手。
目前,它們已四處散落,遍及從大阪到多倫多,從蘇黎世到華盛頓特區……從舊金山到波士頓的博物館。
目前,龍門石窟的雕像仍繼續現身拍賣。
1993年,倫敦蘇富比落槌了一尊龍門石窟人物雕像,1996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上拍了一尊觀音頭像,其出處僅標註為「歐洲舊藏」。
可與那尊頭像相提並論的,還有已知源於龍門石窟、藏於洛杉磯郡立博物館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其他代表作品。
然而,與勞倫斯·史克曼和普艾倫的大膽進取相比,上述一切都屬於小巫見大巫。
那兩位美國研究員,徵集了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的兩幅淺浮雕作品:20世紀30年代初,史克曼為一座嶄新博物館——堪薩斯城的納爾遜美術館購買了《帝後禮佛圖》;而長期主管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的普艾倫,則將《帝王禮佛圖》納入該館收藏。
龍門石窟的賓陽洞長7.62米,寬6.1米。
如史克曼自己所描述,它在公元6世紀完工時,顯得「清晰而有條理」。
洞窟正面入口靠牆處端坐一尊佛像,旁邊是佛的弟子和兩尊菩薩立像。
洞窟兩邊的側壁上有一組3尊雕像,為佛和菩薩像。
洞窟的前壁被水平分為4層,其中有兩塊浮雕體量最大,無疑也最重要:它們展現了文昭皇后與隨從、孝文帝與宮廷朝臣禮佛的形象。
下層是惡魔像,上層雕刻的是佛本生的故事場景;最上面一層,再現了維摩羅詰菩薩與文殊菩薩辯經的場面。
在中國,那是一個經久不衰的主題。
福格藝術博物館第二次探險隊失敗後,蘭登·華爾納重返中國。
除了在劍橋城教書和博物館研究外,他還找到了一個收益豐厚的副業:為堪薩斯城待建的納爾遜美術館的董事們提供藏品徵集諮詢服務。
為了給博物館物色一個能去現場收集中國文物的人,華爾納推薦了自己的優秀學生勞倫斯·史克曼(哈佛大學,1930級)。
那時,史克曼拿到了哈佛—燕京學院的獎學金,正在北京學習。
史克曼出生於丹佛,17歲時,他在丹佛布朗王府酒店附近的畫廊,偶遇了亞美尼亞古董商和亞洲藝術專家薩爾基相夫婦,對亞洲藝術早早產生了興趣。
在科羅拉多大學學習的中期,他希望能找到一份博物館工作。
為此,他尋求普艾倫的意見,得到的建議是轉學到哈佛大學,「因為波士頓博物館擁有美國唯一最好、最可靠的中國和日本收藏。
只有通過研究、接觸實物,你才能從工作中獲得樂趣」。
在哈佛大學時,鄧曼·羅斯發現了史克曼的天賦,經常邀請他到家裡觀看自己的收藏。
史克曼選修了蘭登·華爾納的課,得到了老師的賞識。
之後在約翰·弗格森處,他的天賦再次得到了確認。
在中國時,弗格森見過史克曼,曾當過他的導師。
弗格森把史克曼引見給私人收藏家,幫助他邁進「閒人莫入」場所。
1931年,史克曼依靠獎學金在中國居住。
此時,華爾納打斷了史克曼的學習。
他成為躊躇滿志的華爾納研究員的小跟班。
《誰在收藏中國》
作者:卡爾·梅耶,謝林·布里薩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西方來到中國,從洞窟、宮殿和畫商的密室里搜刮藝術珍品,盜走了雕塑、家具、瓷器、書畫等大量國寶。
敦煌壁畫、龍門石窟、昭陵六駿……這些稀世珍寶現存何處?在盜寶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華爾納、盧芹齋,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幕後黑手」?兩位作者通過查閱私人文件、歷史檔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憶錄,詳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這段時期,以美國人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設法獲得中國藝術品的一段歷史,這些文物最終催生了中國古董市場在歐美的蓬勃發展,也激發了中國人依靠藝術市場促使國寶回歸的努力。
《誰在收藏中國》:國寶是怎樣流失到海外的
【財新網】(記者 劉爽爽)法國作家雨果曾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寫: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龍門石窟因盜賊變得慘不忍睹
口探秘盜寶 1926年,盧芹齋邁出了大膽創新的一步。他對位於巴黎庫爾塞勒路的一棟19世紀聯排別墅進行修繕,將其改造成一座中國佛塔式的5層紅色建築,在其四周鑲嵌了漆板。那裡位於巴黎第八區,交通便利...
一起讀書丨他們說:我們保護了中華文化!我們說:你個強盜!
讀書君先說一句,文末有福利!!在 過去的兩個世紀中, 西方來到中國,從洞窟、宮殿和畫商的密室里搜刮藝術珍品,盜走了雕塑、家具、瓷器、書畫等大量國寶。敦煌壁畫、龍門石窟、昭陵六駿……這些稀世珍寶現...
誰在收藏中國(19)
□(美)卡爾・梅耶謝林・布里薩克著;張建新張紫微譯 愛德華・福布斯致信保羅・加德納(1934年):「我認為中國政府准許從石窟牆上敲掉那些偉大雕塑,並允許它們離境的行為,是一種暴行。但是,我認為,...
龍門石窟國寶的前世今生
「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劫,一個放火,可以說勝利是偷盜者的勝利,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談到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洗劫時,法國大文豪雨果如是說。在這場災難中,圓明園數不盡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