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李德仁懷念恩師張頷先生:天降鴻文翁在手 神明豈不佑斯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降鴻文翁在手,神明豈不佑斯人

——懷念恩師張頷先生

李德仁

▲本文作者李德仁與張頷先生合影。

2017年元月18日下午5時25分,時間在這裡彷彿永遠地凝固了——我們敬愛的恩師當代文字學大家、歷史學家、著名詩文書畫篆刻家張頷先生,就在這一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先生享年九十八歲,眾人都說也可算高壽了,但在我的心底,還是不能接受這一現實,先生走得還是太突然了。

就在兩個多月前,我還在聯絡師兄弟們和學界藝界的朋友們,在山西晉寶齋及介休市,為慶祝先生十月初七即九十七歲生日,舉辦「文壽齊頤——慶祝張頷先生九七華誕書畫展」。

緊接著2017年元旦到了,先生九十八歲了,我說:明年九十九,後年一百歲,我們要為老師更好地慶祝,宏揚先生的學術、精神……可是先生突然就這樣走了。

▲當代文字學大家、歷史學家、著名詩文書畫篆刻家張頷先生。

我自1965年秋開始拜在先生門下,是師兄弟中從師最早的一位,老師五十多年的教導培養,銘心刻骨,此生何能報師恩之萬一!而回想這麼多年來老師的學術歷程,真可謂輝煌之極而又艱辛之極,其中甘苦,得與老師共歷,故深知之。

先生常對我說:「山西人做學問,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大家。

」又說:「做大學問人,不搞兒女情長之事。

」這是老師交心之話,在我心底印象至深。

侯馬原是兩周春秋時晉國都城所在,20世紀60年代起,這裡專設考古工作站,張頷老師親自主持。

1965年入冬,這裡發現筆書文字於玉石片上的「盟書」五千餘件,上有硃書文字約十數萬字。

這是文字考古史上自甲骨文字發現後的第二大重要發現;從筆書古文字來說,又是考古史上的首次重大發現。

其重要可知。

記得當時張老師常常出差赴侯馬,工作夜以繼日。

張師夙擅古文字研究,尤重三晉古文字整理探索,對侯馬盟書的釋讀,正是他的強項。

不久他就寫出了《侯馬東周遺址發現晉國朱書文字》的考古報告文章寄到北京,郭沫若根據這些材料也寫出了《侯馬盟書試探》,一同發表在1966年《文物》第二期上。

很快,學術界為此轟動,諸多名家參與討論,盟書即將整理。

▲張頷先生書法作品。

就在這時,「文革」開始了。

張頷老師無端被打成走資派、反動權威、修正主義黑幹將等等,罪名滿天飛,關入「牛棚」,受盡凌辱毒打。

連師母也被批鬥毒打,投水缸自盡,被人發現拖了出來。

老師告訴我說,造反派們強迫他認罪,用凳子砸他的腿,他被打倒在地,渾身上下傷口流血,口鼻出血暈死過去,造反派用冷水把他潑醒,把他提溜起來,他看見地上是一個血和水的人印,那正是他剛才躺倒的地方。

「牛棚」里有兩個「棚友」自殺了。

老師是性情正直剛烈之人,豈能受此污辱!他說:「當時我準備自殺。

但後來又改變了決定。

」我問:「因為什麼?」他說:「就為了盟書。

」他知道:那數千片盟書,擱在倉庫里,字一個一個的每天往下掉,無人釋讀,可惜呀!心痛呀!所以為了盟書他要活下來。

再大的磨難他也要忍受。

為此,張頷老師在「牛棚」里即開始默默著手他的準備工作。

一些重要古字,他每天要在腦子裡默寫。

不讓看書,便看星星,研究古來天文紀年。

還用「毛選」的硬紙殼製成測量星際角度的儀器。

我記得那年秋天夜晚,我去博物館後院一個同志家借一本書,無意中走進老師被關押的院子,他正在仰天觀察星斗,走近一看才認出是老師,我驚喜萬分,看見老師坦然研究天文,稍稍放了些心。

後來老師還用古磚自製「無影塔」模型,那時星期天可以回家了,問我說:「榆次鳴謙志村有個無影塔,你可見過?」我是榆次人,我說我63年去看過。

老師讓我把大概樣子畫下來。

後來老師設計的是太原夏至標準無影塔,曾擬在太原公園裡建造而未果。

老師的天文學研究對盟書的準確斷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而揭示諸多晉國史實。

這亦是考古學方面的一項重要創舉。

1971年林彪事件,次年周恩來主持中央工作,1973年3月鄧小平恢復副總理職務,全國經濟文化工作開始整頓恢復。

國家文物局原局長王冶秋為法國總統去雲岡參觀打前站,8月初特繞道太原與山西省革委會負責人協商,讓張頷先出來整理盟書。

當時阻力很大,有些人力圖阻攔,說張的政治問題還沒解決。

經省里研究決定:「張頷的問題可以繼續審查,當前先恢復研究工作,從事侯馬盟書的整理。

▲本文作者李德保存的張頷先生的《讀書燈》。

該畫作於1973年,張頷先生走出「牛棚」回家之日。

先生終於可以施展才華了,然而卻是以待罪之身做事,並未解放。

8月21日中午先生回到家中,見我和先生三兒子崇寧正練習書法,先生即在我們寫字用的毛邊紙上,欣然畫了一幅《讀書燈》圖,並題詩一首:

孤檠秋雨夜初長,願借丹心吐寸光。

萬古分明看簡冊,一生照耀付文章。

題畢交我保存。

展閱此圖先生當時心境可以想見。

他又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忍耐著腿疼的毛病(「文革」被打的),星期天也不休息。

在兩位同志配合下,苦攻三年,終於完成了《侯馬盟書》巨著,1976年12月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舉世震動。

「文革」結束後,先生有詩回憶這段時光:

凋謝韶華歲月初,皇天生我欲何如?

慘經十年余幸在,待罪侯馬繹盟書。

表述了先生當時含冤忍辱,既喜又憂,而不屈不撓,為中華不朽的文化事業獻身之情。

當時他還被審查,還是待罪之人,其實又何罪之有!

▲張頷先生在巨著《侯馬盟書》出版後有感而作。

「文革」中我在文廟搞展覽,遇到先生在除草勞動,周圍沒別人,就聊了起來。

先生說:「自古真正搞歷史的,下場多慘,司馬遷也算其一。

」我問:「為什麼?」先生說:」史家必須講真話,往往被某些權勢人忌恨。

但不講真話稱何史家。

於是甘願受刑。

」我聽了此話,心底為之一震。

先生正是為講真話而甘願受刑之人。

先生以身作則,為我樹立楷模。

我常常以此言警醒自已。

先生說:「魯迅講,要側著身戰鬥。

世道險而多變,搞文化研究,也得側著身前進。

」先生這些話對我們後進嫩人真是莫大的愛護。

先生整理盟書三年中,每日工作發現都有筆記,匯成兩大本,題為《盟書燃犀錄》,先生說:「這既是一套原始帳本,又是防火牆、防盜門。

」我有點不解。

先生說:「我們老實認真做學問,有些人則不然,靠竊取別人過活。

有了這個東西,你的成果,誰也別想搶奪去。

例子古今有的是啊。

」果然有人就揚言:侯馬盟書古文字不都是張頷釋讀出的。

結果《燃犀錄》放在那裡,那些人不吭氣了。

我講這些事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真正學者的成就,是多麼艱難!置生死於度外,不是虛言。

▲張頷先生書法作品。

張頷老師的另一本古文字學巨著是《古幣文編》,收的都是先秦各國各地青銅幣上的文字,十分複雜。

這本書初稿完成更早,在「文革」開始前,即已有初步寫本。

「文革」中被造反派抄走了。

大約在1972年終於找了回來,先生一邊拿著給我看,一邊說:「這本書稿能找回,『文革』受的罪我都認了。

」那天老師還找出酒杯來,我還陪老師喝了一杯酒。

我也為老師稿本失而復得高興。

「文革」結束後,老師所有罪名徹底得到平反。

老師有暇又將此書加以補充修訂。

稿本拿到北京,馬上就轟動了,有的老資格專家提出要和先生合作,不少專家朋友則勸先生不必合作,免被略美,這書稿本身就很好了。

後來先生還是決定單獨出版。

他說各人編書,體例有別,不便合作。

其實先生心裡有底,他在此書上所下的功夫,所取得成果,是任何同類之作都不能比擬的。

1986年,《古幣文編》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海內外熱烈讚譽,稱其為古貨幣文字研究最佳之書。

正如香港學者許禮平所言:「大著面世,《先秦貨幣文編》即可汰出局也。

」還有他的《張頷學術文集》等諸多著作,都在國際國內飽享盛譽,限於篇幅,暫不一一詳述了。

1978年,先生介紹我到北京向啟功先生學習書法及鑑定,啟功先生談到張先生時說:「當今之世做學問者,能像張先生這樣過硬而警卓者,我看難以找出第二人。

▲張頷先生書法作品。

先生早年即對書畫篆刻詩詞情有所鍾,數十年來時有傑構,晚年離休多暇,則創作更豐。

先生畫作,山水花鳥人物皆有獨造,而以寫意為多,愛以詩書相配,以發心旨。

作風洒然,有出塵之致,品在神逸之間,可謂當今文人畫之正脈。

其書法篆隸楷行,無所不精。

篆書早年以小篆為多,中年多書大篆,又參《汗簡》,晚年則更多以晉國盟書字體作對聯條幅扇頁,極具雅正神采,一掃近代江湖縱橫習氣,自成清和勁逸一格。

治印初宗秦漢,後則廣納鐘鼎、貨幣、盟書等文字,出以己意,饒溫柔敦厚之致,自成清正雅涵之格,於西泠海派而外別樹一幟。

詩則或高古、或端嚴、或豪放、或跌盪幽默,尤重聲律,喜笑怒罵,皆成佳篇。

足可與唐宋六朝為伍,而其當今時代特色卓然可見。

▲張頷先生國畫作品。

先生暮年雙腿走動不便,乃「文革」遺疾,仍時站立作書,後則坐輪椅揮毫。

年過九旬,仍作書畫不輟,然以小品為多。

身體睏倦則臥而讀書,小筆批點,日未間斷。

其勤奮克苦精神至老不減。

我們眾弟子時去看望,仍問我們近來學術進展如何,有何問題?還要一一解答。

其關愛後輩盡心盡力如此。

如今時時想來,不覺淚下。

(2017年元月20日於太原)

本文作者李德仁簡介:

李德仁,1946年生,山西榆次人。

學者、書畫家、美術理論家、書畫鑑定專家。

擅長中國山水人物畫、書法、國畫理論、書畫鑑定,並對中國哲學、考據學、中國內家形意拳有深厚造詣。

現為山西東方美術研究院院長,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所長,國際宋氏形意拳總會副會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化巨擘張頷先生辭世

今天下午5點25分,文化巨擘張頷先生安詳辭世,享年98歲。老家從張頷先生的學生薛國喜處證實了上述消息。薛先生並告知:張頷先生出殯時間安排在五天後。這是一個告別的年代。我們告別了柴澤俊先生,告別了...

《侯馬盟書》驚天下《古幣文編》照九州

【追思】百年學人頷首問道今世終成大典,一代巨擘擱筆西遊誰來再續盟書。1月18日17時27分,著名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頷,因病醫治無效在太原...

文化巨擘張頷先生走了

一生篤志斯學 功成侯馬盟書本報訊(記者孟苗)1月18日下午,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頷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太原...

考古界的傳奇人物:張頷

光明網11-07 03:00顯示圖片張頷老先生是山西省考古界乃至中國考古界的「大腕」,今年已經94歲高齡的他常常自嘲小學畢業,學歷不高,但他卻用一件件響噹噹的學術成就,成為中國考古界的領軍人物。...

《侯馬盟書》光耀學界

1965年發掘出土的侯馬盟書是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已成為國寶級的文物。這批文物對研究中國先秦時期春秋戰國之交的歷史,特別是晉國末期及"三家分晉"的歷史增添了新鮮材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沉痛悼念張頷先生

韓石山2017年1月18日,張頷先生平靜地離去了。這是一個從山西這塊土地上走出來,又讓山西這塊土地增添了光彩的山西人。從今天起,這個發光體走了,留下的是永遠不會消逝的光彩。對他的離去,多少人都有...

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張頷辭世

中新網太原1月18日電 題: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張頷辭世記者 胡健18日17時,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張頷先生安詳辭世,享年97歲。同樣在1月,中國著名古建學家柴澤俊辭世。半個月內,兩位山西...

張頷:學人之書,格高韻古

張頷先生當然是山西學人心中的高峰。3月2日,經薛國喜先生安排,我們一行五眾,前往山西大醫院拜望正在療養的張老。薛先生2000年讀大二時,即因《侯馬盟書》,前去求見他心目中的聖賢。大學畢業,更是勤...

近日品鑑:《侯馬盟書》

歡迎繼續來到《欣然品書畫》欄目,很高興再次見到你們。接下來我們繼續追溯古帖,品鑑先秦書法,繼續遵照這樣的品鑑順序,繼續在前朝尋找一些因果關係,便於大家有條理、有順序地學習。首今天是第12期,欣然...