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云: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本號將陸續編髮中山大學2016「歷史、考古與文明」研究生暑期學校的講課摘要,敬請關注。


2016年7月4日下午2:30-6:00,在孫隆基教授的主持下,郭靜雲教授進行了題為「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的主題演講。

現將有關內容摘錄如下:

郭教授講述了其著作《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的主要內容。

在進入主題之前,老師先是談到了什麼是「歷史」,並提到人、時、地對於歷史的重要性,認為人是歷史研究的主體,時間的流動會使事物產生變化,地點的不同會影響物種生長的差異。

而人也是生物,也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如《尚書》載:「時乃天道。

」意味日出日落、二分二至的自然現象,其中時間的因素來自於天。

《中庸》載:「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禮記》載:「天生時,而地生財。

」則說明地的因素來自具體的水土。

而要理解文獻的意義,就要了解當時人的思想,並且一再研讀。

而歷史研究的目的則是在於過程、演化,最重要的是在於時間的脈絡。

在歷史研究的方法上,郭老師指出,在認識中國歷史的發展時,要知道傳承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其中固然吸收了新的文化,但也有相反的情況。

例如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紋飾,我們就未必能了解其意義,這是在傳承的過程中被「遺忘」了。

也提到文化是多元的,不能認為文獻的一元史觀就是實際的歷史,研究歷史也不能拘於單一學科等。

而研究方法的前景,第一是放棄大一統中國文化華夏文明等概念,放棄從今看古,第二放棄一切預先設置的認識與概念,並提到「白紙法」、「自行不取名」、「如果只有一條材料,不宜詮釋它」 、「表里分合」 、「既得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多種材料和學科方法的互補對照研究」的原則。

郭老師也提到考古資料作為一手史料的價值,以及近百年來的考古發展,開始提供了研究者另一條研究途徑的鑰匙。

對於傳世文獻,則說歷史文獻的記載有其目的,需要透過「地層學」一層層發掘,找出可靠的數據。

《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一書的內容,就是基於以上歷史研究的基本概念而成。

郭老師首先提到此書最初的出發點,在於找尋商代的資料時,發現鄭偃與殷墟青銅器有很大的不同,表現在兵器、王墓、馬車、大量的人牲與殷墟人種的多樣性等方面,故以此延伸出《夏商周》一書。

整本書涉及層面極廣,主要是從考古資料為主,傳世文獻為輔,將重心放於江河中原的發展,並認為其文化傳至北方,而非傳統政治上的中原地區傳至南方的舊說。

由於郭老師以生動淺顯的說明,提出了顛覆性的說法,也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如老師提到,住於森林的人們熟悉自身的環境,反而覺得平原毫無遮蔽而恐懼,居海者不會去草原,草原生活者也不會跑去海邊捕魚,這是不同的環境而有不同的生活策略,強調環境對人們的影響。

並提到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岡文化的概念是「神話」,並不符合考古的實際狀況。

當郭老師以眾多資料得出二里頭的「媽媽」是石家河時,引起了底下學生一陣騷動。

此外,老師也提到從石家河文化出土的銅片與冶煉痕跡,說明已非新石器時代,而是青銅早期例如這些情況在報告大多沒有詳細描寫,要從當地考古發掘者中得知,這也也影響了我們對考古發掘報告的理解。

在傳世文獻的部分,認為我們應該脫離神話的思維,從地下材料重新省思江河平原地區的文化起源,如郭老師提及大禹治水的時代,只有長江中游才符合文獻所載洪水泛濫的情況,大禹若在北方只能治「沙子」,讓同學都笑了。

由於課程內容涉及許多問題,無法一一細說,但都使我們需要反思以往的舊觀點,在郭老師精采的演說之後,也引起學生的熱烈反響,例如討論到傳世文獻可信度的問題,以及殷商氣候的問題等,相信對參與暑期課程的學生,都有極大的收穫。

(執筆 江俊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文明起源新論:長江流域是中原文明發祥地

作者:中山大學、台灣中正大學歷史系 郭靜雲學界一般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二里頭就是夏都,而所謂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是商王朝早期都邑,位於武漢附近的盤龍城不過是商人南土。筆者搜集資料,循著資料...

郭靜云:長江中游地區是東方的蘇美爾

郭靜雲新著《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摒棄傳統的關於中國上古文明與夏商周歷史觀的既有成見和大一統的意識形態,本著考古材料、歷史史實和神話資料給出的線索,提出一系列大膽而新穎的見解,重新建構了中國上古...

《天神與天地之道》緒論

時空範圍與認識古人精神文化的方法要點一、傳統思想與上古信仰的背景中國傳統思想奠基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的思想論辯,逐步形成幾個不同的主流派別。在兩千餘年的思想演化中,每個時代的學者都...

郭靜云:古史研究主題、史料及方法芻議

本文原文刊發於《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新華文摘》網絡版2017年第3期全文轉摘。【摘 要】:本文就歷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研究目標、原則方法和史料辯識等基本問題展開討論。認為在中國史研究,...

「二重證據法」仍是重要分析工具

6月26日,由中國史研究雜誌社、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歷史文獻與古代社會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此次研討會主要關注古代史領域歷史文獻的發掘與研究現狀,探索更好地利用文獻解...

歷史上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和各種歷史版本以及野史中通常這樣記載著:夏朝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據說,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

李伯謙,考古學家這樣煉成

學人小傳李伯謙,1937 年生,河南鄭州人,考古學家。1956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1961 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李...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之公共研討

10月30日,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進行第二個環節——公共研討。此次公共研討的主題是:新思路,新力量,新展望。在形式上一改往年公共考古活動演示的方法,重在研討。論壇精心挑選了8項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