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不只是《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情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論事殊世異,

我們都會堅守崗位,

一如既往的做物質遺產守護者

遠古文明的探索者。

時值年末,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上映使得文物與考古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

文物修復師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讓人感動,故宮裡平靜又充滿樂趣的生活也讓許多走上工作崗位的人羨慕不已。

但事實上,與文物打交道的業內人士都明白,考古文博這個行業並不像電影里展現的那樣只是「賣情懷」,我們充滿情懷,但也負擔使命,沉甸甸的使命驅使我們終日勞碌不息,箇中甘苦,只有自己懂得。

考古工作者身上究竟負擔著怎樣的使命,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三言兩語必定無法討論周詳。

這篇小文只想談一談個人的膚淺認識,如果能夠讓讀者對於考古學家的工作多一些了解和認同,我就深感欣慰了。

考古工作者的肩上負擔著兩項天然的使命:一方面,我們是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者,有義務把自古流傳的遺存完好無損的移交到後代手裡;另一方面,我們更是古老文明的探索者,殘缺歷史的補寫者,文化記憶的傳承者--我們通過地層的疊壓打破推演物質文明的構建過程,通過器物的分類排列建立獨特的年代序列,通過遺址的綜合分析讓一個個考古學文化浮出迷霧,這一切的工作,都為我們了解過去提供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視角,讓我們擺脫對典籍的迷信,讓實物成為歷史的講述者。

對歷史遺存進行保護和研究,是每一個考古人的使命,這聽起來輕鬆,但落在考古人的肩頭時有千鈞之重。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挖掘的不僅是黃土,更是民族的文化記憶,所以每一鏟都下的小心翼翼。

我們知道,自己研究的不只是古器物,更是被塵封千百年的隱秘歷史,所以每一個結論都唯恐不夠嚴謹周密。

當前,中國考古人的道路充滿坎坷:與中華大地豐富的歷史遺存相比,國家的資金支持往往只是杯水車薪,有時候,看到鄉間古蹟自生自滅卻無力保護,我們會感嘆自己力量的微薄。

更多時候,我們還要面對社會大眾的誤解和質疑,因為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無法分辨考古與盜墓,我們甚至背上過以國家名義盜寶的惡名。

同時,我們還要與真正的盜墓賊和文物販做鬥爭,你可知道「搶救性發掘」一詞背後掩蓋了多少辛酸,你可知道「前腳發掘,後腳盜掘」的情況發生過多少次。

當一個新的遺址被發現時,我們不知道是應該為學術資源的豐富而欣喜,還是應該為引起盜掘者的關注而擔憂……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考古工作者就是這樣一群孤獨而執著的人。

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許多情況也在好轉: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注。

我們從民間的收藏熱中看到了大眾對古物的熱情,預見了公眾考古的希望。

近來,每年的「十大考古發現」經常成為熱點話題,考古紀錄片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甚至一心在故宮修文物的王師傅也過了一把網紅癮。

「考古工作者」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不再陌生,我們也正在從田野走向大眾。

從孤獨的研究者到大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考古人實現了身份的轉變,同時也增添了新的使命。

「公眾考古」的概念雖是舶來品,但在中國考古人的心中也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社會大眾對於考古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對我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的確,我們應該擺脫田野和書齋的束縛,站在更廣闊的平台上進行新的自我定位。

面對公眾,我們應當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因為只有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我們才能得到社會廣泛的理解。

只有得到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考古人才能擺脫孤軍奮戰的艱難處境,讓全民族共同守護我們珍貴的文化記憶。

從前,考古人從未因為面臨艱難而放棄;如今,考古人更不會因為大眾的關注而沾沾自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許就是中國考古人的最佳寫照。

不論事殊世異,我們都會堅守崗位,一如既往的做物質遺產的守護者、遠古文明的探索者。

同時,在新的形勢下,我們也會積極追隨時代的腳步,在「公眾考古」的新領域內不懈探索,溝通「學術」與「大眾」,貫穿歷史與現實,讓考古學走向公眾,走向未來。

作者簡介:

尹國翰,陝西西安人,現就讀于吉林大學考古學系。

在考古、哲學、歷史等方面均有卓然造詣,近期研究方向:「印度—絲綢之路—宗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隊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墳墓真的好嗎?

身為一個考古文博系大學渣還是有責任通過僅有的科普維護一下本學科尊嚴的。(攤手)學科概念啥的就不多說了反正學渣也掰扯不明白 -_-|| 有一次跟哥們聊當今不少圈外人對考古的誤解,我說:這年頭雖然不...

公眾考古與反盜墓

近年來,公眾考古是學界亮點。各類豐富多彩的公眾考古活動層出不窮,公眾考古論壇相繼舉辦,微信上考古類公眾號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參與到公眾考古的事業中來,在一些高校還開設了公眾考古專業及課...

文化遺產時代的考古學

作 者:曹兵武作者簡介:曹兵武,中國文物報社原文出處:《南方文物》(南昌)2014年第20142期 第10-14頁 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學幾門學科分別從發現與研究、保護、展示、利用等不同角...

考古學的新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談道,「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

毛家坪的深度

□汪彤在毛家坪見到梁雲的那天,是在一個艷陽天。他步伐蹣跚,曬成古銅色的臉上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鏡片在耀眼的陽光下反射著亮光。作為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領隊,梁雲帶領著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

我們為什麼考古——從公眾的誤解說起

兩個月前,我才知道有一個叫「悟空問答」的平台,抱著一種新鮮感,註冊了一個帳號,並在平台上回答了一些問題。在這段日子裡,接觸過不少涉及考古的題目,也做過一些回答。但是,頗受觸動的是,發現大家對「考...

陳星燦:公眾需要什麼樣的考古學

當某人自稱或被別人尊稱為考古學家的時候,那不過是沿用了一個習慣的說法,其實是頗有點不準確的。因為人類的古代文化是如此的燦爛輝煌,多彩多姿,任何一個偉大的考古學家,窮其一生的精力,也只能為重建古代...

劉慶柱:考古不是挖寶貝

三星堆社會上有些人對考古的認識進入了一些誤區——在考古發現中,重視古代墓葬,輕視古代遺址;在古代墓葬中,重視大型墓葬、達官顯貴墓葬乃至帝王陵墓,輕視一般墓葬;在墓葬考古發掘中,重視隨葬品,輕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