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考古報告中的密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編者按】本文摘自《時空之旅:文明搖籃追蹤》(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上幕 第一場 導論課:怎麼學歷史?
靜雲老師:從中國考古學誕生開始,傅斯年就對考古學寄予厚望,希望借地下出土的一手材料,正經補史,一掃疑古之風。
從此文獻與考古資料就成了我們研究歷史的兩條「腿」。
但是對於上古歷史與社會研究而言,這兩條「腿」的支撐力量並不相同,考古這條「腿」會顯得更粗大有力。
由於考古材料是地下材料,是最真實的第一手史料,因此從史學角度來說,考古出土的「殘磚敗瓦」比後人編載的故事有更高價值。
但是那些「殘磚敗瓦」並不是那麼好讀的,地下的這部無字天書,也讓不少歷史研究者望而卻步。
在這部無字天書中,鐫刻著古老文明昔日的榮光及當時的生計模式,隱含複雜的社會網絡關係、社會組織與社會結構,還寄託了古人燦爛的精神文化、無盡的慾望、神秘的信仰和隱密的儀式。
但是,我們怎樣才能從這些零散、腐爛的破碎材料中復原這些曾經鮮活的、輝煌的古代社會呢?
學讀「天書」
不接觸一手史料,如何理解歷史﹖腦海中無歷史問題,何故考古挖地﹖
靜雲老師:我以往在國外念書時,並沒有「考古學系」的概念,考古學課程和田野實習是歷史學系中必修的部分,一直到了研究所才有了考古學與歷史學的具體劃分。
所以在我們歷史系畢業的同學中,每一位都曾參與過考古發掘,沒有人不會讀考古報告。
現今兩岸的歷史及考古教育的情況頗為奇怪:大部分所謂「歷史系」的同學對考古無所知,而所謂「考古/人類學系」的同學則對歷史脈絡的問題很陌生。
明立同學:我們的歷史學專業還是有上考古學導論的。
梓浩同學:可你們歷史學的同學基本都沒有田野發掘經驗。
明立同學:田野發掘有那麼重要嗎?
梓浩同學:我覺得相當重要,如果不是經歷過田野,大部分學考古的學生看考古報告都會覺得無趣,而且也看不懂。
但經歷過那幾個月,考古報告上的線圖會在你閱讀報告時從書本中跳出來,就像看到實物一樣。
明立同學:有那麼誇張嗎?我看考古報告就覺得都好無聊。
柏熹同學:如果你去考古現場發掘幾個月,我保證你看到的東西一定會不一樣。
(笑)
靜雲老師:閱讀考古報告是基本工夫,歷史學系的同學一定要學習如何閱讀。
范梓浩同學是考古學專業的,下面我們請他來介紹他讀考古報告的經驗。
考古地層、遺蹟和遺物:考古報告的圖要活起來﹗
梓浩同學:現在我們一般在研究中使用的考古材料,都是源於已發表的考古發掘報告。
現行常見的考古報告體例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所發掘遺址的基本情況,包括它所在地點的郡縣沿革、地理環境、地表景觀等概況。
為了更容易理解,報告上一般會提供地圖,給我們看古人活動地方的海拔,附近有沒有山丘、岩石、河流、湖潭或沙漠。
無論研究任何主題,遺址所在的環境十分重要,如果我們要復原這個遺址先人的生活,那麼我們就無法抽離出這個情境。
考古地層
第二部分是遺址的地層堆積情況,即考古層位的介紹。
什麼是地層?請同學們看這張圖。
大家如果去挖地,就可以發現在不同的深度土地的顏色、硬度、密度和成分會有所不同,這是自然環境和生物活動、人類行為變化所留下的痕跡,由風所帶來的沙粒、由水所帶來的泥土或各種生物的殘跡,都堆積在地面上,人類生活的遺物也堆積在裡邊。
如果不發生變化,堆積的樣子差不多相同,但如果堆積的成分有變化,上一層的土地就會有些不同。
比如說,你們看非常多樣的湖南玉蟾岩遺址,這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最早的栽培水稻的遺址。
在圖上看的很清楚,從下至上有顏色不同幾處,這就是地層。
在人類活動的遺址,地層用來指出不同的生活階段。
按照這些地層分隔進行分期和斷代,從而幫助我們復原不同時代的生活情況。
廣東省博物館教育網做了很清楚的圖,同學們看看,這就是用從下至上的地層關係來復原本地聚落的早晚情況。
詩螢同學:范梓浩騙人!我也在華南發掘過,怎麼可能有那麼容易看的地層!長江流域的地層往往需要有長期在南方做田野的考古學家才能判斷出來,而且,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地根據顏色就能判斷的。
甚至,他們還說要「靠手感」呢!
梓浩同學:詩螢說的對,實際情況沒那麼單純。
大家來看一下這張圖,不同地層並不是一條一條平齊堆積,而是很複雜。
在圖的右邊也有M、H字母,這表達在這裡有墓葬和灰坑。
灰坑或墓葬會挖得很深,所以有可能在灰坑或墓葬的填土中會有早期的遺物,所以要小心判斷,符合他們年代的地層在哪裡。
鈺珊同學:哈﹗我知道了,肯定是在上面的入口。
梓浩同學:對﹗所以考古學家一般會把墓葬、灰坑這些單位描述為「開口於某層下」,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外,要注意區分坑裡和坑壁的東西,如果分不清楚,年代就會出現混亂的情況。
另外,發掘的基本單位是探坑,探坑越小,則探坑的數量越多,可以觀察地層的探坑壁也越多。
發掘現場的外貌就像左面的圖這樣:很多探坑,而發掘報告一定會提供探坑地圖和詳細的描述。
就像右面的圖,這也是玉蟾岩遺址發掘的探坑圖。
探坑的地層、灰坑、房屋和墓葬等,這些都是發掘單位。
其中探坑是發掘技術的單位,而其他單位則已經是發掘者的認知成果。
這就是考古報告應該要介紹的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是用類型學的方法介紹遺址出土的遺物;最後則是總結部分,一般包括了報告編寫者對遺址的基本認識,涉及相對年代的劃分,絕對年代的估計,特殊遺蹟現象的判定,對獸骨和植物的鑑定,生態環境的討論,與其他遺址比較等等。
一本考古報告,就好像一個大型的資料庫。
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這些資料,新奇有趣的成果便會層出不窮。
但是,對於這麼龐大的一個資料庫,我們不可能像讀書一樣,一字一句讀完。
我們要帶著問題看資料,仔細地觀察探坑位置、遺蹟單位和出土遺物的情況,要不斷地作比較。
另外,無論是遺蹟圖還是器物圖,我們在讀考古報告時,都應該先看圖,再看文字。
這是因為考古報告中,圖片是較為客觀的資料,而文字描述則難免帶有主觀性。
每個人的心靈中必定藏有獨特的知識結構,這與其所受的學術訓練與經歷相關。
因此,兩件一模一樣的器物,在不同人的眼中,肯定有不一樣的視角,寫出來的文字也自然存在主觀的判斷。
相比之下,由於考古繪圖是測量的結果,相對比較客觀,受繪圖者的主觀影響也較少。
因此,如果我們必須先讀圖,再補讀文字,才能以較客觀的角度理解考古發掘成果。
看古器物的類型難不迷路﹗
梓浩同學:再次,把報告中的器物圖還原到考古情境中去。
翻看任意一本發掘報告,我們不難發現,器物是按照「類、型、式」集中在一起的,相近器形的器物往往在同一張圖中,例如,A型的陶瓶,一般都會放在同一張圖內。
這就好比我們去參觀博物館庫房時,庫房內的藏品都是按照質地及器類來分類並集中儲藏。
這樣的分類方法,能幫助我們一目了然地找到某一類器物,方便與其它遺址的同類器物間進行對比研究。
秀美同學:不好意思,學弟,打斷你一下,我本身發掘的經驗很少,也許因為如此,看發掘報告和考古理論的論文一直有些疑問。
首先,分類的規則和標準經常不明,不僅是在不同的報告里,甚至在同一個報告里分類的準則不一,讓我不了解器物的哪一部分才是關鍵所在。
另外張光直先生在討論考古分類時,提出分類後可以認定器物的用途。
但如何證明我們所認定的用途與當時人作器的目的吻合?例如,一件盤形器難道只有一種作用?壺、鼎、盆的作用也那麼固定?尤其是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文化里,形狀相近的器物在具體的用途上應該會有所不同。
梓浩同學:(冒汗)我們都是在多次閱讀報告後,腦海里逐漸形成了一個印象。
後來看見某種形制的器物時,腦海里就會冒出來一個字,例如盤、罐。
但如果說規則和標準,似乎還真的沒有。
柏熹同學:這不科學啊。
每種器物應該有一個標準,這樣大家才會有一個共同討論的基礎,不會自說自話。
立新老師:秀美同學提的問題是多年以來困擾考古學的難題!第一、器物類型沒有明確的標準,比如說:同樣一個器物,有的報告中稱為豆,有的稱為盤;第二、對器形用途的指定過於主觀,經常是用簡單的直觀來臆測,比如說:所有的可以挖土的工具都稱為農具,難道挖土只能是為了耕地嗎?在中國考古學初期,考古資料等各方面資源仍十分有限的時候,這種劃分方法情有可原。
但是隨著中國考古學數十年來的飛速發展,現在考古學的資料已經十分豐富多樣了,考古學界都知道方法上存在問題,但是仍習慣性地在既有軌道里循環。
實際上器物的用途需要作系統的研究,包括物質材料科學的檢測,民族學的結構性類比,精確控制各種變量的實驗,並從各方面了解遺址的聚落生活,從聚落生活的具體情境中去判斷器物的作用,才能進一步了解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們和社會。
這是中國考古學將來需要關注的方面。
梓浩同學:其實我也想討論一下考古報告以「類型」排器物的方法。
當然,有得必有失,這種器物展示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點。
一般而言考古層位學和類型學被認為是拉動中國考古學前進的兩個輪子。
通過層位學和類型學的結合,我們可以研究出遺蹟和器物的相對早晚關係。
但是如果按照考古報告中的展示方式,則不容易知道某一遺蹟單位出土的器物組合,那麼層位學和類型學也無用武之地。
這時,把報告中同一單位的器物找出來,黏貼在一張硬卡片上,這就是我們常做的「卡片」。
通過做卡片,讓報告中的器物還原到考古現場的單位中,再根據考古層位學的迭壓打破關係,判定器物的相對年代早晚。
總的來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化整為零」,再聚沙成塔,重新全面梳理報告中的材料。
不過近來出版的新報告中,似乎很多編寫報告的老師們都意識到,應該以遺蹟為單位,全面公布器物,這實在是造福了廣大的考古研究者,我們再也不用為看不到某單位的全部器物和出土情境而煩惱了。
希望這一舉措能在今後的考古報告中廣泛地採用。
最後,在比較熟悉報告的基本材料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後,我們才去看總結部分,看看整理者的心得體會,看看是否會有「英雄所見略同」的巧合,又或者觀點是否會有衝突,有時同一篇報告中不會有觀點衝突,但也許在其它相關的報告,或者在相關考古資料的研究中,我們可以見到不同的觀點。
其實最好的結果是觀點存在相互衝突,因為衝突中很容易會迸發出學術的火花,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新的研究課題便可以放在心中慢慢醞釀了。
靜雲老師:剛才梓浩同學跟大家分享了他閱讀和使用考古報告的經驗和一些想法。
我想特彆強調一點,閱讀考古報告的時候絕對需要像小孩子看書一樣,先看圖,不看文字。
只有對圖已經很熟悉之後,再選擇翻閱文字的部份。
有時候如果發掘、整理和研究的經驗豐富,很多描述性的文字都可以忽略,如果有機會也最好直接到工地上看現場,或者去庫房中看實物標本。
實物是一手資料,圖是次於實物的一手資料;但對器物的描述則或多或少含有執筆者的主觀角度。
如果看現場,看實物,則需要有問題意識,有時空背景的思考,這需要我們去湖南考察的時候再慢慢學習。
田野考古工作中的幾種「非常規」方法
內容摘要:為此,筆者將所了解的幾種在我國田野工作中不太常見的方法介紹如下:地層單位一絲不亂的「橫向平推」發掘法目前國內常規的探方(溝)發掘法發掘遺址時,如遇到地層堆積複雜、地層很薄、小型遺蹟(...
舊石器考古發掘方法再思考
一般認為,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後崗發現三疊層是考古學史分期的標誌性事件之一,此後我國田野考古逐步推廣按土質、土色區分堆積的方法①。後崗的發掘結束了以往人為的水平層位的發掘,而開闢了以文化層位...
歷時五年,連續八次,日照堯王城遺址考古發掘將逐步揭開神秘面紗
魯東南地區在大汶口文化至龍山文化階段曾經非常發達,迄今比較重要的考古發現有莒縣陵陽河遺址、五蓮丹土遺址,日照的兩城鎮遺址和堯王城遺址,其中堯王城遺址是該地區的典型代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
我們從哪裡來之六——考古學的登場
在上一節,我們簡單講述了考古學興起的背景。考古學的興起,歷史並不長,大約兩百多年。這裡所說的「考古學」,是指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如果單從字面上的「考古學」來講,中國的考古歷史恐怕是世界上最長的。...
田野考古高級研修班理念、實踐與收穫
2016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高級研修班」於9 月6 日開班,9月26 日結束,如期完成全部教學計劃。這是高級研修的第三次。而這一形式的研修,是國家文物局長期以來開展的田野考古培訓計劃中最新的...
《輝縣發掘報告》出版60周年 引領中國考古工作
中新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應妮)「新中國考古從這裡走出——紀念《輝縣發掘報告》出版60周年學術座談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輝縣發掘報告》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出版的第一部田野考古報告,對中國考古工...
兵馬俑坑下面還有文物麼 探究並沒那麼簡單
很多人都去參觀過陝西考古發現的秦兵馬俑坑,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些兵馬俑排列有序地站立在一條條的坑道中,這使我們仿佛穿越了歷史,來到了秦代。在被兵馬俑的恢弘陣勢強烈吸引住的同時,絕大多數的觀眾可能都不...
#中國考古學通論# 第一章 概論 重要名詞解釋1.2
★★史前考古學:考古學分支。又稱史前學。以文字記載以前時代的考古資料為研究對象。用考古學方法研究史前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文化面貌、社會結構、分期斷代等,並結合地質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民族學等...
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中壩遺址
中壩遺址,位於重慶市於忠縣境內,被譽為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即使在全世界,也難找一個古遺址能連續不斷地反映5000年古代文明的發展史,而中壩正是這樣一個遺址,歷經了新石器時代、夏、商、...
周原考古新思路和新發現
一、新思路 從2014年9月起,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三家單位聯合組成周原考古隊,對周原遺址啟動了新一輪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基於對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