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正大學教授郭靜云:中華文明源頭在南方而不是北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緯32°:亞非古文明起源猜想
【核心提示】黃河上中下游的緯度差距非常大,氣候和生活環境往往不一致,並不具有成為一個大而完整的早期文明軸心地區的條件,反而應該表現為眾多零散的文化區才合理,並符合在文明擴散的時代,作為不同生活方式族群之間來往交通要道的條件。
人類早期文明的發生區域,皆位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北緯24°-32°之間的地帶,而在緯度32°以北的地帶,在人類文明早期均屬偏僻地區,文化皆不發達。
「神秘的」北緯30°。
如世界上最古老、在當時為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古埃及早王國的首都阿拜多斯,其緯度是26°11′,而古王國首都孟斐斯的緯度則為29°51′;早期古王國發展的北界,是古耶利哥城,即納吐夫麥作文化的發祥地,其北緯度只到31°51′。
蘇美爾文化的起源地——埃里都金城,其緯度為30°48′,烏爾都城的緯度為30°57′,位於蘇美爾偏僻北界的巴比倫,其緯度為32°32′。
埃蘭國的中部緯度為29°54′,北都蘇薩為32°11′。
古印度摩亨佐-達羅的緯度為27°19′,北城哈拉帕位於緯度30°38′。
由此可見,亞非古文明的發展脈絡,基本上是一致的。
古文明發生的地理範圍約在北緯24°與32°間,北緯32°以北地區的文明化則較晚。
但依照黃河現在的河床位置,其河流發源處的緯度在34°29′,從河源往北流到緯度40°46′,圍繞黃土高原後,又南下到34°50′,其後則東流到出海口,緯度在37°46′。
古河道的出海口大概在緯度35°左右,都是未進入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地帶。
東半球的早期文明皆離不開農作:農作的發祥地與大文明的發生範圍,皆是在相同地域。
考慮到人類文化發展所需經濟條件,此規律顯然毋庸置疑。
位於北緯35°的亞述、埃勃拉等古城,則要到距今4000年前後,才開始快速發展,且其經濟發展的基礎並不是農作,而是貿易和戰爭,這在上古史演變中,屬於新時代的情況。
至於首都在北緯36°48′的米坦尼,以及首都在北緯40°的西臺等國家,其發展年代更晚,而且他們原本也都不是由農耕族群所建立的國家。
氣候變化或致華北早期彩陶黍作文化消散。
若從農作的起源來說,早期文明發生地區與大規模農作技術的發祥地皆相距不遠。
但黃河流域的環境條件,卻並不符合大規模農作形成的要素。
黃河流域的農產作物從新石器中期以來即以黍、粟為主,但規模不大,因為黍、粟這幾種農作物,雖然生長條件的要求並不嚴苛,卻難以發展出大規模耕作。
同時,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的土質不良,因此不能被視為農作的發祥地。
不過最關鍵的是:黃河上中下游的緯度差距非常大,氣候和生活環境往往不一致,並不具有成為一個大而完整的早期文明軸心地區的條件,反而應該表現為眾多零散的文化區才合理,並符合在文明擴散的時代,作為不同生活方式族群之間來往交通要道的條件。
黃河上游的蘭州以及渭河流域地區,曾經出現獨特的新石器中晚期文明。
但是我們很難經過文化傳承的線索,來了解西北彩陶的圖案,且難以觀察其中蘊含的意義在中華文明後期中的演化。
就算將時間拉到齊家時代,西北地區的文化面貌皆已發生很大變化,原來輝煌的彩陶圖案幾乎通通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眾多此前未曾出現過的器物。
這類情況不僅在西北有,在東北地區的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迫使紅山文化退卻時也曾發生。
因此,我認為,在距今4000年前後,與氣候的冷化及乾旱化同時,在華北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族群遷移,造成早期彩陶黍作文化的消散。
因此,半坡、馬家窯、廟底溝等華北彩陶文明的獨特形象,皆極少傳承在後來的中國青銅文明中。
西北彩陶文化地區的範圍,在北緯34°-37°度間,早期有相對發達的地域性農作文化,到了青銅早期卻已絕傳,而在此地區形成新的文明,並且是以非農耕為基礎,著重於發展戰爭技術的文明。
經過幾波新來族群的控制,此地成為周的政權中央。
這與同緯度的安納托利亞南部地區情況相類似:加泰土丘文化消失,經過新來族群的掌控,西臺族群在此建立新的軍權帝國。
多元文明融合於黃河地區。
黃河北岸的河套地區,是亞洲草原丘陵地帶的通道,大約從距今4400年後,從裏海到渤海及日本海,在這一通道上出現很多中、小型城池,均屬於為了軍事用途而建造的城,是掠奪族群的城邦:西以也里可溫為例,東以夏家店下層為標誌。
陝北石峁石城,也應屬這類掠奪族群早晚建的城邦群。
該地帶的族群流動率高,在此地先後修建軍城的族群雖可能有所變化,但生活方式卻是相類的:以戰爭掠奪維生。
遺址中所發現的糧食似不是本地所種,亦表明這些族群來往頻繁,混合多元文化的情況,並顯示其掠奪的對象,主要是南方富裕的古文明地帶。
同時,這些年輕族群亦採用南方以及本地帶早期古老文明的技術。
青銅早期時代,蒙古草原及丘陵地帶才開始沙漠化,所以本地帶為流動族群的交通大道,流動族群頻繁互動及遷徙,彼此融合衝突。
換言之,黃河北岸屬亞洲草原低山地帶,在距今4000年前後,都是致力於發展戰爭技術之族群的生活區。
至於黃河南遊,洛陽、鄭州,反而是古老農耕區的北界,亦是北方掠奪者攻擊的前線地帶。
由此可見,黃河流域地區彼此間的差異性很大,在青銅時代,黃河成為關鍵的交通線,這些不從事生產而四處遊動、專事戰爭的族群,經過黃河這個交通要道,進入古農耕區。
黃河南岸雖然擁有較好的農耕條件,但其範圍卻不廣,且明顯地限於南岸之地。
北岸則有中條山、太行山,形成了自然邊界。
若將二里頭、二里崗時期,黃河南岸的偃師城址與隔岸垣曲城址做比較,則可明顯看出黃河兩岸的差異,似乎形成一對立的邊界區,偃師城址為南方江河文明的北境,而垣曲則可能就是北方族群的南哨。
總而言之,我認為,黃河並不具有作為早期文明發祥地的條件,卻是一個良好族群混合的媒介及通道。
直至殷商時期,北方族群在黃河下游北岸形成新的中心,從此以後黃河流域掌握了政權,中央和邊緣的關係據此發生變化。
「華南」與「華北」生活方式的交界帶和交通要道,在南北交流同化的歷程中,才成為「中華」龐大文明的「中央」,以及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作者:台灣中正大學歷史系、廣州中山大學郭靜雲)
長江流域是中原文明發祥地
提示:中國原生農耕文明發祥地應在長江流域,屈家嶺、石家河時期相繼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出現以雲夢大澤和江、漢、澧諸水為樞紐的連城邦國與交換貿易網絡,開啟東亞最早的文明化進程。
學界一般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二里頭就是夏都,而所謂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是商王朝早期都邑,位於武漢附近的盤龍城不過是商人南土。
筆者搜集資料,循著資料探索,則得出不同認識。
一、長江流域開啟文明進程。
中國原生農耕文明發祥地應在長江流域,這是稻作文化的故鄉,尤在長江中游最早形成國家文明。
自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至新石器時代,其文化發展一脈相承至青銅時代早期,致力於發展稻作農業生活方式。
在屈家嶺、石家河時期相繼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出現以雲夢大澤和江、漢、澧諸水為樞紐的連城邦國與交換貿易網絡,開啟東亞最早的文明化進程。
筆者通過閱讀文獻,發現屈家嶺、石家河文明面貌符合堯舜和夏王朝的傳說和歷史階段,此乃屈原描述其祖國——楚史中的堯舜時代和夏王朝。
考古研究表明:天門石家河城或為夏王朝都城。
距今3800年左右發生國家結構的演變:幾個大城的神權中心變弱,包括以石家河為「中央」的勢力也衰落,而其東鄰更靠近銅礦的地區,出現更大的中央集權政體,這可能以盤龍城為代表。
考古資料所反映的石家河沒落而盤龍城崛起,或許正是商湯克夏故事中所隱藏的「現實」,即盤龍城文化或為傳世歷史神話中所載湯商王朝的歷史階段。
湯商的核心位置在江漢地帶,但其所代表的文化和影響力的北界到達鄭洛。
因此,二里頭、鄭偃也屬於該文化脈絡,後者是先楚文明的北界城邦,而非一般認為的「中央」。
有學者認為,筆者建構了一個新的源自長江中游的一元史。
但筆者所表述的卻是多元歷史,並分析其主要成分,多種文化的形成年代和對集合文明的貢獻。
稻作、青銅器、馬車,從多元到集合的歷史過程,都是筆者討論的要點。
亦有學者認為,盤龍城年代晚而二里頭、鄭偃年代早,將其相比較是關公戰秦瓊,這種說法無視科學事實。
碳14檢測表明,二里頭一至四期年代大約為公元前1750-前1530年,鄭邑始建於公元前1500年之後。
盤龍城始建於四期,城濠內出土碳14標本的年代分別為公元前1711±81、前1617±73年,其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早中期,早於鄭邑,而盤龍城二期文化面貌與二里頭早期相似,年代卻比二里頭一期早約150年,所以「二里頭文化」的發祥地應該在江漢。
此外,在長江中游地區,公元前3000多年前已出現20餘座史前城址,最大的石家河城面積達120公頃,其所在聚落面積達8平方公里以上。
中國其他地區迄今發現的史前城址年代大多在公元前2400年以後。
比其晚1000餘年的二里頭城面積僅12公頃,聚落面積約3平方公里。
二、殷商文明奠定中華文明基礎。
盤龍城文化時期,西北地區、黃河上中游文化的國家化程度最低,雖然有本地青銅文化,但因族群流動率高或其他因素,直至殷商末期和西周時期,其影響力和權威才漸成氣候。
東北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另一系青銅文明,以戰爭技術為主。
西北、東北族群經常到中原掠奪,殷商建都前最關鍵的戰線在黃河南遊。
鄭偃城邦因此成為重要的邊界區,也是南北貿易、行軍路線經過之處;它們作為南方農作區抵抗北方族群的前線而具有戰略意義,也因此獲得長江中游的資源。
直至距今3400年前,掌握馬車技術的北方族群來到殷墟建都,打敗盤龍城而自立為「商」,逐步將「湯商」的故事與自己的家譜合併,以此強調屈原所謂之「殷宗」政權的正統性,以及對於本土政權的傳承。
自此,原本存在於江漢流域的古老文明,湮沒於後世文獻中。
殷商王族占領中原的歷史,相當於加喜特人占據巴比倫、喜克索斯人占據古埃及,有著共同的世界史背景。
殷商在各地文明基礎上,以多元及整體化的上古帝國文明面貌出現,開啟新的歷史階段,並為此後中國「一體」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礎。
這個同樣自稱為「商」的政權,統一系統化的祭禮結構,又結合各地信仰、文化。
殷商時期,雖然很多地區仍保留其獨特的文化及信仰,但上古帝國的上層文化呈現出廣泛的一致性以及深刻的同化程度,在極為寬廣的地域、跨國家的文化中,可以發現同類禮器、相近的祭禮方式等。
即使殷商周圍的國家,也深受其影響,成為將來跨國多元文化間彼此同化的基礎。
王國維認為「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但今天考古與甲骨金文研究的資料皆顯示,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商建國。
西周早期政治與文化傳承自殷商。
傳世文獻來自西周晚期以來官方筆錄者,而不是遵照史實。
自然條件和一手考古資料顯示:洛陽不可能是上古農耕文明的中央,早期歷史在長江流域發生,多元文化的集合發生於殷商,此後黃河南遊才成為南北多類文明結合的「中央」。
三、從可靠資料入手探尋文明起源。
研究「問題」只能始於對材料的觀察,理論、範式或任何解釋模型不等於事實本身。
如果一開始就只認定一種認識框架,然後只在這個框架中獲取史料、觀察思考,其結果只會自我強化這一框架,以致臻於荒謬而不自覺。
所以,從著手研究開始,筆者對任何理論或觀點都無偏向,甚至忘掉所謂的常識和教條,不做任何預設,近乎從一張白紙開始。
筆者以史料為依據,並不斷進行田野研究,從新石器晚期到夏商,所見資料都儘可能收集和閱讀;不斷從中讀出新的認識,一條條線索匯聚在一起,綜合起來,否定或肯定,相互衝突或相互支持,最後豁然開朗。
搜集所有史料,從無先知的角度比對,讓史料自由表達,在此基礎上思考、尋找內在關係,以此復原立體的社會生活與歷史脈絡。
研究起始時無法知道結果,也不排除研究失敗的可能性。
一手資料為先,考古提供一手資料,文獻是從後代撰寫者的角度來敘述。
最近流行的方法是用考古材料證明文獻,這不僅是中國,聖經考古亦如此,但這種做法只能加強神話,無助於進一步了解史實。
筆者研究伊始,並沒有考慮傳世文獻的內在矛盾,從考古探索新路之後,發現文獻記錄與考古發現毫無矛盾,反而可以從文獻看出歷史的蛛絲馬跡。
筆者以為,夏商歷史和神話的形成,至少經歷四重遮蔽和扭曲。
首先,殷周王族以勝利者的姿態將南方先楚文明的故事與自己的家譜合併,以此強調其政權的正統性。
其次,西周晚期至秦之前形成的歷史記載,將早前的口碑用文字加以記錄並留下烙印。
再次,秦漢以來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傳世文獻經典化的過程再次扭曲歷史文獻的記載,造成思想史的鴻溝。
最後,當代學術從後期文獻看歷史和決定文明的中央區,產生新的神話並寫到教科書里。
一些宏觀研究極少考慮到不同文化細節,筆者則重視詳細比對每一細小材料,從內在了解不同文化後,才從宏觀角度觀察大歷史過程。
對於中國文明起源問題,前人已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完整的論述。
原因在於現今專門學科分工日漸加深,從事學術研究者逐漸失去對問題進行整體性研究的能力。
在現今考古學界,研究史前儘量不碰夏商周,研究夏商周者亦多缺乏史前知識,而歷史是一脈相承的,不宜切斷,也不宜只限於區域研究。
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摘要】神話創造和理解史實,這是歷史研究中兩種並存的趨勢。
古代社會留下了很多歷史化的神話,成為漢代以來寫作神話化歷史的基礎。
傳世文獻描述夏商周三個異族朝代,成湯克夏,而武王克商,興衰情況都很相似。
這顯然是一種神話化的歷史結構。
早期歷史神話的形塑過程是個謎,在形成現有文獻所記載之樣貌前,個別族群的神話化的歷史應該早已合併為一體,這一定在某種程度上涉及到「天下」一元史的意識形態。
因此我們所能看到的早期歷史故事,應該更符合於殷商青銅禮器:龍首、虎身、牛角、鷹爪合為一體的形象。
秦漢統一天下後,更加需要以一元歷史證明其統一政權的正當性,因此《呂氏春秋》、《史記》的一元史便蘊含著天下帝國的意識形態。
傳世文獻雖然不是憑空而來,但它們有自己的內在意義,與史實頗有落差。
近百年考古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史前文明的依據。
目前已知中國青銅文明主要有三:
第一是長江流域,是當時文明化、國家化程度最高的農耕文明,殷商之前已成為先蜀、先楚、先吳、先越等國家文明的基礎,其中先楚文明所在空間最為寬闊、豐腴,國家化程度也最高。
從地理與考古情況來看,很多顓頊、堯舜和夏禹的故事較符合長江中游的環境(不宜以熊氏王朝的楚來理解其更早的歷史階段)。
第二是東北遼河流域,自紅山文化以來即為純熟獨特的文明,到了青銅時代夏家店下層文化,因與草原交界,明顯具有以軍權治理社會的特點,在歷史上成為殷商集權最關鍵之基礎。
第三是西北齊家青銅文化,族群流動率很高,文明化、國家化的過程直至商周才明顯,但最後成為周與秦政權的發祥地,掌握了大規模的政治權力。
這三地各有金屬礦床,所以各依靠其本土礦床發展,礦料的差異性也影響早期青銅技術的差異。
在這三區中,長江流域的礦床最豐富,肥沃土地也成為文明發展理想的條件。
此地區幅員最寬廣,上、中、下游是不同文明的發源地。
從距今五千年以來,長江文明的社會分化、國家化過程很明確。
筆者分析考古資料,認為長江流域的文明形成,相當於史前蜀、楚、吳、越的文明起源,且從新時器中晚期到戰國漢代,其間發展一脈相承,並無中斷。
因長江金屬礦的位置在先楚與先吳之間,這導致楚、吳是發展最快、最豐腴的文明。
且在殷商之前,長江中游、漢水流域的先楚文明,是空間最廣、人口密度與國家化程度最高的文明,很多早期的神話似乎都源自楚地。
江漢先楚文明在距今5000年前時已建構了聯合城邦古國,筆者將之稱為「雲夢澤的蘇美爾」,其原因在於中國文明所傳世神話的形成中,江漢地區聯合城邦古國的文明作用,可能就猶如蘇美爾在西亞歷史中的作用,扮演著原始創作者的角色。
按照考古所得,先楚文明是從長江中游、江漢平原逐步向北開拓黃漢平原,到達黃河南岸。
這種過程在新石器時代已開始,先楚人北上時,培育出適應江漢地區較寒冷、乾燥氣候的稻作。
距今4400年左右的石家河青銅文化時期,江河之間的中原文明已達高度同化之狀況。
考古揭示,石家河、盤龍城文明東到鄂東、大別山東側,西到大巴山,南到江湘,北到黃河南岸。
換言之,考古、環境和地質的資料互補表達,中原文明並不可能發展自黃河南岸;長江中游地區,特別是漢水東遊平原的文明,才是黃漢平原,即中原地區文明的發祥地。
筆者認為,所謂「早商」中原文明實際上是殷商占據中原之前的先楚文明,「二里頭、二里崗」是先楚文明的北界城邦,因抵抗北方族群對江河中原的強攻,故能獲得長江中游的資源。
西北地區,黃河上、中游文化的國家化程度最低,雖然有本地的青銅文化,但因族群的流動率很高或其它因素,直至殷商末期和西周時,其影響力和權威才成為主流。
殷商之前西北、東北族群都經常來中原掠奪,殷商建都前最關鍵的戰線是在黃河南遊,因華北族群對中原的強攻,鄭偃城邦成為非常重要的邊界區,也是南北貿易、行軍路線常常經過之處。
東北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另一系青銅文明,他們在商代之前掌握了遼冀平原。
因地處較狹窄的遼冀地區,由於經濟和交易發展、人口增加等因素,便促使東北先民產生開拓新地的需求。
所以殷商之前,黃河南遊成為北南文明的戰線。
但殷商建國之後,東北文明已占領了河漢中原的北楚領土。
雖然殷商文明的東北成分很突出,但其以多元及整體化的上古帝國文明面貌出現,這仍是新的歷史階段。
根據考古資料,中國境內的文明在三千五(三?)百年前發生巨大變化。
原有的諸國匯入早期整體化的「商」這一上古帝國。
殷商在各地文明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新制度的集權大國。
自稱為「商」的政權,統一了系統化的祭禮結構,又結合了各地信仰、文化,並以殷商王族的語言為基礎,綜合了殷商之前的文字,確立了上古帝國貴族語文。
漢朝帝國能夠完成中央集權的制度,其濫觴實始於殷商,而秦漢統一天下的結果,亦是奠基於自殷商起千餘年間各地區文明的融合過程。
其中央集權的雛形已見於殷商。
雖然殷商政權的集中程度還不是很高,但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需求,使得參加殷商集團的諸國溝通十分親密,因而加強了同化的趨勢,殷商集團諸國的制度、語文、禮儀、文字等,亦因此都表現出高度的同化。
而在殷商周圍的國家,也深受殷商龐大文明的影響,成為將來跨國多元文化間彼此同化的基礎。
對照考古與文獻可知,這種新文明並不符合成湯克夏的背景,而是相當於盤庚渡河南的時代。
也就是說,考古和文獻顯示出盤庚以前和盤庚以後,中國境內包括遼河、黃河、漢水流域,南到長江地區的文明均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然而在甲骨文中,上甲、大乙成、中丁、祖乙等殷商王家譜的先王無疑都是盤庚的祖先,司馬遷所載的殷商先王大多正確。
如果殷商王族自大乙成以來即統治中原,則怎麼可能同一王室的國家在盤庚以後變化如此之巨?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雖然上甲、大乙成都是盤庚的同族祖先,但這個族群並非自始即是中原的統治者。
司馬遷所述盤庚之前數次遷都的情形,其實是殷商王族在其發祥地的游居生活。
這種生活方式不符合江河中原或遼冀農耕地區的狀況,而是游戰族群的生活方式。
從各方面數據的對照可指出,該族群的發祥地應在黑龍江北岸稀林草原一帶。
黑龍江北岸稀林草原一帶,自古以來是不同人群流動生活的交接區,既有沿海北上、南下的互動,亦為歐亞草原之門,是多次新族群形成而擴散之地,如部分匈奴的族群、高句驪、女真、滿人等。
他們在歷史中擴散、被同化、消失之前,皆曾影響過世界文明。
殷商王族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由於中國北界東北方向與西北方向地區的自然條件不一,西北空間擁有廣大且良好的放牧條件,因此西北族群以發展牧業維生;而東北的空間,無論是可農耕區或牧場都很窄,窩集茂林、山嶺、海洋這些區域,都容易使活動受限,更不利於任何生產業的發展,因此在歷史上東北族群往南占據領土的動機很強,是尚武性族群的發祥地。
殷商王族應是史上最早南下、並占領中原的族群,同時,他們也建立了一個跨民族、跨國、跨文化,並以軍立權的大國。
此外,殷商王族乃是練馬的族群,從亞洲草原一帶將練馬的技術帶到中原。
神話中所言「相土作乘馬」,即指殷商王族與最早駕馬技術的關係,他們以狩獵、戰爭、掠奪維生。
殷墟建都之前,其族群已屢次從黑龍江稀林草原帶來到中原掠奪,但直至盤庚時代,因氣候冷化和其他原因,他們方始占據中原,開始定居生活。
洹北遺址就是盤庚以燒劫而毀滅的本土城邦,之後盤庚又在其附近建設了新都。
殷商王族占領遼、黃、漢流域的情況,與加喜特占領巴比倫的情況有相似之處,時代和背景也相近。
可是乘馬的加喜特族只掌握一個上古大文明:巴比倫,在很多方面接受了巴比倫原有的制度,成為巴比倫的王朝之一,然後發動對外戰爭、擴展巴比倫領土;而乘馬的殷商王族并吞了幾個原有的古國,建立起新的殷都和多元的集權大國,遣派王室宗族的「侯」到各地作軍宰,以設置封建制度,採用不同的政策手段并吞小國。
因此殷商應該是中國歷史中最早的集權大國,殷商跨越了族群文化,統一了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語言不同的地域,可以稱為「上古帝國」。
殷商政權蘊含了原有的許多國家與文化,形成規模龐大的多元文明。
殷商在許多方面是中國大文明歷史的啟發點,同時也是許多早期青銅文明發展、結合的成果。
因此殷商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而加喜特時代在巴比倫歷史中並沒有那麼大的重要性。
殷商王族將亞洲草原的生活經驗帶來中原,但定居之後,也逐步改變其生活習慣,兩百餘年沒有移動。
殷商文明是從盤庚、武丁等殷商大王占領中原後,才開始形成的上古帝國。
殷商文化屬多元而整體化的上古帝國文明,其涵蓋幾種不同族群的文化,殷商王族為其中占少數的草原族群。
殷商王族的標誌,乃馬車、拜虎信仰、亞字型的墓葬和亞字型族徽、戰爭狩獵文化、人牲斬首禮、崇拜麥子、用大理石製造禮器,以及日辰系統和祖先日名諡號等。
殷商王族通過占領、封建諸侯,以及通婚制度,并吞河北平原、黃漢中原,及黃淮平原、魯西、周原的部份地區,影響遠達江南,其統治範圍相當廣。
王國維曾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但今天考古與甲骨金文研究的數據皆顯示,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商建國。
至於殷周之際,雖然文獻顯示,周人與商人來源不同,然而考古資料卻表明西周前期並無新的文化現象。
細讀文獻數據,我們可以獲得一種印象,編輯文獻的周代官員似乎特意強調周商間的差異性,隱藏實際上的親密關係。
文王既為殷商國家諸侯之一,又屬先王所生的後裔,故有資格參加國家宗廟之禮。
但據周原卜辭所載,文王不僅參加國家宗廟之禮、受胙,還親自主導祭祀大甲、大乙成、武丁等先王之禮。
文王藉由親自主導先王之禮,以強調自己繼承大乙成的正統性。
因此西伯祭祀殷商祖先與祈求克殷的目的並無矛盾,文王認同大殷之祖,強調自己是受先王護佑的後裔,祈求祖先保佑他的王室,而非帝乙的王室。
商周王家雖然分屬不同的「氏」,建立了不同的朝代,但據殷商父母雙系制度,兩者應屬同一族。
周王家原是殷商上層貴族之一,其語言、信仰、文化都相同。
甚至在古代的父母雙嗣制度中,周文武王和殷商王族有著共同的先祖,周室屬殷室王族的旁支。
文武王時,周王家在諸侯間強調其承續殷宗的正統性,並最終以此政策取代了殷商王室。
對照考古與文獻,商周之變應屬上層貴族的政變,而非新族群的移入。
政變後,歷經國家社會文明的逐步改變,直至昭、穆王時,周人才開始武斷地強調其與殷商不同,從而形成商周兩段的歷史傳統。
實際上商周之間的差異往往不如盤庚前後那麼巨大。
西周文明形成的情況及其與其它文明的關係,目前尚需要依靠考古發掘以增加研究的材料。
不過,從初步觀察中,筆者提出推論如下:在新石器時代,寶雞地區的彩陶文明,北與甘肅馬家窯有文化來往,南則通過陳倉古道和褒斜古道,與漢江流域的大溪文化締結關係。
同時,雖然渭河匯流入黃河,水路交通便利,但早期渭河東遊的居住條件並不良好,三門峽和黃河中下游的資源貧瘠,因此寶雞先民前往河南西北角發展的情況並不踴躍。
直至青銅早期,因氣候變動、北方族群掠奪以及其它今日難以掌握了解的情況,渭河流域的彩陶文化沒落,先民或往其它地區流動,導致青銅早期時代的周原地區聚落遺址極少,根本不見古城遺址。
直至將近殷商時期,周原遺址的數量才開始逐步增加。
並且,若吾人從先周文化的涵蓋範圍來看,其與中原地區的交流關係,往往還不如通過陳倉古道和褒斜古道,從而與漢江流域及廣漢地區的文化交流來得頻繁。
因此,周本土的文明亦不離長江中上游文明的影響。
既然本人認為夏文明的中心在漢江下游(古名為夏水),那麼位於周原的文明,確實並非是從殷商繼承對夏的知識,反而是在殷商之前或同時,便已經通過自己的交通線,吸收了夏文明的精神、文化、技術,同時亦從同一管道得知了夏文明的神話歷史與傳說。
不過,在先周文化中亦依然可見黃河北游下來的影響因素。
根據現有的資料,使我們初步推論出以下情況:某些西北掠奪者的族群,在殷商之前便已開始在寶雞地區定居,並利用南下的路線,與漢江及廣漢古文明發生交流。
此族群在定居後,便從掠奪者的生活方式,逐步發展成以定居族群的經濟活動為主,其中包含了農耕和商業,並且學會了許多南方的技術,而成為南方的農耕文明、居于山上的族群以及草原族群之間的聯絡者,利用其地理位置發展商業。
殷商末期的周國因掌握了通商要道而富強,並以此為始逐步擴展己方政權的勢力。
殷商上古帝國建立後,殷商政權到達周原,將周原的族群納為屬國,並積累牧產、馬匹、礦物等西北及西南的資源。
這便確定了周原在殷商帝國里的重要性,並且促使黃河流域的交通線成為主要國道。
殷商透過派遣「侯」統治周原,並與周原貴族通婚,逐漸將周原族群同化,周王室來源即於此。
周王室成為殷商王室的旁系,因此當周室初掌政權後,並不刻意否定其與殷商王室間的傳承關係。
可是到了昭、穆王時期,在新的政治情勢下,開始強調其自身與殷商無關的獨特性,並偽托與夏的傳承關係。
西周晚期的周室掌握了記述文獻紀錄的權利,因此將夏的歷史改寫成自身族群的前史,並隱藏了夏文明的地域範圍實際上就是周時期的楚地一事。
造成後人誤解,以為夏的位置在黃河流域。
然而,最近考古的發展皆顯示:中國境內的文明起源在長江流域;直至青銅時期,草原地帶才出現文明化的活動,但此文明的發展重點不是產業,而是戰爭。
青銅早期時代,以黃河作為南北不同文明的邊界,直到接近殷商時代,黃河才逐步成為文明交通的要道,並形成了南北、東西集中的「中」文明。
筆者對中國文字與文獻起源的研究,獲得結論如下:中國文字的起源應該是在長江中游、江淮、江漢地區所發生的,其發生年代與西亞蘇美爾文字的起源期差不多相同。
早期文字所記錄的語言應相當於長江中游族群的語言,可能會涉及先楚、先吳及淮南先民的語言。
這些早期的先文字系統從一元發展起,在歷史互動中,也具有某程度互相學習、影響的關聯性。
長江流域、江北等地的文字系統,從新石器晚期以來,並沒有遭到中斷。
早期文字已出現在陶器上,但後來字數增多,可能開始在竹木上寫字。
殷墟建都後有計劃地構成了國家禮儀的文字,其主要基礎是當時最發達的長江中游文明之文字,但是殷墟貴族的語言屬性與南方族群不同,因此南方的文字被配合、改造為殷商貴族的語文。
殷商貴族依照南方構字的規律,另行造字,使文字更加豐富、系統化,以符合表達不同的語言,因此漢字才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跨語言的紀錄工具。
從周時代起,語言便逐步吸收了藏族語言的特點,也反映了殷商之後政權中心與西邊山脈族群的關係。
雖然中國文字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只到了西周晚期,中國文明才到了「認知自己」的歷史階段,而原來只有口傳的故事,開始紀錄而形成歷史文獻。
筆者從三個角度來探討中華文明的歷史觀念形成問題。
一是商周文獻的類型、結構,以及其中「歷史記載」的痕跡;二是文獻中關於時間的記錄方式,以及"歷史時間"觀念的形成;三是商周史官任務的演化。
就第一項問題來說,現有三種商周文獻:甲骨文、金文、簡冊。
其中,甲骨文沒有與占卜或祭祀無關的記錄,甲骨刻辭也沒有歷史記載的目的,因此不能當作「歷史記載」。
青銅器銘文的目的是祭祀祖先,本與歷史記載無關,但發展至西周后半葉,許多銘文中已含有歷史記載的成份。
殷商、西周時期的簡冊雖已不存,但從甲骨金文可知,「冊」都是祭冊和禮冊,並不用以記事,然而在西周后半葉,禮冊也出現了與銘文相同的發展。
就第二項問題來說,商代以前的文明中,已有周期性的「自然時間」觀念,殷商時還有另一種「祭禮時間」的周期概念。
直至西周后半葉,才有足以稱為歷史記錄的紀年文獻出現,這也是「歷史時間」觀念形成的重要標誌。
因此,中國編年史僅始於西周晚期,從傳世的魯國《春秋》以及《竹書紀年》,大致上可以看到中華文明最早期的紀年形式,不過,一直要等到戰國晚期,「歷史時間」觀念才變得完整而成熟。
就第三項問題來說,史官記錄國家大事的傳統應該也始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時代。
若考諸《尚書》、《逸周書》等傳世文獻的用語,其中年代最早的內容,同樣只能溯至西周晚期。
是故,不論從各方面來看,中華文明歷史概念之形成都指向完成於西周后半葉。
當然,早在歷史記載出現之前,中華文明已有口耳相傳的傳統。
因有口傳,所以具備歷史觀念的後人在記錄時事之餘,亦得以將古老的知識變成敘述文字。
然而僅有口傳尚不足以形成「歷史觀念」,因為口傳容易中斷,其原意也容易被改變。
後人擔心口傳的不確定性而導致知識亡佚,於是開始記錄、編輯古事,從而引發出人們對歷史的重視。
唯有出現了「歷史記載」,我們才可以認定這個社會確實具備了歷史意識與觀念。
既然歷史意識與觀念是西周晚期以來文化所有,傳世的歷史概念也必然奠基於當時對社會的認識和理想。
古代文明直至西周晚期才開始出現歷史紀錄,原來口耳傳承的故事被寫成文本,同時也記載了當時的事情。
殷周之前的多元觀點和故事,大部份已失傳,流傳下來的記錄均代表周文明的立場,我們無法聽到別人的聲音,因此必須著意於史料辨析,試圖從絕傳的文化中,鉤織出古代的多元面貌。
文獻所敘述的三代史往往不符合史實。
在空間寬大、生活條件不同的中國境內,竟能出現統一的歷史,這種「歷史」顯然不符合世界上古史的演變脈絡。
但考古所顯示的情況,恰好與世界歷史所經過的階段類似:上古中國也是依靠農耕成長,經過社會、經濟分化,而逐步組成聯合城邦國家的結構,發展出各種生產行業和交易,發現金屬料,發明鑄銅技術。
最後南、北文明因擴展領域而進入互相爭鬥階段。
青銅時代晚期氣候惡化時,北方較年輕的族群占領南方文明的領土,因此統治中心往北移動。
北方的勝利者遂重新建構出以自己為源頭的歷史概念。
筆者認為,五帝、堯舜、禹湯等早期神話,是不同文明的故事及英雄傳說整合而成,其中淵源自長江古文明的成分相當高。
但因為在歷史上商周政權是代表北方族群打敗南方古老文明的事實,一切神話便是經過北方族群傳給後世。
類似的情況也常見於世界上的其他古文明。
北方族群勝利後,不僅是掌握南方的領土和資源,同時也掌握他們原來的文明成就、英雄故事,失敗者的神史就變成勝利者的榮譽神史。
也就是說,舊文明原有的歷史匯入於新文明的歷史中。
中國文獻中的早期歷史神話,也明顯有北方族群攫取、剽竊南方神史的痕跡。
因此,今日所見的早期歷史神話才有如此多元繁雜的面貌。
殷商王室強調自己的本土性,恰是因為他們是外來的族群,而要張揚其政權的正統性。
同理,雖然周王室從昭穆時代以來,一直強調商周異族、異源的概念,而實際上卻有很多文獻都表達商周之間的親密性,據殷商親屬制度兩者屬同一族。
所以文獻的歷史不是表達客觀的史實,而是表達編故事者的自我認同,以及國家政策等等目的。
過去先秦史的研究都以文獻為主,考古為輔,將考古發現用在解釋傳世神話上,無疑存在許多誤區。
將來先秦史的研究,應該從一手考古資料著手,並認知到文獻的形成立場進而擺脫勝利者的意識形態,依靠事實材料理解史實。
關於大同思想網:成立於2012年9月1日。
由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原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青年學者枕戈、天地人律師事務所鄒紅艷律師、嶽麓書院唐宏站博士發起,並有學界代表人物鄭佳明、盧德之、秋風、林安梧、伍繼延、何真臨、曾亦、杜文忠、韓秉欣、黃守愚等一大批學者支持的文化學術網站,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實踐法治中國為當下目標,弘揚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並希冀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
「求大同,存小異」,也是大同思想網的基本出發點和立場,希望藉此促進各種思想學術派別的平等對話和全面融合、達成共識,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巨變時期的歷史變革貢獻微薄力量。
關注大同思想網
(一)聯繫電話和微信:18670082891
(二)歡迎向大同思想網公眾號投稿:[email protected]
大同思想網:http://www.dtsx.org/
《天神與天地之道》緒論
時空範圍與認識古人精神文化的方法要點一、傳統思想與上古信仰的背景中國傳統思想奠基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的思想論辯,逐步形成幾個不同的主流派別。在兩千餘年的思想演化中,每個時代的學者都...
中華文明起源新論:長江流域是中原文明發祥地
作者:中山大學、台灣中正大學歷史系 郭靜雲學界一般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二里頭就是夏都,而所謂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是商王朝早期都邑,位於武漢附近的盤龍城不過是商人南土。筆者搜集資料,循著資料...
郭靜云:長江中游地區是東方的蘇美爾
郭靜雲新著《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摒棄傳統的關於中國上古文明與夏商周歷史觀的既有成見和大一統的意識形態,本著考古材料、歷史史實和神話資料給出的線索,提出一系列大膽而新穎的見解,重新建構了中國上古...
郭靜云:虎方之地望考
【編者按】江西俗有吳頭楚尾之說,這一說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大家都知道,東周時吳在東,楚在西。但是,郭靜雲教授發現,在更早的時代,楚在北而虎在南,虎實為吳的前身。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虎(吳)逐漸...
郭靜云:古史研究主題、史料及方法芻議
本文原文刊發於《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新華文摘》網絡版2017年第3期全文轉摘。【摘 要】:本文就歷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研究目標、原則方法和史料辯識等基本問題展開討論。認為在中國史研究,...
中華文明起源於長江流域?俄羅斯漢學家這樣解讀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無論是學術的或非學術的信息都唾手可得,而所謂的「出版」與「發布」對很多人而言已經是極其隨便的事情,在海量的信息面前,「選擇性閱讀」成為讀書人和研究者需要正視的大問題。在這種...
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的研究至今還存在分歧
它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它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
郭靜云:玄鳥神話芻議
本文摘自郭靜雲著《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八章第一節。(一)玄鳥不是殷商始祖的信仰 前文已詳細討論商文明夔龍神生的信仰,但與此同時神話另外保留有鳳生...
寶雞青銅器,牛在哪兒?
寶雞作為西周王朝的發祥地,見證了中國青銅文明的頂峰時期。自漢代以來,寶雞境內就不斷出土青銅器,數量之巨、精品之多、銘刻內容之重要,均居全國之首。可以說,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是西周文明的重要標誌,其製...
郭靜雲教授答沈長雲先生的信——並簡要回復許宏先生的評論
【編者按】自郭靜雲教授《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一書出版一來,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和爭論。現受郭靜雲教授之託,刊發郭靜雲教授回復沈長雲教授信件全文。感謝光明日報轉來沈長雲教授的信函。更多謝沈長雲教授...
牛世山:考古視野下的周人滅商——以殷墟從晚商到西周的文化變遷為例
據傳世文獻記載,周人的始祖為棄(《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周本紀》等),不窋自竄於戎狄之間(《國語·周語上》),公劉居豳(《詩·大雅·公劉》),公亶父遷於岐下(《詩·大雅·綿》),文王居程(《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