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源出「錢山漾」遠古先民也「時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錢山漾遺址出土絲織物
錢山漾遺址現場
唐代畫作中身著絲質美衣的仕女。
考古現場提取絲織物
史前竹編織物
出土陶器和陶紡輪
出土陶器和陶紡輪
「長葆子孫」漢代雲氣動物紋經錦
在浙江省湖州市東南,有一個叫「潞村」的古村落。
這裡人類生活繁衍的歷史有4000年以上,輝煌燦爛的「錢山漾遺址」就隱匿在一片桑樹林和稻田中。
近日,經過57天的考古勘探發掘,浙江各文物考古部門已在此共清理出60多件史前器物。
作為已經被證明「人類最早生產的絲織物」的錢山漾遺址,被命名為「世界絲綢之源」,而此次新出土的陶紡輪等珍貴文物不僅再次證實了這一科學判斷,更將遠古時期江南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態生動鮮活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賀涵甫
錢山漾遺址
時隔六十年再次試掘
絲織竹編工藝傳承不絕
古村落遺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東南,發展至隋唐年間,人丁逐漸興旺,人們為其取名「潞村」。
而潞村周邊的考古發現,則被考古學界定義為「錢山漾文化」,其年代介於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之間的史前遺址,是早期環太湖地區先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狀態的直接證據。
潞村附近的一條村路上,佇立著紅色的牌坊,上書「世界絲綢之源」,莊重而醒目。
考古發掘的現場隱藏在稻田深處,在一個建有坡道和台階的深坑裡,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往外清理淤泥。
現場有專家告訴記者,這是繼1956年和1958年兩次考古發掘後的再次試探性發掘。
「這次出土了數量不少的陶片,還有一些竹編器物。
幾次考古發掘,絹片、絲帶、絲線等證明早期人類使用家蠶絲織物的證據很多都在竹編器物里發現的。
這說明竹編器物在錢山漾文化先民的生產生活中非常盛行,可以說是錢山漾文化的特點之一。
」
我們不妨想像以下:4200年前初春的一個清晨,現今江南地區的某個部落,首領的妻妾相繼從屋子裡走出。
她們不約而同地帶著絲質的絹布,挎著精心編織的竹籃,裡面放著三足陶器,到池塘邊打水洗漱。
誰一不小心打落了姐妹的竹籃?連同籃子裡的絲絹和陶器都沉到了池底。
數千年後,這個不經意掉落的竹籃,卻為後人提供了史前時期重要的線索——我國家蠶絲織物的起源。
在當地不少農戶的家裡,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編織竹籃的傳統。
專家告訴記者,從出土的史前竹片編織器物到今天的竹器,工藝幾乎一致,「非常精細,可以說,這種工藝傳承了4000年」。
考古現場
世界最早絲織物 曾是部族奢侈品
負責此次考古發掘工作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丁品告訴記者,此次發掘間接證明了上世紀50年代錢山漾遺址考古工作的成果是正確的。
「這裡發掘出的人類最早生產的絲織物,以及陶器上的各種紋飾,對研究那個還未進入國家形態之前的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及當時的社會風尚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絲織物,經當時的浙江絲綢工學院、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切片檢測,其中的綢片和絲帶被確認為人工飼養的家蠶絲織物。
最終經碳十四測定,這批絹片距今已有4200至4400年。
出土的絲織物色澤淡褐、經緯細密、平整而有韌性。
錢山漾遺址中出土的最完整的綢片,目前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館。
學術界對它的定論是「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人類利用家蠶絲紡織的最早實例」。
按照專家的推斷,錢山漾文化存在的時期應當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那時雖然還未形成國家等體系建制,但階級分化已經發生。
生活在上層社會的人已經可以使用珍貴的絲織物」,丁品介紹道,從野生蠶到家養蠶,再最終製作成絲綢製品,這在4000多年前絕對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創新,「也可以這麼認為,絲綢在當時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徵」。
「絲綢源起中國的東方,以錢山漾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一帶作為絲綢的一處源點是合理的。
絲綢的起源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如家蠶馴化、桑樹栽培、蠶絲利用等,這需要適宜的自然環境和天地溝通的文化背景。
錢山漾區域自古桑葉連天、田塘密布,百姓世代以養蠶種田為業。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道。
「這次發掘的點,根據土層特質初步推斷應該是個池塘之類的生活區域,出土了60多件器物,其中不乏陶紡輪、骨針、棕刷、綢片等。
」
養蠶織絲
原始腰機織新衣
盛世絲路有吳綾
作為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人類使用絲織物的遺址,錢山漾的先民們又是如何織造絲織物的呢?
趙豐認為,綜合數次發掘成果來看,錢山漾時期先民用的織機是原始腰機。
「在距今5300至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過最為完整的原始腰機織機構件,而在戰國時期的很多遺址中也曾多次發現腰機的織機構件,這就基本可以判斷,在錢山漾時期,不論是織布還是織絹用的也是原始腰機。
」
記者在潞村展示館看到了復原的古代腰機。
腰機全身為木製,利用簡單的物理原理,只要腳踩踏板,就能帶動整機的運作,再配合嫻熟的手工技藝,華美的編織物就可以從腰機的另一頭製作出來。
於是,我們可以想像:遠古先民席地而坐,將整好經線的織機放在身上,把卷布軸系在腰上置於腹前,將麻線或者絲線來回穿梭編織,整個過程十分簡單。
原始腰機的出現,使麻、葛與蠶絲等纖維被織成布、絹等紡織品。
先民製作衣服的原料,在皮毛之外又添了新品種。
著名考古學家、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就曾表示,以絹、絲等為代表的錢山漾遺存「代表了一種新發現的、更為獨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
這個說法也得到湖州市博物館館長潘林榮的贊同,「發現絲綢文物的史前遺址有多處,但經過檢測能確認為人工飼養家蠶絲織物的,全球目前最早的遺址還是錢山漾遺址。
」
相關資料顯示,三國時德清「永安絲」入貢,唐代吳綾與蜀錦齊名,漢唐盛世的「絲綢之路」上屢屢閃耀它美麗的身影。
兩宋,由魯桑改良而來的「湖桑」極大地推動了當地桑基魚塘循環經濟的發展,繅絲技藝精湛成熟,絲織名品層出不窮。
明清之際,伴隨南潯、雙林等江南市鎮的興起,輯里湖絲以其「白、凈、圓、韌」名揚寰宇。
僅明清兩代,湖絲不僅廣銷國內官私織造,還深受歐亞貴胄青睞。
探秘第一人
慎微之冒暑拾石器
撰論文為古文化正名
而說到錢山漾遺址的發現,不得不提到湖州近代的一位名人——慎微之。
慎微之是潞村本地人,1934年,湖州大旱,錢山漾湖中的水位落至1857年以來的最低,讀書回來的慎微之趁此極其難得的良機,冒暑拾集了大量石器。
1936年,慎微之發表了論文《湖州錢山漾石器之發現與中國文化之起源》,他將採集於錢山漾的石器與其他各地出土的石器作了詳細類比,憑藉多年實地調查研究,推斷錢山漾是一處大面積的古人類遺址,認定「錢山漾及其四周必有大量古物蘊藏」,主張通過考古學手段科學地發掘這處古遺址,「若大規模發掘,定能獲得大量石器以及化石,可使吾人了解原始南方人之生活習慣及生產方法等。
」
慎微之的論文為當時的古文化爭鳴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正名奠定了基礎,引起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使得沉睡了數千年的錢山漾遺址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為後來的科學發掘做了鋪墊。
如今,在潞村展示館,慎微之先生的畫像被掛在醒目的位置。
「在慎微之先生的努力下,以及隨著錢山漾出土文物數量的不斷增加,國家終於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下決心發掘、研究錢山漾地區的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以石、陶器為主的史前生產、生活用具。
之後甚至還陸續發現4000多年前的絲織物和絹片,經鑑定是用家蠶絲編織而成的,錢山漾因此成為中國絲綢文化的發源地。
」館內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距今2100多年,西漢時期的張騫一路從都城長安出發,途經樓蘭、大夏、龜茲、莎車、安息和康居等國,由此開啟了輝煌的「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隨之澤被宇內。
而在中國的東海之濱,富饒的魚米之鄉湖州潞村錢山漾遺址,出土了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家蠶絲織物,則為「絲綢之路」注入了新的內涵。
磁山文化時期手工業的發展
作者:張海江 磁山,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八千多年前原始農業革命盛世。磁山遺址揭示了當時最早時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並獲得粟、家雞、胡桃等多項世界性重大發現,而被專家稱為「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新發現 湖州錢山漾文化正式命名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劉慧 通訊員 余靖靜)昨天,我國考古學家在湖州命名一種新型考古學文化——「錢山漾文化」。學界認為,「錢山漾文化」與年代稍晚的「廣富林文化」一起,可填補長江下...
3000年前 徐州一村落的漁獵生活
中國江蘇網4月26日訊 夕陽西下,男人們抬著捕獵到的鹿回到村落,正在玩耍的孩子們遠遠看到後,雀躍著圍上來,女人們在村落西側的小河邊也捕撈到了一些田螺、河蚌、魚蝦。晚餐的食物已經很豐盛,人們拿出陶...
成都平原迄今最早古城 或解開古蜀文化之謎
高山古城遺址是如何被世人發現?古蜀先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蹊蹺的隨葬品核桃,蘊藏著怎樣的秘密?對於神秘的古蜀文明,民間有很多傳說:蠶叢縱目、魚鳧成神、杜宇升仙、開明復活……這些傳說是否就是真實的古...
專家學者尋源錢山漾遺址
記者昌銀銀昨天,一場以錢山漾遺址、錢山漾文化、慎微之為關鍵詞的座談會,在市博物館二樓舉行。作為錢山漾遺址第三、四次考古發掘的領隊,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丁品率先打開了話匣子。他先介紹了今年上半年的小...
中華文明探源--磁山文化
長城網2月4日訊(通訊員張海江)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7公里磁山鎮磁山村東1公里的台地上。遺址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系1972年發現,同年進行調查試掘。自1976年至1998年的20餘年間...
交流:專家學者共話「錢山漾」
10月18日上午,「探訪錢山漾遺址及潞村古村落、源流特展、紀念錢山漾考古發掘60周年暨慎微之誕辰120周年座談會」舉行,省考古研究所專家,市、縣、區文博單位主要負責人、錢山漾遺址所在區鎮代表等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