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文化:中華文明之「中正」觀緣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光明網11-05 09:27顯示圖片

作者:何駑

中華文明起源經歷了多元一體化的過程,中華大地上的國家起源也同樣經歷了多元一體——從邦國到王國的過程。

在公元前四千紀的後半葉龍山時代,中華文明的核心在黃河中游地區最終形成,以陶寺文化為代表的邦國開創了後來夏商周中原王朝國家的先聲。

陶寺文化以陶寺遺址得名,位於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處,坐落於太岳山系(當地稱塔兒山)向汾河谷地過渡的黃土塬大緩坡上。

遺址面積300餘萬平方米。

1978—1985年,陶寺遺址的大規模考古發掘,確立了陶寺文化(前2400—前1800),早期王族墓地的發掘揭示出階級對立的特徵。

1999年以來,陶寺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先後被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初步了解近50萬平方米的早期城址、超過280萬平方米的中期城址,並發現了晚期城址的一些線索。

從都城微觀聚落考古的角度,初步探明了宮殿區、王陵區、下層貴族居住區、祭天及觀象台禮制建築區、祭地禮制建築區、政府管理的大型倉儲區(相當於國庫)、工官管理手工業作坊區、農業人口聚居的普通居民區等,充分表明了陶寺遺址作為國家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都城性質。

據塔兒山兩側、汾河以東陶寺遺址群宏觀聚落形態調查結果初步判斷,陶寺文化遺址群以陶寺都城為核心分為南北兩大群,拱衛陶寺都城京畿。

南北兩大下屬分布區各有百萬平方米以上的地方中心聚落統領,而這些中心聚落是由自上而下的分支的行政派出模式發展起來的,並且發現有驛站型微型遺址,表明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關係的存在。

在陶寺遺址晚期,出現了扒城牆、毀宮廟、搗王陵的政治報復行為和政治復辟現象,更加凸顯了陶寺遺址的都城性質和陶寺文化的國家性質。

聚落形態考古資料證明了陶寺文化國家社會的物質文明發達程度,而相關的精神文化考古資料則顯示出陶寺文化與國家社會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所達到的當時最高水平。

陶寺觀象台通過1個觀測點、12道觀測縫與東南7公里遠的塔兒山山脊線,構成一套完整的列石觀測儀器。

除了通過觀測日出確定20個節令的純陽曆曆法之外,還可以觀測16年一周期的月出最南和最北點,以預測月食,將「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的科技軟實力與宗教權力相結合,牢牢地掌握在邦國元首的手中,成為王權中非常重要而實用的軟實力之一。

而陶寺早期官僚墓中出土的木立表和中期王墓IIM22漆圭尺構成一套完整的圭表測影儀器系統,以圭尺第11刻度1.6尺理論夏至影長,對外宣稱陶寺為政治話語霸權層面上的「地中」,陶寺觀象台如同距今4100年前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使得陶寺城址順理成章地成為「地中之都」,居住在其中的邦國元首自然「王者居中」以壟斷與上天溝通的唯一通道,進而使得陶寺文化所代表的邦國成為「中土之國」,開創了「中國」最初始的意義。

陶寺圭表還可用於大地國土的測量,以陶寺城址「中表」為中心基點,按照陶寺城址的經緯線作為測量基線,對陶寺所在的東亞大陸的東西南北四至進行夏至晷影測量,以確立陶寺文化的四表。

東表起自今山東的膠南市海濱,西表至敘利亞地中海東岸,南表起自今廣東陽西縣海岸,北表止於俄羅斯拉普捷夫海南岸。

陶寺四表之間的距離同《淮南子》等先秦文獻記載的「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的數據誤差約6%—7%,可以說相當吻合。

由此可見,文獻所謂上古時期堯舜的文德披於四表、格於上下、北及幽都(北極圈一帶)、南至交趾(北回歸線一帶)、東起嵎夷、西至流沙(敘利亞沙漠),並非都是無稽之談,很可能是當時科學測量的結果。

當然,陶寺國家領土實際控制範圍僅限於晉南地區,陶寺四表所標定的四海之內的「表里河山」,只是陶寺元首們詩意般的理想藍圖而已。

但不可否認的是,陶寺邦國已經存在領土概念,而且可以用圭表實際測量與確定出來。

基於此,圭尺作為王權的象徵物——權柄,被元首所壟斷,下葬於王墓IIM22中,被先秦文獻描述為堯傳位於舜、舜傳位於禹時的諄諄囑託「允執其中」,並被清代帝王製作成「允執厥中」牌匾懸掛於紫禁城的中和殿正中。

在王墓IIM22墓壙頭端,以公豬下頜骨為對稱軸,左右各倒立擺放3件帶彩繪木胎漆柄的玉石鉞,以「豶豕之牙」的圖示,表達修兵不戰、威懾敵國的「上政」觀念,以文德合和思想治國的政治理念。

陶寺城址內的早期王族與中期王族墓地的不同塋域,表明早中期之間王權的易手,是在兩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王族之間進行的,頗具有漢儒們竭力讚美與謳歌的「禪讓」特徵。

不過歷史是無情的,正是由於陶寺邦國以文德治國、禪讓政權的天真政治理念和幼稚統治手段,導致了陶寺文化晚期的滅頂之災,以肥足鬲為代表的外來入侵勢力的征服使陶寺國破家亡,雖有短時的復辟,最終其國家政權連同文明還是被徹底摧毀,與發展成為中原王朝的命運失之交臂。

這一歷史使命最終落在了河南龍山文化即王灣三期文化的肩上。

至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原最早的王朝國家在伊洛平原誕生,從此步入了夏商周三代王朝國家新紀元,中國文明開始著稱於世界。

而中國傳統認同的「地中」也被從晉南地區移到以洛陽為代表的伊洛地區,標準也從陶寺的1.6尺夏至影長改為登封告成王城崗的1.5尺,後來被周公所繼承確定了東都洛邑的選址,故國寶何尊上的銘文稱「宅茲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化臨汾:陶寺是堯的都城 臨汾是最早「中國」

陶寺遺址規模宏大,都城文化內涵豐富多彩,達到中國史前時期社會發展的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發現和確立,對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形成具有重大意義。山西,襄汾,陶寺。「隱姓埋名」幾千年的土地,經過幾...

陶寺遺址發現「測正午日影」天文觀測系統

建築文化師官網:陶寺遺址發現4100年前「測正午日影」天文觀測系統 《尚書·堯典》記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2003年,陶寺古觀象台的發現,印證了《堯典》的記載。20...

李伯謙:陶寺就是堯都 值得我們驕傲

4月15日—16日,在山西省委宣傳部、臨汾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中...

陶寺考古40年:層層打開的秘密

光明日報記者 楊珏 李建斌 光明日報通訊員 米雅璐1978年,在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考古工作者用手中的探鏟和手鏟,翻開了厚重的黃土地,也開啟了一段事關中華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發現。說起陶寺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